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山石傳統的四大印章石之一被譽為中華瑰寶

文玩 雕塑 康熙 手工藝 開心愛收藏 2017-07-18

壽山石分佈在福州市北郊與連江、羅源交界處的“金三角”地帶。壽山石在寶石和彩石學中,屬彩石大類的岩石亞類,它的種屬,石名很複雜,約有一百多個品種。壽山石質地晶瑩、凝膩、溫潤、通透、色彩斑斕、剛柔適中,“細、凝、膩、潤、靈、透”六德齊俱;其結晶狀態屬隱晶質集合體,呈細粒結構、顯微鱗片變晶結構、變餘凝灰結構等。石色豐富,有紅、黃、綠、橙、紫、棕、褐、黑、白、乳白、紫紅、褐黃、紫黑、無色透明等,色彩走向濃度深淡變幻莫測,常以多種顏色組成。顯蠟狀光澤、土狀光澤,少數油脂光澤。多數不透明至微透明,個別近於透明。常呈緻密塊狀構造和角礫狀、縞紋狀構造等,還有特殊的絮狀、條紋狀構造,如俗稱“蘿蔔紋”等。韌度較高,適於雕刻。根據史料記載壽山石雕應始於南北朝時期,距今有1500以上的歷史。到了唐朝,中國的佛教在南方盛行,壽山地區寺院林立,出家人廣集壽山石,雕琢成禮品,饋贈給遊客。由此,壽山石雕開始流向四方,傳名於世。到了宋朝,隨著我國經濟文化中心南移,福州也成為東南沿海的重要城市。此時,壽山石雕得到了高速發展,除了各種欣賞品之外,還被大量用作殉葬品。 元、明之際,隨著“花乳石”篆刻開始盛行,壽山石章也應運而生,備受篆刻者賞識。這個時期,壽山石印章鈕頭裝飾藝術得到了長足發展,創造出了獨具一格的印鈕藝術。明代經營壽山石雕的商業也逐漸發達。清朝是壽山石雕的昌盛時代,雕刻藝人因材施藝,分別雕刻印章、文具、人物及鑲嵌器皿。特別是印章鈕頭的形式更加豐富多彩,受到帝王將相的喜愛。鴉片戰爭後,福州成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壽山石雕根據國際市場的需要,在圓雕擺件方面有了較大發展。抗日戰爭爆發後,由於交通堵塞,海運不通,壽山石雕內外銷均受到很大影響。
壽山石傳統的四大印章石之一被譽為中華瑰寶

清康熙 尚均制壽山石嵌寶羅漢坐像五尊--估價:3,500,000-5,500,000--成交價:RMB 4,600,000

尺  寸:高8.6cm(持瓶);高8.8cm(爬耳);高8.9cm(執手卷);高9cm(執佛);高9.1cm(聞香)

創作年代:清康熙--「尚均」款

備註:美國華人藏家舊藏,得自20世紀前期

五尊羅漢皆以壽山石為材,材質緻密溫潤,立體圓雕。羅漢雖各有不同,但均面頰豐滿,光頂壽額,眉眼細長,身披袈裟,神態安逸肅穆,法相莊嚴;結跏席地趺坐,或手持寶瓶、或倚石、或握手卷、或閒適挖耳、或手拿佛塵。人物神情刻劃精細,形神俱足,極見制者功力。其運刀流暢犀利,所雕衣帶飄逸極富動感,袈裟寬領處細琢花紋,並間或鑲嵌寶石裝飾。座底皆陰刻隸書“尚均”款,蒼勁有力,古樸卓然;及分別書刻各尊者名號,有“第二尊者持瓶”、“第四尊者聞香”、“第五尊者執手卷”、“第十一尊者爬耳”、“第十二尊者持拂”。

尚均,為清代刻石治印名家周彬的字,福建漳州人。周彬字尚均,清康熙時人。籍貫福建漳州人,擅長印鈕雕刻,得名稍晚於楊玉璇。他的作品以印章、壽山石雕最富盛名,尤其是印鈕,擅長雕刻夔紋博古平鈕,或印合四周刻錦褥紋,筋力雄健,行刀流利,精美絕侖,多被宮廷所收藏。鄭傑《閩中錄》記:“餘素有石癖,積三十年,大小得五百餘枚,皆吾閩先輩所遺留,鈕多出之楊玉璇、周尚均二家所制”。此組尚均制壽山石羅漢像五尊,皆石料上乘,紅、黃融為一體,效果獨特,雕琢細膩,技法精湛,羅漢神態安詳、和藹可親,與中國國家博物館所藏的周彬款壽山石羅漢像風格十分相近。

