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大賽》複試集結 百位高手齊“亮劍”'

"

“第一位選手就位,現場準備!三、二、一,開始!”當現場導演的指令通過對講機傳達的瞬間,燈光齊刷刷地亮起,第一位選手踏著音樂登上舞臺——為時兩天的《中央廣播電視總檯2019主持人大賽》複試賽段,由此正式拉開了序幕。經過大賽專家評委會嚴謹專業的評判,共有113人從各大面試點中脫穎而出。他們面對13位由業界專家、資深主持人、知名節目製作人組成的評審團,接受了一次多維度、全方位的考查。更嚴苛的考核條件、更全面的考查方向、更專業的舞臺及環節設置,讓參與複試環節的選手直呼“壓力不小”。儘管如此,他們依舊做到了無懼考驗,展現了青春風采。

"

“第一位選手就位,現場準備!三、二、一,開始!”當現場導演的指令通過對講機傳達的瞬間,燈光齊刷刷地亮起,第一位選手踏著音樂登上舞臺——為時兩天的《中央廣播電視總檯2019主持人大賽》複試賽段,由此正式拉開了序幕。經過大賽專家評委會嚴謹專業的評判,共有113人從各大面試點中脫穎而出。他們面對13位由業界專家、資深主持人、知名節目製作人組成的評審團,接受了一次多維度、全方位的考查。更嚴苛的考核條件、更全面的考查方向、更專業的舞臺及環節設置,讓參與複試環節的選手直呼“壓力不小”。儘管如此,他們依舊做到了無懼考驗,展現了青春風采。

《主持人大賽》複試集結 百位高手齊“亮劍”

複試難度全方位升級,選手才思敏捷“化險為夷”

本屆主持人大賽複試賽段,結合選手的個人特質,從新聞和文藝兩個類型考查選手表現,將具備過硬導向把控能力、多媒體應用能力以及人格化傳播能力作為新聞型和文藝型主持人才的考核標準。而在此基礎上,大賽複試階段的難度也迎來了全方位升級。

在複試的即興評述環節中,評述題目既有時政、社會類新聞,也包含了藝術賞析、文化類題目。選手在選擇相應題目後,需要立即進行評述,評述時間也由面試時的3分鐘縮短至90秒。如何在90秒時間內精準複述、闡明觀點成為了每一位選手所必須直面的考驗。面對著一道以社會熱點為題材的新聞類考題,或許常人在90秒的時間內連事件的來龍去脈都無法完整梳理,但卻有選手做到了在短短90秒內還原現場、探討新聞真實性原則,同時對自媒體行業發展進行了深度剖析。完整的邏輯鏈條、沉著流暢的表達、精準的時間把控能力,無不彰顯了選手過硬的職業素養。這位選手表示,新聞類節目需要嚴謹和快速,而“嚴謹”和“理性”也是自己在主持工作中學會的第一件事。

除自備稿件和即興考題外,選手隨機應變的能力也成為了考查重點——面對評委的“刁鑽”提問,如何“化險為夷”考驗著每一位場上選手。一位由西安面試點晉級的女孩,分享了自己與梅葆玖先生的“不解之緣”,深切表達了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在提問環節,她面對評委的“隨機點戲”毫不怯場,從容地表演起了《貴妃醉酒》。而一位從業12年的美食節目主持人在面對“未來你想替換掉誰”這樣的犀利提問時,“高情商”地回答:“我不是為了替代誰而來,而是希望在未來有機會去開創一個新的節目類型,用自己的從業經驗,與更多人探討未來的節目模式,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複試環節的難度升級,讓選手的邏輯思維能力、知識儲備量和臨場反應力都相較於面試階段得到了更好的體現,而選手們在高壓之下“臨危不亂”的表現,更是令現場高潮迭起、評委點頭稱讚。

"

