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文物 耳機 飛利浦 發現佩奇 乙迷 2019-08-01
"
"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本文已獲得作者授權,文中言論不代表乙迷觀點。

作者:tacevoli(大家壇)

廉價的古董管:

關於12AU7,其實剛開始都在瞎玩復刻管,包括俄羅斯大盾(因為不常聽,跟朋友換了根天籟之音)和金獅,還有國產貴族之聲。在鬼鬼版主的TA20換管帖子和我的交流中,我明白了一件事,復刻管結構類似,而古董管的結構、產地以及聲音都有巨大的區別,心想不如試試古董管吧?

"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本文已獲得作者授權,文中言論不代表乙迷觀點。

作者:tacevoli(大家壇)

廉價的古董管:

關於12AU7,其實剛開始都在瞎玩復刻管,包括俄羅斯大盾(因為不常聽,跟朋友換了根天籟之音)和金獅,還有國產貴族之聲。在鬼鬼版主的TA20換管帖子和我的交流中,我明白了一件事,復刻管結構類似,而古董管的結構、產地以及聲音都有巨大的區別,心想不如試試古董管吧?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不過我的機器是TA10,雖然只有一根膽管,不用考慮配對問題,但也如同其他壇友說的,換太多管不如換機器,自然更不能像鬼鬼版主那樣"醬油比雞貴"地玩。可自己還是想知道古董管的聲音,最後在壇友的推薦下,弄了兩根比復刻管還便宜一半以上的古董管——美產的飛利浦和RCA的光頭仔。

"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本文已獲得作者授權,文中言論不代表乙迷觀點。

作者:tacevoli(大家壇)

廉價的古董管:

關於12AU7,其實剛開始都在瞎玩復刻管,包括俄羅斯大盾(因為不常聽,跟朋友換了根天籟之音)和金獅,還有國產貴族之聲。在鬼鬼版主的TA20換管帖子和我的交流中,我明白了一件事,復刻管結構類似,而古董管的結構、產地以及聲音都有巨大的區別,心想不如試試古董管吧?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不過我的機器是TA10,雖然只有一根膽管,不用考慮配對問題,但也如同其他壇友說的,換太多管不如換機器,自然更不能像鬼鬼版主那樣"醬油比雞貴"地玩。可自己還是想知道古董管的聲音,最後在壇友的推薦下,弄了兩根比復刻管還便宜一半以上的古董管——美產的飛利浦和RCA的光頭仔。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12AU7結構:

在講聲音之前,為了方便對比古董管和復刻管的結構區別,我先用我壞掉的天籟之聲來說簡單一下12AU7的結構,(幸好鬼鬼版主讓我留著)方便不懂膽管結構的朋友理解下文的一些名詞。

"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本文已獲得作者授權,文中言論不代表乙迷觀點。

作者:tacevoli(大家壇)

廉價的古董管:

關於12AU7,其實剛開始都在瞎玩復刻管,包括俄羅斯大盾(因為不常聽,跟朋友換了根天籟之音)和金獅,還有國產貴族之聲。在鬼鬼版主的TA20換管帖子和我的交流中,我明白了一件事,復刻管結構類似,而古董管的結構、產地以及聲音都有巨大的區別,心想不如試試古董管吧?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不過我的機器是TA10,雖然只有一根膽管,不用考慮配對問題,但也如同其他壇友說的,換太多管不如換機器,自然更不能像鬼鬼版主那樣"醬油比雞貴"地玩。可自己還是想知道古董管的聲音,最後在壇友的推薦下,弄了兩根比復刻管還便宜一半以上的古董管——美產的飛利浦和RCA的光頭仔。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12AU7結構:

在講聲音之前,為了方便對比古董管和復刻管的結構區別,我先用我壞掉的天籟之聲來說簡單一下12AU7的結構,(幸好鬼鬼版主讓我留著)方便不懂膽管結構的朋友理解下文的一些名詞。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雲母片:不同管子的區別,主要還是在形狀、厚度、數量上。

"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本文已獲得作者授權,文中言論不代表乙迷觀點。

作者:tacevoli(大家壇)

廉價的古董管:

關於12AU7,其實剛開始都在瞎玩復刻管,包括俄羅斯大盾(因為不常聽,跟朋友換了根天籟之音)和金獅,還有國產貴族之聲。在鬼鬼版主的TA20換管帖子和我的交流中,我明白了一件事,復刻管結構類似,而古董管的結構、產地以及聲音都有巨大的區別,心想不如試試古董管吧?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不過我的機器是TA10,雖然只有一根膽管,不用考慮配對問題,但也如同其他壇友說的,換太多管不如換機器,自然更不能像鬼鬼版主那樣"醬油比雞貴"地玩。可自己還是想知道古董管的聲音,最後在壇友的推薦下,弄了兩根比復刻管還便宜一半以上的古董管——美產的飛利浦和RCA的光頭仔。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12AU7結構:

在講聲音之前,為了方便對比古董管和復刻管的結構區別,我先用我壞掉的天籟之聲來說簡單一下12AU7的結構,(幸好鬼鬼版主讓我留著)方便不懂膽管結構的朋友理解下文的一些名詞。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雲母片:不同管子的區別,主要還是在形狀、厚度、數量上。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屏極:這個研究可就大了,什麼短屏、長屏、滑屏、坑屏等等…

"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本文已獲得作者授權,文中言論不代表乙迷觀點。

作者:tacevoli(大家壇)

廉價的古董管:

關於12AU7,其實剛開始都在瞎玩復刻管,包括俄羅斯大盾(因為不常聽,跟朋友換了根天籟之音)和金獅,還有國產貴族之聲。在鬼鬼版主的TA20換管帖子和我的交流中,我明白了一件事,復刻管結構類似,而古董管的結構、產地以及聲音都有巨大的區別,心想不如試試古董管吧?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不過我的機器是TA10,雖然只有一根膽管,不用考慮配對問題,但也如同其他壇友說的,換太多管不如換機器,自然更不能像鬼鬼版主那樣"醬油比雞貴"地玩。可自己還是想知道古董管的聲音,最後在壇友的推薦下,弄了兩根比復刻管還便宜一半以上的古董管——美產的飛利浦和RCA的光頭仔。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12AU7結構:

在講聲音之前,為了方便對比古董管和復刻管的結構區別,我先用我壞掉的天籟之聲來說簡單一下12AU7的結構,(幸好鬼鬼版主讓我留著)方便不懂膽管結構的朋友理解下文的一些名詞。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雲母片:不同管子的區別,主要還是在形狀、厚度、數量上。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屏極:這個研究可就大了,什麼短屏、長屏、滑屏、坑屏等等…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珊極:一般被套在頻極裡面,看不見的,上面捆有線圈。

"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本文已獲得作者授權,文中言論不代表乙迷觀點。

作者:tacevoli(大家壇)

廉價的古董管:

關於12AU7,其實剛開始都在瞎玩復刻管,包括俄羅斯大盾(因為不常聽,跟朋友換了根天籟之音)和金獅,還有國產貴族之聲。在鬼鬼版主的TA20換管帖子和我的交流中,我明白了一件事,復刻管結構類似,而古董管的結構、產地以及聲音都有巨大的區別,心想不如試試古董管吧?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不過我的機器是TA10,雖然只有一根膽管,不用考慮配對問題,但也如同其他壇友說的,換太多管不如換機器,自然更不能像鬼鬼版主那樣"醬油比雞貴"地玩。可自己還是想知道古董管的聲音,最後在壇友的推薦下,弄了兩根比復刻管還便宜一半以上的古董管——美產的飛利浦和RCA的光頭仔。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12AU7結構:

在講聲音之前,為了方便對比古董管和復刻管的結構區別,我先用我壞掉的天籟之聲來說簡單一下12AU7的結構,(幸好鬼鬼版主讓我留著)方便不懂膽管結構的朋友理解下文的一些名詞。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雲母片:不同管子的區別,主要還是在形狀、厚度、數量上。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屏極:這個研究可就大了,什麼短屏、長屏、滑屏、坑屏等等…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珊極:一般被套在頻極裡面,看不見的,上面捆有線圈。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消氣劑:如果銀色的消氣劑變成了白色,或者減少了,就是漏氣不能用了,之前我還在罈子裡問了一圈。

"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本文已獲得作者授權,文中言論不代表乙迷觀點。

作者:tacevoli(大家壇)

廉價的古董管:

關於12AU7,其實剛開始都在瞎玩復刻管,包括俄羅斯大盾(因為不常聽,跟朋友換了根天籟之音)和金獅,還有國產貴族之聲。在鬼鬼版主的TA20換管帖子和我的交流中,我明白了一件事,復刻管結構類似,而古董管的結構、產地以及聲音都有巨大的區別,心想不如試試古董管吧?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不過我的機器是TA10,雖然只有一根膽管,不用考慮配對問題,但也如同其他壇友說的,換太多管不如換機器,自然更不能像鬼鬼版主那樣"醬油比雞貴"地玩。可自己還是想知道古董管的聲音,最後在壇友的推薦下,弄了兩根比復刻管還便宜一半以上的古董管——美產的飛利浦和RCA的光頭仔。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12AU7結構:

在講聲音之前,為了方便對比古董管和復刻管的結構區別,我先用我壞掉的天籟之聲來說簡單一下12AU7的結構,(幸好鬼鬼版主讓我留著)方便不懂膽管結構的朋友理解下文的一些名詞。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雲母片:不同管子的區別,主要還是在形狀、厚度、數量上。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屏極:這個研究可就大了,什麼短屏、長屏、滑屏、坑屏等等…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珊極:一般被套在頻極裡面,看不見的,上面捆有線圈。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消氣劑:如果銀色的消氣劑變成了白色,或者減少了,就是漏氣不能用了,之前我還在罈子裡問了一圈。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消氣環:都是在消氣劑下面,有些是比較難看到的。

"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本文已獲得作者授權,文中言論不代表乙迷觀點。

作者:tacevoli(大家壇)

廉價的古董管:

關於12AU7,其實剛開始都在瞎玩復刻管,包括俄羅斯大盾(因為不常聽,跟朋友換了根天籟之音)和金獅,還有國產貴族之聲。在鬼鬼版主的TA20換管帖子和我的交流中,我明白了一件事,復刻管結構類似,而古董管的結構、產地以及聲音都有巨大的區別,心想不如試試古董管吧?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不過我的機器是TA10,雖然只有一根膽管,不用考慮配對問題,但也如同其他壇友說的,換太多管不如換機器,自然更不能像鬼鬼版主那樣"醬油比雞貴"地玩。可自己還是想知道古董管的聲音,最後在壇友的推薦下,弄了兩根比復刻管還便宜一半以上的古董管——美產的飛利浦和RCA的光頭仔。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12AU7結構:

在講聲音之前,為了方便對比古董管和復刻管的結構區別,我先用我壞掉的天籟之聲來說簡單一下12AU7的結構,(幸好鬼鬼版主讓我留著)方便不懂膽管結構的朋友理解下文的一些名詞。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雲母片:不同管子的區別,主要還是在形狀、厚度、數量上。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屏極:這個研究可就大了,什麼短屏、長屏、滑屏、坑屏等等…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珊極:一般被套在頻極裡面,看不見的,上面捆有線圈。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消氣劑:如果銀色的消氣劑變成了白色,或者減少了,就是漏氣不能用了,之前我還在罈子裡問了一圈。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消氣環:都是在消氣劑下面,有些是比較難看到的。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針腳:很多復刻管都是金色的,反而古董管都是灰色的,甚至有點氧化的藍色。

