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暴雨洪水泥石流,2000多年前建造的“旅遊景點”又立功了'

"
"
汶川暴雨洪水泥石流,2000多年前建造的“旅遊景點”又立功了

《華陽國志》記載:“沃野千里,號為陸海,旱則引水浸潤,雨則杜塞水門,故記曰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天府之國的由來被這段記載寫的明明白白。今天的人,一提起天府,大家首先肯定會想到肥沃富裕的成都平原。還有成都的中心地帶,遊客必到打卡地:天府廣場。

而“天府之國”並不是與生俱來。這就要全部依靠位於成都市以北的都江堰了。在都江堰修建之前,因為岷江水從川西匯流而來,每當遇到春夏洪水暴雨季節必定是洪水卷著沙石從進成都平原造成洪澇。連穩定的生活耕作都難以保證,何談天府之國呢?

"
汶川暴雨洪水泥石流,2000多年前建造的“旅遊景點”又立功了

《華陽國志》記載:“沃野千里,號為陸海,旱則引水浸潤,雨則杜塞水門,故記曰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天府之國的由來被這段記載寫的明明白白。今天的人,一提起天府,大家首先肯定會想到肥沃富裕的成都平原。還有成都的中心地帶,遊客必到打卡地:天府廣場。

而“天府之國”並不是與生俱來。這就要全部依靠位於成都市以北的都江堰了。在都江堰修建之前,因為岷江水從川西匯流而來,每當遇到春夏洪水暴雨季節必定是洪水卷著沙石從進成都平原造成洪澇。連穩定的生活耕作都難以保證,何談天府之國呢?

汶川暴雨洪水泥石流,2000多年前建造的“旅遊景點”又立功了

治水

作為遊客,來到成都。必到之地的清單裡肯定有都江堰了。這個景點如果沒有歷史的講解可能你就覺得是河中有些水壩小島和才出高速沒多遠的李冰父子雕像可看。

"
汶川暴雨洪水泥石流,2000多年前建造的“旅遊景點”又立功了

《華陽國志》記載:“沃野千里,號為陸海,旱則引水浸潤,雨則杜塞水門,故記曰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天府之國的由來被這段記載寫的明明白白。今天的人,一提起天府,大家首先肯定會想到肥沃富裕的成都平原。還有成都的中心地帶,遊客必到打卡地:天府廣場。

而“天府之國”並不是與生俱來。這就要全部依靠位於成都市以北的都江堰了。在都江堰修建之前,因為岷江水從川西匯流而來,每當遇到春夏洪水暴雨季節必定是洪水卷著沙石從進成都平原造成洪澇。連穩定的生活耕作都難以保證,何談天府之國呢?

汶川暴雨洪水泥石流,2000多年前建造的“旅遊景點”又立功了

治水

作為遊客,來到成都。必到之地的清單裡肯定有都江堰了。這個景點如果沒有歷史的講解可能你就覺得是河中有些水壩小島和才出高速沒多遠的李冰父子雕像可看。

汶川暴雨洪水泥石流,2000多年前建造的“旅遊景點”又立功了

在2000多年前的戰國秦昭王時期,一位叫李冰人被任命為蜀郡的太守。他便見到每年的洪水時期對成都平原居民和農田的破壞。

《國語》:...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為川者決之使導...

李冰便秉承這中國的疏導共存非堵的哲學思想來治理了洪災,便造就修建了由金剛堤前端的魚嘴將水分為內外兩江,再在內江通過飛沙堰排除沙石最後只讓清水進入寶瓶口的千年工程:都江堰。

二王廟

"
汶川暴雨洪水泥石流,2000多年前建造的“旅遊景點”又立功了

《華陽國志》記載:“沃野千里,號為陸海,旱則引水浸潤,雨則杜塞水門,故記曰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天府之國的由來被這段記載寫的明明白白。今天的人,一提起天府,大家首先肯定會想到肥沃富裕的成都平原。還有成都的中心地帶,遊客必到打卡地:天府廣場。

而“天府之國”並不是與生俱來。這就要全部依靠位於成都市以北的都江堰了。在都江堰修建之前,因為岷江水從川西匯流而來,每當遇到春夏洪水暴雨季節必定是洪水卷著沙石從進成都平原造成洪澇。連穩定的生活耕作都難以保證,何談天府之國呢?

