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中國圍棋:1991富士通杯 錢宇平決賽棄權

圍棋 石田芳夫 馬曉春 趙治勳 棋牌新聞 2017-06-05

回眸中國圍棋:1991富士通杯 錢宇平決賽棄權

1991年富士通杯上 錢宇平勝石田芳夫

連載二十 1991,錢宇平決賽棄權

在競技體育裡,我們總是排斥“如果”這個詞語,命運的車輪絕然的走向某一個分叉,於是緊緊附著在車輪上的我們,也就如此堅定的相信著,邈遠悠長的道路,在過去也不會再有更多可能。勝利和失敗,都在寫進歷史的那一刻,曲終人靜,板上釘釘。

可作為旁觀者的我們,卻依舊會在心裡暗暗的想,如果二十六年前的那個炎炎夏日,那個承載著中國萬千棋迷期待的年輕人,能夠如約坐在趙治勳的對面,無論勝敗,去下出一場屬於自己的圍棋,結果,又會是什麼樣子的呢?九十年代的中國圍棋,又會不會一如今日回眸,只能看得到馬曉春的苦苦支撐,以及流星墜落那一刻,最深切的黯淡與嘆息?

也只能想一想了,故事真切的在我們眼前發生,留下屬於一個人和一個時代的悲劇,沉沉夜色裡,更聲隱隱,穿越二十六年歲月,依舊直擊心魂。

回眸中國圍棋:1991富士通杯 錢宇平決賽棄權

(2007年,來到研究室擺棋的錢宇平)

2007年,記者採訪到了已經封刀歸隱太久,在上海的鬧市區中過著太普通不過生活的錢宇平。笑容滿面的錢大,在遇到那個一定會被提出來的問題時,收起了笑容。他說,多少有些後悔,當時身體不太好,又怕輸,所以就棄權了。話語說的淺淺淡淡,只是又過了十年的今天讀起,依舊有撕裂一樣的疼痛。像是重新又看到了那個十八歲,在中日擂臺賽中贏棋認輸,面色通紅的撕開自己襯衫的少年,這是上天送給最驚豔絕世的天才的苦難,只是,也許,上天高估了他瘦弱的肩膀所能承擔的重量。

當時光流轉到1991年,世界大賽時代,已經走過了三個年頭,三屆富士通杯和一屆應氏杯,將三國爭鋒的舞臺,渲染的熠熠生輝。這是一水之隔的三大圍棋國度各自王者之間的較量,屬於棋手的尊嚴和屬於國家的榮耀,在紋枰上悄然完成了融合。武宮的“宇宙流”和林海峰的“二枚腰”,讓日本棋手完成著對富士通杯冠軍的包攬,曹薰鉉在新加坡的酣然逆轉,則讓韓國人看到了統治圍棋世界的曙光,聶衛平三入四強兩奪亞軍,讓八十年代因為他而對中國圍棋充滿著信心的棋迷們,依舊等待著他孤身破重圍,將金盃帶回中國的那一刻。圍棋在新的十字路口上邁出了腳步,遠方,卻依舊雲蒸霞蔚,煙嵐萬千,統治了八十年代的豪強們,看起來依舊沒有衰頹的跡象,漸漸露出稜角的新銳,離王者寶座也似乎仍有距離。歷史的軌跡在這裡被來自未來的迷霧遮攔,再鋒銳的目光,也預見不到前路的壯闊波瀾。我們不會想到,這一年,將是年輕棋手在世界大賽決賽中的第一次露面,也不會想到,作為先行者的翩翩少年,將以此,作為他短暫絢爛圍棋生涯裡最後的絕唱,將最輝煌的戰績和最殘忍的悲劇相伴相隨的糾纏在一起,就此,留下三年後的幾聲餘響,曲終人靜。

