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


"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野韭花開在寂靜的山嶺

□芭蕉雨聲

塔崗湖又瘦了,水位低得出乎我意料。本想著不管多旱,塔崗、獅豹頭、正面水庫一線的水總是滿當當的,可也只剩個清淺的底兒了。

是來看葵花的,葵花不知何時已結了果盤,沉甸甸低垂著。鄉人正用鐮刀削它的頭,裝進三輪車。花稈矮壯的大頭油葵,是用來榨油的,出油率高,黑瓜子小得擱不住嗑。我常在超市買來磨牙,小是小,沒有癟的,嗑半天也不擔心吃多了油脂。

只要從家出來,去哪兒都行。坐車人不挑剔路線,更不在意水的深淺和山的高低。看見石頭就高興,莊稼長在石頭砌的梯田上,人住在石頭壘的院牆裡,門前一棵樹,樹下一塊方石板,碎石一支就是一個小飯桌。不支方桌也要簡略打造一溜兒石凳,可坐可就餐。每見一處我就邁不開步,直望到發呆。陰涼,清淨,安實,曾經的飯場讓人遙想。眼下空餘幽寂和僻靜。


"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野韭花開在寂靜的山嶺

□芭蕉雨聲

塔崗湖又瘦了,水位低得出乎我意料。本想著不管多旱,塔崗、獅豹頭、正面水庫一線的水總是滿當當的,可也只剩個清淺的底兒了。

是來看葵花的,葵花不知何時已結了果盤,沉甸甸低垂著。鄉人正用鐮刀削它的頭,裝進三輪車。花稈矮壯的大頭油葵,是用來榨油的,出油率高,黑瓜子小得擱不住嗑。我常在超市買來磨牙,小是小,沒有癟的,嗑半天也不擔心吃多了油脂。

只要從家出來,去哪兒都行。坐車人不挑剔路線,更不在意水的深淺和山的高低。看見石頭就高興,莊稼長在石頭砌的梯田上,人住在石頭壘的院牆裡,門前一棵樹,樹下一塊方石板,碎石一支就是一個小飯桌。不支方桌也要簡略打造一溜兒石凳,可坐可就餐。每見一處我就邁不開步,直望到發呆。陰涼,清淨,安實,曾經的飯場讓人遙想。眼下空餘幽寂和僻靜。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老家人吃飯不在屋裡,城裡人很難理解這種率真的行為,只因他們不是農村人。飯時是最閒的時候,誰家門口有大樹好乘涼,就端著飯碗往那兒聚,聚多了就成了飯場。坐石頭,蹲石頭,圪蹴地上,咋吃都是吃。一碗飯吃個把鐘頭也是有的,噴閒空,拉家常,說說鹹淡笑話。每個人都是鬆弛的,身心不受約束。端著飯碗湊人堆兒,大人小孩都沒有了壞脾氣。抹抹嘴角拍拍肚皮,吃飽飯真讓人愉快。而散漫的性情就是這樣一日日一頓頓養成的。他們自己並不知道,就像穀穗不知道自己到底能長多胖,一切的推進都如日出日落一般,自然練就的。慢生活不單是腳步放緩,心也要放平。偶爾路過或住上幾日,只是形式上的,靜心靜氣不具有持續性,一霎兒即逝,過客終歸過客。

離開省道撇上一條小路,村村通的水泥路倒也平坦,曲折向上盤旋,一溝一嶺各有各的模樣。蔥蘢,嶙峋,草木滋潤,我的眼不夠使。


"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野韭花開在寂靜的山嶺

□芭蕉雨聲

塔崗湖又瘦了,水位低得出乎我意料。本想著不管多旱,塔崗、獅豹頭、正面水庫一線的水總是滿當當的,可也只剩個清淺的底兒了。

是來看葵花的,葵花不知何時已結了果盤,沉甸甸低垂著。鄉人正用鐮刀削它的頭,裝進三輪車。花稈矮壯的大頭油葵,是用來榨油的,出油率高,黑瓜子小得擱不住嗑。我常在超市買來磨牙,小是小,沒有癟的,嗑半天也不擔心吃多了油脂。

只要從家出來,去哪兒都行。坐車人不挑剔路線,更不在意水的深淺和山的高低。看見石頭就高興,莊稼長在石頭砌的梯田上,人住在石頭壘的院牆裡,門前一棵樹,樹下一塊方石板,碎石一支就是一個小飯桌。不支方桌也要簡略打造一溜兒石凳,可坐可就餐。每見一處我就邁不開步,直望到發呆。陰涼,清淨,安實,曾經的飯場讓人遙想。眼下空餘幽寂和僻靜。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老家人吃飯不在屋裡,城裡人很難理解這種率真的行為,只因他們不是農村人。飯時是最閒的時候,誰家門口有大樹好乘涼,就端著飯碗往那兒聚,聚多了就成了飯場。坐石頭,蹲石頭,圪蹴地上,咋吃都是吃。一碗飯吃個把鐘頭也是有的,噴閒空,拉家常,說說鹹淡笑話。每個人都是鬆弛的,身心不受約束。端著飯碗湊人堆兒,大人小孩都沒有了壞脾氣。抹抹嘴角拍拍肚皮,吃飽飯真讓人愉快。而散漫的性情就是這樣一日日一頓頓養成的。他們自己並不知道,就像穀穗不知道自己到底能長多胖,一切的推進都如日出日落一般,自然練就的。慢生活不單是腳步放緩,心也要放平。偶爾路過或住上幾日,只是形式上的,靜心靜氣不具有持續性,一霎兒即逝,過客終歸過客。

離開省道撇上一條小路,村村通的水泥路倒也平坦,曲折向上盤旋,一溝一嶺各有各的模樣。蔥蘢,嶙峋,草木滋潤,我的眼不夠使。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七月半一過,萬物都在忙著結子,酸棗青豆的多,發白的很少,還得月餘功夫才能染出紅暈。穀子興旺旺的,穀穗粗實,沉得直不起頭,穗頭一彎就彎出了凹凸的花紋,麻花辮似的耐看。大半飽了。穀子算是皮實的秋莊稼,雨水稀少,忍飢挨餓也長得特有骨氣。

這是啥村,回頭得來這兒買小米。攔下一個騎電車的老鄉,說是黑碳窯。這不像村名啊。剛過去那個村子是大池山,這就對了。獅豹頭鄉大池山村,是我心向往而一直未至的地方,誤打誤撞上來了。一路上都是石頭房子,也沒作多少停留就錯過去了。


"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野韭花開在寂靜的山嶺

□芭蕉雨聲

塔崗湖又瘦了,水位低得出乎我意料。本想著不管多旱,塔崗、獅豹頭、正面水庫一線的水總是滿當當的,可也只剩個清淺的底兒了。

是來看葵花的,葵花不知何時已結了果盤,沉甸甸低垂著。鄉人正用鐮刀削它的頭,裝進三輪車。花稈矮壯的大頭油葵,是用來榨油的,出油率高,黑瓜子小得擱不住嗑。我常在超市買來磨牙,小是小,沒有癟的,嗑半天也不擔心吃多了油脂。

只要從家出來,去哪兒都行。坐車人不挑剔路線,更不在意水的深淺和山的高低。看見石頭就高興,莊稼長在石頭砌的梯田上,人住在石頭壘的院牆裡,門前一棵樹,樹下一塊方石板,碎石一支就是一個小飯桌。不支方桌也要簡略打造一溜兒石凳,可坐可就餐。每見一處我就邁不開步,直望到發呆。陰涼,清淨,安實,曾經的飯場讓人遙想。眼下空餘幽寂和僻靜。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老家人吃飯不在屋裡,城裡人很難理解這種率真的行為,只因他們不是農村人。飯時是最閒的時候,誰家門口有大樹好乘涼,就端著飯碗往那兒聚,聚多了就成了飯場。坐石頭,蹲石頭,圪蹴地上,咋吃都是吃。一碗飯吃個把鐘頭也是有的,噴閒空,拉家常,說說鹹淡笑話。每個人都是鬆弛的,身心不受約束。端著飯碗湊人堆兒,大人小孩都沒有了壞脾氣。抹抹嘴角拍拍肚皮,吃飽飯真讓人愉快。而散漫的性情就是這樣一日日一頓頓養成的。他們自己並不知道,就像穀穗不知道自己到底能長多胖,一切的推進都如日出日落一般,自然練就的。慢生活不單是腳步放緩,心也要放平。偶爾路過或住上幾日,只是形式上的,靜心靜氣不具有持續性,一霎兒即逝,過客終歸過客。

