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遺產研究會會長郭旃長沙開講 傳授世界遺產申報經驗

文物 瓷器 文化 紅網 2017-06-10
世界遺產研究會會長郭旃長沙開講 傳授世界遺產申報經驗

6月10日上午,2017年文化遺產日湖南省主場活動暨湖南文化遺產與“一帶一路”論壇在長沙舉行。

世界遺產研究會會長郭旃長沙開講 傳授世界遺產申報經驗

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原副主席、中國文物學會副會長兼世界遺產研究會會長郭旃受邀發表“世界文化遺產借鑑”主題演講。

紅網長沙6月10日訊(時刻新聞記者 胡邦建 湯紅輝)今天上午,2017年文化遺產日湖南省主場活動暨湖南文化遺產與“一帶一路”論壇在長沙舉行。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原副主席、中國文物學會副會長兼世界遺產研究會會長郭旃圍繞“世界文化遺產借鑑”發表主題演講。他認為,“一帶一路”是一種以古代絲綢之路為榜樣、借鑑的願景,堪稱古為今用的典範。目前,郭旃正致力於世界遺產申報工作。

“什麼才是世界遺產?它不能只在某個國家,而是要拿到世界範圍裡。”在郭旃看來,世界遺產不僅是具有全球突出普遍價值的人類創造和大自然造化,更要有真實性和完整性。他介紹,目前世界遺產總數達1052個,其中中國擁有50個。

作為世界文化遺產中的一個特殊品類,文化線路對於人類文明的和平交融、相互促進,發揮著不同於單體世界遺產的獨特作用。“絲綢之路便是無與倫比的文化線路。”郭旃認為,絲綢之路申遺為“一帶一路”的願景、原則和路徑提供了啟示和榜樣。

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要“交而通”,而不是“交而惡”。“一帶一路”提倡人類社會多元化相處的精神準則和方式道路,超出了傳統線路的範疇、深度、廣度,也是古代絲綢之路願景的一種延伸。郭旃直言:“不同屬性、不同組合的系列遺產必然有不同的特徵、內涵、內在的一致性和關聯,但都應該易懂,容易感知”。

“湖南作為文化大省,應抓好以貿易為先導的文化線路要素。”在談到湖南申遺工作時,郭旃指出,萬里茶道、瓷器、長江水路是與湖南直接關聯的文化線路。他認為,要結合“一帶一路”,將非遺申報納入視線、插入隊列、進入計劃,立足湖南實際,發揮優勢,取得紮紮實實的成果。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