度盡劫波兄弟在|清早期紫砂工藝教材兩本

文物 日本 考古 黃金年代 黃健亮 X 紫砂正能量 2017-05-16

度盡劫波兄弟在|清早期紫砂工藝教材兩本

在紫砂玩賞的歷程中,偶而會遇到百數十年,甚至三四百年前,同出一窯的兩件同胞茶壺。這不只是殊途同歸,更是萬里他鄉遇手足。

離散多年,滄桑歷盡,這廂落海,那廂出土,總算沒有粉身碎骨,正所謂:度盡劫波兄弟在!

相逢一笑之餘,數數身上的新傷舊痕,殷勤問聲:「兄弟殘矣,尚能茶否?」


  • 圖/吳光榮、唐人工藝 提供


翻開歷史。約莫就在明清鼎革之交,異族鐵蹄雜沓聲中,惠孟臣陶坊的陶人們,在以泥作換取三餐的例行勞動中,同時也不知不覺地,在紫砂歷史篇章留下了雪泥鴻爪。當然,多數人都無法在當下預知未來的時空因緣,幸好,真正的紫砂史,是記錄在紫砂器上的。

1995年10月,正是秋風颯爽的金秋時節。就像中國無數的大小城鎮一樣,安徽省蕪湖市新蕪路曾家塘,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建築工事……。16日這天,就在地下七、八米地基深處的黃泥堆裡,一把缺蓋、斷嘴的紫砂殘器,伴隨著工人的吆喝聲出土了,脫落的壺底寫著「壬辰仲秋荊溪惠孟臣制」。(注1)

度盡劫波兄弟在|清早期紫砂工藝教材兩本

蕪湖出土「孟臣」殘器

時序再往前推移若干年,一樣的江南大地,也出土過一件與蕪湖「孟臣壺」同樣形制的紫砂陶壺。幸運的是,這是一件基本完整的紫砂壺,更幸運的是,若干年後它登上了木帆船,隨著一批中國「唐物」飄洋過海,抵達一海之隔的東瀛,成為茶人篋中寶玩。就這樣,這件砂壺從地底翻身,登堂入室,走上塌塌米,成為日本煎茶道茶人敬謹恭持的「水注」。

度盡劫波兄弟在|清早期紫砂工藝教材兩本

東瀛迴流的「用卿壺」

事實上,真正幸運的是我們,在歷史的冥冥機緣下,得以將這兩件同胞茶壺互相參照印證,從而浮現出許多紫砂工藝的重要線索,更反映出清早期紫砂作坊的一個工藝切面,為我們上了寶貴的一課。


紫砂教材一:蕪湖「孟臣壺」

度盡劫波兄弟在|清早期紫砂工藝教材兩本

(圖1)蕪湖出土「孟臣」殘器

蕪湖出土的這件「孟臣」殘器(圖1),筆者十餘年前曾蒙中國美院吳光榮教授協助,上手仔細觀察。殘器身筒高約13.7公分,口徑8.2公分,底徑9.1公分。胎身呈肝紫色,泥料中還摻以段黃熟料,顯得蒼然古雅,不侈不麗。身筒成上斂下侈的圓柱形,執壺式彎曲把,圈足較淺。出土時壺底已脫落,壺流與壺蓋均已殘佚。壺底鈐印「壬辰仲秋荊溪惠孟臣制」十字三行陰文楷書(圖2),此款因略有刀修痕,乍看之下近似刀刻款,實則為木章鈐印。

度盡劫波兄弟在|清早期紫砂工藝教材兩本

(圖2)蕪湖出土「孟臣」殘器

筆者2010年曾為文〈惠孟臣初考——從一批紀年干支款紫砂孟臣壺探討惠孟臣及其作坊〉(注2),探討過此枚印款。當時曾推估此殘壺的原形:「嘴應為三彎長流,壺蓋應為盎起的盔形蓋或笠帽蓋。」這個臆測在下一件由東瀛迴流的「用卿款」紫砂壺上,得到了解答。


紫砂教材二:東瀛「用卿壺」

度盡劫波兄弟在|清早期紫砂工藝教材兩本

(圖3)東瀛迴流的「用卿壺」

由東瀛迴流的這件紫砂壺,全器基本完整(圖3)。壺底陰刻「己卯春日陳用卿制」(圖4),經過詳細檢視字緣的崩裂狀況,並查驗壺內底面,未見頂柱支撐的印壓痕,足可確認是窯後刻款。進一步從切面的風化程度判斷,後刻的操刀時間可能已逾百年。





度盡劫波兄弟在|清早期紫砂工藝教材兩本

(圖4)東瀛迴流的「用卿壺」

再從日本茶事發展的軌跡思考:江戶時代中晚期,正是煎茶道風靡日本的黃金年代,煎茶道的奉行者心儀中國文人高士的風範,凡事標榜中國的教養和文人趣味。煎茶道茶會向來追求古雅的「唐物」、「名物」他們嚮往的生活是在陳列著「唐物」的斗室中,飲茶、品賞書畫,促使「唐物」的需求大增,尤其文化、文政時期(1804-1830)大量的中國文物自長崎湧進日本,包括宜興紫砂壺在內的「唐物」都成了煎茶道具要角(注3)。基於這樣的背景,筆者認為此壺很可能出土後,被輾轉流傳到日本,併為好事者以篆刀刻上明代大家陳用卿的款識「己卯春日陳用卿制」以炫器於同儕。