離開省道撇上一條小路,村村通的水泥路倒也平坦,曲折向上盤旋,一溝一嶺各有各的模樣。蔥蘢,嶙峋,草木滋潤,我的眼不夠使。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七月半一過,萬物都在忙著結子,酸棗青豆的多,發白的很少,還得月餘功夫才能染出紅暈。穀子興旺旺的,穀穗粗實,沉得直不起頭,穗頭一彎就彎出了凹凸的花紋,麻花辮似的耐看。大半飽了。穀子算是皮實的秋莊稼,雨水稀少,忍飢挨餓也長得特有骨氣。

這是啥村,回頭得來這兒買小米。攔下一個騎電車的老鄉,說是黑碳窯。這不像村名啊。剛過去那個村子是大池山,這就對了。獅豹頭鄉大池山村,是我心向往而一直未至的地方,誤打誤撞上來了。一路上都是石頭房子,也沒作多少停留就錯過去了。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趁休息的空當,我得四處溜達溜達。

山色空濛,四野安然。城裡的電子時代與這裡關係不大,鄉人依然過著農耕時代的小日子。野遊徒步,尤其進入丘陵起伏的淺山地帶,與老家風味極其相仿,於我便是一種迴歸。群嶺之巔,居高臨下的小村莊,視野開闊,坐在家門外石凳上可以望得見遠近幾層峰嶺,峰不高,嶺綿長,最遠處一列淡化為縹緲的藍灰色,橫在天邊。傍晌午了,陽光半露半藏,小風吹過,生微微涼意。

一個敞開的庭院,院內一位老婦正專心燒地鍋做飯,煙霧飄過屋簷飛向高處。她填一把柴禾,又續一把,火苗舔著鍋臺沿。我沒有上前打擾她,我怕她慌張。她養在破砂鍋裡的指甲草開了好幾種顏色的花。

多彩的指甲花莫名讓我惆悵,隱隱壓著淺淺的歡喜。

"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野韭花開在寂靜的山嶺

□芭蕉雨聲

塔崗湖又瘦了,水位低得出乎我意料。本想著不管多旱,塔崗、獅豹頭、正面水庫一線的水總是滿當當的,可也只剩個清淺的底兒了。

是來看葵花的,葵花不知何時已結了果盤,沉甸甸低垂著。鄉人正用鐮刀削它的頭,裝進三輪車。花稈矮壯的大頭油葵,是用來榨油的,出油率高,黑瓜子小得擱不住嗑。我常在超市買來磨牙,小是小,沒有癟的,嗑半天也不擔心吃多了油脂。

只要從家出來,去哪兒都行。坐車人不挑剔路線,更不在意水的深淺和山的高低。看見石頭就高興,莊稼長在石頭砌的梯田上,人住在石頭壘的院牆裡,門前一棵樹,樹下一塊方石板,碎石一支就是一個小飯桌。不支方桌也要簡略打造一溜兒石凳,可坐可就餐。每見一處我就邁不開步,直望到發呆。陰涼,清淨,安實,曾經的飯場讓人遙想。眼下空餘幽寂和僻靜。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老家人吃飯不在屋裡,城裡人很難理解這種率真的行為,只因他們不是農村人。飯時是最閒的時候,誰家門口有大樹好乘涼,就端著飯碗往那兒聚,聚多了就成了飯場。坐石頭,蹲石頭,圪蹴地上,咋吃都是吃。一碗飯吃個把鐘頭也是有的,噴閒空,拉家常,說說鹹淡笑話。每個人都是鬆弛的,身心不受約束。端著飯碗湊人堆兒,大人小孩都沒有了壞脾氣。抹抹嘴角拍拍肚皮,吃飽飯真讓人愉快。而散漫的性情就是這樣一日日一頓頓養成的。他們自己並不知道,就像穀穗不知道自己到底能長多胖,一切的推進都如日出日落一般,自然練就的。慢生活不單是腳步放緩,心也要放平。偶爾路過或住上幾日,只是形式上的,靜心靜氣不具有持續性,一霎兒即逝,過客終歸過客。

離開省道撇上一條小路,村村通的水泥路倒也平坦,曲折向上盤旋,一溝一嶺各有各的模樣。蔥蘢,嶙峋,草木滋潤,我的眼不夠使。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七月半一過,萬物都在忙著結子,酸棗青豆的多,發白的很少,還得月餘功夫才能染出紅暈。穀子興旺旺的,穀穗粗實,沉得直不起頭,穗頭一彎就彎出了凹凸的花紋,麻花辮似的耐看。大半飽了。穀子算是皮實的秋莊稼,雨水稀少,忍飢挨餓也長得特有骨氣。

這是啥村,回頭得來這兒買小米。攔下一個騎電車的老鄉,說是黑碳窯。這不像村名啊。剛過去那個村子是大池山,這就對了。獅豹頭鄉大池山村,是我心向往而一直未至的地方,誤打誤撞上來了。一路上都是石頭房子,也沒作多少停留就錯過去了。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趁休息的空當,我得四處溜達溜達。

山色空濛,四野安然。城裡的電子時代與這裡關係不大,鄉人依然過著農耕時代的小日子。野遊徒步,尤其進入丘陵起伏的淺山地帶,與老家風味極其相仿,於我便是一種迴歸。群嶺之巔,居高臨下的小村莊,視野開闊,坐在家門外石凳上可以望得見遠近幾層峰嶺,峰不高,嶺綿長,最遠處一列淡化為縹緲的藍灰色,橫在天邊。傍晌午了,陽光半露半藏,小風吹過,生微微涼意。

一個敞開的庭院,院內一位老婦正專心燒地鍋做飯,煙霧飄過屋簷飛向高處。她填一把柴禾,又續一把,火苗舔著鍋臺沿。我沒有上前打擾她,我怕她慌張。她養在破砂鍋裡的指甲草開了好幾種顏色的花。

多彩的指甲花莫名讓我惆悵,隱隱壓著淺淺的歡喜。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坡邊遇見了多年未見的野韭花。也遇見了山韭菜的花。山韭菜葉嫩時好包餃子吃,比園地韭味衝。野韭算不得韭,幾乎沒葉子,獨一根細莛,莛頂一朵小花,一棵野韭一輩子就開一朵花,所以特別辣,辣得發苦。野韭花也開在我老家的西坡上,雨後放晴的傍晚,滿坡都是挎著籃子捋韭花的剪影。老家人稱呼野韭為狼虎韭,許是說它內心的虎狼之性吧。花越開越少,近些年幾乎不見。他鄉遇故知似的,我高興著去接近,拍照,最後仍要狠心揪下每一朵,哪怕長在壁邊。野韭花淡粉紫,山韭花青白,兩個很容易辨識。山韭開了花我也要掐了它的葉子,老嫩也不顧了。不管哪種韭,都歸百合科,精細的六瓣花真有百合的意態。


"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野韭花開在寂靜的山嶺

□芭蕉雨聲

塔崗湖又瘦了,水位低得出乎我意料。本想著不管多旱,塔崗、獅豹頭、正面水庫一線的水總是滿當當的,可也只剩個清淺的底兒了。

是來看葵花的,葵花不知何時已結了果盤,沉甸甸低垂著。鄉人正用鐮刀削它的頭,裝進三輪車。花稈矮壯的大頭油葵,是用來榨油的,出油率高,黑瓜子小得擱不住嗑。我常在超市買來磨牙,小是小,沒有癟的,嗑半天也不擔心吃多了油脂。

只要從家出來,去哪兒都行。坐車人不挑剔路線,更不在意水的深淺和山的高低。看見石頭就高興,莊稼長在石頭砌的梯田上,人住在石頭壘的院牆裡,門前一棵樹,樹下一塊方石板,碎石一支就是一個小飯桌。不支方桌也要簡略打造一溜兒石凳,可坐可就餐。每見一處我就邁不開步,直望到發呆。陰涼,清淨,安實,曾經的飯場讓人遙想。眼下空餘幽寂和僻靜。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老家人吃飯不在屋裡,城裡人很難理解這種率真的行為,只因他們不是農村人。飯時是最閒的時候,誰家門口有大樹好乘涼,就端著飯碗往那兒聚,聚多了就成了飯場。坐石頭,蹲石頭,圪蹴地上,咋吃都是吃。一碗飯吃個把鐘頭也是有的,噴閒空,拉家常,說說鹹淡笑話。每個人都是鬆弛的,身心不受約束。端著飯碗湊人堆兒,大人小孩都沒有了壞脾氣。抹抹嘴角拍拍肚皮,吃飽飯真讓人愉快。而散漫的性情就是這樣一日日一頓頓養成的。他們自己並不知道,就像穀穗不知道自己到底能長多胖,一切的推進都如日出日落一般,自然練就的。慢生活不單是腳步放緩,心也要放平。偶爾路過或住上幾日,只是形式上的,靜心靜氣不具有持續性,一霎兒即逝,過客終歸過客。