最憾恨的,也不過陰差陽錯,人世無常,也不過那些以為就要實現的夢想,在最後的那一刻,轟然落空。

四月,東京,春日草長,萬物生髮,第四屆富士通杯,代表中國出陣的,依舊是我們熟悉的老面孔,聶馬曹劉錢,都是八十年代就已經聲名赫赫的一流強將,拿過兩次“國手戰”冠軍和一次“新體育杯”冠軍的陳臨新,也是中國棋壇不容忽視的一方豪強。日本方面,“六超”中的大竹英雄依舊沒有在世界大賽上現身,陪著他在國內觀戰的,又多了外戰一直沒能突破的天煞星加藤正夫,倒是七十年代無敵天下,卻在八十年代後漸漸顯露頹勢的石田芳夫披掛上陣,讓世界大賽的舞臺,得以一睹“電子計算機”的舊日榮光。曹薰鉉和徐奉洙依舊並肩出戰,當日裡聲名不顯的李昌鎬和劉昌赫,在兩位前輩身後緊緊跟隨。老將新人,匯聚一堂,每一年的世界大賽,都像是一道年輪,置身其中的我們,難以看到其中的變化,但多年之後,當所有的偶然和必然匯聚成最終的結果,我們終究可以在每一屆的出場陣容和勝敗戰績裡,一窺未來走近的,淡淡足音。

回眸中國圍棋:1991富士通杯 錢宇平決賽棄權

1991年富士通杯 馬曉春勝李昌鎬

第一輪,馬曉春再度與武宮正樹相逢,錢宇平對戰羽根泰正,陳臨新迎上山城宏,劉小光和曹大元的對手分別是王立誠和石田芳夫——五對中日棋手捉對廝殺,結果倒是中國棋手領先的3:2。在連續兩年拿下富士通杯冠軍之後,武宮的世界大賽之旅,開始變得舉步維艱,面對三年前第一屆富士通杯上曾經戰勝過的對手,這一次,對局被拖到了官子決勝的時刻,而當一向官子薄弱的武宮對上極擅長官子的馬曉春,結果早已註定,馬曉春殺入十六強的同時,也讓武宮在世界大賽上首輪折戟。曾經終結了聶衛平跨越四屆擂臺賽悠長連勝的羽根泰正,在錢宇平面前領先了半盤,卻沒有撐到結尾,中國棋壇官子無雙的兩位大棋士,各自都把終盤取勝發揮的淋漓盡致。如果說馬曉春和錢宇平的勝利算是在預期之中,陳臨新對戰山城宏的一場,就算是給中國棋迷的驚喜了,日本青年一代的第一高手,在國內頭銜戰淬鍊多年,一次又一次在六超面前鎩羽而歸,在國際賽場,也沒有得到什麼好運氣,還是官子,還是終盤,陳臨新的獲勝,讓殺入十六強的中國棋手,增加到了四個人。

錢宇平和陳臨新繼續迎戰日本棋手,兩位“六超”,已經嚴陣以待,衛冕冠軍林海峰和尚未拿下世界冠軍,但在國內煊赫無雙,正一遍一遍刷新著自己“名人+棋聖+碁聖”連霸次數的小林光一,將成為他們更進一步的障礙。聶衛平和馬曉春,則和韓國棋手廝殺在了一起,在連續對上曹薰鉉後,坐在聶衛平紋枰對面的,變成了徐奉洙,而馬曉春的對手,則是一個剛剛十六歲的少年,他的名字,叫做李昌鎬。

回眸中國圍棋:1991富士通杯 錢宇平決賽棄權

李昌鎬與師父曹薰鉉全家福

曹薰鉉九段的弟子,韓國國內星辰般耀眼的天才,剛剛在國內完成了四十一連勝,順便在這一年裡從師尊手裡奪下了國手戰和最高位戰的冠軍,還在過去一年的富士通杯上淘汰了衛冕冠軍武宮正樹,此刻的李昌鎬,冷凝的面龐和超卓的戰績,已經讓人可以徹底忘卻他的年齡。這是未來的無雙王者,是年少的鴻鵠鯤鵬,羽翼未全,可胸中早有四海,眼前盡是絕巔,當然,在此刻,他還沒能在世界大賽中徹底證明自己,在《圍棋天地》的馬曉春自戰解說中, 馬曉春這樣寫道,“苦戰過了第一天的難關之後,第二輪比較輕鬆的戰勝了有“天才棋童”之稱的李昌鎬四段”,在這時,成名已久的武宮,才是馬曉春心中需要著重對待的強者,而初出茅廬的少年,就算再驚才絕豔,也總需要一段成長的空間。十年前,馬曉春自己,不就是中國棋壇最引人矚目的天才麼?