"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本文已獲得作者授權,文中言論不代表乙迷觀點。

作者:tacevoli(大家壇)

廉價的古董管:

關於12AU7,其實剛開始都在瞎玩復刻管,包括俄羅斯大盾(因為不常聽,跟朋友換了根天籟之音)和金獅,還有國產貴族之聲。在鬼鬼版主的TA20換管帖子和我的交流中,我明白了一件事,復刻管結構類似,而古董管的結構、產地以及聲音都有巨大的區別,心想不如試試古董管吧?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不過我的機器是TA10,雖然只有一根膽管,不用考慮配對問題,但也如同其他壇友說的,換太多管不如換機器,自然更不能像鬼鬼版主那樣"醬油比雞貴"地玩。可自己還是想知道古董管的聲音,最後在壇友的推薦下,弄了兩根比復刻管還便宜一半以上的古董管——美產的飛利浦和RCA的光頭仔。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12AU7結構:

在講聲音之前,為了方便對比古董管和復刻管的結構區別,我先用我壞掉的天籟之聲來說簡單一下12AU7的結構,(幸好鬼鬼版主讓我留著)方便不懂膽管結構的朋友理解下文的一些名詞。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雲母片:不同管子的區別,主要還是在形狀、厚度、數量上。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屏極:這個研究可就大了,什麼短屏、長屏、滑屏、坑屏等等…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珊極:一般被套在頻極裡面,看不見的,上面捆有線圈。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消氣劑:如果銀色的消氣劑變成了白色,或者減少了,就是漏氣不能用了,之前我還在罈子裡問了一圈。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消氣環:都是在消氣劑下面,有些是比較難看到的。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針腳:很多復刻管都是金色的,反而古董管都是灰色的,甚至有點氧化的藍色。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不過,我並不知道這些東西是如何影響聲音的,而且裡面還有一個珊極,因為不好看到,所以沒有展示,想要知道這些是如何影響聲音的,可以一起等罈子裡的大神來解答。

"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本文已獲得作者授權,文中言論不代表乙迷觀點。

作者:tacevoli(大家壇)

廉價的古董管:

關於12AU7,其實剛開始都在瞎玩復刻管,包括俄羅斯大盾(因為不常聽,跟朋友換了根天籟之音)和金獅,還有國產貴族之聲。在鬼鬼版主的TA20換管帖子和我的交流中,我明白了一件事,復刻管結構類似,而古董管的結構、產地以及聲音都有巨大的區別,心想不如試試古董管吧?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不過我的機器是TA10,雖然只有一根膽管,不用考慮配對問題,但也如同其他壇友說的,換太多管不如換機器,自然更不能像鬼鬼版主那樣"醬油比雞貴"地玩。可自己還是想知道古董管的聲音,最後在壇友的推薦下,弄了兩根比復刻管還便宜一半以上的古董管——美產的飛利浦和RCA的光頭仔。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12AU7結構:

在講聲音之前,為了方便對比古董管和復刻管的結構區別,我先用我壞掉的天籟之聲來說簡單一下12AU7的結構,(幸好鬼鬼版主讓我留著)方便不懂膽管結構的朋友理解下文的一些名詞。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雲母片:不同管子的區別,主要還是在形狀、厚度、數量上。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屏極:這個研究可就大了,什麼短屏、長屏、滑屏、坑屏等等…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珊極:一般被套在頻極裡面,看不見的,上面捆有線圈。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消氣劑:如果銀色的消氣劑變成了白色,或者減少了,就是漏氣不能用了,之前我還在罈子裡問了一圈。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消氣環:都是在消氣劑下面,有些是比較難看到的。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針腳:很多復刻管都是金色的,反而古董管都是灰色的,甚至有點氧化的藍色。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不過,我並不知道這些東西是如何影響聲音的,而且裡面還有一個珊極,因為不好看到,所以沒有展示,想要知道這些是如何影響聲音的,可以一起等罈子裡的大神來解答。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RCA光頭仔:

先來說結構的區別,因為復刻管的結構大多類似,會有一些小區別,但是大體不變,因此以我最喜歡的復刻金獅作為參考,進行結構對比。

"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本文已獲得作者授權,文中言論不代表乙迷觀點。

作者:tacevoli(大家壇)

廉價的古董管:

關於12AU7,其實剛開始都在瞎玩復刻管,包括俄羅斯大盾(因為不常聽,跟朋友換了根天籟之音)和金獅,還有國產貴族之聲。在鬼鬼版主的TA20換管帖子和我的交流中,我明白了一件事,復刻管結構類似,而古董管的結構、產地以及聲音都有巨大的區別,心想不如試試古董管吧?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不過我的機器是TA10,雖然只有一根膽管,不用考慮配對問題,但也如同其他壇友說的,換太多管不如換機器,自然更不能像鬼鬼版主那樣"醬油比雞貴"地玩。可自己還是想知道古董管的聲音,最後在壇友的推薦下,弄了兩根比復刻管還便宜一半以上的古董管——美產的飛利浦和RCA的光頭仔。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12AU7結構:

在講聲音之前,為了方便對比古董管和復刻管的結構區別,我先用我壞掉的天籟之聲來說簡單一下12AU7的結構,(幸好鬼鬼版主讓我留著)方便不懂膽管結構的朋友理解下文的一些名詞。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雲母片:不同管子的區別,主要還是在形狀、厚度、數量上。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屏極:這個研究可就大了,什麼短屏、長屏、滑屏、坑屏等等…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珊極:一般被套在頻極裡面,看不見的,上面捆有線圈。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消氣劑:如果銀色的消氣劑變成了白色,或者減少了,就是漏氣不能用了,之前我還在罈子裡問了一圈。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消氣環:都是在消氣劑下面,有些是比較難看到的。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針腳:很多復刻管都是金色的,反而古董管都是灰色的,甚至有點氧化的藍色。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不過,我並不知道這些東西是如何影響聲音的,而且裡面還有一個珊極,因為不好看到,所以沒有展示,想要知道這些是如何影響聲音的,可以一起等罈子裡的大神來解答。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RCA光頭仔:

先來說結構的區別,因為復刻管的結構大多類似,會有一些小區別,但是大體不變,因此以我最喜歡的復刻金獅作為參考,進行結構對比。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1、 RCA光頭仔的管身、屏極更長,而且玻璃壁更薄,所以摸起來更纖細。

2、 頻極不光是長,形狀也有著明顯的區別,金獅沒有開孔,而RCA有四孔。

3、 光頭仔的雲母片是長方形的,而非圓形。

4、 消氣劑在側面,消氣環為方形,這也就是它為何叫做光頭仔的原因了。

"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本文已獲得作者授權,文中言論不代表乙迷觀點。

作者:tacevoli(大家壇)

廉價的古董管:

關於12AU7,其實剛開始都在瞎玩復刻管,包括俄羅斯大盾(因為不常聽,跟朋友換了根天籟之音)和金獅,還有國產貴族之聲。在鬼鬼版主的TA20換管帖子和我的交流中,我明白了一件事,復刻管結構類似,而古董管的結構、產地以及聲音都有巨大的區別,心想不如試試古董管吧?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不過我的機器是TA10,雖然只有一根膽管,不用考慮配對問題,但也如同其他壇友說的,換太多管不如換機器,自然更不能像鬼鬼版主那樣"醬油比雞貴"地玩。可自己還是想知道古董管的聲音,最後在壇友的推薦下,弄了兩根比復刻管還便宜一半以上的古董管——美產的飛利浦和RCA的光頭仔。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12AU7結構:

在講聲音之前,為了方便對比古董管和復刻管的結構區別,我先用我壞掉的天籟之聲來說簡單一下12AU7的結構,(幸好鬼鬼版主讓我留著)方便不懂膽管結構的朋友理解下文的一些名詞。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雲母片:不同管子的區別,主要還是在形狀、厚度、數量上。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屏極:這個研究可就大了,什麼短屏、長屏、滑屏、坑屏等等…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珊極:一般被套在頻極裡面,看不見的,上面捆有線圈。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消氣劑:如果銀色的消氣劑變成了白色,或者減少了,就是漏氣不能用了,之前我還在罈子裡問了一圈。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消氣環:都是在消氣劑下面,有些是比較難看到的。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針腳:很多復刻管都是金色的,反而古董管都是灰色的,甚至有點氧化的藍色。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不過,我並不知道這些東西是如何影響聲音的,而且裡面還有一個珊極,因為不好看到,所以沒有展示,想要知道這些是如何影響聲音的,可以一起等罈子裡的大神來解答。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RCA光頭仔:

先來說結構的區別,因為復刻管的結構大多類似,會有一些小區別,但是大體不變,因此以我最喜歡的復刻金獅作為參考,進行結構對比。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1、 RCA光頭仔的管身、屏極更長,而且玻璃壁更薄,所以摸起來更纖細。

2、 頻極不光是長,形狀也有著明顯的區別,金獅沒有開孔,而RCA有四孔。

3、 光頭仔的雲母片是長方形的,而非圓形。

4、 消氣劑在側面,消氣環為方形,這也就是它為何叫做光頭仔的原因了。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關於聽感方面,因為我手上只有hd660s(流行人聲、小編制)和dt1770pro(器樂、大編制、爵士),因此聽感是基於這兩條耳機的。對比以金獅為代表的復刻管,但是終究是我自己的聽感,僅供參考。是否喜歡還要看你自己,最好有機會自己去聽聽看。

在HD6660s上,光頭仔的人聲要更為近一些,而且能感覺到更為飽滿、柔和。金獅在可能是因為聲音不及光頭仔那麼寬鬆,給了我一種聲音的密度更大更緊實的啥感覺,金獅在高頻的延展性要略微好一些,但是卻不及光頭仔那麼亮,甚至有點生硬。

"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本文已獲得作者授權,文中言論不代表乙迷觀點。

作者:tacevoli(大家壇)

廉價的古董管:

關於12AU7,其實剛開始都在瞎玩復刻管,包括俄羅斯大盾(因為不常聽,跟朋友換了根天籟之音)和金獅,還有國產貴族之聲。在鬼鬼版主的TA20換管帖子和我的交流中,我明白了一件事,復刻管結構類似,而古董管的結構、產地以及聲音都有巨大的區別,心想不如試試古董管吧?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不過我的機器是TA10,雖然只有一根膽管,不用考慮配對問題,但也如同其他壇友說的,換太多管不如換機器,自然更不能像鬼鬼版主那樣"醬油比雞貴"地玩。可自己還是想知道古董管的聲音,最後在壇友的推薦下,弄了兩根比復刻管還便宜一半以上的古董管——美產的飛利浦和RCA的光頭仔。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12AU7結構:

