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珪的漢化之痛:先悖人倫強娶小姨,後因誤讀漢學,為子所殺

從遠古到今天,人類從來沒停止過遷移的腳步。從拓跋鮮卑自祖地大興安嶺嘎仙洞南遷開始,經過200多年時間,終於在拓跋珪的帶領下正式入侵中原。

這時的中國北方,還有慕容鮮卑的後燕與南燕、羌人的後秦、氐人的後涼、匈奴的北涼、禿髮鮮卑的南涼、隴西鮮卑的西秦。各少數民族政權林立,難言誰強大可能對中原百姓更為有利,不過這些少數民族多少在政治、文化方面都已有較深的漢化痕跡,而拓跋珪的北魏恰恰是所有人眼中最落後、最野蠻的那個。所幸,他們的選擇是漢化,而不是將耕田變為草場。

拓跋珪的選擇——漢化

拓跋珪的漢化之痛:先悖人倫強娶小姨,後因誤讀漢學,為子所殺

客觀而言,拓跋珪並不是拓跋鮮卑中的漢化第一人,更不是最適合推動北魏漢化的那一個人。因為從史料來看,拓跋珪在帶領鐵騎踏足中原之時,他甚至都從沒有在中原真正生活過。不過幸好,早在公元338年,從拓跋珪的祖父拓跋什翼犍建代國起,漢化頗深的拓跋什翼犍已為未來的拓跋鮮卑指明瞭漢化的發展方向。

剛進入中原之時的北魏,到底有多落後呢?首先,在國家經濟方面,北魏建國之初,由於長期戰亂,傳統的遊牧經濟甚至無法滿足糧食這一基礎需求,早期的糧食只能依靠後燕支持。其次,原始的部落形態依然保持,導致內亂不斷,更要命的是國家戰力難以組織。其中最好的例證就是公元395年的參合陂之戰,拓跋珪能用於追擊慕容寶的騎兵只有兩萬,而公元396年慕容垂死後,到了打順風仗的時候,拓跋珪攻打後燕的大軍突然猛增至40萬,兩戰前後相隔時間不足一年。最後,軍隊缺乏訓練和分工。當時北魏大軍幾乎沒有步兵,都是騎兵,完全是以遊牧民族的作戰天賦在打仗,所以初入中原之時,遇到如攻打中山城這樣的攻堅戰,兵力再多也打不下來。

拓跋珪並不是一個盲目遵祖制行事的人,問題他一定是知道的,但他沒有盲目的堅持自己的遊牧文化,也沒有盲目的遵從祖父拓跋什翼犍制定的漢化方針。《北史》記載了他在公元398年,到真定、鄴城等地民間進行了調研,才有了後來北魏的第一次加速漢化。

拓跋鮮卑的第一次加速漢化

拓跋珪的漢化之痛:先悖人倫強娶小姨,後因誤讀漢學,為子所殺

公元398年7月,拓跋珪下令遷都平城(今山西大同),這是拓跋鮮卑第一次將都城從草原遷至中原地區。隨後建宮殿、宗廟、社稷。然後標明道路、耕田、審計度量,派官員巡查全國,斬不守法官員、親自廢黜庸官。11月,完善拓跋什翼犍建立的仿漢制律法和官員體系。更狠的是,拓跋珪在出身關東名門“清河崔氏”子弟崔宏的建議下,強制廢除了以血緣關係維持的部落制度,直接按居住地進行編戶,完全以漢人的方式改變了北魏舊有的原始部落化組織模式。

公元399年,拓跋珪增設負責傳授漢學的五經博士,增加國子太學生員三千人,命各地收集書籍送至都城平城。公元404年,拓跋珪進一步完善北魏爵位制度和官員品級,強化各地漢學教育和優化了人才選拔制度。

這次北魏的加速漢化雖然並不徹底,但從根本上解決了北魏帝國的內部組織模式和經濟體系,為未來北魏一統中國北方奠定了基礎。

迷戀上寒食散的拓跋珪——學好不容易,學壞一出溜

拓跋珪的漢化之痛:先悖人倫強娶小姨,後因誤讀漢學,為子所殺

當一個文明學習另一個文明之時,我們總習慣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作為原則。然而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