壽山石傳統的四大印章石之一被譽為中華瑰寶

清康熙 楊玉璇制壽山石降龍羅漢--估價:3,500,000-4,500,000--成交價:RMB 4,256,000

尺  寸:高10.5cm--創作年代:清康熙--“玉璇”款

楊玉璇制紅花芙蓉降龍羅漢像,為壽山月洋上洞所產紅花芙蓉石,色彩明豔亮麗,質地油凝潤澤,極具脂玉感,所具包漿厚重,非歷百年而不可為之。楊玉璇是明末清初最為傑出的壽山石雕刻巨匠,傳在康熙初年被招至內廷,奉職於造辦處,楊玉璇雕刻技藝嫻熟精絕,題材廣泛,諸如佛像、觀音、羅漢、凡僧、動物形印鈕無所不能,皆為其所擅長,被譽為鬼工。降龍羅漢即「慶友尊者」,名叫難提密多羅,意為慶友。他在佛祖涅盤後八百年後,降生於獅子國(今斯里蘭卡),是當時遠近聞名的高僧。古印度有個惡魔叫波旬,那竭國人受他盅惑,信奉邪教仇視佛教,到處焚燬寺廟、殺害僧人,並將掠奪來的佛經藏入龍宮裡。後來慶友尊者施展法力降服龍王,將佛經取回,佛教得以再次在世間流傳。慶友尊者在圓寂時將十六大阿羅漢的法名和住址告訴了弟子,他的弟子將他所說的內容寫成流行於世的《大阿羅漢難提密多羅所說法住記》,簡稱《法住記》。後被唐代高僧唐玄奘譯成漢文,自此十六羅漢的名稱在中國廣為流傳。唐代以後漢地佛教界為讚揚慶友的功德,將他列為第十七羅漢,位居玄奘之前。此件楊玉璇制降龍羅漢,造型寫實傳神、氣韻生動,典型的胡貌梵相,半跏跌坐姿,身著僧衣,內衣袒露,面相豐滿、額頭高突,冷眼低垂若有所思,以嫻熟流暢的刀法,將一代高僧修行入定之無我境界刻畫得淋漓盡致,而於細部處理更為精美絕倫,若衣褶、衣襬及領口,皆以剔地陽刻浮雕纏枝蓮紋飾,雖薄如片紙卻極具立體感,可謂極工盡致不遺餘力。有原配山石樣壽山石底座。 背部署玉璇行草款,遒勁流暢,絕無滯重、生澀之感。將之與目前北京故宮、臺北故宮、及私人收藏,且收藏界公認的,十數件楊玉璇典型作品的署款進行仔細比對,可發現用筆結體完全吻合、如出一轍,此為後仿者所不能及也。另外此件楊玉璇制降龍羅漢像,來源於海外,最早為1930年代,一位資深的英國老藏家所收藏,後又易手被法國私人藏家所收藏,現為美國私人藏家收藏,故推論此物應為20世紀初流落於海外的宮廷舊物。雖然幾百年中數度易主,但品相卻保存完好、無有殘損,由此可見諸藏家對這件楊玉璇制紅花芙蓉降龍羅漢像的珍愛程度。

壽山石傳統的四大印章石之一被譽為中華瑰寶

清乾隆 壽山石山水人物山子--估價:800,000-1,200,000--成交價:RMB 3,335,000

尺  寸:寬29cm--創作年代:清乾隆--“黃山汪洙寫”款

此擺件以整塊壽山石雕刻而成,質地細膩,光潤瑩亮,色呈乳黃,自然拙樸。採用浮雕、透雕、線刻等工藝隨形琢刻,山石聳立之間,松樹蔥翠濃郁,山泉湍湍而流,曲徑通幽之處,亭臺樓閣之下,人物相悅而談,意蘊生動。山中亭臺樓閣多有題匾,或曰“蓬萊宮”、“紫府”,或雲“石隱”、“興木石居”、“且憩”等,與屋中讀書之人、農夫耕作者、騎牛牧童、巖間汲水者等遙相呼應,以應“漁樵耕讀”之旨。山隅一角書“秋山行旅”,一印“洙”;另一面則落“黃山汪洙寫”款,並一印“汪洙”。