離開省道撇上一條小路,村村通的水泥路倒也平坦,曲折向上盤旋,一溝一嶺各有各的模樣。蔥蘢,嶙峋,草木滋潤,我的眼不夠使。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七月半一過,萬物都在忙著結子,酸棗青豆的多,發白的很少,還得月餘功夫才能染出紅暈。穀子興旺旺的,穀穗粗實,沉得直不起頭,穗頭一彎就彎出了凹凸的花紋,麻花辮似的耐看。大半飽了。穀子算是皮實的秋莊稼,雨水稀少,忍飢挨餓也長得特有骨氣。

這是啥村,回頭得來這兒買小米。攔下一個騎電車的老鄉,說是黑碳窯。這不像村名啊。剛過去那個村子是大池山,這就對了。獅豹頭鄉大池山村,是我心向往而一直未至的地方,誤打誤撞上來了。一路上都是石頭房子,也沒作多少停留就錯過去了。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趁休息的空當,我得四處溜達溜達。

山色空濛,四野安然。城裡的電子時代與這裡關係不大,鄉人依然過著農耕時代的小日子。野遊徒步,尤其進入丘陵起伏的淺山地帶,與老家風味極其相仿,於我便是一種迴歸。群嶺之巔,居高臨下的小村莊,視野開闊,坐在家門外石凳上可以望得見遠近幾層峰嶺,峰不高,嶺綿長,最遠處一列淡化為縹緲的藍灰色,橫在天邊。傍晌午了,陽光半露半藏,小風吹過,生微微涼意。

一個敞開的庭院,院內一位老婦正專心燒地鍋做飯,煙霧飄過屋簷飛向高處。她填一把柴禾,又續一把,火苗舔著鍋臺沿。我沒有上前打擾她,我怕她慌張。她養在破砂鍋裡的指甲草開了好幾種顏色的花。

多彩的指甲花莫名讓我惆悵,隱隱壓著淺淺的歡喜。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坡邊遇見了多年未見的野韭花。也遇見了山韭菜的花。山韭菜葉嫩時好包餃子吃,比園地韭味衝。野韭算不得韭,幾乎沒葉子,獨一根細莛,莛頂一朵小花,一棵野韭一輩子就開一朵花,所以特別辣,辣得發苦。野韭花也開在我老家的西坡上,雨後放晴的傍晚,滿坡都是挎著籃子捋韭花的剪影。老家人稱呼野韭為狼虎韭,許是說它內心的虎狼之性吧。花越開越少,近些年幾乎不見。他鄉遇故知似的,我高興著去接近,拍照,最後仍要狠心揪下每一朵,哪怕長在壁邊。野韭花淡粉紫,山韭花青白,兩個很容易辨識。山韭開了花我也要掐了它的葉子,老嫩也不顧了。不管哪種韭,都歸百合科,精細的六瓣花真有百合的意態。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樹下擇韭菜,扛一捆乾柴的老人坐下跟我搭話,說我的韭菜太小,也太少,山上多哩很,半晌能勒一布袋。我的韭花一捧,韭菜一撮兒,嚐個鮮是夠了。韭花擱不住鹽醃或搗成醬,鮮的乾的都可當蔥花使,熱油一烹,做熗鍋面分外出味兒,偶爾一粒烹熟的韭花入口,嚼一嚼,比肉還香。

轉一圈回來,荒野田園的好氣息,氣息裡的清寂和寧靜之味,只需輕輕想一下,即可濾掉心頭的浮塵,踏在鬧市的腳步也因此變得敏捷輕盈。這個過濾的力會漸漸磨損,能頂幾日算幾日。

2019年8月28日 農曆七月廿八 星期三 21到33度,午間晴熱。


"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野韭花開在寂靜的山嶺

□芭蕉雨聲

塔崗湖又瘦了,水位低得出乎我意料。本想著不管多旱,塔崗、獅豹頭、正面水庫一線的水總是滿當當的,可也只剩個清淺的底兒了。

是來看葵花的,葵花不知何時已結了果盤,沉甸甸低垂著。鄉人正用鐮刀削它的頭,裝進三輪車。花稈矮壯的大頭油葵,是用來榨油的,出油率高,黑瓜子小得擱不住嗑。我常在超市買來磨牙,小是小,沒有癟的,嗑半天也不擔心吃多了油脂。

只要從家出來,去哪兒都行。坐車人不挑剔路線,更不在意水的深淺和山的高低。看見石頭就高興,莊稼長在石頭砌的梯田上,人住在石頭壘的院牆裡,門前一棵樹,樹下一塊方石板,碎石一支就是一個小飯桌。不支方桌也要簡略打造一溜兒石凳,可坐可就餐。每見一處我就邁不開步,直望到發呆。陰涼,清淨,安實,曾經的飯場讓人遙想。眼下空餘幽寂和僻靜。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老家人吃飯不在屋裡,城裡人很難理解這種率真的行為,只因他們不是農村人。飯時是最閒的時候,誰家門口有大樹好乘涼,就端著飯碗往那兒聚,聚多了就成了飯場。坐石頭,蹲石頭,圪蹴地上,咋吃都是吃。一碗飯吃個把鐘頭也是有的,噴閒空,拉家常,說說鹹淡笑話。每個人都是鬆弛的,身心不受約束。端著飯碗湊人堆兒,大人小孩都沒有了壞脾氣。抹抹嘴角拍拍肚皮,吃飽飯真讓人愉快。而散漫的性情就是這樣一日日一頓頓養成的。他們自己並不知道,就像穀穗不知道自己到底能長多胖,一切的推進都如日出日落一般,自然練就的。慢生活不單是腳步放緩,心也要放平。偶爾路過或住上幾日,只是形式上的,靜心靜氣不具有持續性,一霎兒即逝,過客終歸過客。

離開省道撇上一條小路,村村通的水泥路倒也平坦,曲折向上盤旋,一溝一嶺各有各的模樣。蔥蘢,嶙峋,草木滋潤,我的眼不夠使。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七月半一過,萬物都在忙著結子,酸棗青豆的多,發白的很少,還得月餘功夫才能染出紅暈。穀子興旺旺的,穀穗粗實,沉得直不起頭,穗頭一彎就彎出了凹凸的花紋,麻花辮似的耐看。大半飽了。穀子算是皮實的秋莊稼,雨水稀少,忍飢挨餓也長得特有骨氣。

這是啥村,回頭得來這兒買小米。攔下一個騎電車的老鄉,說是黑碳窯。這不像村名啊。剛過去那個村子是大池山,這就對了。獅豹頭鄉大池山村,是我心向往而一直未至的地方,誤打誤撞上來了。一路上都是石頭房子,也沒作多少停留就錯過去了。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趁休息的空當,我得四處溜達溜達。

山色空濛,四野安然。城裡的電子時代與這裡關係不大,鄉人依然過著農耕時代的小日子。野遊徒步,尤其進入丘陵起伏的淺山地帶,與老家風味極其相仿,於我便是一種迴歸。群嶺之巔,居高臨下的小村莊,視野開闊,坐在家門外石凳上可以望得見遠近幾層峰嶺,峰不高,嶺綿長,最遠處一列淡化為縹緲的藍灰色,橫在天邊。傍晌午了,陽光半露半藏,小風吹過,生微微涼意。

一個敞開的庭院,院內一位老婦正專心燒地鍋做飯,煙霧飄過屋簷飛向高處。她填一把柴禾,又續一把,火苗舔著鍋臺沿。我沒有上前打擾她,我怕她慌張。她養在破砂鍋裡的指甲草開了好幾種顏色的花。