在講聲音之前,為了方便對比古董管和復刻管的結構區別,我先用我壞掉的天籟之聲來說簡單一下12AU7的結構,(幸好鬼鬼版主讓我留著)方便不懂膽管結構的朋友理解下文的一些名詞。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雲母片:不同管子的區別,主要還是在形狀、厚度、數量上。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屏極:這個研究可就大了,什麼短屏、長屏、滑屏、坑屏等等…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珊極:一般被套在頻極裡面,看不見的,上面捆有線圈。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消氣劑:如果銀色的消氣劑變成了白色,或者減少了,就是漏氣不能用了,之前我還在罈子裡問了一圈。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消氣環:都是在消氣劑下面,有些是比較難看到的。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針腳:很多復刻管都是金色的,反而古董管都是灰色的,甚至有點氧化的藍色。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不過,我並不知道這些東西是如何影響聲音的,而且裡面還有一個珊極,因為不好看到,所以沒有展示,想要知道這些是如何影響聲音的,可以一起等罈子裡的大神來解答。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RCA光頭仔:

先來說結構的區別,因為復刻管的結構大多類似,會有一些小區別,但是大體不變,因此以我最喜歡的復刻金獅作為參考,進行結構對比。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1、 RCA光頭仔的管身、屏極更長,而且玻璃壁更薄,所以摸起來更纖細。

2、 頻極不光是長,形狀也有著明顯的區別,金獅沒有開孔,而RCA有四孔。

3、 光頭仔的雲母片是長方形的,而非圓形。

4、 消氣劑在側面,消氣環為方形,這也就是它為何叫做光頭仔的原因了。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關於聽感方面,因為我手上只有hd660s(流行人聲、小編制)和dt1770pro(器樂、大編制、爵士),因此聽感是基於這兩條耳機的。對比以金獅為代表的復刻管,但是終究是我自己的聽感,僅供參考。是否喜歡還要看你自己,最好有機會自己去聽聽看。

在HD6660s上,光頭仔的人聲要更為近一些,而且能感覺到更為飽滿、柔和。金獅在可能是因為聲音不及光頭仔那麼寬鬆,給了我一種聲音的密度更大更緊實的啥感覺,金獅在高頻的延展性要略微好一些,但是卻不及光頭仔那麼亮,甚至有點生硬。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在DT1770pro上,能感覺到光頭仔的聲音整體更放得開,更柔和和寬鬆,金獅的聲音則顯得密度更大、更緊實;反而低頻的量略少於光頭仔,下潛略差於光頭仔,不仔細聽有點難聽出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光頭仔殘響更多,所以感覺光頭仔聲場更大一些。

"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本文已獲得作者授權,文中言論不代表乙迷觀點。

作者:tacevoli(大家壇)

廉價的古董管:

關於12AU7,其實剛開始都在瞎玩復刻管,包括俄羅斯大盾(因為不常聽,跟朋友換了根天籟之音)和金獅,還有國產貴族之聲。在鬼鬼版主的TA20換管帖子和我的交流中,我明白了一件事,復刻管結構類似,而古董管的結構、產地以及聲音都有巨大的區別,心想不如試試古董管吧?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不過我的機器是TA10,雖然只有一根膽管,不用考慮配對問題,但也如同其他壇友說的,換太多管不如換機器,自然更不能像鬼鬼版主那樣"醬油比雞貴"地玩。可自己還是想知道古董管的聲音,最後在壇友的推薦下,弄了兩根比復刻管還便宜一半以上的古董管——美產的飛利浦和RCA的光頭仔。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12AU7結構:

在講聲音之前,為了方便對比古董管和復刻管的結構區別,我先用我壞掉的天籟之聲來說簡單一下12AU7的結構,(幸好鬼鬼版主讓我留著)方便不懂膽管結構的朋友理解下文的一些名詞。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雲母片:不同管子的區別,主要還是在形狀、厚度、數量上。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屏極:這個研究可就大了,什麼短屏、長屏、滑屏、坑屏等等…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珊極:一般被套在頻極裡面,看不見的,上面捆有線圈。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消氣劑:如果銀色的消氣劑變成了白色,或者減少了,就是漏氣不能用了,之前我還在罈子裡問了一圈。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消氣環:都是在消氣劑下面,有些是比較難看到的。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針腳:很多復刻管都是金色的,反而古董管都是灰色的,甚至有點氧化的藍色。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不過,我並不知道這些東西是如何影響聲音的,而且裡面還有一個珊極,因為不好看到,所以沒有展示,想要知道這些是如何影響聲音的,可以一起等罈子裡的大神來解答。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RCA光頭仔:

先來說結構的區別,因為復刻管的結構大多類似,會有一些小區別,但是大體不變,因此以我最喜歡的復刻金獅作為參考,進行結構對比。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1、 RCA光頭仔的管身、屏極更長,而且玻璃壁更薄,所以摸起來更纖細。

2、 頻極不光是長,形狀也有著明顯的區別,金獅沒有開孔,而RCA有四孔。

3、 光頭仔的雲母片是長方形的,而非圓形。

4、 消氣劑在側面,消氣環為方形,這也就是它為何叫做光頭仔的原因了。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關於聽感方面,因為我手上只有hd660s(流行人聲、小編制)和dt1770pro(器樂、大編制、爵士),因此聽感是基於這兩條耳機的。對比以金獅為代表的復刻管,但是終究是我自己的聽感,僅供參考。是否喜歡還要看你自己,最好有機會自己去聽聽看。

在HD6660s上,光頭仔的人聲要更為近一些,而且能感覺到更為飽滿、柔和。金獅在可能是因為聲音不及光頭仔那麼寬鬆,給了我一種聲音的密度更大更緊實的啥感覺,金獅在高頻的延展性要略微好一些,但是卻不及光頭仔那麼亮,甚至有點生硬。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在DT1770pro上,能感覺到光頭仔的聲音整體更放得開,更柔和和寬鬆,金獅的聲音則顯得密度更大、更緊實;反而低頻的量略少於光頭仔,下潛略差於光頭仔,不仔細聽有點難聽出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光頭仔殘響更多,所以感覺光頭仔聲場更大一些。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黑屏飛利浦:

而飛利浦的這根12au7,其結構也與金獅、甚至和rca有著更為明顯的區別:

"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本文已獲得作者授權,文中言論不代表乙迷觀點。

作者:tacevoli(大家壇)

廉價的古董管:

關於12AU7,其實剛開始都在瞎玩復刻管,包括俄羅斯大盾(因為不常聽,跟朋友換了根天籟之音)和金獅,還有國產貴族之聲。在鬼鬼版主的TA20換管帖子和我的交流中,我明白了一件事,復刻管結構類似,而古董管的結構、產地以及聲音都有巨大的區別,心想不如試試古董管吧?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不過我的機器是TA10,雖然只有一根膽管,不用考慮配對問題,但也如同其他壇友說的,換太多管不如換機器,自然更不能像鬼鬼版主那樣"醬油比雞貴"地玩。可自己還是想知道古董管的聲音,最後在壇友的推薦下,弄了兩根比復刻管還便宜一半以上的古董管——美產的飛利浦和RCA的光頭仔。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12AU7結構:

在講聲音之前,為了方便對比古董管和復刻管的結構區別,我先用我壞掉的天籟之聲來說簡單一下12AU7的結構,(幸好鬼鬼版主讓我留著)方便不懂膽管結構的朋友理解下文的一些名詞。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雲母片:不同管子的區別,主要還是在形狀、厚度、數量上。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屏極:這個研究可就大了,什麼短屏、長屏、滑屏、坑屏等等…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珊極:一般被套在頻極裡面,看不見的,上面捆有線圈。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消氣劑:如果銀色的消氣劑變成了白色,或者減少了,就是漏氣不能用了,之前我還在罈子裡問了一圈。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消氣環:都是在消氣劑下面,有些是比較難看到的。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針腳:很多復刻管都是金色的,反而古董管都是灰色的,甚至有點氧化的藍色。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不過,我並不知道這些東西是如何影響聲音的,而且裡面還有一個珊極,因為不好看到,所以沒有展示,想要知道這些是如何影響聲音的,可以一起等罈子裡的大神來解答。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RCA光頭仔:

先來說結構的區別,因為復刻管的結構大多類似,會有一些小區別,但是大體不變,因此以我最喜歡的復刻金獅作為參考,進行結構對比。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1、 RCA光頭仔的管身、屏極更長,而且玻璃壁更薄,所以摸起來更纖細。

2、 頻極不光是長,形狀也有著明顯的區別,金獅沒有開孔,而RCA有四孔。

3、 光頭仔的雲母片是長方形的,而非圓形。

4、 消氣劑在側面,消氣環為方形,這也就是它為何叫做光頭仔的原因了。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關於聽感方面,因為我手上只有hd660s(流行人聲、小編制)和dt1770pro(器樂、大編制、爵士),因此聽感是基於這兩條耳機的。對比以金獅為代表的復刻管,但是終究是我自己的聽感,僅供參考。是否喜歡還要看你自己,最好有機會自己去聽聽看。

在HD6660s上,光頭仔的人聲要更為近一些,而且能感覺到更為飽滿、柔和。金獅在可能是因為聲音不及光頭仔那麼寬鬆,給了我一種聲音的密度更大更緊實的啥感覺,金獅在高頻的延展性要略微好一些,但是卻不及光頭仔那麼亮,甚至有點生硬。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在DT1770pro上,能感覺到光頭仔的聲音整體更放得開,更柔和和寬鬆,金獅的聲音則顯得密度更大、更緊實;反而低頻的量略少於光頭仔,下潛略差於光頭仔,不仔細聽有點難聽出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光頭仔殘響更多,所以感覺光頭仔聲場更大一些。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黑屏飛利浦:

而飛利浦的這根12au7,其結構也與金獅、甚至和rca有著更為明顯的區別: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1、 飛利浦的管身比金獅要更短,但是屏極要更長。

2、 飛利浦的屏極不同與光頭仔和金獅,是黑色的,而且有兩開孔。

3、 雲母片是白色的,但是能明顯看出來要更薄。

4、 飛利浦的消氣環和光頭仔的結構類似,只不過是菱形而非方形。

"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本文已獲得作者授權,文中言論不代表乙迷觀點。

作者:tacevoli(大家壇)

廉價的古董管:

關於12AU7,其實剛開始都在瞎玩復刻管,包括俄羅斯大盾(因為不常聽,跟朋友換了根天籟之音)和金獅,還有國產貴族之聲。在鬼鬼版主的TA20換管帖子和我的交流中,我明白了一件事,復刻管結構類似,而古董管的結構、產地以及聲音都有巨大的區別,心想不如試試古董管吧?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不過我的機器是TA10,雖然只有一根膽管,不用考慮配對問題,但也如同其他壇友說的,換太多管不如換機器,自然更不能像鬼鬼版主那樣"醬油比雞貴"地玩。可自己還是想知道古董管的聲音,最後在壇友的推薦下,弄了兩根比復刻管還便宜一半以上的古董管——美產的飛利浦和RCA的光頭仔。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12AU7結構:

