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為什麼不如圍棋?從柯潔奪冠獎180萬,王天一奪冠獎70萬說起

圍棋 柯潔 象棋 美女 新聞 深度生活八卦 2018-12-12

圍棋和象棋的待遇,為什麼天壤之別?

同樣是高級別的年終賽事,為何圍棋賽事可以上知乎熱搜、頭條熱搜,而中國象棋賽事卻無人問津?

前幾天,中國圍棋“少年天王”柯潔,戰勝了韓國棋手安國鉉,獲得了三星杯冠軍。

象棋為什麼不如圍棋?從柯潔奪冠獎180萬,王天一奪冠獎70萬說起


新浪體育版面馬上給了這條新聞加粗字體,知乎平臺和頭條平臺也把“柯潔奪冠”設為熱搜話題,連人民日報也登文道賀。

10w+關注量、10w+討論、100W+瀏覽。

當然,還有摺合人民幣180萬+元的冠軍獎金。柯潔笑稱,這筆錢大大緩解了房貸壓力。

相比深受各界寵愛的圍棋,同樣歷史悠久的國粹——象棋,卻不太受待見。

又有幾個人知道,與三星杯決賽同期舉行的“碧桂園杯象棋年終冠軍邀請賽”呢?

象棋為什麼不如圍棋?從柯潔奪冠獎180萬,王天一奪冠獎70萬說起


又有幾個人關心,象棋全國等級分第一的王天一,與等級分第二的鄭惟桐,上演了當代中國最高水平的象棋對弈?

又有幾個人知道,本屆比賽的獎金和分量,已經是中國象棋賽事最奢華、最豪邁的級別了。

但它在新聞報道里的篇幅,最多隻有一個豆腐塊大小。

它的冠軍獎金也只有區區70萬元,還不到三星杯的一個零頭。

用這筆錢來還房貸?更是杯水車薪。

這個象棋迷最為看重的比賽,竟然沒有在任何主流媒體、主流論壇、主流平臺中掀起一丁點漣漪。

一個令象棋迷痛心而又無法否認的事實是:同樣頂著“國粹”之名,同屬棋類運動,圍棋的地位早就遠遠地甩開了象棋。

這是十幾年前,棋牌界就已經形成的共識。

象棋為什麼不如圍棋?從柯潔奪冠獎180萬,王天一奪冠獎70萬說起

在碧桂園杯比賽閉幕式上,國家體育總局棋牌運動管理中心主任、黨委書記、中國棋院院長朱國平說:

“象棋要火起來,離不開名人,名人背後是粉絲,粉絲背後是市場價值。”

這句話可謂振聾發聵。

圍棋和象棋的主要差距在哪裡呢?看看各自領域的“名人”和“明星”,便可略知一二。

依稀記得,上世紀九十年代,圍棋和象棋的熱度,差距其實是並不大的。

彼時,中央電視臺體育頻道經常轉播象棋快棋比賽,男子象棋特級大師張強、女子全國冠軍郭莉萍,他們因為俊朗(溫婉)的外表,風趣而儒雅的解說風格而成名,吸引了一大票粉絲。

