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我們都遇見了那個最懂自己的人(深夜好文)'

王小波 李銀河 子維說 2019-09-05
"

以前的時候,我們總是開口說以前怎樣怎樣,要是能重來,我要怎樣怎樣,但是實際上,在每一本書的故事裡,未必都會有一個很久很久以前,但是總會突如其來地,或者是早有安排的,最後都會有一個“後來”。

後來啊,他和她走在了一起,後來啊,被冤枉的人沉冤得雪,後來啊,做了壞事的人都得到了應有的懲罰,因此忍不住就要問,那麼,“後來”存在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呢?

是不是為了解答他人的人生問題?懇切地說,並不是。僅僅是為了梳理那些混亂的思考而已,但是如果這當中,正好有可以被拿來適用參考的部分,那也是不勝榮幸,那你就提取這一部分就好,至於你剩下的人生,實在是沒有必要也不會由這樣的東西組合而成。

"

以前的時候,我們總是開口說以前怎樣怎樣,要是能重來,我要怎樣怎樣,但是實際上,在每一本書的故事裡,未必都會有一個很久很久以前,但是總會突如其來地,或者是早有安排的,最後都會有一個“後來”。

後來啊,他和她走在了一起,後來啊,被冤枉的人沉冤得雪,後來啊,做了壞事的人都得到了應有的懲罰,因此忍不住就要問,那麼,“後來”存在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呢?

是不是為了解答他人的人生問題?懇切地說,並不是。僅僅是為了梳理那些混亂的思考而已,但是如果這當中,正好有可以被拿來適用參考的部分,那也是不勝榮幸,那你就提取這一部分就好,至於你剩下的人生,實在是沒有必要也不會由這樣的東西組合而成。

後來,我們都遇見了那個最懂自己的人(深夜好文)

大概也是因為這樣,以前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們給自己設立的交友原則,大概就是話不投機半句多。比如說當我高唱著,“原諒我這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卻遇上一個喊著,“別作了,就你還愛自由”的人,我也不知道是該吐槽還是吐槽。

之前看過一本書,書上說了一個故事,李銀河說王小波很是內向,不願意和人打交道,但是大家都知道,或者說看過書的都知道,王小波在李銀河面前完全是個話嘮,他會對她說很多很肉麻的話,諸如:

“說真的,我喜歡你的熱情,你可以溫暖我,我很討厭我自己不溫不涼的思慮過度,也許我是個壞人,不過我只要你吻我一下就會變好呢!”

這樣膩死人的情話,嗯,只能說那些覺得他內向的人,只是他不想理你罷了。

"

以前的時候,我們總是開口說以前怎樣怎樣,要是能重來,我要怎樣怎樣,但是實際上,在每一本書的故事裡,未必都會有一個很久很久以前,但是總會突如其來地,或者是早有安排的,最後都會有一個“後來”。

後來啊,他和她走在了一起,後來啊,被冤枉的人沉冤得雪,後來啊,做了壞事的人都得到了應有的懲罰,因此忍不住就要問,那麼,“後來”存在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呢?

是不是為了解答他人的人生問題?懇切地說,並不是。僅僅是為了梳理那些混亂的思考而已,但是如果這當中,正好有可以被拿來適用參考的部分,那也是不勝榮幸,那你就提取這一部分就好,至於你剩下的人生,實在是沒有必要也不會由這樣的東西組合而成。

後來,我們都遇見了那個最懂自己的人(深夜好文)

大概也是因為這樣,以前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們給自己設立的交友原則,大概就是話不投機半句多。比如說當我高唱著,“原諒我這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卻遇上一個喊著,“別作了,就你還愛自由”的人,我也不知道是該吐槽還是吐槽。

之前看過一本書,書上說了一個故事,李銀河說王小波很是內向,不願意和人打交道,但是大家都知道,或者說看過書的都知道,王小波在李銀河面前完全是個話嘮,他會對她說很多很肉麻的話,諸如:

“說真的,我喜歡你的熱情,你可以溫暖我,我很討厭我自己不溫不涼的思慮過度,也許我是個壞人,不過我只要你吻我一下就會變好呢!”