在講聲音之前,為了方便對比古董管和復刻管的結構區別,我先用我壞掉的天籟之聲來說簡單一下12AU7的結構,(幸好鬼鬼版主讓我留著)方便不懂膽管結構的朋友理解下文的一些名詞。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雲母片:不同管子的區別,主要還是在形狀、厚度、數量上。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屏極:這個研究可就大了,什麼短屏、長屏、滑屏、坑屏等等…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珊極:一般被套在頻極裡面,看不見的,上面捆有線圈。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消氣劑:如果銀色的消氣劑變成了白色,或者減少了,就是漏氣不能用了,之前我還在罈子裡問了一圈。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消氣環:都是在消氣劑下面,有些是比較難看到的。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針腳:很多復刻管都是金色的,反而古董管都是灰色的,甚至有點氧化的藍色。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不過,我並不知道這些東西是如何影響聲音的,而且裡面還有一個珊極,因為不好看到,所以沒有展示,想要知道這些是如何影響聲音的,可以一起等罈子裡的大神來解答。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RCA光頭仔:

先來說結構的區別,因為復刻管的結構大多類似,會有一些小區別,但是大體不變,因此以我最喜歡的復刻金獅作為參考,進行結構對比。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1、 RCA光頭仔的管身、屏極更長,而且玻璃壁更薄,所以摸起來更纖細。

2、 頻極不光是長,形狀也有著明顯的區別,金獅沒有開孔,而RCA有四孔。

3、 光頭仔的雲母片是長方形的,而非圓形。

4、 消氣劑在側面,消氣環為方形,這也就是它為何叫做光頭仔的原因了。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關於聽感方面,因為我手上只有hd660s(流行人聲、小編制)和dt1770pro(器樂、大編制、爵士),因此聽感是基於這兩條耳機的。對比以金獅為代表的復刻管,但是終究是我自己的聽感,僅供參考。是否喜歡還要看你自己,最好有機會自己去聽聽看。

在HD6660s上,光頭仔的人聲要更為近一些,而且能感覺到更為飽滿、柔和。金獅在可能是因為聲音不及光頭仔那麼寬鬆,給了我一種聲音的密度更大更緊實的啥感覺,金獅在高頻的延展性要略微好一些,但是卻不及光頭仔那麼亮,甚至有點生硬。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在DT1770pro上,能感覺到光頭仔的聲音整體更放得開,更柔和和寬鬆,金獅的聲音則顯得密度更大、更緊實;反而低頻的量略少於光頭仔,下潛略差於光頭仔,不仔細聽有點難聽出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光頭仔殘響更多,所以感覺光頭仔聲場更大一些。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黑屏飛利浦:

而飛利浦的這根12au7,其結構也與金獅、甚至和rca有著更為明顯的區別: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1、 飛利浦的管身比金獅要更短,但是屏極要更長。

2、 飛利浦的屏極不同與光頭仔和金獅,是黑色的,而且有兩開孔。

3、 雲母片是白色的,但是能明顯看出來要更薄。

4、 飛利浦的消氣環和光頭仔的結構類似,只不過是菱形而非方形。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在HD660s上,飛利浦這跟管子,不僅比金獅要均衡,中頻部分的器樂和人聲,都沒有那麼內凹,而且顯得更加柔和有味道(但是不及光頭仔)。而且在高頻要更為順滑、連貫。

而低頻的層次感和下潛,與金獅五五開,但是卻有著更為濃郁的氛圍感。

"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本文已獲得作者授權,文中言論不代表乙迷觀點。

作者:tacevoli(大家壇)

廉價的古董管:

關於12AU7,其實剛開始都在瞎玩復刻管,包括俄羅斯大盾(因為不常聽,跟朋友換了根天籟之音)和金獅,還有國產貴族之聲。在鬼鬼版主的TA20換管帖子和我的交流中,我明白了一件事,復刻管結構類似,而古董管的結構、產地以及聲音都有巨大的區別,心想不如試試古董管吧?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不過我的機器是TA10,雖然只有一根膽管,不用考慮配對問題,但也如同其他壇友說的,換太多管不如換機器,自然更不能像鬼鬼版主那樣"醬油比雞貴"地玩。可自己還是想知道古董管的聲音,最後在壇友的推薦下,弄了兩根比復刻管還便宜一半以上的古董管——美產的飛利浦和RCA的光頭仔。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12AU7結構:

在講聲音之前,為了方便對比古董管和復刻管的結構區別,我先用我壞掉的天籟之聲來說簡單一下12AU7的結構,(幸好鬼鬼版主讓我留著)方便不懂膽管結構的朋友理解下文的一些名詞。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雲母片:不同管子的區別,主要還是在形狀、厚度、數量上。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屏極:這個研究可就大了,什麼短屏、長屏、滑屏、坑屏等等…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珊極:一般被套在頻極裡面,看不見的,上面捆有線圈。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消氣劑:如果銀色的消氣劑變成了白色,或者減少了,就是漏氣不能用了,之前我還在罈子裡問了一圈。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消氣環:都是在消氣劑下面,有些是比較難看到的。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針腳:很多復刻管都是金色的,反而古董管都是灰色的,甚至有點氧化的藍色。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不過,我並不知道這些東西是如何影響聲音的,而且裡面還有一個珊極,因為不好看到,所以沒有展示,想要知道這些是如何影響聲音的,可以一起等罈子裡的大神來解答。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RCA光頭仔:

先來說結構的區別,因為復刻管的結構大多類似,會有一些小區別,但是大體不變,因此以我最喜歡的復刻金獅作為參考,進行結構對比。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1、 RCA光頭仔的管身、屏極更長,而且玻璃壁更薄,所以摸起來更纖細。

2、 頻極不光是長,形狀也有著明顯的區別,金獅沒有開孔,而RCA有四孔。

3、 光頭仔的雲母片是長方形的,而非圓形。

4、 消氣劑在側面,消氣環為方形,這也就是它為何叫做光頭仔的原因了。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關於聽感方面,因為我手上只有hd660s(流行人聲、小編制)和dt1770pro(器樂、大編制、爵士),因此聽感是基於這兩條耳機的。對比以金獅為代表的復刻管,但是終究是我自己的聽感,僅供參考。是否喜歡還要看你自己,最好有機會自己去聽聽看。

在HD6660s上,光頭仔的人聲要更為近一些,而且能感覺到更為飽滿、柔和。金獅在可能是因為聲音不及光頭仔那麼寬鬆,給了我一種聲音的密度更大更緊實的啥感覺,金獅在高頻的延展性要略微好一些,但是卻不及光頭仔那麼亮,甚至有點生硬。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在DT1770pro上,能感覺到光頭仔的聲音整體更放得開,更柔和和寬鬆,金獅的聲音則顯得密度更大、更緊實;反而低頻的量略少於光頭仔,下潛略差於光頭仔,不仔細聽有點難聽出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光頭仔殘響更多,所以感覺光頭仔聲場更大一些。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黑屏飛利浦:

而飛利浦的這根12au7,其結構也與金獅、甚至和rca有著更為明顯的區別: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1、 飛利浦的管身比金獅要更短,但是屏極要更長。

2、 飛利浦的屏極不同與光頭仔和金獅,是黑色的,而且有兩開孔。

3、 雲母片是白色的,但是能明顯看出來要更薄。

4、 飛利浦的消氣環和光頭仔的結構類似,只不過是菱形而非方形。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在HD660s上,飛利浦這跟管子,不僅比金獅要均衡,中頻部分的器樂和人聲,都沒有那麼內凹,而且顯得更加柔和有味道(但是不及光頭仔)。而且在高頻要更為順滑、連貫。

而低頻的層次感和下潛,與金獅五五開,但是卻有著更為濃郁的氛圍感。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其實我金獅認為與dt1770並不搭,因為會讓1770比較亮的高頻、比較硬的聲音,顯得有點躁,而且過分強調器樂會蓋掉一些人聲(不過也沒人會用1770聽人聲吧?齒音可以殺人的)。反而飛利浦管的均衡性和柔和感,讓其的聽感要柔和、順滑。

與光頭仔一樣強化了這條耳機原本欠缺的味道,雖然說不能改變其是工具耳機的事實,但確實會更有味道一些。

"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本文已獲得作者授權,文中言論不代表乙迷觀點。

作者:tacevoli(大家壇)

廉價的古董管:

關於12AU7,其實剛開始都在瞎玩復刻管,包括俄羅斯大盾(因為不常聽,跟朋友換了根天籟之音)和金獅,還有國產貴族之聲。在鬼鬼版主的TA20換管帖子和我的交流中,我明白了一件事,復刻管結構類似,而古董管的結構、產地以及聲音都有巨大的區別,心想不如試試古董管吧?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不過我的機器是TA10,雖然只有一根膽管,不用考慮配對問題,但也如同其他壇友說的,換太多管不如換機器,自然更不能像鬼鬼版主那樣"醬油比雞貴"地玩。可自己還是想知道古董管的聲音,最後在壇友的推薦下,弄了兩根比復刻管還便宜一半以上的古董管——美產的飛利浦和RCA的光頭仔。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12AU7結構:

在講聲音之前,為了方便對比古董管和復刻管的結構區別,我先用我壞掉的天籟之聲來說簡單一下12AU7的結構,(幸好鬼鬼版主讓我留著)方便不懂膽管結構的朋友理解下文的一些名詞。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雲母片:不同管子的區別,主要還是在形狀、厚度、數量上。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屏極:這個研究可就大了,什麼短屏、長屏、滑屏、坑屏等等…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珊極:一般被套在頻極裡面,看不見的,上面捆有線圈。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消氣劑:如果銀色的消氣劑變成了白色,或者減少了,就是漏氣不能用了,之前我還在罈子裡問了一圈。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消氣環:都是在消氣劑下面,有些是比較難看到的。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針腳:很多復刻管都是金色的,反而古董管都是灰色的,甚至有點氧化的藍色。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不過,我並不知道這些東西是如何影響聲音的,而且裡面還有一個珊極,因為不好看到,所以沒有展示,想要知道這些是如何影響聲音的,可以一起等罈子裡的大神來解答。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RCA光頭仔:

先來說結構的區別,因為復刻管的結構大多類似,會有一些小區別,但是大體不變,因此以我最喜歡的復刻金獅作為參考,進行結構對比。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1、 RCA光頭仔的管身、屏極更長,而且玻璃壁更薄,所以摸起來更纖細。

2、 頻極不光是長,形狀也有著明顯的區別,金獅沒有開孔,而RCA有四孔。

3、 光頭仔的雲母片是長方形的,而非圓形。

4、 消氣劑在側面,消氣環為方形,這也就是它為何叫做光頭仔的原因了。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關於聽感方面,因為我手上只有hd660s(流行人聲、小編制)和dt1770pro(器樂、大編制、爵士),因此聽感是基於這兩條耳機的。對比以金獅為代表的復刻管,但是終究是我自己的聽感,僅供參考。是否喜歡還要看你自己,最好有機會自己去聽聽看。

在HD6660s上,光頭仔的人聲要更為近一些,而且能感覺到更為飽滿、柔和。金獅在可能是因為聲音不及光頭仔那麼寬鬆,給了我一種聲音的密度更大更緊實的啥感覺,金獅在高頻的延展性要略微好一些,但是卻不及光頭仔那麼亮,甚至有點生硬。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在DT1770pro上,能感覺到光頭仔的聲音整體更放得開,更柔和和寬鬆,金獅的聲音則顯得密度更大、更緊實;反而低頻的量略少於光頭仔,下潛略差於光頭仔,不仔細聽有點難聽出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光頭仔殘響更多,所以感覺光頭仔聲場更大一些。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黑屏飛利浦:

而飛利浦的這根12au7,其結構也與金獅、甚至和rca有著更為明顯的區別: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1、 飛利浦的管身比金獅要更短,但是屏極要更長。

2、 飛利浦的屏極不同與光頭仔和金獅,是黑色的,而且有兩開孔。

3、 雲母片是白色的,但是能明顯看出來要更薄。

4、 飛利浦的消氣環和光頭仔的結構類似,只不過是菱形而非方形。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在HD660s上,飛利浦這跟管子,不僅比金獅要均衡,中頻部分的器樂和人聲,都沒有那麼內凹,而且顯得更加柔和有味道(但是不及光頭仔)。而且在高頻要更為順滑、連貫。

而低頻的層次感和下潛,與金獅五五開,但是卻有著更為濃郁的氛圍感。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其實我金獅認為與dt1770並不搭,因為會讓1770比較亮的高頻、比較硬的聲音,顯得有點躁,而且過分強調器樂會蓋掉一些人聲(不過也沒人會用1770聽人聲吧?齒音可以殺人的)。反而飛利浦管的均衡性和柔和感,讓其的聽感要柔和、順滑。

與光頭仔一樣強化了這條耳機原本欠缺的味道,雖然說不能改變其是工具耳機的事實,但確實會更有味道一些。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光頭仔 VS 飛利浦:

光頭仔與飛利浦就不再仔細結構上的對比了,不過明顯能看出光頭仔更長、更細,甚至玻璃底座部分直接突出一點在外面,下面還是直接說聽感吧。

"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本文已獲得作者授權,文中言論不代表乙迷觀點。

作者:tacevoli(大家壇)

廉價的古董管:

關於12AU7,其實剛開始都在瞎玩復刻管,包括俄羅斯大盾(因為不常聽,跟朋友換了根天籟之音)和金獅,還有國產貴族之聲。在鬼鬼版主的TA20換管帖子和我的交流中,我明白了一件事,復刻管結構類似,而古董管的結構、產地以及聲音都有巨大的區別,心想不如試試古董管吧?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不過我的機器是TA10,雖然只有一根膽管,不用考慮配對問題,但也如同其他壇友說的,換太多管不如換機器,自然更不能像鬼鬼版主那樣"醬油比雞貴"地玩。可自己還是想知道古董管的聲音,最後在壇友的推薦下,弄了兩根比復刻管還便宜一半以上的古董管——美產的飛利浦和RCA的光頭仔。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12AU7結構:

在講聲音之前,為了方便對比古董管和復刻管的結構區別,我先用我壞掉的天籟之聲來說簡單一下12AU7的結構,(幸好鬼鬼版主讓我留著)方便不懂膽管結構的朋友理解下文的一些名詞。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雲母片:不同管子的區別,主要還是在形狀、厚度、數量上。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屏極:這個研究可就大了,什麼短屏、長屏、滑屏、坑屏等等…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珊極:一般被套在頻極裡面,看不見的,上面捆有線圈。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消氣劑:如果銀色的消氣劑變成了白色,或者減少了,就是漏氣不能用了,之前我還在罈子裡問了一圈。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消氣環:都是在消氣劑下面,有些是比較難看到的。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針腳:很多復刻管都是金色的,反而古董管都是灰色的,甚至有點氧化的藍色。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不過,我並不知道這些東西是如何影響聲音的,而且裡面還有一個珊極,因為不好看到,所以沒有展示,想要知道這些是如何影響聲音的,可以一起等罈子裡的大神來解答。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RCA光頭仔:

先來說結構的區別,因為復刻管的結構大多類似,會有一些小區別,但是大體不變,因此以我最喜歡的復刻金獅作為參考,進行結構對比。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1、 RCA光頭仔的管身、屏極更長,而且玻璃壁更薄,所以摸起來更纖細。

2、 頻極不光是長,形狀也有著明顯的區別,金獅沒有開孔,而RCA有四孔。

3、 光頭仔的雲母片是長方形的,而非圓形。

4、 消氣劑在側面,消氣環為方形,這也就是它為何叫做光頭仔的原因了。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關於聽感方面,因為我手上只有hd660s(流行人聲、小編制)和dt1770pro(器樂、大編制、爵士),因此聽感是基於這兩條耳機的。對比以金獅為代表的復刻管,但是終究是我自己的聽感,僅供參考。是否喜歡還要看你自己,最好有機會自己去聽聽看。

在HD6660s上,光頭仔的人聲要更為近一些,而且能感覺到更為飽滿、柔和。金獅在可能是因為聲音不及光頭仔那麼寬鬆,給了我一種聲音的密度更大更緊實的啥感覺,金獅在高頻的延展性要略微好一些,但是卻不及光頭仔那麼亮,甚至有點生硬。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在DT1770pro上,能感覺到光頭仔的聲音整體更放得開,更柔和和寬鬆,金獅的聲音則顯得密度更大、更緊實;反而低頻的量略少於光頭仔,下潛略差於光頭仔,不仔細聽有點難聽出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光頭仔殘響更多,所以感覺光頭仔聲場更大一些。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黑屏飛利浦:

而飛利浦的這根12au7,其結構也與金獅、甚至和rca有著更為明顯的區別: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1、 飛利浦的管身比金獅要更短,但是屏極要更長。

2、 飛利浦的屏極不同與光頭仔和金獅,是黑色的,而且有兩開孔。

3、 雲母片是白色的,但是能明顯看出來要更薄。

4、 飛利浦的消氣環和光頭仔的結構類似,只不過是菱形而非方形。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在HD660s上,飛利浦這跟管子,不僅比金獅要均衡,中頻部分的器樂和人聲,都沒有那麼內凹,而且顯得更加柔和有味道(但是不及光頭仔)。而且在高頻要更為順滑、連貫。

而低頻的層次感和下潛,與金獅五五開,但是卻有著更為濃郁的氛圍感。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其實我金獅認為與dt1770並不搭,因為會讓1770比較亮的高頻、比較硬的聲音,顯得有點躁,而且過分強調器樂會蓋掉一些人聲(不過也沒人會用1770聽人聲吧?齒音可以殺人的)。反而飛利浦管的均衡性和柔和感,讓其的聽感要柔和、順滑。

與光頭仔一樣強化了這條耳機原本欠缺的味道,雖然說不能改變其是工具耳機的事實,但確實會更有味道一些。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光頭仔 VS 飛利浦:

光頭仔與飛利浦就不再仔細結構上的對比了,不過明顯能看出光頭仔更長、更細,甚至玻璃底座部分直接突出一點在外面,下面還是直接說聽感吧。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無論是在660還是1770上,我總覺得光頭仔的聲音要更為細碎一些,反而飛利浦的聲音聽起來更為連貫順滑,也因此能讓我覺得光頭仔的人聲和背景器樂的分離感更強。但是飛利浦更為均衡一些,RCA的光頭仔在高頻明顯要更亮、且更飽滿。

"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本文已獲得作者授權,文中言論不代表乙迷觀點。

作者:tacevoli(大家壇)

廉價的古董管:

關於12AU7,其實剛開始都在瞎玩復刻管,包括俄羅斯大盾(因為不常聽,跟朋友換了根天籟之音)和金獅,還有國產貴族之聲。在鬼鬼版主的TA20換管帖子和我的交流中,我明白了一件事,復刻管結構類似,而古董管的結構、產地以及聲音都有巨大的區別,心想不如試試古董管吧?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不過我的機器是TA10,雖然只有一根膽管,不用考慮配對問題,但也如同其他壇友說的,換太多管不如換機器,自然更不能像鬼鬼版主那樣"醬油比雞貴"地玩。可自己還是想知道古董管的聲音,最後在壇友的推薦下,弄了兩根比復刻管還便宜一半以上的古董管——美產的飛利浦和RCA的光頭仔。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12AU7結構:

在講聲音之前,為了方便對比古董管和復刻管的結構區別,我先用我壞掉的天籟之聲來說簡單一下12AU7的結構,(幸好鬼鬼版主讓我留著)方便不懂膽管結構的朋友理解下文的一些名詞。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雲母片:不同管子的區別,主要還是在形狀、厚度、數量上。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屏極:這個研究可就大了,什麼短屏、長屏、滑屏、坑屏等等…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珊極:一般被套在頻極裡面,看不見的,上面捆有線圈。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消氣劑:如果銀色的消氣劑變成了白色,或者減少了,就是漏氣不能用了,之前我還在罈子裡問了一圈。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消氣環:都是在消氣劑下面,有些是比較難看到的。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針腳:很多復刻管都是金色的,反而古董管都是灰色的,甚至有點氧化的藍色。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不過,我並不知道這些東西是如何影響聲音的,而且裡面還有一個珊極,因為不好看到,所以沒有展示,想要知道這些是如何影響聲音的,可以一起等罈子裡的大神來解答。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RCA光頭仔:

先來說結構的區別,因為復刻管的結構大多類似,會有一些小區別,但是大體不變,因此以我最喜歡的復刻金獅作為參考,進行結構對比。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1、 RCA光頭仔的管身、屏極更長,而且玻璃壁更薄,所以摸起來更纖細。

2、 頻極不光是長,形狀也有著明顯的區別,金獅沒有開孔,而RCA有四孔。

3、 光頭仔的雲母片是長方形的,而非圓形。

4、 消氣劑在側面,消氣環為方形,這也就是它為何叫做光頭仔的原因了。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關於聽感方面,因為我手上只有hd660s(流行人聲、小編制)和dt1770pro(器樂、大編制、爵士),因此聽感是基於這兩條耳機的。對比以金獅為代表的復刻管,但是終究是我自己的聽感,僅供參考。是否喜歡還要看你自己,最好有機會自己去聽聽看。

在HD6660s上,光頭仔的人聲要更為近一些,而且能感覺到更為飽滿、柔和。金獅在可能是因為聲音不及光頭仔那麼寬鬆,給了我一種聲音的密度更大更緊實的啥感覺,金獅在高頻的延展性要略微好一些,但是卻不及光頭仔那麼亮,甚至有點生硬。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在DT1770pro上,能感覺到光頭仔的聲音整體更放得開,更柔和和寬鬆,金獅的聲音則顯得密度更大、更緊實;反而低頻的量略少於光頭仔,下潛略差於光頭仔,不仔細聽有點難聽出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光頭仔殘響更多,所以感覺光頭仔聲場更大一些。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黑屏飛利浦:

而飛利浦的這根12au7,其結構也與金獅、甚至和rca有著更為明顯的區別: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1、 飛利浦的管身比金獅要更短,但是屏極要更長。

2、 飛利浦的屏極不同與光頭仔和金獅,是黑色的,而且有兩開孔。

3、 雲母片是白色的,但是能明顯看出來要更薄。

4、 飛利浦的消氣環和光頭仔的結構類似,只不過是菱形而非方形。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在HD660s上,飛利浦這跟管子,不僅比金獅要均衡,中頻部分的器樂和人聲,都沒有那麼內凹,而且顯得更加柔和有味道(但是不及光頭仔)。而且在高頻要更為順滑、連貫。