“第一位選手就位,現場準備!三、二、一,開始!”當現場導演的指令通過對講機傳達的瞬間,燈光齊刷刷地亮起,第一位選手踏著音樂登上舞臺——為時兩天的《中央廣播電視總檯2019主持人大賽》複試賽段,由此正式拉開了序幕。經過大賽專家評委會嚴謹專業的評判,共有113人從各大面試點中脫穎而出。他們面對13位由業界專家、資深主持人、知名節目製作人組成的評審團,接受了一次多維度、全方位的考查。更嚴苛的考核條件、更全面的考查方向、更專業的舞臺及環節設置,讓參與複試環節的選手直呼“壓力不小”。儘管如此,他們依舊做到了無懼考驗,展現了青春風采。

《主持人大賽》複試集結 百位高手齊“亮劍”

複試難度全方位升級,選手才思敏捷“化險為夷”

本屆主持人大賽複試賽段,結合選手的個人特質,從新聞和文藝兩個類型考查選手表現,將具備過硬導向把控能力、多媒體應用能力以及人格化傳播能力作為新聞型和文藝型主持人才的考核標準。而在此基礎上,大賽複試階段的難度也迎來了全方位升級。

在複試的即興評述環節中,評述題目既有時政、社會類新聞,也包含了藝術賞析、文化類題目。選手在選擇相應題目後,需要立即進行評述,評述時間也由面試時的3分鐘縮短至90秒。如何在90秒時間內精準複述、闡明觀點成為了每一位選手所必須直面的考驗。面對著一道以社會熱點為題材的新聞類考題,或許常人在90秒的時間內連事件的來龍去脈都無法完整梳理,但卻有選手做到了在短短90秒內還原現場、探討新聞真實性原則,同時對自媒體行業發展進行了深度剖析。完整的邏輯鏈條、沉著流暢的表達、精準的時間把控能力,無不彰顯了選手過硬的職業素養。這位選手表示,新聞類節目需要嚴謹和快速,而“嚴謹”和“理性”也是自己在主持工作中學會的第一件事。

除自備稿件和即興考題外,選手隨機應變的能力也成為了考查重點——面對評委的“刁鑽”提問,如何“化險為夷”考驗著每一位場上選手。一位由西安面試點晉級的女孩,分享了自己與梅葆玖先生的“不解之緣”,深切表達了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在提問環節,她面對評委的“隨機點戲”毫不怯場,從容地表演起了《貴妃醉酒》。而一位從業12年的美食節目主持人在面對“未來你想替換掉誰”這樣的犀利提問時,“高情商”地回答:“我不是為了替代誰而來,而是希望在未來有機會去開創一個新的節目類型,用自己的從業經驗,與更多人探討未來的節目模式,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複試環節的難度升級,讓選手的邏輯思維能力、知識儲備量和臨場反應力都相較於面試階段得到了更好的體現,而選手們在高壓之下“臨危不亂”的表現,更是令現場高潮迭起、評委點頭稱讚。

《主持人大賽》複試集結 百位高手齊“亮劍”

“專才+全才”,做好融媒體時代下的主持人

融媒體時代下的主持人不再滿足於傳統意義上的“播”、“報”功能,而是要突破創新,在職業素養的深度和廣度上,展示出“專才”和“全才”的一面。這就要求主持人不僅要保持高水準、開拓新思路,同時還要融會貫通,彰顯人格化傳播特色。

在複試候場間,選手們一改簽到時的輕鬆喜悅,有的獨自面壁複述著自備稿件,有的神情嚴肅端坐一旁,有的來回踱步口中唸唸有詞。能夠在複試的專業舞臺上展示出更專業的自己,成為了選手們一致發力的目標。一位從業多年的地方衛視主持人表示,自己為了能在展示時擁有更好的代入感與現場效果,臨時決定更換自備稿件。“幾個小時前我還在寫文稿,直到上場前的半個小時我還在背。”她說,“我想利用這次機會更好地成長。”複試現場,選手們將自己所擅長的領域發揮到了極致,無論是令人潸然淚下的基層故事、邏輯嚴謹的熱點評析,還是脈絡清晰的經濟播報、飽含深情的文化選題,精彩紛呈的表現令在場工作人員不禁感嘆:“評委可怎麼選呀?我覺得哪個都好!”