汶川暴雨洪水泥石流,2000多年前建造的“旅遊景點”又立功了

治水

作為遊客,來到成都。必到之地的清單裡肯定有都江堰了。這個景點如果沒有歷史的講解可能你就覺得是河中有些水壩小島和才出高速沒多遠的李冰父子雕像可看。

汶川暴雨洪水泥石流,2000多年前建造的“旅遊景點”又立功了

在2000多年前的戰國秦昭王時期,一位叫李冰人被任命為蜀郡的太守。他便見到每年的洪水時期對成都平原居民和農田的破壞。

《國語》:...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為川者決之使導...

李冰便秉承這中國的疏導共存非堵的哲學思想來治理了洪災,便造就修建了由金剛堤前端的魚嘴將水分為內外兩江,再在內江通過飛沙堰排除沙石最後只讓清水進入寶瓶口的千年工程:都江堰。

二王廟

汶川暴雨洪水泥石流,2000多年前建造的“旅遊景點”又立功了

站在金剛堤可以看到樹林叢中若隱若現的秦堰樓和二王廟。秦堰樓作為觀摩整個都江堰全景的最佳位置而建造的觀景臺樓。旁邊便是二王廟。兩座建築均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摧毀。經過多年重修才恢復而再次開放。

二王廟原為東漢所建的蜀王杜宇之望帝祠,南朝時期望帝祠遷到郫縣,便是今天的望從祠公園而原望帝祠便成了今天用來祭祀李冰父子的二王廟。雖然多次更名,各朝各代也有進行修繕,但地震之前的建築也多為民國時期火災之後重新修建的。

安瀾橋

"
汶川暴雨洪水泥石流,2000多年前建造的“旅遊景點”又立功了

《華陽國志》記載:“沃野千里,號為陸海,旱則引水浸潤,雨則杜塞水門,故記曰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天府之國的由來被這段記載寫的明明白白。今天的人,一提起天府,大家首先肯定會想到肥沃富裕的成都平原。還有成都的中心地帶,遊客必到打卡地:天府廣場。

而“天府之國”並不是與生俱來。這就要全部依靠位於成都市以北的都江堰了。在都江堰修建之前,因為岷江水從川西匯流而來,每當遇到春夏洪水暴雨季節必定是洪水卷著沙石從進成都平原造成洪澇。連穩定的生活耕作都難以保證,何談天府之國呢?

汶川暴雨洪水泥石流,2000多年前建造的“旅遊景點”又立功了

治水

作為遊客,來到成都。必到之地的清單裡肯定有都江堰了。這個景點如果沒有歷史的講解可能你就覺得是河中有些水壩小島和才出高速沒多遠的李冰父子雕像可看。

汶川暴雨洪水泥石流,2000多年前建造的“旅遊景點”又立功了

在2000多年前的戰國秦昭王時期,一位叫李冰人被任命為蜀郡的太守。他便見到每年的洪水時期對成都平原居民和農田的破壞。

《國語》:...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為川者決之使導...

李冰便秉承這中國的疏導共存非堵的哲學思想來治理了洪災,便造就修建了由金剛堤前端的魚嘴將水分為內外兩江,再在內江通過飛沙堰排除沙石最後只讓清水進入寶瓶口的千年工程:都江堰。

二王廟

汶川暴雨洪水泥石流,2000多年前建造的“旅遊景點”又立功了

站在金剛堤可以看到樹林叢中若隱若現的秦堰樓和二王廟。秦堰樓作為觀摩整個都江堰全景的最佳位置而建造的觀景臺樓。旁邊便是二王廟。兩座建築均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摧毀。經過多年重修才恢復而再次開放。

二王廟原為東漢所建的蜀王杜宇之望帝祠,南朝時期望帝祠遷到郫縣,便是今天的望從祠公園而原望帝祠便成了今天用來祭祀李冰父子的二王廟。雖然多次更名,各朝各代也有進行修繕,但地震之前的建築也多為民國時期火災之後重新修建的。