而低頻的層次感和下潛,與金獅五五開,但是卻有著更為濃郁的氛圍感。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其實我金獅認為與dt1770並不搭,因為會讓1770比較亮的高頻、比較硬的聲音,顯得有點躁,而且過分強調器樂會蓋掉一些人聲(不過也沒人會用1770聽人聲吧?齒音可以殺人的)。反而飛利浦管的均衡性和柔和感,讓其的聽感要柔和、順滑。

與光頭仔一樣強化了這條耳機原本欠缺的味道,雖然說不能改變其是工具耳機的事實,但確實會更有味道一些。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光頭仔 VS 飛利浦:

光頭仔與飛利浦就不再仔細結構上的對比了,不過明顯能看出光頭仔更長、更細,甚至玻璃底座部分直接突出一點在外面,下面還是直接說聽感吧。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無論是在660還是1770上,我總覺得光頭仔的聲音要更為細碎一些,反而飛利浦的聲音聽起來更為連貫順滑,也因此能讓我覺得光頭仔的人聲和背景器樂的分離感更強。但是飛利浦更為均衡一些,RCA的光頭仔在高頻明顯要更亮、且更飽滿。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最後叨兩句:

這篇文章我早在6月就想寫了,可惜遇到了考試再加上我懶,而且放假回家之後都在寫作業、和同學網吧開黑打炮(當然是坦克世界)。要不是這次乂度的活動,我為了拿乂度的內測資格,想提前試試ta30,以後拿ta10換ta30,估計現在也還沒開動。

"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本文已獲得作者授權,文中言論不代表乙迷觀點。

作者:tacevoli(大家壇)

廉價的古董管:

關於12AU7,其實剛開始都在瞎玩復刻管,包括俄羅斯大盾(因為不常聽,跟朋友換了根天籟之音)和金獅,還有國產貴族之聲。在鬼鬼版主的TA20換管帖子和我的交流中,我明白了一件事,復刻管結構類似,而古董管的結構、產地以及聲音都有巨大的區別,心想不如試試古董管吧?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不過我的機器是TA10,雖然只有一根膽管,不用考慮配對問題,但也如同其他壇友說的,換太多管不如換機器,自然更不能像鬼鬼版主那樣"醬油比雞貴"地玩。可自己還是想知道古董管的聲音,最後在壇友的推薦下,弄了兩根比復刻管還便宜一半以上的古董管——美產的飛利浦和RCA的光頭仔。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12AU7結構:

在講聲音之前,為了方便對比古董管和復刻管的結構區別,我先用我壞掉的天籟之聲來說簡單一下12AU7的結構,(幸好鬼鬼版主讓我留著)方便不懂膽管結構的朋友理解下文的一些名詞。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雲母片:不同管子的區別,主要還是在形狀、厚度、數量上。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屏極:這個研究可就大了,什麼短屏、長屏、滑屏、坑屏等等…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珊極:一般被套在頻極裡面,看不見的,上面捆有線圈。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消氣劑:如果銀色的消氣劑變成了白色,或者減少了,就是漏氣不能用了,之前我還在罈子裡問了一圈。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消氣環:都是在消氣劑下面,有些是比較難看到的。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針腳:很多復刻管都是金色的,反而古董管都是灰色的,甚至有點氧化的藍色。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不過,我並不知道這些東西是如何影響聲音的,而且裡面還有一個珊極,因為不好看到,所以沒有展示,想要知道這些是如何影響聲音的,可以一起等罈子裡的大神來解答。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RCA光頭仔:

先來說結構的區別,因為復刻管的結構大多類似,會有一些小區別,但是大體不變,因此以我最喜歡的復刻金獅作為參考,進行結構對比。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1、 RCA光頭仔的管身、屏極更長,而且玻璃壁更薄,所以摸起來更纖細。

2、 頻極不光是長,形狀也有著明顯的區別,金獅沒有開孔,而RCA有四孔。

3、 光頭仔的雲母片是長方形的,而非圓形。

4、 消氣劑在側面,消氣環為方形,這也就是它為何叫做光頭仔的原因了。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關於聽感方面,因為我手上只有hd660s(流行人聲、小編制)和dt1770pro(器樂、大編制、爵士),因此聽感是基於這兩條耳機的。對比以金獅為代表的復刻管,但是終究是我自己的聽感,僅供參考。是否喜歡還要看你自己,最好有機會自己去聽聽看。

在HD6660s上,光頭仔的人聲要更為近一些,而且能感覺到更為飽滿、柔和。金獅在可能是因為聲音不及光頭仔那麼寬鬆,給了我一種聲音的密度更大更緊實的啥感覺,金獅在高頻的延展性要略微好一些,但是卻不及光頭仔那麼亮,甚至有點生硬。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在DT1770pro上,能感覺到光頭仔的聲音整體更放得開,更柔和和寬鬆,金獅的聲音則顯得密度更大、更緊實;反而低頻的量略少於光頭仔,下潛略差於光頭仔,不仔細聽有點難聽出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光頭仔殘響更多,所以感覺光頭仔聲場更大一些。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黑屏飛利浦:

而飛利浦的這根12au7,其結構也與金獅、甚至和rca有著更為明顯的區別: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1、 飛利浦的管身比金獅要更短,但是屏極要更長。

2、 飛利浦的屏極不同與光頭仔和金獅,是黑色的,而且有兩開孔。

3、 雲母片是白色的,但是能明顯看出來要更薄。

4、 飛利浦的消氣環和光頭仔的結構類似,只不過是菱形而非方形。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在HD660s上,飛利浦這跟管子,不僅比金獅要均衡,中頻部分的器樂和人聲,都沒有那麼內凹,而且顯得更加柔和有味道(但是不及光頭仔)。而且在高頻要更為順滑、連貫。

而低頻的層次感和下潛,與金獅五五開,但是卻有著更為濃郁的氛圍感。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其實我金獅認為與dt1770並不搭,因為會讓1770比較亮的高頻、比較硬的聲音,顯得有點躁,而且過分強調器樂會蓋掉一些人聲(不過也沒人會用1770聽人聲吧?齒音可以殺人的)。反而飛利浦管的均衡性和柔和感,讓其的聽感要柔和、順滑。

與光頭仔一樣強化了這條耳機原本欠缺的味道,雖然說不能改變其是工具耳機的事實,但確實會更有味道一些。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光頭仔 VS 飛利浦:

光頭仔與飛利浦就不再仔細結構上的對比了,不過明顯能看出光頭仔更長、更細,甚至玻璃底座部分直接突出一點在外面,下面還是直接說聽感吧。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無論是在660還是1770上,我總覺得光頭仔的聲音要更為細碎一些,反而飛利浦的聲音聽起來更為連貫順滑,也因此能讓我覺得光頭仔的人聲和背景器樂的分離感更強。但是飛利浦更為均衡一些,RCA的光頭仔在高頻明顯要更亮、且更飽滿。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最後叨兩句:

這篇文章我早在6月就想寫了,可惜遇到了考試再加上我懶,而且放假回家之後都在寫作業、和同學網吧開黑打炮(當然是坦克世界)。要不是這次乂度的活動,我為了拿乂度的內測資格,想提前試試ta30,以後拿ta10換ta30,估計現在也還沒開動。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其實我還和我手上所有的復刻管與古董管進行了對比,發現古董管有一個明顯的特點,

就是聲音的整體氛圍上更為寬鬆柔和,更耐聽更有味道,擁有極好的適應性,這是復刻管很難帶來的。所以我現在都是用RCA的光頭仔聽,因為這根管子無論是660還是1770,都能帶來讓我喜歡的聲音。

"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本文已獲得作者授權,文中言論不代表乙迷觀點。

作者:tacevoli(大家壇)

廉價的古董管:

關於12AU7,其實剛開始都在瞎玩復刻管,包括俄羅斯大盾(因為不常聽,跟朋友換了根天籟之音)和金獅,還有國產貴族之聲。在鬼鬼版主的TA20換管帖子和我的交流中,我明白了一件事,復刻管結構類似,而古董管的結構、產地以及聲音都有巨大的區別,心想不如試試古董管吧?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不過我的機器是TA10,雖然只有一根膽管,不用考慮配對問題,但也如同其他壇友說的,換太多管不如換機器,自然更不能像鬼鬼版主那樣"醬油比雞貴"地玩。可自己還是想知道古董管的聲音,最後在壇友的推薦下,弄了兩根比復刻管還便宜一半以上的古董管——美產的飛利浦和RCA的光頭仔。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12AU7結構:

在講聲音之前,為了方便對比古董管和復刻管的結構區別,我先用我壞掉的天籟之聲來說簡單一下12AU7的結構,(幸好鬼鬼版主讓我留著)方便不懂膽管結構的朋友理解下文的一些名詞。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雲母片:不同管子的區別,主要還是在形狀、厚度、數量上。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屏極:這個研究可就大了,什麼短屏、長屏、滑屏、坑屏等等…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珊極:一般被套在頻極裡面,看不見的,上面捆有線圈。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消氣劑:如果銀色的消氣劑變成了白色,或者減少了,就是漏氣不能用了,之前我還在罈子裡問了一圈。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消氣環:都是在消氣劑下面,有些是比較難看到的。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針腳:很多復刻管都是金色的,反而古董管都是灰色的,甚至有點氧化的藍色。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不過,我並不知道這些東西是如何影響聲音的,而且裡面還有一個珊極,因為不好看到,所以沒有展示,想要知道這些是如何影響聲音的,可以一起等罈子裡的大神來解答。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RCA光頭仔:

先來說結構的區別,因為復刻管的結構大多類似,會有一些小區別,但是大體不變,因此以我最喜歡的復刻金獅作為參考,進行結構對比。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1、 RCA光頭仔的管身、屏極更長,而且玻璃壁更薄,所以摸起來更纖細。

2、 頻極不光是長,形狀也有著明顯的區別,金獅沒有開孔,而RCA有四孔。

3、 光頭仔的雲母片是長方形的,而非圓形。

4、 消氣劑在側面,消氣環為方形,這也就是它為何叫做光頭仔的原因了。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關於聽感方面,因為我手上只有hd660s(流行人聲、小編制)和dt1770pro(器樂、大編制、爵士),因此聽感是基於這兩條耳機的。對比以金獅為代表的復刻管,但是終究是我自己的聽感,僅供參考。是否喜歡還要看你自己,最好有機會自己去聽聽看。

在HD6660s上,光頭仔的人聲要更為近一些,而且能感覺到更為飽滿、柔和。金獅在可能是因為聲音不及光頭仔那麼寬鬆,給了我一種聲音的密度更大更緊實的啥感覺,金獅在高頻的延展性要略微好一些,但是卻不及光頭仔那麼亮,甚至有點生硬。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在DT1770pro上,能感覺到光頭仔的聲音整體更放得開,更柔和和寬鬆,金獅的聲音則顯得密度更大、更緊實;反而低頻的量略少於光頭仔,下潛略差於光頭仔,不仔細聽有點難聽出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光頭仔殘響更多,所以感覺光頭仔聲場更大一些。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黑屏飛利浦:

而飛利浦的這根12au7,其結構也與金獅、甚至和rca有著更為明顯的區別: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1、 飛利浦的管身比金獅要更短,但是屏極要更長。

