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出席黨的十九大代表候選人初步人選推薦提名工作綜述

王少峰 時政 紅網 2017-05-05

紅網長沙5月3日訊(時刻新聞記者 洪灣)按照中央部署要求,從去年12月初開始,湖南省認真開展出席黨的十九大代表候選人初步人選推薦提名工作,全省各級黨組織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廣大黨員認真對待、積極參與,整個推薦提名工作紮實深入、規範有序,成為加強黨章黨規黨紀教育、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過程,成為學習先進、弘揚正氣的過程,成為凝聚人心、匯聚建設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磅礴力量的過程。到4月底,全省推薦提名工作圓滿結束,共推選產生黨的十九大代表候選人初步人選73名。

各級黨組織高度重視 層層壓實責任

搞好代表推薦提名,是選好十九大代表的重要基礎。湖南省委高度重視,多次召開常委會議專題研究,專門下發文件進行部署,成立了代表選舉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機構。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杜家毫親自擔任領導小組組長,多次強調要強化“四個意識”,嚴格人選標準和條件,嚴肅選舉工作紀律,規範有序做好代表選舉各項工作。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王少峰兼任選舉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省委組織部認真履行職責,紮實做好統籌安排、督導推進、審查把關等各項工作。在今年1月推薦提名最關鍵時期,省委組織部專門下發通知,組織推薦單位對照中央、省委文件要求開展督查自查,有效傳導責任壓力。

各級黨組織簽訂承諾書、立下“軍令狀”,以守土有責、擔當有為的精神抓部署、抓落實。各市州委、省直機關工委、省委教育工委、省國資委黨委等分別成立代表選舉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明確了黨(工)委主要負責人第一責任以及紀檢機關和組織、宣傳等部門的具體職責,結合實際制定工作方案和操作流程,開展業務培訓,精心組織實施。基層黨組織召開黨員大會,認真傳達貫徹,作出具體安排,逐項抓好落實,為推薦提名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深入宣傳發動 努力擴大參與面

代表候選人初步人選推薦提名的過程,是廣大黨員行使民主權利、參與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實踐。各級黨組織採取多種方式,廣泛宣傳發動,有效擴大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知曉率、參與面,在全省上下形成了選好黨代表、喜迎十九大的良好氛圍。

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下發了宣傳報道發稿計劃,在紅網、華聲在線、新湖南客戶端、時刻客戶端等媒體開設“十九大代表選舉”專題專欄,廣泛宣傳黨的十九大代表選舉工作的重要意義和中央、省委有關精神,推介工作經驗和先進模範黨員,激發了廣大黨員參與推薦提名的熱情。

各推薦單位黨組織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採取召開會議、專題培訓、開闢專欄、辦手機報等多種方式,認真做好對黨員的宣傳發動、組織引導等工作。長沙市通過公示欄、宣傳櫥窗、電子顯示屏等載體開展了全覆蓋、不間斷的宣傳,全市印發宣傳資料38.7萬份。衡陽、邵陽、岳陽、郴州等市針對流動黨員群體,通過電話、短信、QQ群、微信群等媒介,發送宣傳信息40.5萬篇(條),組織3.9萬多名流動黨員參加了推薦提名。益陽市為保證部分年老體弱和臥病在床的黨員能及時瞭解政策、參與推薦,採取上門詢問、手語交流、書寫表達等方式,面對面交流和聽取意見。據統計,全省基層黨組織參與推薦提名的面達99.85%,黨員參與率達99.37%。

不少基層黨員反映,這次黨的十九大代表推薦提名工作宣傳給力,動員“走心”,充分調動了黨員的積極性,有的老黨員拄著柺杖來到會場,不少外出務工經商的黨員專程回鄉參加推薦,黨員大會開出了感人喜人的“熱度”。