安瀾橋

汶川暴雨洪水泥石流,2000多年前建造的“旅遊景點”又立功了

照片中的索橋,便是安瀾橋。從二王廟出來便可以通過安瀾橋跨過內江來到金剛堤上。現存橋為1803年時期一對夫妻倡議重建而成,因為狂瀾安渡而得名,也稱為夫妻橋。再更久遠的有珠浦橋,評事橋等稱呼,當然重建也是很多次了。

魚嘴

"
汶川暴雨洪水泥石流,2000多年前建造的“旅遊景點”又立功了

《華陽國志》記載:“沃野千里,號為陸海,旱則引水浸潤,雨則杜塞水門,故記曰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天府之國的由來被這段記載寫的明明白白。今天的人,一提起天府,大家首先肯定會想到肥沃富裕的成都平原。還有成都的中心地帶,遊客必到打卡地:天府廣場。

而“天府之國”並不是與生俱來。這就要全部依靠位於成都市以北的都江堰了。在都江堰修建之前,因為岷江水從川西匯流而來,每當遇到春夏洪水暴雨季節必定是洪水卷著沙石從進成都平原造成洪澇。連穩定的生活耕作都難以保證,何談天府之國呢?

汶川暴雨洪水泥石流,2000多年前建造的“旅遊景點”又立功了

治水

作為遊客,來到成都。必到之地的清單裡肯定有都江堰了。這個景點如果沒有歷史的講解可能你就覺得是河中有些水壩小島和才出高速沒多遠的李冰父子雕像可看。

汶川暴雨洪水泥石流,2000多年前建造的“旅遊景點”又立功了

在2000多年前的戰國秦昭王時期,一位叫李冰人被任命為蜀郡的太守。他便見到每年的洪水時期對成都平原居民和農田的破壞。

《國語》:...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為川者決之使導...

李冰便秉承這中國的疏導共存非堵的哲學思想來治理了洪災,便造就修建了由金剛堤前端的魚嘴將水分為內外兩江,再在內江通過飛沙堰排除沙石最後只讓清水進入寶瓶口的千年工程:都江堰。

二王廟

汶川暴雨洪水泥石流,2000多年前建造的“旅遊景點”又立功了

站在金剛堤可以看到樹林叢中若隱若現的秦堰樓和二王廟。秦堰樓作為觀摩整個都江堰全景的最佳位置而建造的觀景臺樓。旁邊便是二王廟。兩座建築均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摧毀。經過多年重修才恢復而再次開放。

二王廟原為東漢所建的蜀王杜宇之望帝祠,南朝時期望帝祠遷到郫縣,便是今天的望從祠公園而原望帝祠便成了今天用來祭祀李冰父子的二王廟。雖然多次更名,各朝各代也有進行修繕,但地震之前的建築也多為民國時期火災之後重新修建的。

安瀾橋

汶川暴雨洪水泥石流,2000多年前建造的“旅遊景點”又立功了

照片中的索橋,便是安瀾橋。從二王廟出來便可以通過安瀾橋跨過內江來到金剛堤上。現存橋為1803年時期一對夫妻倡議重建而成,因為狂瀾安渡而得名,也稱為夫妻橋。再更久遠的有珠浦橋,評事橋等稱呼,當然重建也是很多次了。

魚嘴

汶川暴雨洪水泥石流,2000多年前建造的“旅遊景點”又立功了

通過安瀾橋來到金剛堤,向上遊方向走去,便能看見稱為魚嘴的第一道分水工程。作為第一道防線的魚嘴,把岷江直接切割為內江和外江兩部分。內江引入部分水量進入地勢相對較高的寶瓶口,而外江的作用就直接排洪。內外江的水量分成為洪水期:4:6;枯水期:6:4。這樣能完美解決灌溉用水和防洪的平衡度。

飛沙堰

"
汶川暴雨洪水泥石流,2000多年前建造的“旅遊景點”又立功了

《華陽國志》記載:“沃野千里,號為陸海,旱則引水浸潤,雨則杜塞水門,故記曰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天府之國的由來被這段記載寫的明明白白。今天的人,一提起天府,大家首先肯定會想到肥沃富裕的成都平原。還有成都的中心地帶,遊客必到打卡地:天府廣場。

而“天府之國”並不是與生俱來。這就要全部依靠位於成都市以北的都江堰了。在都江堰修建之前,因為岷江水從川西匯流而來,每當遇到春夏洪水暴雨季節必定是洪水卷著沙石從進成都平原造成洪澇。連穩定的生活耕作都難以保證,何談天府之國呢?

