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濰坊市----取濰縣和坊子首字而成,世界風箏之都'

"
"
山東濰坊市----取濰縣和坊子首字而成,世界風箏之都

濰坊,山東省下轄地級市,古稱“濰州”、“濰縣”,總面積 15859平方公里 ,總人口936萬人。濰坊是世界風箏之都,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
山東濰坊市----取濰縣和坊子首字而成,世界風箏之都

濰坊,山東省下轄地級市,古稱“濰州”、“濰縣”,總面積 15859平方公里 ,總人口936萬人。濰坊是世界風箏之都,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山東濰坊市----取濰縣和坊子首字而成,世界風箏之都

一、歷史沿革

1、漢置平壽縣,治今濰坊市西南,屬北海郡。北齊移置下密縣(西漢置,故址在今昌邑縣東),治今濰坊市,屬高陽郡;平壽縣省入。

2、隋開皇三年(583年)廢高陽郡,十六年置濰州,仍治下密縣;為市境名濰之始。大業二年(606年)改下密為北海縣。三年州廢,置北海郡。唐武德二年(619年)復置濰州,治北海縣(今濰坊市)。

3、北宋屬京東東路。金屬山東東路。元屬益都路。明洪武初省北海縣,洪武九年(1376年)降濰州為縣,屬青州府。

4、1913年屬膠東道。1925年分屬萊膠、淄青二道,1928年直屬山東省。1940—1948年屬魯中行政區和濱北專區。

5、1948年析濰縣城區及坊子礦區於今市區置濰坊特別市,取各首字命名;同年置昌濰專區。1949年濰坊特別市改為濰坊市;同年降為縣級市,屬昌濰專區。1967年昌濰專區改稱昌濰地區。1981年昌濰地區改稱濰坊地區。

6、1983年濰坊地區撤銷,改設地級濰坊市。

二、地名來歷

1、濰:隋開皇十六年 (596) 置濰州,治所在舊下密縣城 (今山東濰坊市)。明洪武九年 (1376) 改為濰縣《寰宇記》 卷18濰州: “取界內濰水為名。”

2、坊:坊子這個名稱是從古驛道的設立而得名的,根據古驛道30裡為一坊的傳統計算方法,由於當時坊子離濰縣縣城正好30里路,坊子一名也就由此得來。清朝光緒年間,坊子炭業有了一定發展,前寧家溝村劉起有父子在現前寧村西南一華里處的官路旁建了一處客店,並自己取名叫“坊子店”。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清政府在此設立了地方行政管理機構,始稱坊子鎮。

3、濰坊:1948年山東革命根據地由濰縣城及坊子礦區析置濰坊特別市,治所即今山東濰坊市。由濰縣和坊子礦區各取首字為名。1949年改置濰坊市。

三、旅遊景點

"
山東濰坊市----取濰縣和坊子首字而成,世界風箏之都

濰坊,山東省下轄地級市,古稱“濰州”、“濰縣”,總面積 15859平方公里 ,總人口936萬人。濰坊是世界風箏之都,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山東濰坊市----取濰縣和坊子首字而成,世界風箏之都

一、歷史沿革

1、漢置平壽縣,治今濰坊市西南,屬北海郡。北齊移置下密縣(西漢置,故址在今昌邑縣東),治今濰坊市,屬高陽郡;平壽縣省入。

2、隋開皇三年(583年)廢高陽郡,十六年置濰州,仍治下密縣;為市境名濰之始。大業二年(606年)改下密為北海縣。三年州廢,置北海郡。唐武德二年(619年)復置濰州,治北海縣(今濰坊市)。

3、北宋屬京東東路。金屬山東東路。元屬益都路。明洪武初省北海縣,洪武九年(1376年)降濰州為縣,屬青州府。

4、1913年屬膠東道。1925年分屬萊膠、淄青二道,1928年直屬山東省。1940—1948年屬魯中行政區和濱北專區。

5、1948年析濰縣城區及坊子礦區於今市區置濰坊特別市,取各首字命名;同年置昌濰專區。1949年濰坊特別市改為濰坊市;同年降為縣級市,屬昌濰專區。1967年昌濰專區改稱昌濰地區。1981年昌濰地區改稱濰坊地區。

6、1983年濰坊地區撤銷,改設地級濰坊市。

二、地名來歷

1、濰:隋開皇十六年 (596) 置濰州,治所在舊下密縣城 (今山東濰坊市)。明洪武九年 (1376) 改為濰縣《寰宇記》 卷18濰州: “取界內濰水為名。”

