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人身份特殊網上陷阱隱蔽 如何第一時間規避

網遊 文章 海軍 軟件 解放軍報融媒體 2017-05-20

來源:中國軍網綜合 作者:莊乾軍、高先千、王冠華 責任編輯:姚遠

輕點鼠標,就能與千里之外的親人視頻;坐在房間,便能買到遠在天邊的貨物;足不出戶,各種娛樂信息通過互聯網終端撐爆眼球……當前,互聯網給人們日常生活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便捷,傳統的交往、消費、娛樂方式發生了巨大改變。

“互聯網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好,它是阿里巴巴的寶庫,裡面有取之不盡的寶物;用不好,它是潘多拉的魔盒,給人類自己帶來無盡的傷害。”互聯網在給人以溫柔的同時,也暗藏著陷阱。

近年來,一些人網上交友不加區分被敵特勾連策反,網上購物不加節制成為月光族、信貸族,網上購買違規違禁物品身陷囹圄,網上涉黃、涉賭、涉毒,身心健康被侵蝕毒害等案例觸目驚心、令人警醒。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網絡空間的自由並非不加約束的自由。對於人生觀、價值觀正處於培樹期的青年官兵,只有不斷加強對其網上行為的教育引導,提升辨識度和免疫力,才能築牢尊法守法防線,抵制網上不良誘惑,遏制違法犯罪苗頭。

軍人身份特殊網上陷阱隱蔽 如何第一時間規避

驅散網絡生活中的“霧霾”

——北海艦隊某潛艇試訓基地教育官兵嚴防網上陷阱的新聞觀察

■莊乾軍 高先千 王冠華

揭開網上陷阱的溫情面紗

都說“千里難尋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近日,北海艦隊某潛艇試訓基地魚雷技術隊教導員周韜,卻因官兵網上交友問題憂心忡忡。

基地定期組織的“陌生網友清零”活動中,周韜發現QQ、微信等社交軟件中的陌生網友雖被清除,可通過網絡遊戲交友的現象尚未杜絕,比如戰士小朱在某款競技網遊中,就有120餘名好友。

小朱的這些好友都是在玩網絡遊戲時添加的。他坦誠地說:“我和這些好友只玩遊戲,不談工作,應該不會造成失洩密。”殊不知,如果不法分子隱藏其中,蓄意勾連策反,後果不堪設想。經教育引導,小朱主動刪除了網遊好友。即便如此,周韜還是放心不下:“清零活動年年開展,交友隱患仍然存在。網上交友陷阱還有多少?官兵們能否及時規避?這些問題讓人擔憂。”

此外,周韜在基地前不久開展的一次調查中還發現,近3年,官兵們收發快遞數量逐年增多,絕大部分是網購物品,涵蓋零食、衣服、生活用品等不同類別;不少官兵曾收到過商品推銷,其中不乏“黃賭毒”“假冒軍品”等。

“網購便捷、實惠,已成為官兵消費主流方式,但頻繁網購存在違法消費、愚昧消費、攀比消費、盲從消費等諸多問題,對官兵的思想容易產生衝擊。”該基地政治工作部主任劉軍聯繫近年來網上頻發的網絡裸貸、非法網絡集資等違法犯罪案件,深有感觸地說。

今年春節期間,官兵“搶紅包”現象引起該基地劑量站教導員孟美男的警惕。眼看官兵建立的“搶紅包群”有押寶賭博之嫌,孟美男果斷叫停並解散了“搶紅包群”。聯想到個別官兵經常光顧的網上有償棋牌室和社會上賭球博彩等行為,孟美男心有餘悸,“黃賭毒等問題披上網絡的外衣,變得更加隱蔽危險。信息之窗一旦打開,蒼蠅臭蟲也飛了進來,如何給官兵的思想罩上一層紗窗,這是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又一考驗。”

網絡是把雙刃劍。網絡因其隱蔽性導致其不易被監管調查,網絡的開放性和快捷性,也讓官兵在無意間踩到“紅線”而不知情,增加了辨識難度。

軍人身份特殊網上陷阱隱蔽 如何第一時間規避

教育免疫力弱的“易感人群”

