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鉅虧70億元離場 深鐵將推動萬科董事會換屆

萬科集團 廣州恆大 華潤集團 投資 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 2017-06-10

恆大參與了一場世紀股權之爭,但沒能發言便已離場。長袖善舞的許家印是無奈退出,還是另有圖謀?

⊙記者 邵好 ○編輯 全澤源

6月9日晚間,中國恆大與萬科A相繼發佈公告確認,將向深圳地鐵集團轉讓股權的出讓方為恆大。正如上證報6月8日刊發的《恆大掐點撤退深鐵精準集權 “誰的萬科”定盤》報道所述,此次恆大對萬科的投資是一筆虧本買賣:不足一年時間,其鉅虧約70億元,超過其2016年歸屬公司股東淨利潤。

這一結局似乎早已註定,在深圳地鐵集團接過華潤所持股權後,萬科A股價已進入相對平穩狀態,恆大亦於3月16日將所持股權的表決權等權利不可撤銷地委託給深圳地鐵集團。

恆大掐點清倉

6月9日晚間,萬科A發佈股份轉讓提示性公告,深圳地鐵集團與中國恆大旗下10家下屬公司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恆大方面將所持有的15.5321億股萬科A股以協議轉讓方式全部轉讓給深圳地鐵集團,就此清倉萬科。轉讓完成後,深圳地鐵集團將持有32.4281億股萬科A股,佔万科總股本的29.38%,從而超越寶能系25.4%的持股份額,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

根據雙方協商,上述15.5321億股轉讓總價約為292億元,較恆大此前建倉時362.73億元的成本縮水約70.73億元,虧損幅度為19.5%。減持均價約合18.8元/股,較萬科A 20.87元/股的最新收盤價折讓約9.92%。

折價受讓實屬市場意料。一般而言,大宗交易都有打折的慣例,當前萬科A市價不過20元出頭,恆大若想通過二級市場減持恐怕要耗費更大的成本。

為何恆大要在此時套現離場?要知道深圳地鐵集團今年1月受讓華潤所持萬科股份時的均價還是22元/股。

在市場人士看來,具體何時轉讓,恆大並沒有太大的選擇餘地。一方面,由於恆大最後一次增持萬科是在2016年11月29日,故為規避短線交易,其在此後半年內不能反向交易賣出持股。此時距離該“禁售”期僅過去了數個交易日。

提前不行,拖後亦有難度。目前,萬科董事會遲遲不進行換屆選舉而處於“超期服役”階段,一個重要原因或是在“等待”深圳地鐵集團。按照公司章程,今年1月方才接手萬科15.31%股權的深圳地鐵集團,至7月份才有提名董事的資格。此次徹底拿下恆大所持股權,使之在日後換屆選舉中能夠佔據主動,最大程度避免不確定因素。

深鐵集團入主

自2016年下半年涉足“寶萬之爭”開始,恆大的真實意圖就令外界捉摸不透。

彼時,寶能已與華潤、萬科管理層等纏鬥正酣,安邦在初期拿下預定籌碼後不再操作。作為萬科的同行,恆大卻突然殺出,買入速度之快、建倉力道之大,令人咋舌。市場甚至一度傳出“恆大站隊寶能”、“恆大收購萬科”的傳言。

畢竟,經過了前期寶能、安邦的建倉,彼時的萬科估值已不似早前那麼便宜。恆大一邊高位建倉,一邊又不計成本地拉高股價,無法令外界相信這會是一個追求投資收益的“財務投資者”。果然,在各路資本大鱷建倉完畢後,萬科A股價也沒有了之前的活力,從最高的29元一路跌至21元上下,恆大也從浮盈數十億變為鉅虧。

除了虧錢,恆大似乎也沒有在萬科討到話語權。在深圳地鐵集團接受華潤所持股權後,恆大便“率先”示好,將持有的萬科股份(佔總股本的14.07%)的表決權、提案權及參加股東大會的權利不可撤銷地委託給深圳地鐵集團,由後者自行決定前述特定股東權利的行使。

昨日晚,深圳地鐵集團表示,通過此次受讓萬科股份,將進一步增強深圳地鐵集團成為萬科基石股東的信心,有利於證券市場健康發展,有利於萬科股權結構優化。其將支持萬科的混合所有制結構,支持萬科城市配套服務商戰略和事業合夥人機制,支持萬科管理團隊按照既定戰略目標,實施運營和管理,支持深化“軌道+物業”發展模式,並將依法依規推動萬科董事會換屆工作。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