汶川暴雨洪水泥石流,2000多年前建造的“旅遊景點”又立功了

治水

作為遊客,來到成都。必到之地的清單裡肯定有都江堰了。這個景點如果沒有歷史的講解可能你就覺得是河中有些水壩小島和才出高速沒多遠的李冰父子雕像可看。

汶川暴雨洪水泥石流,2000多年前建造的“旅遊景點”又立功了

在2000多年前的戰國秦昭王時期,一位叫李冰人被任命為蜀郡的太守。他便見到每年的洪水時期對成都平原居民和農田的破壞。

《國語》:...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為川者決之使導...

李冰便秉承這中國的疏導共存非堵的哲學思想來治理了洪災,便造就修建了由金剛堤前端的魚嘴將水分為內外兩江,再在內江通過飛沙堰排除沙石最後只讓清水進入寶瓶口的千年工程:都江堰。

二王廟

汶川暴雨洪水泥石流,2000多年前建造的“旅遊景點”又立功了

站在金剛堤可以看到樹林叢中若隱若現的秦堰樓和二王廟。秦堰樓作為觀摩整個都江堰全景的最佳位置而建造的觀景臺樓。旁邊便是二王廟。兩座建築均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摧毀。經過多年重修才恢復而再次開放。

二王廟原為東漢所建的蜀王杜宇之望帝祠,南朝時期望帝祠遷到郫縣,便是今天的望從祠公園而原望帝祠便成了今天用來祭祀李冰父子的二王廟。雖然多次更名,各朝各代也有進行修繕,但地震之前的建築也多為民國時期火災之後重新修建的。

安瀾橋

汶川暴雨洪水泥石流,2000多年前建造的“旅遊景點”又立功了

照片中的索橋,便是安瀾橋。從二王廟出來便可以通過安瀾橋跨過內江來到金剛堤上。現存橋為1803年時期一對夫妻倡議重建而成,因為狂瀾安渡而得名,也稱為夫妻橋。再更久遠的有珠浦橋,評事橋等稱呼,當然重建也是很多次了。

魚嘴

汶川暴雨洪水泥石流,2000多年前建造的“旅遊景點”又立功了

通過安瀾橋來到金剛堤,向上遊方向走去,便能看見稱為魚嘴的第一道分水工程。作為第一道防線的魚嘴,把岷江直接切割為內江和外江兩部分。內江引入部分水量進入地勢相對較高的寶瓶口,而外江的作用就直接排洪。內外江的水量分成為洪水期:4:6;枯水期:6:4。這樣能完美解決灌溉用水和防洪的平衡度。

飛沙堰

汶川暴雨洪水泥石流,2000多年前建造的“旅遊景點”又立功了

離開金剛堤最前端的魚嘴,向回走。來到金剛堤的最尾部,就會見到第二道治水工程:飛沙堰。

飛沙堰,顧名思義就是能將沙石飛甩過濾出去。在洪澇時期,因為其設計的河道能使其自身水流的力量讓進入內江的泥沙,石頭,乃至上千斤的巨石從這裡再次拋到外江去。有一點太極四兩撥千斤的意思,可見千年的古人之智慧。

寶瓶口

"
汶川暴雨洪水泥石流,2000多年前建造的“旅遊景點”又立功了

《華陽國志》記載:“沃野千里,號為陸海,旱則引水浸潤,雨則杜塞水門,故記曰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天府之國的由來被這段記載寫的明明白白。今天的人,一提起天府,大家首先肯定會想到肥沃富裕的成都平原。還有成都的中心地帶,遊客必到打卡地:天府廣場。

而“天府之國”並不是與生俱來。這就要全部依靠位於成都市以北的都江堰了。在都江堰修建之前,因為岷江水從川西匯流而來,每當遇到春夏洪水暴雨季節必定是洪水卷著沙石從進成都平原造成洪澇。連穩定的生活耕作都難以保證,何談天府之國呢?