2、坊:坊子這個名稱是從古驛道的設立而得名的,根據古驛道30裡為一坊的傳統計算方法,由於當時坊子離濰縣縣城正好30里路,坊子一名也就由此得來。清朝光緒年間,坊子炭業有了一定發展,前寧家溝村劉起有父子在現前寧村西南一華里處的官路旁建了一處客店,並自己取名叫“坊子店”。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清政府在此設立了地方行政管理機構,始稱坊子鎮。

3、濰坊:1948年山東革命根據地由濰縣城及坊子礦區析置濰坊特別市,治所即今山東濰坊市。由濰縣和坊子礦區各取首字為名。1949年改置濰坊市。

三、旅遊景點

山東濰坊市----取濰縣和坊子首字而成,世界風箏之都

1、金寶樂園。於1996年建成開業 ,位於濰坊市奎文經濟開發區,距市中心三公里,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及山東省自駕遊示範點”、“省十佳工農業旅遊區”、“省級青少年國防教育基地”,總面積六十萬平方米。按照“新、奇、特”的娛樂要求進行了全新的規劃和擴建,形成了既相互關聯又自成一體的六大遊覽區:情緣園、濰坊動物園、濰坊防震減災科普館、綜合娛樂區、天然氧吧休閒區和濰坊金泉寺。

"
山東濰坊市----取濰縣和坊子首字而成,世界風箏之都

濰坊,山東省下轄地級市,古稱“濰州”、“濰縣”,總面積 15859平方公里 ,總人口936萬人。濰坊是世界風箏之都,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山東濰坊市----取濰縣和坊子首字而成,世界風箏之都

一、歷史沿革

1、漢置平壽縣,治今濰坊市西南,屬北海郡。北齊移置下密縣(西漢置,故址在今昌邑縣東),治今濰坊市,屬高陽郡;平壽縣省入。

2、隋開皇三年(583年)廢高陽郡,十六年置濰州,仍治下密縣;為市境名濰之始。大業二年(606年)改下密為北海縣。三年州廢,置北海郡。唐武德二年(619年)復置濰州,治北海縣(今濰坊市)。

3、北宋屬京東東路。金屬山東東路。元屬益都路。明洪武初省北海縣,洪武九年(1376年)降濰州為縣,屬青州府。

4、1913年屬膠東道。1925年分屬萊膠、淄青二道,1928年直屬山東省。1940—1948年屬魯中行政區和濱北專區。

5、1948年析濰縣城區及坊子礦區於今市區置濰坊特別市,取各首字命名;同年置昌濰專區。1949年濰坊特別市改為濰坊市;同年降為縣級市,屬昌濰專區。1967年昌濰專區改稱昌濰地區。1981年昌濰地區改稱濰坊地區。

6、1983年濰坊地區撤銷,改設地級濰坊市。

二、地名來歷

1、濰:隋開皇十六年 (596) 置濰州,治所在舊下密縣城 (今山東濰坊市)。明洪武九年 (1376) 改為濰縣《寰宇記》 卷18濰州: “取界內濰水為名。”

2、坊:坊子這個名稱是從古驛道的設立而得名的,根據古驛道30裡為一坊的傳統計算方法,由於當時坊子離濰縣縣城正好30里路,坊子一名也就由此得來。清朝光緒年間,坊子炭業有了一定發展,前寧家溝村劉起有父子在現前寧村西南一華里處的官路旁建了一處客店,並自己取名叫“坊子店”。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清政府在此設立了地方行政管理機構,始稱坊子鎮。

3、濰坊:1948年山東革命根據地由濰縣城及坊子礦區析置濰坊特別市,治所即今山東濰坊市。由濰縣和坊子礦區各取首字為名。1949年改置濰坊市。

三、旅遊景點

山東濰坊市----取濰縣和坊子首字而成,世界風箏之都

1、金寶樂園。於1996年建成開業 ,位於濰坊市奎文經濟開發區,距市中心三公里,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及山東省自駕遊示範點”、“省十佳工農業旅遊區”、“省級青少年國防教育基地”,總面積六十萬平方米。按照“新、奇、特”的娛樂要求進行了全新的規劃和擴建,形成了既相互關聯又自成一體的六大遊覽區:情緣園、濰坊動物園、濰坊防震減災科普館、綜合娛樂區、天然氧吧休閒區和濰坊金泉寺。

山東濰坊市----取濰縣和坊子首字而成,世界風箏之都

2、濰坊風箏博物館。以中國風箏之鄉濰坊的風箏歷史文化為依託,是世界著名的風箏專業博物館。展館收藏、陳列了古今中外的風箏珍品及有關風箏的文物資料,充分體現了風箏文化所獨具的藝術魅力,成為了傳播和弘揚風箏文化的藝術交流中心。

圖文丨來源: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