2、 飛利浦的屏極不同與光頭仔和金獅,是黑色的,而且有兩開孔。

3、 雲母片是白色的,但是能明顯看出來要更薄。

4、 飛利浦的消氣環和光頭仔的結構類似,只不過是菱形而非方形。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在HD660s上,飛利浦這跟管子,不僅比金獅要均衡,中頻部分的器樂和人聲,都沒有那麼內凹,而且顯得更加柔和有味道(但是不及光頭仔)。而且在高頻要更為順滑、連貫。

而低頻的層次感和下潛,與金獅五五開,但是卻有著更為濃郁的氛圍感。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其實我金獅認為與dt1770並不搭,因為會讓1770比較亮的高頻、比較硬的聲音,顯得有點躁,而且過分強調器樂會蓋掉一些人聲(不過也沒人會用1770聽人聲吧?齒音可以殺人的)。反而飛利浦管的均衡性和柔和感,讓其的聽感要柔和、順滑。

與光頭仔一樣強化了這條耳機原本欠缺的味道,雖然說不能改變其是工具耳機的事實,但確實會更有味道一些。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光頭仔 VS 飛利浦:

光頭仔與飛利浦就不再仔細結構上的對比了,不過明顯能看出光頭仔更長、更細,甚至玻璃底座部分直接突出一點在外面,下面還是直接說聽感吧。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無論是在660還是1770上,我總覺得光頭仔的聲音要更為細碎一些,反而飛利浦的聲音聽起來更為連貫順滑,也因此能讓我覺得光頭仔的人聲和背景器樂的分離感更強。但是飛利浦更為均衡一些,RCA的光頭仔在高頻明顯要更亮、且更飽滿。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最後叨兩句:

這篇文章我早在6月就想寫了,可惜遇到了考試再加上我懶,而且放假回家之後都在寫作業、和同學網吧開黑打炮(當然是坦克世界)。要不是這次乂度的活動,我為了拿乂度的內測資格,想提前試試ta30,以後拿ta10換ta30,估計現在也還沒開動。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其實我還和我手上所有的復刻管與古董管進行了對比,發現古董管有一個明顯的特點,

就是聲音的整體氛圍上更為寬鬆柔和,更耐聽更有味道,擁有極好的適應性,這是復刻管很難帶來的。所以我現在都是用RCA的光頭仔聽,因為這根管子無論是660還是1770,都能帶來讓我喜歡的聲音。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而關於古董管價格的問題,其實並非一定要盯著名氣很大的、價格很高的古董管買,偶爾試試冷門古董管反而性價比高,比如我入手的這兩根,加起來還沒金獅貴。不過這也是我為ta10買的最後兩根電子管了,再投入就真的不值得了。

"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本文已獲得作者授權,文中言論不代表乙迷觀點。

作者:tacevoli(大家壇)

廉價的古董管:

關於12AU7,其實剛開始都在瞎玩復刻管,包括俄羅斯大盾(因為不常聽,跟朋友換了根天籟之音)和金獅,還有國產貴族之聲。在鬼鬼版主的TA20換管帖子和我的交流中,我明白了一件事,復刻管結構類似,而古董管的結構、產地以及聲音都有巨大的區別,心想不如試試古董管吧?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不過我的機器是TA10,雖然只有一根膽管,不用考慮配對問題,但也如同其他壇友說的,換太多管不如換機器,自然更不能像鬼鬼版主那樣"醬油比雞貴"地玩。可自己還是想知道古董管的聲音,最後在壇友的推薦下,弄了兩根比復刻管還便宜一半以上的古董管——美產的飛利浦和RCA的光頭仔。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12AU7結構:

在講聲音之前,為了方便對比古董管和復刻管的結構區別,我先用我壞掉的天籟之聲來說簡單一下12AU7的結構,(幸好鬼鬼版主讓我留著)方便不懂膽管結構的朋友理解下文的一些名詞。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雲母片:不同管子的區別,主要還是在形狀、厚度、數量上。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屏極:這個研究可就大了,什麼短屏、長屏、滑屏、坑屏等等…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珊極:一般被套在頻極裡面,看不見的,上面捆有線圈。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消氣劑:如果銀色的消氣劑變成了白色,或者減少了,就是漏氣不能用了,之前我還在罈子裡問了一圈。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消氣環:都是在消氣劑下面,有些是比較難看到的。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針腳:很多復刻管都是金色的,反而古董管都是灰色的,甚至有點氧化的藍色。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不過,我並不知道這些東西是如何影響聲音的,而且裡面還有一個珊極,因為不好看到,所以沒有展示,想要知道這些是如何影響聲音的,可以一起等罈子裡的大神來解答。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RCA光頭仔:

先來說結構的區別,因為復刻管的結構大多類似,會有一些小區別,但是大體不變,因此以我最喜歡的復刻金獅作為參考,進行結構對比。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1、 RCA光頭仔的管身、屏極更長,而且玻璃壁更薄,所以摸起來更纖細。

2、 頻極不光是長,形狀也有著明顯的區別,金獅沒有開孔,而RCA有四孔。

3、 光頭仔的雲母片是長方形的,而非圓形。

4、 消氣劑在側面,消氣環為方形,這也就是它為何叫做光頭仔的原因了。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關於聽感方面,因為我手上只有hd660s(流行人聲、小編制)和dt1770pro(器樂、大編制、爵士),因此聽感是基於這兩條耳機的。對比以金獅為代表的復刻管,但是終究是我自己的聽感,僅供參考。是否喜歡還要看你自己,最好有機會自己去聽聽看。

在HD6660s上,光頭仔的人聲要更為近一些,而且能感覺到更為飽滿、柔和。金獅在可能是因為聲音不及光頭仔那麼寬鬆,給了我一種聲音的密度更大更緊實的啥感覺,金獅在高頻的延展性要略微好一些,但是卻不及光頭仔那麼亮,甚至有點生硬。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在DT1770pro上,能感覺到光頭仔的聲音整體更放得開,更柔和和寬鬆,金獅的聲音則顯得密度更大、更緊實;反而低頻的量略少於光頭仔,下潛略差於光頭仔,不仔細聽有點難聽出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光頭仔殘響更多,所以感覺光頭仔聲場更大一些。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黑屏飛利浦:

而飛利浦的這根12au7,其結構也與金獅、甚至和rca有著更為明顯的區別: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1、 飛利浦的管身比金獅要更短,但是屏極要更長。

2、 飛利浦的屏極不同與光頭仔和金獅,是黑色的,而且有兩開孔。

3、 雲母片是白色的,但是能明顯看出來要更薄。

4、 飛利浦的消氣環和光頭仔的結構類似,只不過是菱形而非方形。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在HD660s上,飛利浦這跟管子,不僅比金獅要均衡,中頻部分的器樂和人聲,都沒有那麼內凹,而且顯得更加柔和有味道(但是不及光頭仔)。而且在高頻要更為順滑、連貫。

而低頻的層次感和下潛,與金獅五五開,但是卻有著更為濃郁的氛圍感。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其實我金獅認為與dt1770並不搭,因為會讓1770比較亮的高頻、比較硬的聲音,顯得有點躁,而且過分強調器樂會蓋掉一些人聲(不過也沒人會用1770聽人聲吧?齒音可以殺人的)。反而飛利浦管的均衡性和柔和感,讓其的聽感要柔和、順滑。

與光頭仔一樣強化了這條耳機原本欠缺的味道,雖然說不能改變其是工具耳機的事實,但確實會更有味道一些。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光頭仔 VS 飛利浦:

光頭仔與飛利浦就不再仔細結構上的對比了,不過明顯能看出光頭仔更長、更細,甚至玻璃底座部分直接突出一點在外面,下面還是直接說聽感吧。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無論是在660還是1770上,我總覺得光頭仔的聲音要更為細碎一些,反而飛利浦的聲音聽起來更為連貫順滑,也因此能讓我覺得光頭仔的人聲和背景器樂的分離感更強。但是飛利浦更為均衡一些,RCA的光頭仔在高頻明顯要更亮、且更飽滿。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最後叨兩句:

這篇文章我早在6月就想寫了,可惜遇到了考試再加上我懶,而且放假回家之後都在寫作業、和同學網吧開黑打炮(當然是坦克世界)。要不是這次乂度的活動,我為了拿乂度的內測資格,想提前試試ta30,以後拿ta10換ta30,估計現在也還沒開動。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其實我還和我手上所有的復刻管與古董管進行了對比,發現古董管有一個明顯的特點,

就是聲音的整體氛圍上更為寬鬆柔和,更耐聽更有味道,擁有極好的適應性,這是復刻管很難帶來的。所以我現在都是用RCA的光頭仔聽,因為這根管子無論是660還是1770,都能帶來讓我喜歡的聲音。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而關於古董管價格的問題,其實並非一定要盯著名氣很大的、價格很高的古董管買,偶爾試試冷門古董管反而性價比高,比如我入手的這兩根,加起來還沒金獅貴。不過這也是我為ta10買的最後兩根電子管了,再投入就真的不值得了。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順便提醒一句,入手古董管之後,一定要檢查管子內部結構有沒有問題,不要著急插上去聽,比如飛利浦這根就翻車過一次,明顯能看到雲母片這裡剝離了,最後左聲道出現了明顯的雪花音,雖然能聽,但終究是不爽的。

"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本文已獲得作者授權,文中言論不代表乙迷觀點。

作者:tacevoli(大家壇)

廉價的古董管:

關於12AU7,其實剛開始都在瞎玩復刻管,包括俄羅斯大盾(因為不常聽,跟朋友換了根天籟之音)和金獅,還有國產貴族之聲。在鬼鬼版主的TA20換管帖子和我的交流中,我明白了一件事,復刻管結構類似,而古董管的結構、產地以及聲音都有巨大的區別,心想不如試試古董管吧?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不過我的機器是TA10,雖然只有一根膽管,不用考慮配對問題,但也如同其他壇友說的,換太多管不如換機器,自然更不能像鬼鬼版主那樣"醬油比雞貴"地玩。可自己還是想知道古董管的聲音,最後在壇友的推薦下,弄了兩根比復刻管還便宜一半以上的古董管——美產的飛利浦和RCA的光頭仔。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12AU7結構:

在講聲音之前,為了方便對比古董管和復刻管的結構區別,我先用我壞掉的天籟之聲來說簡單一下12AU7的結構,(幸好鬼鬼版主讓我留著)方便不懂膽管結構的朋友理解下文的一些名詞。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雲母片:不同管子的區別,主要還是在形狀、厚度、數量上。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屏極:這個研究可就大了,什麼短屏、長屏、滑屏、坑屏等等…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珊極:一般被套在頻極裡面,看不見的,上面捆有線圈。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消氣劑:如果銀色的消氣劑變成了白色,或者減少了,就是漏氣不能用了,之前我還在罈子裡問了一圈。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消氣環:都是在消氣劑下面,有些是比較難看到的。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針腳:很多復刻管都是金色的,反而古董管都是灰色的,甚至有點氧化的藍色。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不過,我並不知道這些東西是如何影響聲音的,而且裡面還有一個珊極,因為不好看到,所以沒有展示,想要知道這些是如何影響聲音的,可以一起等罈子裡的大神來解答。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RCA光頭仔:

先來說結構的區別,因為復刻管的結構大多類似,會有一些小區別,但是大體不變,因此以我最喜歡的復刻金獅作為參考,進行結構對比。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1、 RCA光頭仔的管身、屏極更長,而且玻璃壁更薄,所以摸起來更纖細。