汶川暴雨洪水泥石流,2000多年前建造的“旅遊景點”又立功了

治水

作為遊客,來到成都。必到之地的清單裡肯定有都江堰了。這個景點如果沒有歷史的講解可能你就覺得是河中有些水壩小島和才出高速沒多遠的李冰父子雕像可看。

汶川暴雨洪水泥石流,2000多年前建造的“旅遊景點”又立功了

在2000多年前的戰國秦昭王時期,一位叫李冰人被任命為蜀郡的太守。他便見到每年的洪水時期對成都平原居民和農田的破壞。

《國語》:...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為川者決之使導...

李冰便秉承這中國的疏導共存非堵的哲學思想來治理了洪災,便造就修建了由金剛堤前端的魚嘴將水分為內外兩江,再在內江通過飛沙堰排除沙石最後只讓清水進入寶瓶口的千年工程:都江堰。

二王廟

汶川暴雨洪水泥石流,2000多年前建造的“旅遊景點”又立功了

站在金剛堤可以看到樹林叢中若隱若現的秦堰樓和二王廟。秦堰樓作為觀摩整個都江堰全景的最佳位置而建造的觀景臺樓。旁邊便是二王廟。兩座建築均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摧毀。經過多年重修才恢復而再次開放。

二王廟原為東漢所建的蜀王杜宇之望帝祠,南朝時期望帝祠遷到郫縣,便是今天的望從祠公園而原望帝祠便成了今天用來祭祀李冰父子的二王廟。雖然多次更名,各朝各代也有進行修繕,但地震之前的建築也多為民國時期火災之後重新修建的。

安瀾橋

汶川暴雨洪水泥石流,2000多年前建造的“旅遊景點”又立功了

照片中的索橋,便是安瀾橋。從二王廟出來便可以通過安瀾橋跨過內江來到金剛堤上。現存橋為1803年時期一對夫妻倡議重建而成,因為狂瀾安渡而得名,也稱為夫妻橋。再更久遠的有珠浦橋,評事橋等稱呼,當然重建也是很多次了。

魚嘴

汶川暴雨洪水泥石流,2000多年前建造的“旅遊景點”又立功了

通過安瀾橋來到金剛堤,向上遊方向走去,便能看見稱為魚嘴的第一道分水工程。作為第一道防線的魚嘴,把岷江直接切割為內江和外江兩部分。內江引入部分水量進入地勢相對較高的寶瓶口,而外江的作用就直接排洪。內外江的水量分成為洪水期:4:6;枯水期:6:4。這樣能完美解決灌溉用水和防洪的平衡度。

飛沙堰

汶川暴雨洪水泥石流,2000多年前建造的“旅遊景點”又立功了

離開金剛堤最前端的魚嘴,向回走。來到金剛堤的最尾部,就會見到第二道治水工程:飛沙堰。

飛沙堰,顧名思義就是能將沙石飛甩過濾出去。在洪澇時期,因為其設計的河道能使其自身水流的力量讓進入內江的泥沙,石頭,乃至上千斤的巨石從這裡再次拋到外江去。有一點太極四兩撥千斤的意思,可見千年的古人之智慧。

寶瓶口

汶川暴雨洪水泥石流,2000多年前建造的“旅遊景點”又立功了

寶瓶口,最後的濾水防洪灌溉之門。內江末端,便是照片中的離堆,它把內江又分割成兩路,一路從飛沙堰進入外江排洪濾沙石,一路清水正式通過寶瓶口進入成都平原,灌溉出來了千年來的天府之國。

"
汶川暴雨洪水泥石流,2000多年前建造的“旅遊景點”又立功了

《華陽國志》記載:“沃野千里,號為陸海,旱則引水浸潤,雨則杜塞水門,故記曰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天府之國的由來被這段記載寫的明明白白。今天的人,一提起天府,大家首先肯定會想到肥沃富裕的成都平原。還有成都的中心地帶,遊客必到打卡地:天府廣場。

而“天府之國”並不是與生俱來。這就要全部依靠位於成都市以北的都江堰了。在都江堰修建之前,因為岷江水從川西匯流而來,每當遇到春夏洪水暴雨季節必定是洪水卷著沙石從進成都平原造成洪澇。連穩定的生活耕作都難以保證,何談天府之國呢?