多彩的指甲花莫名讓我惆悵,隱隱壓著淺淺的歡喜。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坡邊遇見了多年未見的野韭花。也遇見了山韭菜的花。山韭菜葉嫩時好包餃子吃,比園地韭味衝。野韭算不得韭,幾乎沒葉子,獨一根細莛,莛頂一朵小花,一棵野韭一輩子就開一朵花,所以特別辣,辣得發苦。野韭花也開在我老家的西坡上,雨後放晴的傍晚,滿坡都是挎著籃子捋韭花的剪影。老家人稱呼野韭為狼虎韭,許是說它內心的虎狼之性吧。花越開越少,近些年幾乎不見。他鄉遇故知似的,我高興著去接近,拍照,最後仍要狠心揪下每一朵,哪怕長在壁邊。野韭花淡粉紫,山韭花青白,兩個很容易辨識。山韭開了花我也要掐了它的葉子,老嫩也不顧了。不管哪種韭,都歸百合科,精細的六瓣花真有百合的意態。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樹下擇韭菜,扛一捆乾柴的老人坐下跟我搭話,說我的韭菜太小,也太少,山上多哩很,半晌能勒一布袋。我的韭花一捧,韭菜一撮兒,嚐個鮮是夠了。韭花擱不住鹽醃或搗成醬,鮮的乾的都可當蔥花使,熱油一烹,做熗鍋面分外出味兒,偶爾一粒烹熟的韭花入口,嚼一嚼,比肉還香。

轉一圈回來,荒野田園的好氣息,氣息裡的清寂和寧靜之味,只需輕輕想一下,即可濾掉心頭的浮塵,踏在鬧市的腳步也因此變得敏捷輕盈。這個過濾的力會漸漸磨損,能頂幾日算幾日。

2019年8月28日 農曆七月廿八 星期三 21到33度,午間晴熱。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千屈菜


"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野韭花開在寂靜的山嶺

□芭蕉雨聲

塔崗湖又瘦了,水位低得出乎我意料。本想著不管多旱,塔崗、獅豹頭、正面水庫一線的水總是滿當當的,可也只剩個清淺的底兒了。

是來看葵花的,葵花不知何時已結了果盤,沉甸甸低垂著。鄉人正用鐮刀削它的頭,裝進三輪車。花稈矮壯的大頭油葵,是用來榨油的,出油率高,黑瓜子小得擱不住嗑。我常在超市買來磨牙,小是小,沒有癟的,嗑半天也不擔心吃多了油脂。

只要從家出來,去哪兒都行。坐車人不挑剔路線,更不在意水的深淺和山的高低。看見石頭就高興,莊稼長在石頭砌的梯田上,人住在石頭壘的院牆裡,門前一棵樹,樹下一塊方石板,碎石一支就是一個小飯桌。不支方桌也要簡略打造一溜兒石凳,可坐可就餐。每見一處我就邁不開步,直望到發呆。陰涼,清淨,安實,曾經的飯場讓人遙想。眼下空餘幽寂和僻靜。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老家人吃飯不在屋裡,城裡人很難理解這種率真的行為,只因他們不是農村人。飯時是最閒的時候,誰家門口有大樹好乘涼,就端著飯碗往那兒聚,聚多了就成了飯場。坐石頭,蹲石頭,圪蹴地上,咋吃都是吃。一碗飯吃個把鐘頭也是有的,噴閒空,拉家常,說說鹹淡笑話。每個人都是鬆弛的,身心不受約束。端著飯碗湊人堆兒,大人小孩都沒有了壞脾氣。抹抹嘴角拍拍肚皮,吃飽飯真讓人愉快。而散漫的性情就是這樣一日日一頓頓養成的。他們自己並不知道,就像穀穗不知道自己到底能長多胖,一切的推進都如日出日落一般,自然練就的。慢生活不單是腳步放緩,心也要放平。偶爾路過或住上幾日,只是形式上的,靜心靜氣不具有持續性,一霎兒即逝,過客終歸過客。

離開省道撇上一條小路,村村通的水泥路倒也平坦,曲折向上盤旋,一溝一嶺各有各的模樣。蔥蘢,嶙峋,草木滋潤,我的眼不夠使。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七月半一過,萬物都在忙著結子,酸棗青豆的多,發白的很少,還得月餘功夫才能染出紅暈。穀子興旺旺的,穀穗粗實,沉得直不起頭,穗頭一彎就彎出了凹凸的花紋,麻花辮似的耐看。大半飽了。穀子算是皮實的秋莊稼,雨水稀少,忍飢挨餓也長得特有骨氣。

這是啥村,回頭得來這兒買小米。攔下一個騎電車的老鄉,說是黑碳窯。這不像村名啊。剛過去那個村子是大池山,這就對了。獅豹頭鄉大池山村,是我心向往而一直未至的地方,誤打誤撞上來了。一路上都是石頭房子,也沒作多少停留就錯過去了。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趁休息的空當,我得四處溜達溜達。

山色空濛,四野安然。城裡的電子時代與這裡關係不大,鄉人依然過著農耕時代的小日子。野遊徒步,尤其進入丘陵起伏的淺山地帶,與老家風味極其相仿,於我便是一種迴歸。群嶺之巔,居高臨下的小村莊,視野開闊,坐在家門外石凳上可以望得見遠近幾層峰嶺,峰不高,嶺綿長,最遠處一列淡化為縹緲的藍灰色,橫在天邊。傍晌午了,陽光半露半藏,小風吹過,生微微涼意。

一個敞開的庭院,院內一位老婦正專心燒地鍋做飯,煙霧飄過屋簷飛向高處。她填一把柴禾,又續一把,火苗舔著鍋臺沿。我沒有上前打擾她,我怕她慌張。她養在破砂鍋裡的指甲草開了好幾種顏色的花。

多彩的指甲花莫名讓我惆悵,隱隱壓著淺淺的歡喜。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坡邊遇見了多年未見的野韭花。也遇見了山韭菜的花。山韭菜葉嫩時好包餃子吃,比園地韭味衝。野韭算不得韭,幾乎沒葉子,獨一根細莛,莛頂一朵小花,一棵野韭一輩子就開一朵花,所以特別辣,辣得發苦。野韭花也開在我老家的西坡上,雨後放晴的傍晚,滿坡都是挎著籃子捋韭花的剪影。老家人稱呼野韭為狼虎韭,許是說它內心的虎狼之性吧。花越開越少,近些年幾乎不見。他鄉遇故知似的,我高興著去接近,拍照,最後仍要狠心揪下每一朵,哪怕長在壁邊。野韭花淡粉紫,山韭花青白,兩個很容易辨識。山韭開了花我也要掐了它的葉子,老嫩也不顧了。不管哪種韭,都歸百合科,精細的六瓣花真有百合的意態。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樹下擇韭菜,扛一捆乾柴的老人坐下跟我搭話,說我的韭菜太小,也太少,山上多哩很,半晌能勒一布袋。我的韭花一捧,韭菜一撮兒,嚐個鮮是夠了。韭花擱不住鹽醃或搗成醬,鮮的乾的都可當蔥花使,熱油一烹,做熗鍋面分外出味兒,偶爾一粒烹熟的韭花入口,嚼一嚼,比肉還香。

轉一圈回來,荒野田園的好氣息,氣息裡的清寂和寧靜之味,只需輕輕想一下,即可濾掉心頭的浮塵,踏在鬧市的腳步也因此變得敏捷輕盈。這個過濾的力會漸漸磨損,能頂幾日算幾日。

2019年8月28日 農曆七月廿八 星期三 21到33度,午間晴熱。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千屈菜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野韭花開在寂靜的山嶺

□芭蕉雨聲

塔崗湖又瘦了,水位低得出乎我意料。本想著不管多旱,塔崗、獅豹頭、正面水庫一線的水總是滿當當的,可也只剩個清淺的底兒了。

是來看葵花的,葵花不知何時已結了果盤,沉甸甸低垂著。鄉人正用鐮刀削它的頭,裝進三輪車。花稈矮壯的大頭油葵,是用來榨油的,出油率高,黑瓜子小得擱不住嗑。我常在超市買來磨牙,小是小,沒有癟的,嗑半天也不擔心吃多了油脂。