在融媒體時代下,主持人不僅擁有“大屏”上的表現力,也具備著“小屏”中的互動能力。複試環節中,有好幾位參賽選手在主持之外運營著自己的自媒體賬號,有的擁有破百萬的粉絲量,有的是vlog運營達人,有的則是微博大V。這些“自帶流量”的選手,都在複試中展示了自己紮實的業務功底和活躍的思維能力。一位由網絡賽區晉級複試的選手,闡述了自己對“4K+5G+AI”發展之於主持人行業的看法。他表示,自己還要不斷學習,希望在未來能夠藉助科技發展更好地發揮出自己的優勢,讓世界更好地聽到中國聲音。

"

“第一位選手就位,現場準備!三、二、一,開始!”當現場導演的指令通過對講機傳達的瞬間,燈光齊刷刷地亮起,第一位選手踏著音樂登上舞臺——為時兩天的《中央廣播電視總檯2019主持人大賽》複試賽段,由此正式拉開了序幕。經過大賽專家評委會嚴謹專業的評判,共有113人從各大面試點中脫穎而出。他們面對13位由業界專家、資深主持人、知名節目製作人組成的評審團,接受了一次多維度、全方位的考查。更嚴苛的考核條件、更全面的考查方向、更專業的舞臺及環節設置,讓參與複試環節的選手直呼“壓力不小”。儘管如此,他們依舊做到了無懼考驗,展現了青春風采。

《主持人大賽》複試集結 百位高手齊“亮劍”

複試難度全方位升級,選手才思敏捷“化險為夷”

本屆主持人大賽複試賽段,結合選手的個人特質,從新聞和文藝兩個類型考查選手表現,將具備過硬導向把控能力、多媒體應用能力以及人格化傳播能力作為新聞型和文藝型主持人才的考核標準。而在此基礎上,大賽複試階段的難度也迎來了全方位升級。

在複試的即興評述環節中,評述題目既有時政、社會類新聞,也包含了藝術賞析、文化類題目。選手在選擇相應題目後,需要立即進行評述,評述時間也由面試時的3分鐘縮短至90秒。如何在90秒時間內精準複述、闡明觀點成為了每一位選手所必須直面的考驗。面對著一道以社會熱點為題材的新聞類考題,或許常人在90秒的時間內連事件的來龍去脈都無法完整梳理,但卻有選手做到了在短短90秒內還原現場、探討新聞真實性原則,同時對自媒體行業發展進行了深度剖析。完整的邏輯鏈條、沉著流暢的表達、精準的時間把控能力,無不彰顯了選手過硬的職業素養。這位選手表示,新聞類節目需要嚴謹和快速,而“嚴謹”和“理性”也是自己在主持工作中學會的第一件事。

除自備稿件和即興考題外,選手隨機應變的能力也成為了考查重點——面對評委的“刁鑽”提問,如何“化險為夷”考驗著每一位場上選手。一位由西安面試點晉級的女孩,分享了自己與梅葆玖先生的“不解之緣”,深切表達了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在提問環節,她面對評委的“隨機點戲”毫不怯場,從容地表演起了《貴妃醉酒》。而一位從業12年的美食節目主持人在面對“未來你想替換掉誰”這樣的犀利提問時,“高情商”地回答:“我不是為了替代誰而來,而是希望在未來有機會去開創一個新的節目類型,用自己的從業經驗,與更多人探討未來的節目模式,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複試環節的難度升級,讓選手的邏輯思維能力、知識儲備量和臨場反應力都相較於面試階段得到了更好的體現,而選手們在高壓之下“臨危不亂”的表現,更是令現場高潮迭起、評委點頭稱讚。

《主持人大賽》複試集結 百位高手齊“亮劍”

“專才+全才”,做好融媒體時代下的主持人

融媒體時代下的主持人不再滿足於傳統意義上的“播”、“報”功能,而是要突破創新,在職業素養的深度和廣度上,展示出“專才”和“全才”的一面。這就要求主持人不僅要保持高水準、開拓新思路,同時還要融會貫通,彰顯人格化傳播特色。