作者充分利用石色,因形取勢,繁中求簡,隨意幾刀,即成山石重巒疊嶂之感。樓閣橋樑儼然,高士人物行走其間,景物極為豐富。整料隨形治琢,掏腹鏤雕作崖、亭、鬆、橋,谷間老鬆盤虯、祥雲繚繞,漁樵耕讀,各行其樂,殊有自然生趣,真可謂妙然天開、蔚為大觀矣。整座山子雕工細膩,氣勢磅礴,佈局殊妙,琢制有序,於寸天釐地間,萬象具焉,令人纏綿其間。刀法狂放不羈,亦不失於紊亂無章,線條峭拔爽勁,亦不流於粗濫之弊。作為山水移景的自然投射,雕山子經常多以人物山水入題,幾臻入靈塵化境,為齋閣主人對內心桃花源的一種絕世憧憬。此山子用料獨特,造型別致,雕工精細,畫面構圖考究,是十分難得案頭擺設。

以壽山石為材,隨形雕刻的此類作品有記載的僅數件,風格極似,分別落款為海陽汪英或汪洙。海陽即今山東海陽市。張俊勳《壽山石考》一書(成於1934年)中有關汪洙記載如下:“近有人於京師得壽山石刻,作山路崎嶇,樹木茂密,有屋有亭。一茶博士,佇立詩客,一人驅三馬登山,二人對立舟中作問訊狀,朝日自山後出。原題‘如日之升’,下刻‘汪洙’二字,皴法高古,石質溫潤,厥工甚細”。臺北故宮有一件出版(見《文房聚英》),說明此類壽山擺件在乾隆時已成為宮廷陳設;英國私人藏二件;加拿大私人藏一件;北京私人藏一件,法國私人藏一件(汪英款),2007年省吾廬專場拍賣一件。又臺北故宮藏乾隆三年名匠封岐制象牙山水小景,在構圖佈景和屋舍風格上絕似汪英、汪洙制壽山石山子,其間關係值得進一步探究。

壽山石傳統的四大印章石之一被譽為中華瑰寶

清乾隆 壽山石巧雕關公座像--估價:600,000-800,000--成交價:RMB 690,000

尺  寸:高26cm--創作年代:清乾隆

關公像通體以壽山石雕刻而成。質地滋潤,包漿濃郁。壽山石是我國傳統的“四大名石”之一。此立體圓雕關公坐像,為壽山石中佳品。關公帶文帽,借石色雕赤面如棗,面容威嚴,三尺美髯垂胸而以左手握之。關公身披長衫,上衣窄袖貼身,線條流暢自然,貼身而落,衣裳紋飾繁多,四合如意雲紋之中盤龍隱現。下裳帶膝襴,紋飾與上衣相同,下襬處有海水江崖紋,紋飾尊貴,盡顯其地位。右手扶須,左手自然放於腰帶之上,坐姿舒展,座于山巖奇石之上,山石鏤空。整體造型生動刻畫準確,刀法熟練,真乃名家名作之風範。

關羽字雲長,河東解良(今山西運城)人,東漢末年名將。去世之後,逐漸被神化,被民間尊為“關公”,又稱美髯公。歷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崇為“武聖”,與“文聖” 孔子齊名。

壽山石傳統的四大印章石之一被譽為中華瑰寶

清康熙 尚均制鈕、童大年篆田黃壽山石套章 (一組十件) 估價:1,000,000-1,500,000--成交價:RMB 2,688,000

尺  寸:尺寸不一--創作年代:清康熙

周彬,字尚均,清康熙時福建漳州人,傳曾被招至宮廷做御工,擅長人物雕刻,尤精印鈕製作,所作獸鈕、博古印鈕,渾古樸茂,精細工巧得鬼工之譽,是清初制鈕第一高手。現故宮博物院藏有其所制人物及印鈕作品。此套印章即為周尚均所制,共10枚,是臺灣王北嶽先生的舊藏。套印材質分別有田黃、水洞桃花、坑頭水晶凍,皆屬壽山石的珍稀名品,雕刻工藝極為精湛,選題廣泛手法多樣,十印十樣各不相同。署款尚均皆為雙刀隸書,雖細若蚊腳卻異常遒勁有力,是十分典型的尚均款記。分別刻印文:古香、靜虛室藏書、松風幽韻、敏驥(兩方)、敏驥長壽(兩方)、梅鄔寓公等。