只要從家出來,去哪兒都行。坐車人不挑剔路線,更不在意水的深淺和山的高低。看見石頭就高興,莊稼長在石頭砌的梯田上,人住在石頭壘的院牆裡,門前一棵樹,樹下一塊方石板,碎石一支就是一個小飯桌。不支方桌也要簡略打造一溜兒石凳,可坐可就餐。每見一處我就邁不開步,直望到發呆。陰涼,清淨,安實,曾經的飯場讓人遙想。眼下空餘幽寂和僻靜。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老家人吃飯不在屋裡,城裡人很難理解這種率真的行為,只因他們不是農村人。飯時是最閒的時候,誰家門口有大樹好乘涼,就端著飯碗往那兒聚,聚多了就成了飯場。坐石頭,蹲石頭,圪蹴地上,咋吃都是吃。一碗飯吃個把鐘頭也是有的,噴閒空,拉家常,說說鹹淡笑話。每個人都是鬆弛的,身心不受約束。端著飯碗湊人堆兒,大人小孩都沒有了壞脾氣。抹抹嘴角拍拍肚皮,吃飽飯真讓人愉快。而散漫的性情就是這樣一日日一頓頓養成的。他們自己並不知道,就像穀穗不知道自己到底能長多胖,一切的推進都如日出日落一般,自然練就的。慢生活不單是腳步放緩,心也要放平。偶爾路過或住上幾日,只是形式上的,靜心靜氣不具有持續性,一霎兒即逝,過客終歸過客。

離開省道撇上一條小路,村村通的水泥路倒也平坦,曲折向上盤旋,一溝一嶺各有各的模樣。蔥蘢,嶙峋,草木滋潤,我的眼不夠使。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七月半一過,萬物都在忙著結子,酸棗青豆的多,發白的很少,還得月餘功夫才能染出紅暈。穀子興旺旺的,穀穗粗實,沉得直不起頭,穗頭一彎就彎出了凹凸的花紋,麻花辮似的耐看。大半飽了。穀子算是皮實的秋莊稼,雨水稀少,忍飢挨餓也長得特有骨氣。

這是啥村,回頭得來這兒買小米。攔下一個騎電車的老鄉,說是黑碳窯。這不像村名啊。剛過去那個村子是大池山,這就對了。獅豹頭鄉大池山村,是我心向往而一直未至的地方,誤打誤撞上來了。一路上都是石頭房子,也沒作多少停留就錯過去了。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趁休息的空當,我得四處溜達溜達。

山色空濛,四野安然。城裡的電子時代與這裡關係不大,鄉人依然過著農耕時代的小日子。野遊徒步,尤其進入丘陵起伏的淺山地帶,與老家風味極其相仿,於我便是一種迴歸。群嶺之巔,居高臨下的小村莊,視野開闊,坐在家門外石凳上可以望得見遠近幾層峰嶺,峰不高,嶺綿長,最遠處一列淡化為縹緲的藍灰色,橫在天邊。傍晌午了,陽光半露半藏,小風吹過,生微微涼意。

一個敞開的庭院,院內一位老婦正專心燒地鍋做飯,煙霧飄過屋簷飛向高處。她填一把柴禾,又續一把,火苗舔著鍋臺沿。我沒有上前打擾她,我怕她慌張。她養在破砂鍋裡的指甲草開了好幾種顏色的花。

多彩的指甲花莫名讓我惆悵,隱隱壓著淺淺的歡喜。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坡邊遇見了多年未見的野韭花。也遇見了山韭菜的花。山韭菜葉嫩時好包餃子吃,比園地韭味衝。野韭算不得韭,幾乎沒葉子,獨一根細莛,莛頂一朵小花,一棵野韭一輩子就開一朵花,所以特別辣,辣得發苦。野韭花也開在我老家的西坡上,雨後放晴的傍晚,滿坡都是挎著籃子捋韭花的剪影。老家人稱呼野韭為狼虎韭,許是說它內心的虎狼之性吧。花越開越少,近些年幾乎不見。他鄉遇故知似的,我高興著去接近,拍照,最後仍要狠心揪下每一朵,哪怕長在壁邊。野韭花淡粉紫,山韭花青白,兩個很容易辨識。山韭開了花我也要掐了它的葉子,老嫩也不顧了。不管哪種韭,都歸百合科,精細的六瓣花真有百合的意態。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樹下擇韭菜,扛一捆乾柴的老人坐下跟我搭話,說我的韭菜太小,也太少,山上多哩很,半晌能勒一布袋。我的韭花一捧,韭菜一撮兒,嚐個鮮是夠了。韭花擱不住鹽醃或搗成醬,鮮的乾的都可當蔥花使,熱油一烹,做熗鍋面分外出味兒,偶爾一粒烹熟的韭花入口,嚼一嚼,比肉還香。

轉一圈回來,荒野田園的好氣息,氣息裡的清寂和寧靜之味,只需輕輕想一下,即可濾掉心頭的浮塵,踏在鬧市的腳步也因此變得敏捷輕盈。這個過濾的力會漸漸磨損,能頂幾日算幾日。

2019年8月28日 農曆七月廿八 星期三 21到33度,午間晴熱。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千屈菜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山韭花


"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野韭花開在寂靜的山嶺

□芭蕉雨聲

塔崗湖又瘦了,水位低得出乎我意料。本想著不管多旱,塔崗、獅豹頭、正面水庫一線的水總是滿當當的,可也只剩個清淺的底兒了。

是來看葵花的,葵花不知何時已結了果盤,沉甸甸低垂著。鄉人正用鐮刀削它的頭,裝進三輪車。花稈矮壯的大頭油葵,是用來榨油的,出油率高,黑瓜子小得擱不住嗑。我常在超市買來磨牙,小是小,沒有癟的,嗑半天也不擔心吃多了油脂。

只要從家出來,去哪兒都行。坐車人不挑剔路線,更不在意水的深淺和山的高低。看見石頭就高興,莊稼長在石頭砌的梯田上,人住在石頭壘的院牆裡,門前一棵樹,樹下一塊方石板,碎石一支就是一個小飯桌。不支方桌也要簡略打造一溜兒石凳,可坐可就餐。每見一處我就邁不開步,直望到發呆。陰涼,清淨,安實,曾經的飯場讓人遙想。眼下空餘幽寂和僻靜。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老家人吃飯不在屋裡,城裡人很難理解這種率真的行為,只因他們不是農村人。飯時是最閒的時候,誰家門口有大樹好乘涼,就端著飯碗往那兒聚,聚多了就成了飯場。坐石頭,蹲石頭,圪蹴地上,咋吃都是吃。一碗飯吃個把鐘頭也是有的,噴閒空,拉家常,說說鹹淡笑話。每個人都是鬆弛的,身心不受約束。端著飯碗湊人堆兒,大人小孩都沒有了壞脾氣。抹抹嘴角拍拍肚皮,吃飽飯真讓人愉快。而散漫的性情就是這樣一日日一頓頓養成的。他們自己並不知道,就像穀穗不知道自己到底能長多胖,一切的推進都如日出日落一般,自然練就的。慢生活不單是腳步放緩,心也要放平。偶爾路過或住上幾日,只是形式上的,靜心靜氣不具有持續性,一霎兒即逝,過客終歸過客。

離開省道撇上一條小路,村村通的水泥路倒也平坦,曲折向上盤旋,一溝一嶺各有各的模樣。蔥蘢,嶙峋,草木滋潤,我的眼不夠使。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七月半一過,萬物都在忙著結子,酸棗青豆的多,發白的很少,還得月餘功夫才能染出紅暈。穀子興旺旺的,穀穗粗實,沉得直不起頭,穗頭一彎就彎出了凹凸的花紋,麻花辮似的耐看。大半飽了。穀子算是皮實的秋莊稼,雨水稀少,忍飢挨餓也長得特有骨氣。

這是啥村,回頭得來這兒買小米。攔下一個騎電車的老鄉,說是黑碳窯。這不像村名啊。剛過去那個村子是大池山,這就對了。獅豹頭鄉大池山村,是我心向往而一直未至的地方,誤打誤撞上來了。一路上都是石頭房子,也沒作多少停留就錯過去了。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趁休息的空當,我得四處溜達溜達。

山色空濛,四野安然。城裡的電子時代與這裡關係不大,鄉人依然過著農耕時代的小日子。野遊徒步,尤其進入丘陵起伏的淺山地帶,與老家風味極其相仿,於我便是一種迴歸。群嶺之巔,居高臨下的小村莊,視野開闊,坐在家門外石凳上可以望得見遠近幾層峰嶺,峰不高,嶺綿長,最遠處一列淡化為縹緲的藍灰色,橫在天邊。傍晌午了,陽光半露半藏,小風吹過,生微微涼意。

一個敞開的庭院,院內一位老婦正專心燒地鍋做飯,煙霧飄過屋簷飛向高處。她填一把柴禾,又續一把,火苗舔著鍋臺沿。我沒有上前打擾她,我怕她慌張。她養在破砂鍋裡的指甲草開了好幾種顏色的花。