在後世無數史家看來,拓跋鮮卑作為一個落後的文明,倡導漢學,學習漢文化總是那麼理所應當。就在拓跋珪加速北魏漢化的時候,其實我們也可以看到無數北魏內部的叛亂。這一過程在後世眼中,總能找到各種理由,比如:不受教化、野蠻本性等等。卻從沒有人會認為這是漢化為北魏這個異族王朝所帶來的,其中艱辛恐怕只有拓跋珪自己清楚。

學好不容易,學壞一出溜。在拓跋珪倡導漢化之時,雖有取其精華的部分,但糟粕是什麼?真的很難搞清楚。於是,拓跋珪也被帶壞了。當時漢人貴族中流行著一種毒品——寒食散,拓跋珪作為皇帝、貴族中的貴族,也就跟風沾上了。史書記載,拓跋珪執政後期因服用寒食散性情大變,變得剛愎自用、猜忌多疑,因為睡眠不好,拓跋珪睡不著就回想大臣的不好,然後猜忌濫殺。大臣惶恐不安,導致無心政事。其時,拓跋珪年僅30多歲,尚屬壯年,餘威猶在,大家只能忍著。

北魏漢化之痛——拓跋鮮卑的魔咒

拓跋珪的漢化之痛:先悖人倫強娶小姨,後因誤讀漢學,為子所殺

魔咒一詞,在小編我寫慕容鮮卑之時曾用過,到拓跋鮮卑身上貌似同樣適用。慕容鮮卑的魔咒是人才太多、兄弟相愛相殺以及多情,而到拓跋鮮卑這裡就更為殘酷——父子相殺

早在公元316年,時任拓跋鮮卑首領拓跋猗盧就是被長子拓跋六修所殺,到拓跋珪的爺爺拓跋什翼犍這裡,又是被兒子拓跋寔君所殺。這是屬於拓跋鮮卑的魔咒,拓跋珪同樣沒有躲過,但至少這一魔咒到此而止。拓跋珪被兒子所殺,其實可能依然是一種漢化之痛。

如同今天的網絡暴民總會斷章取義一樣,拓跋珪也犯了同樣類似的錯誤。公元409年10月,拓跋珪準備立長子拓跋嗣為太子,同時殺死了拓跋嗣的親生母親劉貴人。拓跋珪告訴拓跋嗣:過去漢武帝準備立其子劉弗陵,於是殺死其母鉤弋夫人,為的是不讓婦人蔘與國家大事,致使外戚亂政。

在後來的網絡之中,這成為了拓跋珪殘暴的證據,而小編更願意相信這是拓跋珪長期服用寒食散的多疑與對漢學沒有消化通透的證明。

為此,拓跋珪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拓跋嗣在得到母親被殺消息後,痛哭與悲傷不止,拓跋珪大怒,於是將立儲的視線轉向了次子拓跋紹。

這個拓跋紹身世更為奇葩,他是拓跋珪與母親賀氏妹妹所生的兒子。當初,拓跋珪看到自己的小姨漂亮,於是殺死了自己的姨父,強取娶了自己母親妹妹生下了拓跋紹。當拓跋珪看向自己時,拓跋紹也怕了。拓跋紹本就是殘暴之人,當力主漢化的父親拓跋珪看向自己時,自己的身世更不堪漢學倫理所琢磨,於是拓跋紹發動了叛亂。

公元409年10月13日,拓跋紹叛亂,入宮將父親拓跋珪殺害。時拓跋珪年僅39歲,壯年而亡。

之後,拓跋嗣入宮,斬拓跋紹繼位。後來,拓跋嗣為父親、北魏開國皇帝拓跋珪上廟號為“烈宗”,而非“太祖”或“太宗”,即根本不認父親為開國之君,多少也有其心中的不滿。直到後代子孫拓跋宏(元宏)一輩,才將拓跋珪的廟號改為“太祖”。

所幸,隨著拓跋鮮卑漢化日深,北魏自拓跋珪之後,再無子殺父的事情發生。北魏也終將為中國歷史結束十六國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