年代與出處

筆者曾於〈惠孟臣初考〉一文,詳細考證過包括此件蕪湖出土「壬辰仲秋」孟臣壺在內的一批紫砂壺,認為它們應該是明末清初「惠孟臣」陶坊的出品,此枚「壬辰仲秋荊溪惠孟臣制」木章的上限為順治九年,再考慮木印可能傳用數十年,因此下限當不出康熙一朝。筆者以為,這兩件「孟臣」、「用卿」壺均出自「惠孟臣」陶坊,且「用卿」壺出產時,應是無款之作。至於兩壺的產製年代,當在順治至康熙前期之間。

度盡劫波兄弟在|清早期紫砂工藝教材兩本

(圖5)胎中雜以熟料,砂礫點點,有如桂花鋪地。

度盡劫波兄弟在|清早期紫砂工藝教材兩本

(圖6)黑色雜質熔點較多

泥料與造工

這兩壺的泥料十分具有特色(圖5),胎中雜以米黃色熟料,砂礫點點,蒼然可掬,燦若暗夜繁星,更有如桂花鋪地。因練泥技術較原始,燒成後黑色雜質熔點較多(圖6),斑斕古雅,龍窯氣氛明顯,泥顆粒立體,漿面溫潤內斂,全器古氣清溢,甚有明代氣息。

明代陶人普遍善於摻砂調泥,如時大彬就擅用各色陶土揉練,或在陶土中摻雜碎缸砂,有「沙粗質古肌理勻」、「不務妍媚而樸雅堅慄,妙不可思」的讚語。明‧周高起《陽羨茗壺系》亦載︰「徐友泉,配合土色所宜,畢智窮工,移人心目。……,種種變異,妙出心裁」;「沈君用,配土之妙,色象天錯,金石同堅」。可見晚明以降,泥料內容也是陶人作品風格的一部份,所以備受重視。

度盡劫波兄弟在|清早期紫砂工藝教材兩本

(圖7)蕪湖出土「孟臣」殘器

度盡劫波兄弟在|清早期紫砂工藝教材兩本

(圖8)東瀛迴流的「用卿壺」

就形制來看,此式為高身執壺結構,三彎長流,壺把似人耳,中腹飾有三道弦紋,(圖7)宛如仕人束帶,身形頎長,俊秀優雅。壺蓋盎起,蓋沿起一圈弧線與壺口上下相合。壺鈕粗壯紮實,鈕柱以旋削法一體成形(圖8),這是典型明末清初工藝手法。





度盡劫波兄弟在|清早期紫砂工藝教材兩本

(圖9)東瀛迴流的「用卿壺」

度盡劫波兄弟在|清早期紫砂工藝教材兩本

(圖10)蕪湖出土「孟臣」殘器

氣孔內大外小(圖9),蓋內氣孔與壺內的流孔均不甚規圓(圖10),顯然挖孔後都未再整圓。壺底設淺圈足,底片雖不甚平整,卻顯得疏朗開闊。

成型工法

最值得一提的是這兩壺的成形技法。它們的工藝較為粗樸原始,宛若明代嘉靖、萬曆的早期工法。壺身採泥片圍成,泥片首尾相銜於壺嘴側(圖11)(後世一般相銜於壺把側),蕪湖壺的內壁殘留有明顯的布紋印痕(圖12),應是採用「內模外擋」的工法所留下(以布襯泥方便脫模)。壺內壁有三道波浪紋(圖13),對應著壺腹外側的三道弦紋,這也支持了「內模外擋」的推論。

度盡劫波兄弟在|清早期紫砂工藝教材兩本

(圖11)東瀛迴流的「用卿壺」

度盡劫波兄弟在|清早期紫砂工藝教材兩本

(圖12)蕪湖出土「孟臣」殘器

度盡劫波兄弟在|清早期紫砂工藝教材兩本

(圖13)東瀛迴流的「用卿壺」

相較於下半截壺身內壁的乾淨利落,上半截內壁顯得粗糙起伏,工具痕瑣碎,壺口一帶尤其明顯(圖14)。壺身中腹的三條弦紋,一方面裝飾了壺身,一方面也具有掩飾接縫與強化身筒的功能,這樣的裝飾觀念也見於明代嘉靖、萬曆期紫砂器上。顯見清早期惠孟臣陶坊的確有一系列產品,基於「崇古」而採用這種傳統工法。

度盡劫波兄弟在|清早期紫砂工藝教材兩本

(圖14)東瀛迴流的「用卿壺」

清人徐康《前塵夢影錄》說楊彭年「一門眷屬並工此技」,惠孟臣家族或亦作如是觀!事實上,惠孟臣陶坊更著名的是精工佳器,這些出自惠孟臣本人或惠漢公、惠逸公等後輩之手的作品,並不遜於清初其他制壺名手,且容日後再做介紹。


注1.吳光榮,〈孟臣壺與惠孟臣〉《天地方圓》第十八期,頁67,臺北,浩東有限公司,1997

注2.黃健亮,〈惠孟臣初考——從一批紀年干支款紫砂孟臣壺探討惠孟臣及其作坊〉,《荊溪朱泥》,頁8-21,臺北,盈記唐人工藝出版社,2010

注3.黃健亮,〈日本煎茶道與中國紫砂壺〉,《東瀛遺朱》,頁6-12,臺北,盈記唐人工藝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