多彩的指甲花莫名讓我惆悵,隱隱壓著淺淺的歡喜。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坡邊遇見了多年未見的野韭花。也遇見了山韭菜的花。山韭菜葉嫩時好包餃子吃,比園地韭味衝。野韭算不得韭,幾乎沒葉子,獨一根細莛,莛頂一朵小花,一棵野韭一輩子就開一朵花,所以特別辣,辣得發苦。野韭花也開在我老家的西坡上,雨後放晴的傍晚,滿坡都是挎著籃子捋韭花的剪影。老家人稱呼野韭為狼虎韭,許是說它內心的虎狼之性吧。花越開越少,近些年幾乎不見。他鄉遇故知似的,我高興著去接近,拍照,最後仍要狠心揪下每一朵,哪怕長在壁邊。野韭花淡粉紫,山韭花青白,兩個很容易辨識。山韭開了花我也要掐了它的葉子,老嫩也不顧了。不管哪種韭,都歸百合科,精細的六瓣花真有百合的意態。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樹下擇韭菜,扛一捆乾柴的老人坐下跟我搭話,說我的韭菜太小,也太少,山上多哩很,半晌能勒一布袋。我的韭花一捧,韭菜一撮兒,嚐個鮮是夠了。韭花擱不住鹽醃或搗成醬,鮮的乾的都可當蔥花使,熱油一烹,做熗鍋面分外出味兒,偶爾一粒烹熟的韭花入口,嚼一嚼,比肉還香。

轉一圈回來,荒野田園的好氣息,氣息裡的清寂和寧靜之味,只需輕輕想一下,即可濾掉心頭的浮塵,踏在鬧市的腳步也因此變得敏捷輕盈。這個過濾的力會漸漸磨損,能頂幾日算幾日。

2019年8月28日 農曆七月廿八 星期三 21到33度,午間晴熱。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千屈菜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山韭花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高處的山羊

"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野韭花開在寂靜的山嶺

□芭蕉雨聲

塔崗湖又瘦了,水位低得出乎我意料。本想著不管多旱,塔崗、獅豹頭、正面水庫一線的水總是滿當當的,可也只剩個清淺的底兒了。

是來看葵花的,葵花不知何時已結了果盤,沉甸甸低垂著。鄉人正用鐮刀削它的頭,裝進三輪車。花稈矮壯的大頭油葵,是用來榨油的,出油率高,黑瓜子小得擱不住嗑。我常在超市買來磨牙,小是小,沒有癟的,嗑半天也不擔心吃多了油脂。

只要從家出來,去哪兒都行。坐車人不挑剔路線,更不在意水的深淺和山的高低。看見石頭就高興,莊稼長在石頭砌的梯田上,人住在石頭壘的院牆裡,門前一棵樹,樹下一塊方石板,碎石一支就是一個小飯桌。不支方桌也要簡略打造一溜兒石凳,可坐可就餐。每見一處我就邁不開步,直望到發呆。陰涼,清淨,安實,曾經的飯場讓人遙想。眼下空餘幽寂和僻靜。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老家人吃飯不在屋裡,城裡人很難理解這種率真的行為,只因他們不是農村人。飯時是最閒的時候,誰家門口有大樹好乘涼,就端著飯碗往那兒聚,聚多了就成了飯場。坐石頭,蹲石頭,圪蹴地上,咋吃都是吃。一碗飯吃個把鐘頭也是有的,噴閒空,拉家常,說說鹹淡笑話。每個人都是鬆弛的,身心不受約束。端著飯碗湊人堆兒,大人小孩都沒有了壞脾氣。抹抹嘴角拍拍肚皮,吃飽飯真讓人愉快。而散漫的性情就是這樣一日日一頓頓養成的。他們自己並不知道,就像穀穗不知道自己到底能長多胖,一切的推進都如日出日落一般,自然練就的。慢生活不單是腳步放緩,心也要放平。偶爾路過或住上幾日,只是形式上的,靜心靜氣不具有持續性,一霎兒即逝,過客終歸過客。

離開省道撇上一條小路,村村通的水泥路倒也平坦,曲折向上盤旋,一溝一嶺各有各的模樣。蔥蘢,嶙峋,草木滋潤,我的眼不夠使。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七月半一過,萬物都在忙著結子,酸棗青豆的多,發白的很少,還得月餘功夫才能染出紅暈。穀子興旺旺的,穀穗粗實,沉得直不起頭,穗頭一彎就彎出了凹凸的花紋,麻花辮似的耐看。大半飽了。穀子算是皮實的秋莊稼,雨水稀少,忍飢挨餓也長得特有骨氣。

這是啥村,回頭得來這兒買小米。攔下一個騎電車的老鄉,說是黑碳窯。這不像村名啊。剛過去那個村子是大池山,這就對了。獅豹頭鄉大池山村,是我心向往而一直未至的地方,誤打誤撞上來了。一路上都是石頭房子,也沒作多少停留就錯過去了。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趁休息的空當,我得四處溜達溜達。

山色空濛,四野安然。城裡的電子時代與這裡關係不大,鄉人依然過著農耕時代的小日子。野遊徒步,尤其進入丘陵起伏的淺山地帶,與老家風味極其相仿,於我便是一種迴歸。群嶺之巔,居高臨下的小村莊,視野開闊,坐在家門外石凳上可以望得見遠近幾層峰嶺,峰不高,嶺綿長,最遠處一列淡化為縹緲的藍灰色,橫在天邊。傍晌午了,陽光半露半藏,小風吹過,生微微涼意。

一個敞開的庭院,院內一位老婦正專心燒地鍋做飯,煙霧飄過屋簷飛向高處。她填一把柴禾,又續一把,火苗舔著鍋臺沿。我沒有上前打擾她,我怕她慌張。她養在破砂鍋裡的指甲草開了好幾種顏色的花。

多彩的指甲花莫名讓我惆悵,隱隱壓著淺淺的歡喜。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坡邊遇見了多年未見的野韭花。也遇見了山韭菜的花。山韭菜葉嫩時好包餃子吃,比園地韭味衝。野韭算不得韭,幾乎沒葉子,獨一根細莛,莛頂一朵小花,一棵野韭一輩子就開一朵花,所以特別辣,辣得發苦。野韭花也開在我老家的西坡上,雨後放晴的傍晚,滿坡都是挎著籃子捋韭花的剪影。老家人稱呼野韭為狼虎韭,許是說它內心的虎狼之性吧。花越開越少,近些年幾乎不見。他鄉遇故知似的,我高興著去接近,拍照,最後仍要狠心揪下每一朵,哪怕長在壁邊。野韭花淡粉紫,山韭花青白,兩個很容易辨識。山韭開了花我也要掐了它的葉子,老嫩也不顧了。不管哪種韭,都歸百合科,精細的六瓣花真有百合的意態。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樹下擇韭菜,扛一捆乾柴的老人坐下跟我搭話,說我的韭菜太小,也太少,山上多哩很,半晌能勒一布袋。我的韭花一捧,韭菜一撮兒,嚐個鮮是夠了。韭花擱不住鹽醃或搗成醬,鮮的乾的都可當蔥花使,熱油一烹,做熗鍋面分外出味兒,偶爾一粒烹熟的韭花入口,嚼一嚼,比肉還香。

轉一圈回來,荒野田園的好氣息,氣息裡的清寂和寧靜之味,只需輕輕想一下,即可濾掉心頭的浮塵,踏在鬧市的腳步也因此變得敏捷輕盈。這個過濾的力會漸漸磨損,能頂幾日算幾日。

2019年8月28日 農曆七月廿八 星期三 21到33度,午間晴熱。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千屈菜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山韭花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高處的山羊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胡枝子


"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野韭花開在寂靜的山嶺

□芭蕉雨聲

塔崗湖又瘦了,水位低得出乎我意料。本想著不管多旱,塔崗、獅豹頭、正面水庫一線的水總是滿當當的,可也只剩個清淺的底兒了。

是來看葵花的,葵花不知何時已結了果盤,沉甸甸低垂著。鄉人正用鐮刀削它的頭,裝進三輪車。花稈矮壯的大頭油葵,是用來榨油的,出油率高,黑瓜子小得擱不住嗑。我常在超市買來磨牙,小是小,沒有癟的,嗑半天也不擔心吃多了油脂。