逐級遴選擇優 確保人選先進性

中央要求,黨的十九大代表應是共產黨員中的優秀分子,帶頭尊崇黨章、模範遵守黨章,嚴格按照黨員標準要求自己,具有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為確保推薦提名人選的先進性和廣泛代表性,省委組織部專門下發通知,採取條塊結合的辦法,對全省生產和工作第一線黨員中的先進模範進行調查摸底,重點是把十八大以來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湧現出來的工人、農民、專業技術人員先進模範黨員,特別是那些改革發展第一線、科技創新最前沿、扶貧攻堅主戰場作出突出貢獻的優秀黨員找出來、推上來。經過層層摸底,全省共推薦出326名先進模範黨員,省委組織部在認真審核和比選後,提出108名重點對象反饋給各推薦單位,指導基層黨組織和黨員搞好推薦。

推薦提名過程中,各推薦單位嚴格按照“三上三下”程序進行反覆醞釀、逐級遴選:基層黨委根據所屬基層黨支部和多數黨員的意見,按程序遴選出了8051名推薦人選,徵求意見後上報縣市區委、省直廳局級單位黨組(黨委)和高校、企業黨委;縣(市、區)委、省直廳局級單位黨組(黨委)和高校、企業黨委從中遴選出1301名推薦人選,返回徵求意見後,召開黨委全會或黨委(黨組)擴大會議遴選出970名推薦人選上報市州委和省直機關工委、省委教育工委、省國資委黨委;市州委全委會和省直機關工委、省委教育工委、省國資委黨委會議從中確定121名推薦人選,返回徵求意見後上報省委。

為保證推薦提名工作不變形、不走樣,省委組織部明確提出審查不能通過的“4種情形”,即基層黨員沒有提名、未經黨委集體研究、隨意變更或減少程序以及對人選沒有進行身份、廉潔和檔案等初步審查的,各級不能審查通過、向上級呈報。各推薦單位進一步細化工作措施,創新工作方法,從嚴把好程序關、審查關。郴州市制作了《代表候選人推薦提名工作全程紀實登記表》和《十九大代表推薦提名工作用表》,發放給全市8932個基層黨支部,對推薦提名工作實行全程紀實;湘潭市針對推薦提名單位的不同工作性質分成68個推薦單位進行推薦,讓更多符合條件和不同類別的優秀黨員能夠推薦上來;省國資委黨委將受到省級以上表彰的優秀工人黨員名單下發給基層黨組織,採取逐級推優的方式,遴選確定推薦人選。

通過層層推薦、比選擇優,全省推薦產生的121名提名人選結構合理、分佈均衡、整體優秀,體現了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的意願,符合中央規定和要求。在認真考察的基礎上,省委常委會通盤考慮,慎重研究,確定了73名代表候選人初步人選。

嚴明紀律要求 營造推選好風氣

堅持正風肅紀,全程保持高壓態勢,是做好十九大代表選舉工作的重要前提。省委明確提出,要以堅決的態度、過硬的措施營造風清氣正的環境,對違紀違法行為“零容忍”,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決不姑息、決不手軟。

省委加強換屆風氣監督工作小組辦公室將嚴肅十九大代表推薦提名紀律作為重要內容納入監督範圍,全面開展了巡迴督查。各級黨組織自覺繃緊紀律規矩這根弦,深刻汲取遼寧、衡陽和南充“三案”教訓,借鑑地方黨委換屆紀律監督有益經驗,堅持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預防在先,採取播放紀律宣傳片、編印“口袋書”、發放紀律教育短信和微信等多種方式,加強對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紀律教育。株洲市結合黨建工作核查,派出13個調查核實組,對各基層黨組織開展推薦提名情況進行了督查和指導;常德市、懷化市等安排多個督查組,圍繞推薦提名各項工作開展督查;婁底市成立了十九大代表選舉工作信訪處理工作組,在市委組織部黨代表聯絡辦成立專門信訪室,及時研究處理黨員群眾有關十九大代表推薦提名工作的來信來訪。

基層黨支部在召開黨員大會時,普遍進行了“三個一”紀律教育,即會場門口樹一塊紀律展板、會議桌上放一份紀律規定資料、會議開始前進行一次集中紀律教育學習,教育引導黨員守住“底線”、不越“紅線”,正確行使權利。有的地方還採取建立紀律監督小組、設立舉報電話、組建監督員隊伍等辦法,構建了全方位的監督網絡,著力營造推薦提名好環境、好風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