象棋為什麼不如圍棋?從柯潔奪冠獎180萬,王天一奪冠獎70萬說起


郭莉萍和張強

即使是在“網絡象棋主播”大行其道的當今,張強大師在全國象棋迷心目中,依然享有“解說教主”的地位。

但這也是一種諷刺:這20多年來,除了這兩位解說大神之外,並沒有什麼“新星”出現。

作為一項體育項目,如果失去了造星能力,那沒有市場魅力,就幾乎成了必然。

很多資深象棋棋迷,實際上已經對當今棋壇格局一無所知,竟然認為稱霸當今棋界的,還是胡榮華、許銀川等老牌特級大師。

他們根本不知道王天一、鄭惟桐、趙鑫鑫這些新生力量,早在好幾年前便已完成了“搶班奪權”。

當代象棋的領軍人物們,根本沒有老一輩象棋手的號召力。他們已經從昔日家喻戶曉的全民偶像,變成了只有少數業內人士才瞭解的小眾偶像。

這已足可見證象棋的沒落。

象棋為什麼不如圍棋?從柯潔奪冠獎180萬,王天一奪冠獎70萬說起

而圍棋則不然,話題性和造星能力,新生力量的崛起速度,都比象棋強得多。

2016年的“圍棋人機大戰”,韓國天王李世石與人工智能Ai——Alphago的五盤對戰,是該年度舉世矚目的全球熱點新聞。

象棋為什麼不如圍棋?從柯潔奪冠獎180萬,王天一奪冠獎70萬說起


結果令人震驚:1-4 ,李世石完敗:人類智力的最後一個壁壘,最後也被人工智能打敗了。

要知道,在這場對戰之前,幾乎所有的主流輿論,都認為軟件不可能下贏人類高手。

人們大多認為,圍棋的複雜度已經遠遠超出了電腦所能窮舉計算的範圍,而這次的賽果,可以說把所有圍棋棋迷和預言家們都“打臉”了。

但圍棋並沒有因此而陷入輿論危機——它反而煥發了新的生命力:它激發了人們,對人工智能時代下智力對弈的深度思考。

而圍棋新秀們在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臺的出格言論,反而客觀上起到了推動圍棋傳播、增加圍棋話題熱度的作用。

比如圍棋新生代代表力量、年僅20歲的柯潔,除了棋力高超之外,他還在微博上化身“段子手”,犀利地點評了人機大戰的進程,其富於爭議的言論、略顯張狂的個人性格,也受到不少網友的熱切關注——

象棋為什麼不如圍棋?從柯潔奪冠獎180萬,王天一奪冠獎70萬說起


如今,柯潔的微博粉絲人數已達400多萬,不遜於普通的影視明星。而中國象棋“粉絲”最多、人氣最高的棋手許銀川,微博粉絲人數僅為13萬人左右。

圍棋的泛娛樂化傾向還體現在“美女棋手”上,過去,唐莉和毛昱衡等“圍棋美女”賺足了眼球,現在,新生代的黑嘉嘉、張熙源等又接過了“美女棋手”的接力棒,花枝招展地出現在各大賽場,成為了新的流量明星。

相比之下,象棋界的美女卻低調得多。時鳳蘭、武文慧、樑妍婷等新生代象棋美女基本上出了象棋圈,就沒人認識了——她們沒有什麼花邊新聞和話題緋聞來滿足眾人的八卦欲,自然也無法為象棋新聞掙到可觀的報道版面。

象棋為什麼不如圍棋?從柯潔奪冠獎180萬,王天一奪冠獎70萬說起

很多人在思索象棋發展受阻的根源時,都曾不無痛心地提出過一個觀點:

象棋的失敗,就是市場化的失敗,而圍棋的成功,就是市場化的成功。

這句話,確實有一定的道理,但我認為,它只對了一半。

“市場化”並不是什麼立竿見影的靈丹妙藥——縱觀世界體育發展史,任何“市場化”成功的體育項目,它都有一個非常顯著的共性就是:發達國家的人喜歡玩。

F1、網球、足球、籃球、高爾夫球……這些“最有錢”的項目,哪個不是在發達國家之中具有群眾基礎的呢?

諷刺的是,它們在中國都屬於“小眾項目”(足球籃球觀眾是不少,真正願意上場踢上場打的就沒幾個了)。

而圍棋是怎麼發展起來的呢?簡而言之就是,它是上個世紀末,在圍棋水平和經濟水平上處於雙重優勢的日本,向東亞鄰國中國、韓國進行文化輸出的結果。

雖然圍棋是“中國國粹”,但它同時也是日本國粹。古代圍棋或許是由中國傳向日本,可現代圍棋是從日本傳入中國的。

而最早促進職業圍棋“市場化”的國家,是日本。最早的高獎金世界圍棋大賽也是由日本人主辦。創辦於1988年的富士通杯由當時的“圍棋王國”日本主辦,富士通公司贊助,每年一屆。緊隨其後的、中國臺灣舉辦的“應氏杯”;韓國舉辦的“東洋證券杯”也於同年開辦;而中國內地出資舉辦的第一個世界圍棋大賽“春蘭杯”直到十年後的1998年才姍姍來遲。