童大年(1874-1955),原名暠,字醒盦,又字心安,一作心龕,號性涵、鬆君五子,又號金鰲十二峰松下第五童子,所居曰安居、依古廬、雪峰片石草廬,上海崇明人。流寓杭州,後居上海。西泠印社元老。幼承家學薰陶,七齡即習篆刻,研讀《說文》,書畫、金石無一不涉,而以篆刻為首。早歲曾手撫古璽漢印百餘鈕,毫釐畢肖,印藝蓋植基於此。後習石如,又取徑浙派,用恣其態,曾心折於趙仲穆之雄奇古拙,頗擬之。前輩潘主蘭先生嘗見心龕手自剪貼《二金蝶堂印譜》,遍為題識,具見服膺之忱。今其自刻印中,亦有「結可末盡」一方,跋謂效撝叔之深刻法者。中年以後,銳意購藏古物,舉凡鼎彝泉鏡、陶石磚瓦,靡不羅致,欲於三代秦漢古文奇字中自創面目,對先秦陶璽文字、秦漢瓦當文字用功特多,故其印渾厚朴茂,金石氣韻盎然。於古璽及漢鑿印尤有入處。童大年的篆刻來自幾個方面:一是直接取法古璽漢印;二是受明清流派印影響,但未專習於一門一派,遊弋於浙派與鄧氏皖派之間;三是對其篆刻影響最大、最直接的是趙之謙;四是受鄧石如印從書出、趙之謙印外求印創作思想的影響,廣泛地在古代金石文字中汲取,使其創作不侷限於古代印式,而具有豐富性。童大年的篆刻作品精緻,形式多樣,刀筆俱佳,其各種形式的作品都能達到很高水平,確是近代印人中的高手。平生刻印極多,出版有《依古廬篆痕》、《童子雕篆》等。另有未出版的流傳本《瓦當印譜》、《無雙印譜》、《撫古印譜》、《古人名印存》、《肖形圖像印存》等。

王北嶽(1926-2006)原名澤恆,以字行。號子蒼。河北省文安縣人,國立北京大學畢業,來臺後,曾執教於宜蘭農職、北二女中、建國中學等,後轉職臺肥公司,1972年後復兼任文化學院、師範大學、國立藝術學院、市立師範學院及華梵大學等院校教授,1984年自公職退休,全力從事書法篆刻之教學與推廣,門下弟子眾多,學而有成者亦復不少。書法以古篆及行草見長,篆書樸厚雋逸,自成一格。行草逼似鮮于樞而淳厚有加。篆刻取古璽之淳樸,復益以金文之古茂,所作淳樸與清逸兼而有之。曾獲中山文藝「篆刻創作獎」,現為國展、省展等評議評審委員,中華書道學會、書法教育學會、篆刻學會顧問。著有《篆刻藝術》、《印林見聞錄》、《王北嶽書法集》。

壽山石傳統的四大印章石之一被譽為中華瑰寶

吳昌碩 壽山石自用印--估價:300,000-500,000--成交價:RMB 943,000

尺  寸:1.7×1.7×3cm--印文:聾缶

邊款:刀拙而鋒銳,貌古而神虛,學封泥者宜守此二語,苦鐵。

備註:吳昌碩第三子吳東邁舊藏,劉漢麟遞藏。

新加坡香港福義國際拍賣行目前經營規模日益壯大,積累了大量的藏家和買家客戶資源,擁有一批對客戶充滿激情和責任感、專業知識豐富的經紀人團隊,真誠服務,以快的時間,嚴謹的鑑賞態度,多元化的推廣方式,滿足客戶需求。為此衷心感謝新老藏家對我們的信賴和支持,歡迎更多的古玩藝術品藏家和買家光臨。如果你有古玩精品想拍賣或者參加拍賣推薦會請諮詢xgfy88與福義國際拍賣客服經理或授權徵集點客服經理聯絡,洽談市場趨勢與託售事宜。壽山石傳統的四大印章石之一被譽為中華瑰寶

壽山石傳統的四大印章石之一被譽為中華瑰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