在複試候場間,選手們一改簽到時的輕鬆喜悅,有的獨自面壁複述著自備稿件,有的神情嚴肅端坐一旁,有的來回踱步口中唸唸有詞。能夠在複試的專業舞臺上展示出更專業的自己,成為了選手們一致發力的目標。一位從業多年的地方衛視主持人表示,自己為了能在展示時擁有更好的代入感與現場效果,臨時決定更換自備稿件。“幾個小時前我還在寫文稿,直到上場前的半個小時我還在背。”她說,“我想利用這次機會更好地成長。”複試現場,選手們將自己所擅長的領域發揮到了極致,無論是令人潸然淚下的基層故事、邏輯嚴謹的熱點評析,還是脈絡清晰的經濟播報、飽含深情的文化選題,精彩紛呈的表現令在場工作人員不禁感嘆:“評委可怎麼選呀?我覺得哪個都好!”

在融媒體時代下,主持人不僅擁有“大屏”上的表現力,也具備著“小屏”中的互動能力。複試環節中,有好幾位參賽選手在主持之外運營著自己的自媒體賬號,有的擁有破百萬的粉絲量,有的是vlog運營達人,有的則是微博大V。這些“自帶流量”的選手,都在複試中展示了自己紮實的業務功底和活躍的思維能力。一位由網絡賽區晉級複試的選手,闡述了自己對“4K+5G+AI”發展之於主持人行業的看法。他表示,自己還要不斷學習,希望在未來能夠藉助科技發展更好地發揮出自己的優勢,讓世界更好地聽到中國聲音。

《主持人大賽》複試集結 百位高手齊“亮劍”

為夢發聲步履不停,選手:“我認為這是中國主持行業水準最高的比賽!”

本屆主持人大賽的複試賽段不僅是專業素質的評判尺,也是選手追夢的競技場。一位從紐約飛回國內的選手表示,自己在接到複試通知後,立即就向公司請了假,然後馬不停蹄地飛回國內。他說:“緊鑼密鼓的行程就是為了這短短几分鐘的展示,但這一切都是值得的!”一對雙雙入圍複試的“夫妻檔”選手表示,很想通過比賽看一看自己在全國主持人中究竟處於什麼樣的水平。為了參加比賽,夫妻二人經常在家探討業務,同時會經常給對方出題,以此充實儲備、保持狀態、互相鼓勵。面對評委對於二人分數的預測要求,妻子機智且自信地表示:“我希望他的分數比我高,但我感覺我的分數比他高!”

心中有夢才會腳步堅定,不管是初出茅廬的學生,還是獨當一面的“腕兒”,每一位參與複試的選手都是為了心中的主持夢想而來。比賽現場,有選手為了選擇一套適合登場的服裝而幾度糾結,在試衣間內反覆更替;有的選手為配合稿件內容,特意更換了新的髮型;有的選手精心準備了道具,只為了能夠豐富舞臺效果……一切準備,都是為了在舞臺上呈現出最好的自己。作為複試中年齡最小的選手,一位年僅20歲的小姑娘認為,自己的優勢在於會以更年輕、更新鮮的角度看待問題。“能夠晉級複試,說明我既有運氣,也有實力。”她開心地說,“和麵試相比,我發揮得更好了,整個人的心態也更好了,因為見到了專業的舞臺和攝像機,就會更想去展示自己。”與之觀點不同,一名36歲的女主播則認為主持人需要閱歷和經驗的積累,十多年的從業經歷讓自己站在年輕人中間反而更有底氣,她坦率地表示:“十幾年來,我從未停止過積累,因為主持人這一崗位確實是我的心之所愛!”儘管年齡不同、角度不同、觀點不同,但“自信”和“希望”卻寫在每一個人的臉上,選手紛紛表示——“今年能參加大賽是我意想不到的收穫,這是我人生所站上過的最高舞臺!”“我認為這個比賽是中國主持行業水準最高的比賽。”“每一個人都是追夢人,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葦以航。選手們為夢發聲,以自信迎挑戰,以才智贏掌聲,在舞臺上綻放了更好的自己。