這樣膩死人的情話,嗯,只能說那些覺得他內向的人,只是他不想理你罷了。

後來,我們都遇見了那個最懂自己的人(深夜好文)

以前聽過一些過來人的建議,大概就是要讓自己多認識朋友,最好給自己一個規劃,比如一個星期要跟一個陌生人交流之類的,可是後來我發現這對於我而言,簡直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這裡面有很多原因,畢竟有時候我的脾氣也實在是有些奇葩,於是我也告訴自己,不要勉強逼自己去認識多少個所謂的人脈,因為我自己知道這不是我自己的問題,也不是別人的問題,而是我眼前的這個對象感覺對不對的問題,否則再厲害的話嘮,遇上一個那天來大姨媽疼痛萬分的姑娘,也會被狠狠的瞪回去,

“你給老孃安靜點!”

世間所有的內向,都是聊錯了對象,但願我們在人來人往中,能遇上那個願意跟自己開口,也讓自己願意開口的短暫聊伴。

"

以前的時候,我們總是開口說以前怎樣怎樣,要是能重來,我要怎樣怎樣,但是實際上,在每一本書的故事裡,未必都會有一個很久很久以前,但是總會突如其來地,或者是早有安排的,最後都會有一個“後來”。

後來啊,他和她走在了一起,後來啊,被冤枉的人沉冤得雪,後來啊,做了壞事的人都得到了應有的懲罰,因此忍不住就要問,那麼,“後來”存在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呢?

是不是為了解答他人的人生問題?懇切地說,並不是。僅僅是為了梳理那些混亂的思考而已,但是如果這當中,正好有可以被拿來適用參考的部分,那也是不勝榮幸,那你就提取這一部分就好,至於你剩下的人生,實在是沒有必要也不會由這樣的東西組合而成。

後來,我們都遇見了那個最懂自己的人(深夜好文)

大概也是因為這樣,以前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們給自己設立的交友原則,大概就是話不投機半句多。比如說當我高唱著,“原諒我這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卻遇上一個喊著,“別作了,就你還愛自由”的人,我也不知道是該吐槽還是吐槽。

之前看過一本書,書上說了一個故事,李銀河說王小波很是內向,不願意和人打交道,但是大家都知道,或者說看過書的都知道,王小波在李銀河面前完全是個話嘮,他會對她說很多很肉麻的話,諸如:

“說真的,我喜歡你的熱情,你可以溫暖我,我很討厭我自己不溫不涼的思慮過度,也許我是個壞人,不過我只要你吻我一下就會變好呢!”

這樣膩死人的情話,嗯,只能說那些覺得他內向的人,只是他不想理你罷了。

後來,我們都遇見了那個最懂自己的人(深夜好文)

以前聽過一些過來人的建議,大概就是要讓自己多認識朋友,最好給自己一個規劃,比如一個星期要跟一個陌生人交流之類的,可是後來我發現這對於我而言,簡直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這裡面有很多原因,畢竟有時候我的脾氣也實在是有些奇葩,於是我也告訴自己,不要勉強逼自己去認識多少個所謂的人脈,因為我自己知道這不是我自己的問題,也不是別人的問題,而是我眼前的這個對象感覺對不對的問題,否則再厲害的話嘮,遇上一個那天來大姨媽疼痛萬分的姑娘,也會被狠狠的瞪回去,

“你給老孃安靜點!”

世間所有的內向,都是聊錯了對象,但願我們在人來人往中,能遇上那個願意跟自己開口,也讓自己願意開口的短暫聊伴。

後來,我們都遇見了那個最懂自己的人(深夜好文)

互聯網背後的人們都很孤獨,但是我相信誠心至極,總能遇上一個,願意跟你聊聊除了微博以外的,人生大事的對象。

如果我有那種幸運,如果我很幸運,那我估計真的能遇到那一個對象~

當然,我們都會遇到這樣的一個人,sooner or later ~~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