汶川暴雨洪水泥石流,2000多年前建造的“旅遊景點”又立功了

治水

作為遊客,來到成都。必到之地的清單裡肯定有都江堰了。這個景點如果沒有歷史的講解可能你就覺得是河中有些水壩小島和才出高速沒多遠的李冰父子雕像可看。

汶川暴雨洪水泥石流,2000多年前建造的“旅遊景點”又立功了

在2000多年前的戰國秦昭王時期,一位叫李冰人被任命為蜀郡的太守。他便見到每年的洪水時期對成都平原居民和農田的破壞。

《國語》:...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為川者決之使導...

李冰便秉承這中國的疏導共存非堵的哲學思想來治理了洪災,便造就修建了由金剛堤前端的魚嘴將水分為內外兩江,再在內江通過飛沙堰排除沙石最後只讓清水進入寶瓶口的千年工程:都江堰。

二王廟

汶川暴雨洪水泥石流,2000多年前建造的“旅遊景點”又立功了

站在金剛堤可以看到樹林叢中若隱若現的秦堰樓和二王廟。秦堰樓作為觀摩整個都江堰全景的最佳位置而建造的觀景臺樓。旁邊便是二王廟。兩座建築均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摧毀。經過多年重修才恢復而再次開放。

二王廟原為東漢所建的蜀王杜宇之望帝祠,南朝時期望帝祠遷到郫縣,便是今天的望從祠公園而原望帝祠便成了今天用來祭祀李冰父子的二王廟。雖然多次更名,各朝各代也有進行修繕,但地震之前的建築也多為民國時期火災之後重新修建的。

安瀾橋

汶川暴雨洪水泥石流,2000多年前建造的“旅遊景點”又立功了

照片中的索橋,便是安瀾橋。從二王廟出來便可以通過安瀾橋跨過內江來到金剛堤上。現存橋為1803年時期一對夫妻倡議重建而成,因為狂瀾安渡而得名,也稱為夫妻橋。再更久遠的有珠浦橋,評事橋等稱呼,當然重建也是很多次了。

魚嘴

汶川暴雨洪水泥石流,2000多年前建造的“旅遊景點”又立功了

通過安瀾橋來到金剛堤,向上遊方向走去,便能看見稱為魚嘴的第一道分水工程。作為第一道防線的魚嘴,把岷江直接切割為內江和外江兩部分。內江引入部分水量進入地勢相對較高的寶瓶口,而外江的作用就直接排洪。內外江的水量分成為洪水期:4:6;枯水期:6:4。這樣能完美解決灌溉用水和防洪的平衡度。

飛沙堰

汶川暴雨洪水泥石流,2000多年前建造的“旅遊景點”又立功了

離開金剛堤最前端的魚嘴,向回走。來到金剛堤的最尾部,就會見到第二道治水工程:飛沙堰。

飛沙堰,顧名思義就是能將沙石飛甩過濾出去。在洪澇時期,因為其設計的河道能使其自身水流的力量讓進入內江的泥沙,石頭,乃至上千斤的巨石從這裡再次拋到外江去。有一點太極四兩撥千斤的意思,可見千年的古人之智慧。

寶瓶口

汶川暴雨洪水泥石流,2000多年前建造的“旅遊景點”又立功了

寶瓶口,最後的濾水防洪灌溉之門。內江末端,便是照片中的離堆,它把內江又分割成兩路,一路從飛沙堰進入外江排洪濾沙石,一路清水正式通過寶瓶口進入成都平原,灌溉出來了千年來的天府之國。

汶川暴雨洪水泥石流,2000多年前建造的“旅遊景點”又立功了

深淘灘,低作堰。這六字治水名言可謂總結了整個都江堰。這兩日都江堰上游的汶川再度山洪暴發,橋樑房舍被沖毀。洪水來到2000多年前建設的水利工程處又被洩了去。這經歷了08年大地震的兩千年工程,至今還能為人類服務。可真讓人很多當今所謂的大手筆汗顏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