軍人身份特殊,網上陷阱隱蔽,如何幫助官兵在第一時間預防和規避網上陷阱,成為擺在各級帶兵人面前的必答題。

不久前,警通連指導員王少飛發現,女兵小彭休假歸隊後,閒暇時總是躲在房間翻看手機,朋友圈轉發的內容均是涉及某明星的八卦新聞。

“每當這位明星發微博,我第一時間轉發;‘後援團’集資,我主動捐份子錢……”一番談心後,小彭坦言,瘋狂的追星行為,已讓自己入不敷出、身心疲憊。

為此,王指導員一邊耐心細緻地做好小彭的思想工作;一邊發揮其特長,讓小彭擔任基地電視臺播音主持人。漸漸地,小彭認識到盲目追星的危害,自覺校正了思想和行為偏差。

該基地總結近年來官兵遭遇網上陷阱的案例發現,“網購頻繁、沉迷網遊、網上交友活躍的官兵”“方便接觸使用網絡的官兵”“新兵、畢業學員、零散調入人員”和“休假、學習歸隊人員”等“易感人群”需特別關注。

為此,該基地組織思想骨幹、保衛委員兩支隊伍培訓,摸透官兵網上行為的心理需求,紮實有效開展網上預警工作。

針對處於崗位調整、休假探親等特殊時期的官兵,為他們建立心理檔案和在外人員定期聯繫機制,通過動態跟蹤,隨時瞭解官兵心理行為變化。

行為上架起制度防範的高壓線,思想上更需價值引領的指南針。日常教育中,該基地不斷加強官兵正確交往、合理消費、健康娛樂等教育,引導官兵面對誘惑做出正確判斷。

中士溫暖一度迷戀觀看網絡直播,經常在一些直播平臺為主播送上虛擬禮物,並打算退伍後當一名“網紅”。

教育課堂上,指導員王少飛蒐集列舉大量事例,揭示了一些網絡主播為博得關注度,不惜將涉黃、涉暴場景搬上屏幕,甚至做出“偽慈善”“偽正義”等道德低下、違法亂紀行為的事實。

細心的引導教育,讓溫暖漸漸認識到,身為軍人,正確的榮辱觀與良好的道德品質是立身做人之本,立足崗位練強本領才是硬道理。

建設風清氣正的E網藍天

網上陷阱猶如重度霧霾,模糊的不僅是官兵的情趣追求,更有成長成才的希望憧憬。近年來,各級越來越重視對官兵網上生活的預防監管,但很多時候還存在對官兵行為“線下關注多、線上關注少”;對問題隱患,管理骨幹關注的多,普通官兵關注的少;在管理制度上,營區內相對完善,營區外相對缺失等現象。增強官兵防範和抵禦網上陷阱的能力,成為當務之急。

教育監管需線下、線上協同用力,達到同頻共振。該基地在用好傳統教育監管方式的同時,不斷拓寬網絡渠道,建立“基地、各部、科室、營連”四級拓撲結構的微信群。各單位定期結合法規案例警示教育、時政熱點解讀辨析等,在微信群裡組織討論辨析,讓官兵始終繃緊安全弦。

著眼建立群防共治的防範態勢,他們堅持常態化開展網德網紀教育,推送主流媒體傳播正能量的文章,並通過組織模擬法庭、演講競賽等活動,讓官兵充分認清網上陷阱的危害性,在相互常拉袖子、常提醒中提升防範意識。此外,他們與駐地網監部門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對官兵網上行為進行監管;與官兵親屬合力共管、傾心共育,確保官兵健康上網、合理用網。

既抓好人防這個根本環節,又抓好技防這個關鍵環節。該基地研發VPN軟件,通過過濾掉不良網站、記錄官兵網頁瀏覽情況等方式,有效監管官兵上網行為;利用相關軟件與國家安全機關和公安網監實時對接,對不良信息關鍵詞庫、敏感輿論輿情及時通報;加強對相關人員的重點監控,與駐地相關部門一同對快遞人員、營區周邊務工人員、商店賣場人員等進行嚴格管理;建立快遞安檢中心,配置熱成像檢測儀、金屬探測儀等安檢器材,把違禁物品擋在軍營之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