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腔調|讓人慾罷不能的故事——且聽下回分解!

王月波 藝術 袁闊成 柳敬亭 央廣網 2017-06-17

曲藝的傳承·評書

一說起評書,就會自然地想起評書聯播,對很多人來說,那是從廣播裡傳出的聲音記憶。如今在北京南城,一個叫做宣南書館的地方,每個週末都會傳出這樣頓挫遲疾的說書聲。

臺上說書人一口丹田氣,連說一個小時,引人入勝,臺下的觀眾聽得是津津有味,這就是北京評書。

評書是古老的藝術,歷史源遠流長。張次溪在著作《人民首都的天橋》裡說:“評者,論也,以古事而今說,再加以評論,謂之評書。”

評書因地區不同而名稱各異。北方叫做評書;江浙一帶以及福州叫做評話;湖北、四川等地還叫做評書。

北京評書是北方評書的主體,它形成於北京,盛於京、津、冀和東三省等地。北京評書最大的特點就是字正腔圓和文化底蘊。

早在明代,北方評書已臻於成熟。從那時起,評書的發展過程出現了四次高潮期:

第一次高潮在明末清初。那時,評書名家輩出,柳敬亭是其中的佼佼者。

第二次高潮在清末民國初期。代表人物有號稱評書大王的雙厚坪。

第三次高潮,是上世紀30~40年代。代表人物有王傑魁、連闊如、陳士和等。

第四次高潮,是上世紀50年代以來。湧現了一批技藝精湛、深受歡迎的評書演員,如陳蔭榮、李鑫茌、袁闊成、單田芳、劉蘭芳、田連元、連麗如等。

北京評書的傳承人連麗如先生帶著弟子為評書藝術的傳承做著自己的貢獻。說起當年評書流行時的輝煌,連麗如先生回憶道:

“清朝末年、民國那個時候,北京的評書是起了好幾個高潮。我說書的時候天橋有二、三十個書館。我父親說書的時候,天橋有四十多個書館,全北京得有一百多個書館。你想,一百多個書館,一個書館兩、三場,白天一場,晚上一場,有的還要加早場,那時候的評書相當輝煌”。

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 連麗如

各位評書表演藝術家們各具特色,陳蔭榮表演細膩、逼真,尤其擅於運用典故;李鑫茌藝術功力深厚,表演細膩、平和,而袁闊成則是熱鬧火熾、幽默風趣。

上世紀八十、九十年代被譽為是“評書黃金二十年”,廣播是重要的載體。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評書專欄,獲得了大量聽眾的喜愛和好評。但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人們娛樂方式變得多樣化,“黃金二十年”後的評書不再那麼火熱了。儘管如此,仍然有一批熱愛評書的從業者在努力地傳承和發揚著這項口頭講說的表演藝術形式。在年輕一代的評書演員中,王玥波是其中一位代表人物。

評書演員 王玥波

說起宣南書館成立的這十年,評書演員王玥波感觸頗深:

“評書藝術有它獨到的藝術手段和藝術特色,是書加評書藝術加評書演員。藝術是通過演員來表現的,沒有演員這個手段是施展不開的。我們宣南書館建立也十年了,這十年我們就幹一個事情——說書。具體工作很多,比如說有專人一趟一趟地去圖書館把過去的老腳本,甚至過去舊報上的連載給挖掘、整理出來。”

去年,“宣南書館”遷入位於天橋藝術大廈的新址,連麗如、王玥波等多位評書表演藝術家也隨“宣南書館”一起重返天橋。雖然連先生已有75歲高齡,但仍堅持每場演出必到,她說:

“這就是評書的魅力,我說書為什麼好聽?練的呀!我看觀眾啊,觀眾一不愛聽了我想,應當怎麼給他說住了。我父親常說,你說書你要看觀眾在想什麼,你要說到他心縫裡,要把他說住了,這就是現場。你不會說現場,就不會說廣播,就不吸引人,就不生動。你不會說現場,就不會說電視評書”。

2008年6月7日,北京評書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國家給予大力扶持,評書演員們在精心構思、不斷創作,進行更好的表演,相關從業者也更注重對評書藝術的保護,整理文字資料,錄製音視頻資料等,以便日後更好地留存和傳播。

在弘揚傳統文化的同時,被列入非遺名錄的評書也更加註重傳承,對於這個問題,連麗如先生的弟子、就職於中華書局的樑彥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關於傳承,我們這十年通過書館評書的開展,一個是培養了年輕演員,再一個是培養了聽眾。我覺得這個對於後者來說重要性更大,因為對演員來說,只要有舞臺,有書目,就能去說書、去展示自己,但觀眾的培養可不是朝夕之功。”

實幹就是最好的傳承。聽的人多,看的人多,喜歡的人多,就是對評書藝術最大的支持。評書——這個最初從“話匣子”飄出來的聲音,如今正通過書館、廣播和網絡平臺等讓它再次綻放光芒。

胸中具成竹,舌底翻蓮花,希望聽書可以成為更多年輕人一種時尚的生活方式。

播講人:阿龍(盧文龍)

北京電視臺主持人,著名民俗學者。

曾主持節目:《這裡是北京》、《阿龍說北京》等。

中國腔調

展現中華傳統文化無窮魅力

思考中華傳統文化傳承發展

採編:劉晶晶

錄音合成:李曉東

製作人:趙宇

編輯:李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