可誰也沒想到,這次被輕鬆戰勝的對手,會在如此短的時間裡,踏過無數前輩的屍骨,在驚歎、歡笑與淚水裡,成就王者的位置,而在那時,馬曉春本人,將作為中國圍棋的領軍者,和他進行艱苦卓絕的鬥爭,直到把火炬,傳給更年輕的常昊和古力。

未來流轉著的歲月裡,他們將一次次,在世界圍棋的巔峰對抗裡相逢,留傳奇萬千,供後人述評,可這局棋的棋譜,依舊安靜的在史冊裡,記錄著初次遇見的剎那,這是中韓兩國現代圍棋史上最富棋才的大棋士,紋枰兩端的,第一次相逢。

回眸中國圍棋:1991富士通杯 錢宇平決賽棄權

(2016年韓國圍棋傳奇賽,李昌鎬迎戰趙治勳,兩人同樣參加了1991年的富士通杯)

殺進八強的,除了馬曉春,還有錢宇平,他擊敗了林海峰,而聶衛平和陳臨新,則在八強門外折戟,陳臨新輸給了小林光一,聶衛平在比賽末段出現了失誤,被徐奉洙一舉逆轉。往日裡只在關鍵時刻裡失誤的聶衛平,這一次在比賽的第一局就連續下出了昏招,一局未勝,就遺憾出局,有趣的是,老對手,同樣作為種子棋手的曹薰鉉也默契的和他一起在第一場比賽輸棋回家,送王立誠進了八強,去和美國棋手麥克雷蒙去爭一個半決賽的席位。於是,至此為止,曾經獲得過世界冠軍的三位棋手已然全部出局,一位新的世界冠軍,註定會從八強中產生。

趙治勳連續擊敗了馬曉春和王立誠,錢宇平則繼續著他和日本強豪們的糾葛,八強戰,他擊敗了石田芳夫,四強戰,他下出了最“鈍刀流”的棋局,讓曾經給中國棋手們帶來過無數噩夢的小林光一,接受了一場徹徹底底的完敗,四場比賽,兩位超一流,再加上石田芳夫和羽根泰正,橫掃日本棋手的戰績,讓人們能夠想起的,是當年初渡東瀛的聶旋風,恍然間,中國棋壇的下一代領軍人物,光華燦爛,旭日東昇。

回眸中國圍棋:1991富士通杯 錢宇平決賽棄權

1991年富士通杯四強

可是,中國棋壇,終究沒有等到下一位英雄,在決賽場上的趙治勳,也沒能等來他的對手。孤零零的黑子,在棋盤上等待了一個小時的時間,等到的,卻是錢宇平棄權的消息。

“不管發生什麼事,作為一個棋手,我爬也會爬到賽場上來的”,趙治勳這樣說,作為六超中聲名最顯赫的大棋士之一,他終於拿到了世界冠軍的位置,但這樣的奪冠方式,讓桀驁的趙治勳,心中剩下的,卻全部都是難以置信,一生懸命於圍棋的王者,大概寧願輸掉比賽,也不願意在對手的棄權裡,獲得世界冠軍的名號。

趙治勳當然有資格說出這樣的話,他是人世間最堅韌最頑強的棋痴,是遭遇車禍渾身纏滿繃帶依舊要堅持走向賽場的鬥士,他桀驁的眼眸飄散的亂髮裡,是日本圍棋亙古悠遠的情懷,小小黑白子,就是每一個棋士的榮譽甚至生命之所繫,原子彈爆炸之下依舊堅持下完對局的巖本薰和橋本宇太郎,就是最好的證明。