只要從家出來,去哪兒都行。坐車人不挑剔路線,更不在意水的深淺和山的高低。看見石頭就高興,莊稼長在石頭砌的梯田上,人住在石頭壘的院牆裡,門前一棵樹,樹下一塊方石板,碎石一支就是一個小飯桌。不支方桌也要簡略打造一溜兒石凳,可坐可就餐。每見一處我就邁不開步,直望到發呆。陰涼,清淨,安實,曾經的飯場讓人遙想。眼下空餘幽寂和僻靜。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老家人吃飯不在屋裡,城裡人很難理解這種率真的行為,只因他們不是農村人。飯時是最閒的時候,誰家門口有大樹好乘涼,就端著飯碗往那兒聚,聚多了就成了飯場。坐石頭,蹲石頭,圪蹴地上,咋吃都是吃。一碗飯吃個把鐘頭也是有的,噴閒空,拉家常,說說鹹淡笑話。每個人都是鬆弛的,身心不受約束。端著飯碗湊人堆兒,大人小孩都沒有了壞脾氣。抹抹嘴角拍拍肚皮,吃飽飯真讓人愉快。而散漫的性情就是這樣一日日一頓頓養成的。他們自己並不知道,就像穀穗不知道自己到底能長多胖,一切的推進都如日出日落一般,自然練就的。慢生活不單是腳步放緩,心也要放平。偶爾路過或住上幾日,只是形式上的,靜心靜氣不具有持續性,一霎兒即逝,過客終歸過客。

離開省道撇上一條小路,村村通的水泥路倒也平坦,曲折向上盤旋,一溝一嶺各有各的模樣。蔥蘢,嶙峋,草木滋潤,我的眼不夠使。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七月半一過,萬物都在忙著結子,酸棗青豆的多,發白的很少,還得月餘功夫才能染出紅暈。穀子興旺旺的,穀穗粗實,沉得直不起頭,穗頭一彎就彎出了凹凸的花紋,麻花辮似的耐看。大半飽了。穀子算是皮實的秋莊稼,雨水稀少,忍飢挨餓也長得特有骨氣。

這是啥村,回頭得來這兒買小米。攔下一個騎電車的老鄉,說是黑碳窯。這不像村名啊。剛過去那個村子是大池山,這就對了。獅豹頭鄉大池山村,是我心向往而一直未至的地方,誤打誤撞上來了。一路上都是石頭房子,也沒作多少停留就錯過去了。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趁休息的空當,我得四處溜達溜達。

山色空濛,四野安然。城裡的電子時代與這裡關係不大,鄉人依然過著農耕時代的小日子。野遊徒步,尤其進入丘陵起伏的淺山地帶,與老家風味極其相仿,於我便是一種迴歸。群嶺之巔,居高臨下的小村莊,視野開闊,坐在家門外石凳上可以望得見遠近幾層峰嶺,峰不高,嶺綿長,最遠處一列淡化為縹緲的藍灰色,橫在天邊。傍晌午了,陽光半露半藏,小風吹過,生微微涼意。

一個敞開的庭院,院內一位老婦正專心燒地鍋做飯,煙霧飄過屋簷飛向高處。她填一把柴禾,又續一把,火苗舔著鍋臺沿。我沒有上前打擾她,我怕她慌張。她養在破砂鍋裡的指甲草開了好幾種顏色的花。

多彩的指甲花莫名讓我惆悵,隱隱壓著淺淺的歡喜。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坡邊遇見了多年未見的野韭花。也遇見了山韭菜的花。山韭菜葉嫩時好包餃子吃,比園地韭味衝。野韭算不得韭,幾乎沒葉子,獨一根細莛,莛頂一朵小花,一棵野韭一輩子就開一朵花,所以特別辣,辣得發苦。野韭花也開在我老家的西坡上,雨後放晴的傍晚,滿坡都是挎著籃子捋韭花的剪影。老家人稱呼野韭為狼虎韭,許是說它內心的虎狼之性吧。花越開越少,近些年幾乎不見。他鄉遇故知似的,我高興著去接近,拍照,最後仍要狠心揪下每一朵,哪怕長在壁邊。野韭花淡粉紫,山韭花青白,兩個很容易辨識。山韭開了花我也要掐了它的葉子,老嫩也不顧了。不管哪種韭,都歸百合科,精細的六瓣花真有百合的意態。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樹下擇韭菜,扛一捆乾柴的老人坐下跟我搭話,說我的韭菜太小,也太少,山上多哩很,半晌能勒一布袋。我的韭花一捧,韭菜一撮兒,嚐個鮮是夠了。韭花擱不住鹽醃或搗成醬,鮮的乾的都可當蔥花使,熱油一烹,做熗鍋面分外出味兒,偶爾一粒烹熟的韭花入口,嚼一嚼,比肉還香。

轉一圈回來,荒野田園的好氣息,氣息裡的清寂和寧靜之味,只需輕輕想一下,即可濾掉心頭的浮塵,踏在鬧市的腳步也因此變得敏捷輕盈。這個過濾的力會漸漸磨損,能頂幾日算幾日。

2019年8月28日 農曆七月廿八 星期三 21到33度,午間晴熱。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千屈菜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山韭花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高處的山羊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胡枝子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塔崗湖


"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野韭花開在寂靜的山嶺

□芭蕉雨聲

塔崗湖又瘦了,水位低得出乎我意料。本想著不管多旱,塔崗、獅豹頭、正面水庫一線的水總是滿當當的,可也只剩個清淺的底兒了。

是來看葵花的,葵花不知何時已結了果盤,沉甸甸低垂著。鄉人正用鐮刀削它的頭,裝進三輪車。花稈矮壯的大頭油葵,是用來榨油的,出油率高,黑瓜子小得擱不住嗑。我常在超市買來磨牙,小是小,沒有癟的,嗑半天也不擔心吃多了油脂。

只要從家出來,去哪兒都行。坐車人不挑剔路線,更不在意水的深淺和山的高低。看見石頭就高興,莊稼長在石頭砌的梯田上,人住在石頭壘的院牆裡,門前一棵樹,樹下一塊方石板,碎石一支就是一個小飯桌。不支方桌也要簡略打造一溜兒石凳,可坐可就餐。每見一處我就邁不開步,直望到發呆。陰涼,清淨,安實,曾經的飯場讓人遙想。眼下空餘幽寂和僻靜。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老家人吃飯不在屋裡,城裡人很難理解這種率真的行為,只因他們不是農村人。飯時是最閒的時候,誰家門口有大樹好乘涼,就端著飯碗往那兒聚,聚多了就成了飯場。坐石頭,蹲石頭,圪蹴地上,咋吃都是吃。一碗飯吃個把鐘頭也是有的,噴閒空,拉家常,說說鹹淡笑話。每個人都是鬆弛的,身心不受約束。端著飯碗湊人堆兒,大人小孩都沒有了壞脾氣。抹抹嘴角拍拍肚皮,吃飽飯真讓人愉快。而散漫的性情就是這樣一日日一頓頓養成的。他們自己並不知道,就像穀穗不知道自己到底能長多胖,一切的推進都如日出日落一般,自然練就的。慢生活不單是腳步放緩,心也要放平。偶爾路過或住上幾日,只是形式上的,靜心靜氣不具有持續性,一霎兒即逝,過客終歸過客。

離開省道撇上一條小路,村村通的水泥路倒也平坦,曲折向上盤旋,一溝一嶺各有各的模樣。蔥蘢,嶙峋,草木滋潤,我的眼不夠使。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七月半一過,萬物都在忙著結子,酸棗青豆的多,發白的很少,還得月餘功夫才能染出紅暈。穀子興旺旺的,穀穗粗實,沉得直不起頭,穗頭一彎就彎出了凹凸的花紋,麻花辮似的耐看。大半飽了。穀子算是皮實的秋莊稼,雨水稀少,忍飢挨餓也長得特有骨氣。

這是啥村,回頭得來這兒買小米。攔下一個騎電車的老鄉,說是黑碳窯。這不像村名啊。剛過去那個村子是大池山,這就對了。獅豹頭鄉大池山村,是我心向往而一直未至的地方,誤打誤撞上來了。一路上都是石頭房子,也沒作多少停留就錯過去了。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趁休息的空當,我得四處溜達溜達。