2、 頻極不光是長,形狀也有著明顯的區別,金獅沒有開孔,而RCA有四孔。

3、 光頭仔的雲母片是長方形的,而非圓形。

4、 消氣劑在側面,消氣環為方形,這也就是它為何叫做光頭仔的原因了。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關於聽感方面,因為我手上只有hd660s(流行人聲、小編制)和dt1770pro(器樂、大編制、爵士),因此聽感是基於這兩條耳機的。對比以金獅為代表的復刻管,但是終究是我自己的聽感,僅供參考。是否喜歡還要看你自己,最好有機會自己去聽聽看。

在HD6660s上,光頭仔的人聲要更為近一些,而且能感覺到更為飽滿、柔和。金獅在可能是因為聲音不及光頭仔那麼寬鬆,給了我一種聲音的密度更大更緊實的啥感覺,金獅在高頻的延展性要略微好一些,但是卻不及光頭仔那麼亮,甚至有點生硬。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在DT1770pro上,能感覺到光頭仔的聲音整體更放得開,更柔和和寬鬆,金獅的聲音則顯得密度更大、更緊實;反而低頻的量略少於光頭仔,下潛略差於光頭仔,不仔細聽有點難聽出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光頭仔殘響更多,所以感覺光頭仔聲場更大一些。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黑屏飛利浦:

而飛利浦的這根12au7,其結構也與金獅、甚至和rca有著更為明顯的區別: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1、 飛利浦的管身比金獅要更短,但是屏極要更長。

2、 飛利浦的屏極不同與光頭仔和金獅,是黑色的,而且有兩開孔。

3、 雲母片是白色的,但是能明顯看出來要更薄。

4、 飛利浦的消氣環和光頭仔的結構類似,只不過是菱形而非方形。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在HD660s上,飛利浦這跟管子,不僅比金獅要均衡,中頻部分的器樂和人聲,都沒有那麼內凹,而且顯得更加柔和有味道(但是不及光頭仔)。而且在高頻要更為順滑、連貫。

而低頻的層次感和下潛,與金獅五五開,但是卻有著更為濃郁的氛圍感。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其實我金獅認為與dt1770並不搭,因為會讓1770比較亮的高頻、比較硬的聲音,顯得有點躁,而且過分強調器樂會蓋掉一些人聲(不過也沒人會用1770聽人聲吧?齒音可以殺人的)。反而飛利浦管的均衡性和柔和感,讓其的聽感要柔和、順滑。

與光頭仔一樣強化了這條耳機原本欠缺的味道,雖然說不能改變其是工具耳機的事實,但確實會更有味道一些。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光頭仔 VS 飛利浦:

光頭仔與飛利浦就不再仔細結構上的對比了,不過明顯能看出光頭仔更長、更細,甚至玻璃底座部分直接突出一點在外面,下面還是直接說聽感吧。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無論是在660還是1770上,我總覺得光頭仔的聲音要更為細碎一些,反而飛利浦的聲音聽起來更為連貫順滑,也因此能讓我覺得光頭仔的人聲和背景器樂的分離感更強。但是飛利浦更為均衡一些,RCA的光頭仔在高頻明顯要更亮、且更飽滿。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最後叨兩句:

這篇文章我早在6月就想寫了,可惜遇到了考試再加上我懶,而且放假回家之後都在寫作業、和同學網吧開黑打炮(當然是坦克世界)。要不是這次乂度的活動,我為了拿乂度的內測資格,想提前試試ta30,以後拿ta10換ta30,估計現在也還沒開動。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其實我還和我手上所有的復刻管與古董管進行了對比,發現古董管有一個明顯的特點,

就是聲音的整體氛圍上更為寬鬆柔和,更耐聽更有味道,擁有極好的適應性,這是復刻管很難帶來的。所以我現在都是用RCA的光頭仔聽,因為這根管子無論是660還是1770,都能帶來讓我喜歡的聲音。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而關於古董管價格的問題,其實並非一定要盯著名氣很大的、價格很高的古董管買,偶爾試試冷門古董管反而性價比高,比如我入手的這兩根,加起來還沒金獅貴。不過這也是我為ta10買的最後兩根電子管了,再投入就真的不值得了。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順便提醒一句,入手古董管之後,一定要檢查管子內部結構有沒有問題,不要著急插上去聽,比如飛利浦這根就翻車過一次,明顯能看到雲母片這裡剝離了,最後左聲道出現了明顯的雪花音,雖然能聽,但終究是不爽的。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作者:tacevoli(大家壇)

"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本文已獲得作者授權,文中言論不代表乙迷觀點。

作者:tacevoli(大家壇)

廉價的古董管:

關於12AU7,其實剛開始都在瞎玩復刻管,包括俄羅斯大盾(因為不常聽,跟朋友換了根天籟之音)和金獅,還有國產貴族之聲。在鬼鬼版主的TA20換管帖子和我的交流中,我明白了一件事,復刻管結構類似,而古董管的結構、產地以及聲音都有巨大的區別,心想不如試試古董管吧?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不過我的機器是TA10,雖然只有一根膽管,不用考慮配對問題,但也如同其他壇友說的,換太多管不如換機器,自然更不能像鬼鬼版主那樣"醬油比雞貴"地玩。可自己還是想知道古董管的聲音,最後在壇友的推薦下,弄了兩根比復刻管還便宜一半以上的古董管——美產的飛利浦和RCA的光頭仔。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12AU7結構:

在講聲音之前,為了方便對比古董管和復刻管的結構區別,我先用我壞掉的天籟之聲來說簡單一下12AU7的結構,(幸好鬼鬼版主讓我留著)方便不懂膽管結構的朋友理解下文的一些名詞。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雲母片:不同管子的區別,主要還是在形狀、厚度、數量上。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屏極:這個研究可就大了,什麼短屏、長屏、滑屏、坑屏等等…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珊極:一般被套在頻極裡面,看不見的,上面捆有線圈。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消氣劑:如果銀色的消氣劑變成了白色,或者減少了,就是漏氣不能用了,之前我還在罈子裡問了一圈。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消氣環:都是在消氣劑下面,有些是比較難看到的。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針腳:很多復刻管都是金色的,反而古董管都是灰色的,甚至有點氧化的藍色。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不過,我並不知道這些東西是如何影響聲音的,而且裡面還有一個珊極,因為不好看到,所以沒有展示,想要知道這些是如何影響聲音的,可以一起等罈子裡的大神來解答。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RCA光頭仔:

先來說結構的區別,因為復刻管的結構大多類似,會有一些小區別,但是大體不變,因此以我最喜歡的復刻金獅作為參考,進行結構對比。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1、 RCA光頭仔的管身、屏極更長,而且玻璃壁更薄,所以摸起來更纖細。

2、 頻極不光是長,形狀也有著明顯的區別,金獅沒有開孔,而RCA有四孔。

3、 光頭仔的雲母片是長方形的,而非圓形。

4、 消氣劑在側面,消氣環為方形,這也就是它為何叫做光頭仔的原因了。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關於聽感方面,因為我手上只有hd660s(流行人聲、小編制)和dt1770pro(器樂、大編制、爵士),因此聽感是基於這兩條耳機的。對比以金獅為代表的復刻管,但是終究是我自己的聽感,僅供參考。是否喜歡還要看你自己,最好有機會自己去聽聽看。

在HD6660s上,光頭仔的人聲要更為近一些,而且能感覺到更為飽滿、柔和。金獅在可能是因為聲音不及光頭仔那麼寬鬆,給了我一種聲音的密度更大更緊實的啥感覺,金獅在高頻的延展性要略微好一些,但是卻不及光頭仔那麼亮,甚至有點生硬。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在DT1770pro上,能感覺到光頭仔的聲音整體更放得開,更柔和和寬鬆,金獅的聲音則顯得密度更大、更緊實;反而低頻的量略少於光頭仔,下潛略差於光頭仔,不仔細聽有點難聽出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光頭仔殘響更多,所以感覺光頭仔聲場更大一些。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黑屏飛利浦:

而飛利浦的這根12au7,其結構也與金獅、甚至和rca有著更為明顯的區別: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1、 飛利浦的管身比金獅要更短,但是屏極要更長。

2、 飛利浦的屏極不同與光頭仔和金獅,是黑色的,而且有兩開孔。

3、 雲母片是白色的,但是能明顯看出來要更薄。

4、 飛利浦的消氣環和光頭仔的結構類似,只不過是菱形而非方形。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在HD660s上,飛利浦這跟管子,不僅比金獅要均衡,中頻部分的器樂和人聲,都沒有那麼內凹,而且顯得更加柔和有味道(但是不及光頭仔)。而且在高頻要更為順滑、連貫。

而低頻的層次感和下潛,與金獅五五開,但是卻有著更為濃郁的氛圍感。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其實我金獅認為與dt1770並不搭,因為會讓1770比較亮的高頻、比較硬的聲音,顯得有點躁,而且過分強調器樂會蓋掉一些人聲(不過也沒人會用1770聽人聲吧?齒音可以殺人的)。反而飛利浦管的均衡性和柔和感,讓其的聽感要柔和、順滑。

與光頭仔一樣強化了這條耳機原本欠缺的味道,雖然說不能改變其是工具耳機的事實,但確實會更有味道一些。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光頭仔 VS 飛利浦:

光頭仔與飛利浦就不再仔細結構上的對比了,不過明顯能看出光頭仔更長、更細,甚至玻璃底座部分直接突出一點在外面,下面還是直接說聽感吧。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無論是在660還是1770上,我總覺得光頭仔的聲音要更為細碎一些,反而飛利浦的聲音聽起來更為連貫順滑,也因此能讓我覺得光頭仔的人聲和背景器樂的分離感更強。但是飛利浦更為均衡一些,RCA的光頭仔在高頻明顯要更亮、且更飽滿。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最後叨兩句:

這篇文章我早在6月就想寫了,可惜遇到了考試再加上我懶,而且放假回家之後都在寫作業、和同學網吧開黑打炮(當然是坦克世界)。要不是這次乂度的活動,我為了拿乂度的內測資格,想提前試試ta30,以後拿ta10換ta30,估計現在也還沒開動。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其實我還和我手上所有的復刻管與古董管進行了對比,發現古董管有一個明顯的特點,

就是聲音的整體氛圍上更為寬鬆柔和,更耐聽更有味道,擁有極好的適應性,這是復刻管很難帶來的。所以我現在都是用RCA的光頭仔聽,因為這根管子無論是660還是1770,都能帶來讓我喜歡的聲音。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而關於古董管價格的問題,其實並非一定要盯著名氣很大的、價格很高的古董管買,偶爾試試冷門古董管反而性價比高,比如我入手的這兩根,加起來還沒金獅貴。不過這也是我為ta10買的最後兩根電子管了,再投入就真的不值得了。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順便提醒一句,入手古董管之後,一定要檢查管子內部結構有沒有問題,不要著急插上去聽,比如飛利浦這根就翻車過一次,明顯能看到雲母片這裡剝離了,最後左聲道出現了明顯的雪花音,雖然能聽,但終究是不爽的。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作者:tacevoli(大家壇)

解剖12AU7電子管丨TA10下“古董or復刻”的膽味對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