可這世間甘苦冷暖,如魚飲水,也不過心中明鏡,供自己暗夜徘徊,獨自端詳。“圍棋不過如此,但我也只有圍棋”,這是趙治勳說的話,但在某種程度上,它更像是給這位失約的對手量身定做。那些少年學棋,弱冠成名,那些贏棋認輸的黯然和終結擂臺賽的歡笑,把不長的歲月串成一串,生命裡的每一點痕跡,都屬於圍棋。他進入國家隊的時候,年紀太小了,小到沒有人能夠作為同齡人和他一起玩耍;他所有的天賦,都在這縱橫十九道,在其他的方面裡,他總是太遲鈍平庸的那一個;棋院裡孤獨的小小少年,終於學會了如何把心境沉在打譜比賽裡,也終於學會了如何把鍾愛的殺伐,換成緩慢堅實的“鈍刀”。那是成長,可在內心深處,在酒杯裡在輸棋後在每一次情感外露的時刻,他依舊是舊時光裡敏感木訥的少年。他恐懼著輸棋,他恐懼著一旦輸棋後,就一定會看到的批評、責難的眼光,他用這樣的逃避方式,像鴕鳥,將頭紮在了自己圍成的堡壘裡。

這是中國圍棋第三次衝擊世界冠軍,也是最慘痛的一次,年輕一代裡最卓絕的棋手,用最讓人預想不到的方式,終結了自己的圍棋生涯。而就在第二年,李昌鎬奪得了東洋證券杯的冠軍,中韓年輕一代的佼佼者,竟然就以這樣的詭異方式,將巔峰期遺憾錯開。留下數不盡的遐想,也留下無盡的遺憾,在文章裡,在每一個人的心裡,一遍遍的翻起溫習。

只是,這一年,依舊是屬於錢宇平的,像是他當年的想法一樣,還沒有完成對局的他,就永遠算不上輸掉,只是,這一局棋,他也永遠沒有贏下來的機會了。

十六年之後,記者問錢宇平,你是不是後悔當年選擇了圍棋這條道路?

錢宇平認認真真的回答,不後悔,隨後他又反問了記者一句,“你覺得下棋好不好呢”?

1991年中國圍棋大事錄:

1991年富士通杯,錢宇平決賽棄權,趙治勳奪冠。

國內賽事中,馬曉春獲得全國個人賽冠軍、陳臨新獲得新體育杯冠軍、聶衛平獲得“天元”頭銜,馬曉春獲得“名人”頭銜。

(未完待續)

(謝天舒)

相關閱讀:

回眸中國圍棋:1990年富士通杯“海峽對決”

回眸中國圍棋:1989年 應氏杯決定時代的一戰

回眸中國圍棋:1988年 世界大賽時代的悄然到來

回眸中國圍棋:1987年橫掃日本 聶衛平如日中天

回眸中國圍棋:1986擂臺 馬曉春芮乃偉的勝利

回眸中國圍棋:1985以一敵三 聶衛平獨守中華

回眸中國圍棋:擂臺賽撞沉吉野 江鑄久五連勝

回眸中國圍棋:1983年小林光一露崢嶸神威蓋世

回眸中國圍棋:1982年 聶馬風雲會故事說到今

回眸中國圍棋:1981年 “聶馬曹劉”英雄齊聚

回眸中國圍棋:1980年 劉小光馬曉春露崢嶸

回眸中國圍棋:第一位番棋勝日本九段的中國人

回眸中國圍棋:1976年“聶旋風”登陸日本

回眸中國圍棋:1975聶衛平勝高川格 時代開啟

回眸中國圍棋:1974年“聶旋風”到來在即

回眸中國圍棋:被忘卻的將星 沈果孫榮耀一戰

回眸中國圍棋 1965年連續的勝利和太多的如果

回眸中國圍棋 屬於陳祖德吳淞笙的陳吳時代

回眸中國圍棋 陳祖德“半子千斤”勝日本九段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