"

“第一位選手就位,現場準備!三、二、一,開始!”當現場導演的指令通過對講機傳達的瞬間,燈光齊刷刷地亮起,第一位選手踏著音樂登上舞臺——為時兩天的《中央廣播電視總檯2019主持人大賽》複試賽段,由此正式拉開了序幕。經過大賽專家評委會嚴謹專業的評判,共有113人從各大面試點中脫穎而出。他們面對13位由業界專家、資深主持人、知名節目製作人組成的評審團,接受了一次多維度、全方位的考查。更嚴苛的考核條件、更全面的考查方向、更專業的舞臺及環節設置,讓參與複試環節的選手直呼“壓力不小”。儘管如此,他們依舊做到了無懼考驗,展現了青春風采。

《主持人大賽》複試集結 百位高手齊“亮劍”

複試難度全方位升級,選手才思敏捷“化險為夷”

本屆主持人大賽複試賽段,結合選手的個人特質,從新聞和文藝兩個類型考查選手表現,將具備過硬導向把控能力、多媒體應用能力以及人格化傳播能力作為新聞型和文藝型主持人才的考核標準。而在此基礎上,大賽複試階段的難度也迎來了全方位升級。

在複試的即興評述環節中,評述題目既有時政、社會類新聞,也包含了藝術賞析、文化類題目。選手在選擇相應題目後,需要立即進行評述,評述時間也由面試時的3分鐘縮短至90秒。如何在90秒時間內精準複述、闡明觀點成為了每一位選手所必須直面的考驗。面對著一道以社會熱點為題材的新聞類考題,或許常人在90秒的時間內連事件的來龍去脈都無法完整梳理,但卻有選手做到了在短短90秒內還原現場、探討新聞真實性原則,同時對自媒體行業發展進行了深度剖析。完整的邏輯鏈條、沉著流暢的表達、精準的時間把控能力,無不彰顯了選手過硬的職業素養。這位選手表示,新聞類節目需要嚴謹和快速,而“嚴謹”和“理性”也是自己在主持工作中學會的第一件事。

除自備稿件和即興考題外,選手隨機應變的能力也成為了考查重點——面對評委的“刁鑽”提問,如何“化險為夷”考驗著每一位場上選手。一位由西安面試點晉級的女孩,分享了自己與梅葆玖先生的“不解之緣”,深切表達了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在提問環節,她面對評委的“隨機點戲”毫不怯場,從容地表演起了《貴妃醉酒》。而一位從業12年的美食節目主持人在面對“未來你想替換掉誰”這樣的犀利提問時,“高情商”地回答:“我不是為了替代誰而來,而是希望在未來有機會去開創一個新的節目類型,用自己的從業經驗,與更多人探討未來的節目模式,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複試環節的難度升級,讓選手的邏輯思維能力、知識儲備量和臨場反應力都相較於面試階段得到了更好的體現,而選手們在高壓之下“臨危不亂”的表現,更是令現場高潮迭起、評委點頭稱讚。

《主持人大賽》複試集結 百位高手齊“亮劍”

“專才+全才”,做好融媒體時代下的主持人

融媒體時代下的主持人不再滿足於傳統意義上的“播”、“報”功能,而是要突破創新,在職業素養的深度和廣度上,展示出“專才”和“全才”的一面。這就要求主持人不僅要保持高水準、開拓新思路,同時還要融會貫通,彰顯人格化傳播特色。

在複試候場間,選手們一改簽到時的輕鬆喜悅,有的獨自面壁複述著自備稿件,有的神情嚴肅端坐一旁,有的來回踱步口中唸唸有詞。能夠在複試的專業舞臺上展示出更專業的自己,成為了選手們一致發力的目標。一位從業多年的地方衛視主持人表示,自己為了能在展示時擁有更好的代入感與現場效果,臨時決定更換自備稿件。“幾個小時前我還在寫文稿,直到上場前的半個小時我還在背。”她說,“我想利用這次機會更好地成長。”複試現場,選手們將自己所擅長的領域發揮到了極致,無論是令人潸然淚下的基層故事、邏輯嚴謹的熱點評析,還是脈絡清晰的經濟播報、飽含深情的文化選題,精彩紛呈的表現令在場工作人員不禁感嘆:“評委可怎麼選呀?我覺得哪個都好!”