山色空濛,四野安然。城裡的電子時代與這裡關係不大,鄉人依然過著農耕時代的小日子。野遊徒步,尤其進入丘陵起伏的淺山地帶,與老家風味極其相仿,於我便是一種迴歸。群嶺之巔,居高臨下的小村莊,視野開闊,坐在家門外石凳上可以望得見遠近幾層峰嶺,峰不高,嶺綿長,最遠處一列淡化為縹緲的藍灰色,橫在天邊。傍晌午了,陽光半露半藏,小風吹過,生微微涼意。

一個敞開的庭院,院內一位老婦正專心燒地鍋做飯,煙霧飄過屋簷飛向高處。她填一把柴禾,又續一把,火苗舔著鍋臺沿。我沒有上前打擾她,我怕她慌張。她養在破砂鍋裡的指甲草開了好幾種顏色的花。

多彩的指甲花莫名讓我惆悵,隱隱壓著淺淺的歡喜。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坡邊遇見了多年未見的野韭花。也遇見了山韭菜的花。山韭菜葉嫩時好包餃子吃,比園地韭味衝。野韭算不得韭,幾乎沒葉子,獨一根細莛,莛頂一朵小花,一棵野韭一輩子就開一朵花,所以特別辣,辣得發苦。野韭花也開在我老家的西坡上,雨後放晴的傍晚,滿坡都是挎著籃子捋韭花的剪影。老家人稱呼野韭為狼虎韭,許是說它內心的虎狼之性吧。花越開越少,近些年幾乎不見。他鄉遇故知似的,我高興著去接近,拍照,最後仍要狠心揪下每一朵,哪怕長在壁邊。野韭花淡粉紫,山韭花青白,兩個很容易辨識。山韭開了花我也要掐了它的葉子,老嫩也不顧了。不管哪種韭,都歸百合科,精細的六瓣花真有百合的意態。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樹下擇韭菜,扛一捆乾柴的老人坐下跟我搭話,說我的韭菜太小,也太少,山上多哩很,半晌能勒一布袋。我的韭花一捧,韭菜一撮兒,嚐個鮮是夠了。韭花擱不住鹽醃或搗成醬,鮮的乾的都可當蔥花使,熱油一烹,做熗鍋面分外出味兒,偶爾一粒烹熟的韭花入口,嚼一嚼,比肉還香。

轉一圈回來,荒野田園的好氣息,氣息裡的清寂和寧靜之味,只需輕輕想一下,即可濾掉心頭的浮塵,踏在鬧市的腳步也因此變得敏捷輕盈。這個過濾的力會漸漸磨損,能頂幾日算幾日。

2019年8月28日 農曆七月廿八 星期三 21到33度,午間晴熱。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千屈菜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山韭花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高處的山羊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胡枝子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塔崗湖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野韭花


"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野韭花開在寂靜的山嶺

□芭蕉雨聲

塔崗湖又瘦了,水位低得出乎我意料。本想著不管多旱,塔崗、獅豹頭、正面水庫一線的水總是滿當當的,可也只剩個清淺的底兒了。

是來看葵花的,葵花不知何時已結了果盤,沉甸甸低垂著。鄉人正用鐮刀削它的頭,裝進三輪車。花稈矮壯的大頭油葵,是用來榨油的,出油率高,黑瓜子小得擱不住嗑。我常在超市買來磨牙,小是小,沒有癟的,嗑半天也不擔心吃多了油脂。

只要從家出來,去哪兒都行。坐車人不挑剔路線,更不在意水的深淺和山的高低。看見石頭就高興,莊稼長在石頭砌的梯田上,人住在石頭壘的院牆裡,門前一棵樹,樹下一塊方石板,碎石一支就是一個小飯桌。不支方桌也要簡略打造一溜兒石凳,可坐可就餐。每見一處我就邁不開步,直望到發呆。陰涼,清淨,安實,曾經的飯場讓人遙想。眼下空餘幽寂和僻靜。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老家人吃飯不在屋裡,城裡人很難理解這種率真的行為,只因他們不是農村人。飯時是最閒的時候,誰家門口有大樹好乘涼,就端著飯碗往那兒聚,聚多了就成了飯場。坐石頭,蹲石頭,圪蹴地上,咋吃都是吃。一碗飯吃個把鐘頭也是有的,噴閒空,拉家常,說說鹹淡笑話。每個人都是鬆弛的,身心不受約束。端著飯碗湊人堆兒,大人小孩都沒有了壞脾氣。抹抹嘴角拍拍肚皮,吃飽飯真讓人愉快。而散漫的性情就是這樣一日日一頓頓養成的。他們自己並不知道,就像穀穗不知道自己到底能長多胖,一切的推進都如日出日落一般,自然練就的。慢生活不單是腳步放緩,心也要放平。偶爾路過或住上幾日,只是形式上的,靜心靜氣不具有持續性,一霎兒即逝,過客終歸過客。

離開省道撇上一條小路,村村通的水泥路倒也平坦,曲折向上盤旋,一溝一嶺各有各的模樣。蔥蘢,嶙峋,草木滋潤,我的眼不夠使。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七月半一過,萬物都在忙著結子,酸棗青豆的多,發白的很少,還得月餘功夫才能染出紅暈。穀子興旺旺的,穀穗粗實,沉得直不起頭,穗頭一彎就彎出了凹凸的花紋,麻花辮似的耐看。大半飽了。穀子算是皮實的秋莊稼,雨水稀少,忍飢挨餓也長得特有骨氣。

這是啥村,回頭得來這兒買小米。攔下一個騎電車的老鄉,說是黑碳窯。這不像村名啊。剛過去那個村子是大池山,這就對了。獅豹頭鄉大池山村,是我心向往而一直未至的地方,誤打誤撞上來了。一路上都是石頭房子,也沒作多少停留就錯過去了。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趁休息的空當,我得四處溜達溜達。

山色空濛,四野安然。城裡的電子時代與這裡關係不大,鄉人依然過著農耕時代的小日子。野遊徒步,尤其進入丘陵起伏的淺山地帶,與老家風味極其相仿,於我便是一種迴歸。群嶺之巔,居高臨下的小村莊,視野開闊,坐在家門外石凳上可以望得見遠近幾層峰嶺,峰不高,嶺綿長,最遠處一列淡化為縹緲的藍灰色,橫在天邊。傍晌午了,陽光半露半藏,小風吹過,生微微涼意。

一個敞開的庭院,院內一位老婦正專心燒地鍋做飯,煙霧飄過屋簷飛向高處。她填一把柴禾,又續一把,火苗舔著鍋臺沿。我沒有上前打擾她,我怕她慌張。她養在破砂鍋裡的指甲草開了好幾種顏色的花。

多彩的指甲花莫名讓我惆悵,隱隱壓著淺淺的歡喜。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坡邊遇見了多年未見的野韭花。也遇見了山韭菜的花。山韭菜葉嫩時好包餃子吃,比園地韭味衝。野韭算不得韭,幾乎沒葉子,獨一根細莛,莛頂一朵小花,一棵野韭一輩子就開一朵花,所以特別辣,辣得發苦。野韭花也開在我老家的西坡上,雨後放晴的傍晚,滿坡都是挎著籃子捋韭花的剪影。老家人稱呼野韭為狼虎韭,許是說它內心的虎狼之性吧。花越開越少,近些年幾乎不見。他鄉遇故知似的,我高興著去接近,拍照,最後仍要狠心揪下每一朵,哪怕長在壁邊。野韭花淡粉紫,山韭花青白,兩個很容易辨識。山韭開了花我也要掐了它的葉子,老嫩也不顧了。不管哪種韭,都歸百合科,精細的六瓣花真有百合的意態。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樹下擇韭菜,扛一捆乾柴的老人坐下跟我搭話,說我的韭菜太小,也太少,山上多哩很,半晌能勒一布袋。我的韭花一捧,韭菜一撮兒,嚐個鮮是夠了。韭花擱不住鹽醃或搗成醬,鮮的乾的都可當蔥花使,熱油一烹,做熗鍋面分外出味兒,偶爾一粒烹熟的韭花入口,嚼一嚼,比肉還香。

轉一圈回來,荒野田園的好氣息,氣息裡的清寂和寧靜之味,只需輕輕想一下,即可濾掉心頭的浮塵,踏在鬧市的腳步也因此變得敏捷輕盈。這個過濾的力會漸漸磨損,能頂幾日算幾日。

2019年8月28日 農曆七月廿八 星期三 21到33度,午間晴熱。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千屈菜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山韭花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高處的山羊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胡枝子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塔崗湖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野韭花


衛輝大池山的山嶺 開滿了野韭菜的花兒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