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果松子,做成手串被賣出17萬!

文玩 手串 雕塑 白玉 紅珊瑚 半寸玉 2018-12-06

看到松子,可能很多覺得這玩意好吃,但你造嗎?松子當起手串來異常“出彩”!它曾經在拍賣場上出現十分亮眼的成績,例如這一串松子手串就能拍出17萬多的高價!

誰能想到隨處可見的松子能達到這種地步。究竟這條松子手串憑啥這麼貴?


堅果松子,做成手串被賣出17萬!



原來這條松子手串上面雕刻了滿滿的詩文,文字雋秀,刻劃清晰流暢,這就是它高價的原因之一。

雖說目前松子並不稀有,但能在小松子上流利的刻字,卻不是一般人能做到,要求雕刻工藝要精湛,如果不是名家大匠難以為之。


堅果松子,做成手串被賣出17萬!


松子刻人物十八子手串


其次,松子殼薄與形狀的限制,與桃核、橄欖核等核雕雕相比,文玩松子要嬌貴許多,稍有分心就會雕穿,前功盡棄。

更為重要一點是,這串松子手串是清朝時期的產物(陳熙年制松子詩文手串),它同時還搭配和田白玉籽料,就憑這籽料目前價格,價格也不算貴,而且籽料還呈松子狀,不施雕琢,很難得。


堅果松子,做成手串被賣出17萬!



以珍珠為佛頭,並配有紅珊瑚質壽星為墜,整體用料豐富多采,工手精緻,極為不易,這整體下來才是這串松子手串的高價之處。

民間流傳著松子有送子、避小人等等美好的作用。是集裝飾與文玩於一身,並寄託人們許許多多美好願望與祈盼的物件。


堅果松子,做成手串被賣出17萬!



喜歡玩的松子手串的朋友,不妨自己做一條手串,材料到處都是,操作也不難,松子手串的製作過程:

1、選子

選子也分兩步,第一步沉水挑選成熟松子,只有新下樹的松子這辦法才準確有效,松子乾透後基本都不沉水了。第二步選型,這個不必細說按自己喜好即可。松子長度普遍在1.3mm到1.5MM之間,超過1.5mm的就是特大松子了。


堅果松子,做成手串被賣出17萬!


2、去外層包衣

松子最外面有一層硬質薄皮,久了自己會暴皮,所以文玩為目的是必需去掉的,用各類鋒利小刀慢慢剔除,是個慢活。我到感覺整個處理過程中這步是最容易的。


堅果松子,做成手串被賣出17萬!


3、去裡層褐色包裹層

去掉外層包衣以後會露出裡面的一層褐色物質,去除不易,可以用粗些的砂紙慢慢打磨,也可以用鋒利的小刀一點點剔除,反正我沒找到更好的辦法,如果誰有好辦法不請告訴我下。


堅果松子,做成手串被賣出17萬!


4、打磨

去掉褐色層以後就露出了松子真實面目,但還需細細打磨表面才能變得平整,這一步就要用細些的砂紙細心處理了。


5、拋光

也是表面處理的最後一步,用2000目以上的砂紙慢慢打磨或用布輪拋光,表面光滑會使以後盤玩效果更佳。

堅果松子,做成手串被賣出17萬!


6、打孔

由於松子較小鑽頭要小於1.5MM,大了會傷及松子。我打孔是從大頭的最高點打入,讓鑽頭慢慢順勢走至最尖端出鑽,基本可以保證位置相對準確,但手工很難做到精準無誤。

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用生松子,熟松子會炭化變脆,而且也無法胞漿。

堅果松子,做成手串被賣出17萬!


熟松子,就無法盤成這樣的模樣喲!


上述那些只是個別例子,並不是大部分的松子文玩都是有著這麼高的價值!量產型的素松子,價格也不會說貴到哪裡去,但松子的形狀多為三角水滴形,能適於雕刻的粒大飽滿松子極少,去皮後能達到1.5cm以上的飽滿松子才為佳,所以照這樣的規格挑選難度也大。


堅果松子,做成手串被賣出17萬!


文玩松子相對於現在來說可能比較冷門了點,但在古代多受文人雅士喜愛的,用來比喻品格,在舊時松子被視為壽果,又諧音“送子”,寓意多子多福避小人,所以被認為是福壽之兆。

它最早是出現在明代,盛興於清,曾為清宮皇室所藏玩。當年,慈禧便曾經有一條松子手串,不過很遺憾的是,後來流失於民間。不過但是松子手串晚清時流行是毋庸置疑的。就連康熙皇帝也曾擁有,目前藏於國立故宮博物院。


堅果松子,做成手串被賣出17萬!


由於目前國內從事文玩松子製作的工藝美術師並不多,而松子雕刻的形式多樣,除了素籽還有淺浮雕,高浮雕,圓雕、雕刻詩文的陰刻手法等,精工製作的文玩松子作品往往價格較高,文玩松子可以說是既古老又新鮮的核雕藝術品。


堅果松子,做成手串被賣出17萬!



包漿過後的松子手串,更是有著難以言喻的美! 經過加工後的松子多為淡黃色或淺棕色,隨著盤玩,顏色會逐漸變紅,胞漿掛瓷過程與核桃無異,最終形成半透明的琥珀狀外皮,在陽光下發出寶石般的光輝。

松子手串油脂豐富,非常易於把玩至紅潤如玉,在文玩界,文玩松子被認為是上色最快,只要淨手盤玩,一般把玩三個月至半年就有明顯效果,最後會變成半透明的琥珀狀外皮。


堅果松子,做成手串被賣出17萬!


盤玩過鬆子手串

雖說松子樸實無華,但包漿也是一樣耀眼,你們身邊有人在玩松子手串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