在融媒體時代下,主持人不僅擁有“大屏”上的表現力,也具備著“小屏”中的互動能力。複試環節中,有好幾位參賽選手在主持之外運營著自己的自媒體賬號,有的擁有破百萬的粉絲量,有的是vlog運營達人,有的則是微博大V。這些“自帶流量”的選手,都在複試中展示了自己紮實的業務功底和活躍的思維能力。一位由網絡賽區晉級複試的選手,闡述了自己對“4K+5G+AI”發展之於主持人行業的看法。他表示,自己還要不斷學習,希望在未來能夠藉助科技發展更好地發揮出自己的優勢,讓世界更好地聽到中國聲音。

《主持人大賽》複試集結 百位高手齊“亮劍”

為夢發聲步履不停,選手:“我認為這是中國主持行業水準最高的比賽!”

本屆主持人大賽的複試賽段不僅是專業素質的評判尺,也是選手追夢的競技場。一位從紐約飛回國內的選手表示,自己在接到複試通知後,立即就向公司請了假,然後馬不停蹄地飛回國內。他說:“緊鑼密鼓的行程就是為了這短短几分鐘的展示,但這一切都是值得的!”一對雙雙入圍複試的“夫妻檔”選手表示,很想通過比賽看一看自己在全國主持人中究竟處於什麼樣的水平。為了參加比賽,夫妻二人經常在家探討業務,同時會經常給對方出題,以此充實儲備、保持狀態、互相鼓勵。面對評委對於二人分數的預測要求,妻子機智且自信地表示:“我希望他的分數比我高,但我感覺我的分數比他高!”

心中有夢才會腳步堅定,不管是初出茅廬的學生,還是獨當一面的“腕兒”,每一位參與複試的選手都是為了心中的主持夢想而來。比賽現場,有選手為了選擇一套適合登場的服裝而幾度糾結,在試衣間內反覆更替;有的選手為配合稿件內容,特意更換了新的髮型;有的選手精心準備了道具,只為了能夠豐富舞臺效果……一切準備,都是為了在舞臺上呈現出最好的自己。作為複試中年齡最小的選手,一位年僅20歲的小姑娘認為,自己的優勢在於會以更年輕、更新鮮的角度看待問題。“能夠晉級複試,說明我既有運氣,也有實力。”她開心地說,“和麵試相比,我發揮得更好了,整個人的心態也更好了,因為見到了專業的舞臺和攝像機,就會更想去展示自己。”與之觀點不同,一名36歲的女主播則認為主持人需要閱歷和經驗的積累,十多年的從業經歷讓自己站在年輕人中間反而更有底氣,她坦率地表示:“十幾年來,我從未停止過積累,因為主持人這一崗位確實是我的心之所愛!”儘管年齡不同、角度不同、觀點不同,但“自信”和“希望”卻寫在每一個人的臉上,選手紛紛表示——“今年能參加大賽是我意想不到的收穫,這是我人生所站上過的最高舞臺!”“我認為這個比賽是中國主持行業水準最高的比賽。”“每一個人都是追夢人,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葦以航。選手們為夢發聲,以自信迎挑戰,以才智贏掌聲,在舞臺上綻放了更好的自己。

《主持人大賽》複試集結 百位高手齊“亮劍”

江山代有才人出,本屆主持人大賽複試賽段的選手們體現出了整體素質較高、新生力量佔主流、類型豐富多樣等特點。其中,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的選手佔到了複試總人數的45%。複試期間,選手們各展才華,憑藉各具特色的表現,展示了一場行業內“頂尖高手”之間的切磋。目前,大賽複試工作已全部完成。接下來,通過複試的選手將集中進行培訓,並將在節目中向全國觀眾一展風采。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