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聰掐架上熱搜:沒出過國,學英語是“廢物技能”?

18日,一場關於“學英語”的辯論登上了熱搜第一,起因是一位網友發表了這樣一條微博:

“對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英語都是一件廢物技能。浪費了我們無數人力財力,犧牲了孩子們寶貴的童年。為英語吶喊的人,無非是那些行業從業者,和一部分思想上自我矮化的奴隸。說什麼外文資料,維基百科,解決這個問題只要搞一支專業翻譯團隊就搞定了,哪用得著全民傻乎乎的學英語?我覺得這才叫減負。”

此話一出,立即引發爭議。王思聰隨後發了一條微博“回懟”:

王思聰掐架上熱搜:沒出過國,學英語是“廢物技能”?

王思聰認為,儘管出國可以用翻譯軟件,但這些軟件並不能翻譯出文化。

這名網友迴應稱,語言是文化的基礎,語言西化思維就西化,追趕時期學習可以,取而代之的時候,就必須改變。

但可惜的是,這場原本還有探討空間的爭論最後演變成了一場“出沒出過國”的人身攻擊。

沒出過國,學英語還重要嗎?

這場爭論背後,更多的網友開始反思:

我們從小學到大的英語,到底有沒有用?

中國人學英語的歷史由來已久。

2001年,教育部發布關於積極推進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的指導意見,決定把小學開設英語課程作為21世紀初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

王思聰掐架上熱搜:沒出過國,學英語是“廢物技能”?

來源:教育部網站

《小學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試行)》中這樣寫道:

當今世界,以信息技術為主要標誌的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社會生活的信息化和經濟活動的全球化使外語,特別是英語,日益成為我國對外開放和與國際交往的重要工具。學習和掌握一門外語是對21世紀公民的基本要求。

同年,教育部印發《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規定“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的起始年級一般為三年級”,“初中階段開設外語課程的語種,可在英語、日語、俄語等語種中任選一種。外國語學校或其他有條件的學校可開設第二外語。”

王思聰掐架上熱搜:沒出過國,學英語是“廢物技能”?

來源:《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

2017年教育部印發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2017年版)》規定,高中“外語包括英語、日語、俄語、德語、法語、西班牙。學校自主選擇第一外語語種。鼓勵學校創造條件開設第二外語,努力滿足學生差異化外語學習需要”。

因此,學英語也成為國人從小到大的必修科目,和語文、數學擁有同樣的重量級分數。很多小朋友從幼兒園甚至早教就開始接受英語的培訓。

王思聰掐架上熱搜:沒出過國,學英語是“廢物技能”?

來源:網站截圖

但另一方面,因為英語課不易學,而且學了十幾年,很多人依然不具備和外籍人士溝通的能力,工作之後也少有機會用到英語。所以,“英語無用論”的說法也很常見。

有網友反映,英語曾經是自己高考路上的“絆腳石”,除了高考,已經有30多年曆史的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也讓大學生們無比頭痛。

王思聰掐架上熱搜:沒出過國,學英語是“廢物技能”?

來源:微博截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