也就是說,圍棋“市場化”的成功,本質上是東亞發達國家(地區)共同合力的結果,它的市場化進程,甚至不是由中國作為核心力量進行主導的。

也許說得苛刻一點,中國圍棋從業人員,之所以擁有現在這般較為體面的收入,擁有蓬勃的職業聯賽,很大程度得益於東亞近鄰發達國家的輸血。發達國家將相對過剩的資金和資源,投入到圍棋項目,促進了圍棋事業的繁榮

象棋為什麼不如圍棋?從柯潔奪冠獎180萬,王天一奪冠獎70萬說起

中國圍棋的職業高手們趕上了這波圍棋國際化的紅利,分得了一些蛋糕,成為了棋牌行業最早致富的一批精英。但與圍棋相比,象棋顯然並不具備這樣的先天優勢。作為一個經濟上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確實沒有太多資源和實力對外進行文化輸出,加之日本和韓國都擁有自己的民族棋種(日本將棋和高麗象棋),“中國象棋”自然也就很難走出國門。

所以,圍棋和象棋的“市場化”效果差距,本質上是發達國家綜合國力與中國綜合國力之間的差距。

另外一點是,中國象棋棋迷數量雖然龐大(據說有兩三千萬人),但棋迷成分過於“草根”;而圍棋棋迷雖然人數要少得多,但圍棋用戶與中產階級、高淨值高消費家庭具有極高的重合度,以圍棋為媒介進行“中高端社交”,價值顯然要比象棋要高得多。

象棋為什麼不如圍棋?從柯潔奪冠獎180萬,王天一奪冠獎70萬說起

那麼,未來的棋類運動,又會呈現出什麼樣的一個走向呢?

從長遠看,我的看法是悲觀的。

圍棋和象棋,恐怕都要面臨發展的危機。其中最大的挑戰,就是人工智能。

事實上,象棋界“軟件當道”,早就不是什麼新聞了——10年前,人類象棋頂尖高手已經不是最高級軟件的對手了。現在,更是連一款普通的手機象棋軟件,都可以輕鬆戰勝象棋大師。一個普通人只要擁有了一部手機,就能輕鬆獲得超越人類大師的棋力。

這就必然導致一個結果:隨著人工智能的便攜化和微型化,以後棋類競賽的作弊成本迅速降低,棋類比賽的信譽和權威度也即將迎來危機。

去年年初,在一次高規格的象棋比賽上,一位名不見經傳的海南業餘棋手,後手輕鬆戰和了全國等級分第一人王天一,引起輿論一片譁然,後來許多參賽者也指認他有作弊嫌疑:其實,近些年來,籠罩在職業賽場和地方賽事中的作弊傳聞,也從未斷絕過。

而當人工智能超越了圍棋頂尖高手之後,圍棋會不會也迎來和象棋一樣的困境?

中國象棋尚且具有“和棋”這樣一個巨大的緩衝地帶,使得人工智能和人類高手的差距,不一定直接反饋在某一盤的賽果上,但圍棋作為一個細微差距依然分出勝負的競技遊戲,若是作弊手段充斥賽場之後,強弱排序瞬間打亂、對局水平真假莫辨、人人自危互相懷疑的棋壇格局,又會是怎樣一個光景?

很多人說,人工智能的出現,啟發了人類棋路,客觀上也促進了人類水平的提升。按照象棋界以往走過的路,確實如此。但這也帶來一個問題:人工智能會使得棋類對局逐漸公式化、標準化、同質化,“和譜”頻出的高水平象棋比賽已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那麼若是未來的圍棋,在高級人工智能的輔助下,出現了“必走”的定式,“必然”的棋路,那將是對棋類競技的致命性打擊。

另外,隨著日本、韓國圍棋的沒落,以及日韓頂級圍棋賽事的紛紛停辦,圍棋運動的市場,恐怕也要遭遇發達國家的“斷奶”,中國圍棋的市場化發展,也要從此走上“自力更生”的艱苦道路。

中國象棋也一樣。

這就是我對圍棋和象棋這兩項運動,一些悲觀的想法和預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