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2019WAIC丨清華魏少軍:“智慧芯片”應像人類一樣具備成長能力'

""直擊2019WAIC丨清華魏少軍:“智慧芯片”應像人類一樣具備成長能力

人工智能會不會超過人腦?這個話題在正在舉行的“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引發熱議。“至少在計算能力上,人工智能超過人腦,還不算太遙遠。”清華大學微電子所所長魏少軍表示。不過他說,作為人工智能基石的AI芯片,正面臨兩個現實問題,未來發展還要找準突破點。

有人說,機器的計算能力不是已經超過人腦了嗎?實際上,機器的體積和功耗遠遠大於人類,這個困境至今沒有得到解決。魏少軍把人腦和“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進行對比:人腦在計算方面的處理速度是每秒120米,但是人腦佔地小、消耗少,“只要吃一頓飯、休息一下又能迴歸正常運作狀態”。相比之下,“天河二號”運算速度很快——運算1小時,相當於13億人同時用計算器計算1000年,但它的佔地達到720平方米,重量超過5噸。最關鍵的是能耗問題,“功率達到24兆瓦,相當於需要一臺小型發電站”。

不過,體積和能耗並不是最主要問題。AI芯片面臨的關鍵問題在於,一方面,算法還在不斷演進,新算法層出不窮,每隔幾個月算法就發生新的變化。“一旦算法變化,意味著之前做的集成電路就沒有辦法使用”。

另外,一種算法對應一種應用,但讓芯片處理不同算法十分困難。曾有一位學者經過研究,成功讓芯片可處理兩種算法,而這篇科研論文一舉成為了著名國際科技期刊《Nature》的封面文章。

魏少軍說,未來的AI芯片將是智能化、智慧化的,不是迭代芯片,而是讓芯片和人類一樣具有自我學習的能力。他認為,智慧化的AI芯片要具備這些因素:學習能力、接受教育併成長的能力;算法和軟件的自主演進能力;自主認知、自主判斷、自主選擇和自主決策。

此外,AI芯片還要具備可編程性,適應算法的演進和應用的多樣性;架構的動態可變性,適應不同的算法,實現高效計算;高效的架構變換能力;高計算效率;高能量效率;低成本,能夠進入家電和消費類電子;體積小,能夠裝載在移動設備上;應用開發簡便,不需要芯片設計方面的知識。

欄目主編:劉錕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邵競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