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美者明得盡,渣滓便渾化

王守仁 美文 以史為鑑之陽明先生 2017-06-30

良知本來自明。氣質不美者,渣滓多,障蔽厚,不易開明。質美者,渣滓原少,無多障蔽,略加致知之功,此良知便自瑩徹。些少渣滓如湯中浮雪,如何能作障蔽?

質美者明得盡,渣滓便渾化

譯文:良知本來是自然光明的。本質差的人身上的毛病缺點很多,遮蔽也就厚,良知不容易呈現出光明。本質好的人身上的毛病缺點少,沒有什麼遮蔽,稍微用些致知的功夫,他們的良知就自然能晶瑩透徹。一點點毛病就像熱湯中漂浮的雪花,怎麼能遮蔽呢?

質美者明得盡,渣滓便渾化

三言兩語

些少渣滓如湯中浮雪,如何能作障蔽?一句比喻和反問,將本質好的人的良知被私慾矇蔽少而容易致良知解釋的一清二楚。

夫良知即是道。良知之在人心,不但聖賢,雖常人亦無不如此。若無有物慾牽蔽,但循著良知發用流行將去,即無不是道。但在常人多為物慾牽蔽,不能循得良知。

質美者明得盡,渣滓便渾化

譯文:良知就是道。良知自在人心中,不管是聖賢還是普通人都是如此。如果沒有物慾牽累遮蔽,但憑良知發揮運行,就都是道。但是普通人大多為物慾矇蔽,不能遵循良知。

質美者明得盡,渣滓便渾化

而質美者天質既自清明,自少物慾為之牽蔽,則其良知之發用流行處,自然是多,自然違道不遠。

譯文:本質好的人天生資質清純明亮,牽累遮蔽的物慾較少,所以良知發揮運行的地方就多,自然離道較近。

質美者明得盡,渣滓便渾化

陽明先生之所以學生無數正是源於他的思想透徹,點撥精妙,人生如有一這般老師,該是何等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