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志怪故事,野賓(出《王氏見聞》)'

王仁裕 劉邦 山野 槐樹 漢中 漢水 松柏 動物 滄海一粟247791399 2019-07-29
"

野賓

唐代有很多與猿有關的詩句,其中膾炙人口的如“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飛鳥回”,“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等等,也許與那個時代植被覆蓋較好有關,山深林茂,猿影縱橫,嘯傲其間,因此,成了詩人筆下的常客。

有一首詩,也是寫猿的,未見得有多好,卻承載了一段久遠的故事。這首詩是這樣寫的:

嶓冢祠邊漢水濱,此猿連臂下嶙峋。

漸來子細窺行客,認得依稀是野賓。

月宿縱勞羈絏夢,鬆餐非復稻粱身。

數聲腸斷和雲叫,識是前年舊主人。

詩的作者叫王仁裕,曾經躋身官場,在南方做過官,他一生著述很多,無論詩、賦、還是散文,都拿的上手。雖然不如李、杜有名,但是,在當時流傳甚廣,自唐以來鮮有其比,被時人譽為“詩窖子”。

“詩窖子”裡面的窖藏的詩很多,這一首是敘事性的,寫的是他同一只猿的因緣與過往。下面,我們要講的,就是這一猿一人的故事。

王仁裕在漢中做官的時候,同家眷一起住在官署裡,無論處理公務還是日常生活,大體都在同一個區域內活動。

有一天,下人傳話,說是有一個在巴山深處採野果、打野味的土人,今日捉到了一隻小猿,想託他們獻給王大老爺。王仁裕想了想,覺得不要的話,不免辜負了土人的一片心意,再說,這也不是金銀財寶,接了也不算是受賄,就叫他們把小猿帶進來。

不一會兒,下人捧著一隻小猿來到他的書房。

那小猿只有巴掌大小,身上是淡粉色的,毛還沒有長齊,好像是剛出生不久的樣子,一雙黑黑的眼睛滴溜溜地轉來轉去,也不怕人,王仁裕見這隻猿看起來很是慧黠,就叫人捧到後房去養了。

從此,他的生活,也充滿了野趣,每天從官署回來,都要同這小猿戲耍一番,小猿同他也很是親近。後來,王仁裕給這小猿取了個名字,叫做野賓。意思是,從山野深處來的客人。叫了幾次,小猿就知道,這是叫自己呢。每當他一喊,野賓野賓,那小猿便吱吱叫著,聲聲應答。然後三縱兩縱,跳到王仁裕身上,抓耳撓腮,很是熱絡的樣子。

到底是山野裡的動物,生長的速度奇快無比。沒過幾年,野賓就長成了一隻身強體健的大猿。王仁裕覺著整天栓著它也不是辦法,就叫人把套在它脖子上的繩子鬆了,讓它自由活動。沒想到,放開容易,再想逮住可就難了。

野賓天性裡的野性因子開始復甦,再也不像小時候那麼乖巧了。其突出表現就是逢人便咬,王府裡的人,上上下下,身上幾乎都有野賓的牙印。大夥兒苦不堪言,又拿它沒有辦法,見著野賓的影子,就躲得老遠。

闔府上下,它就怕一個人——王仁裕,每當做錯事的時候,王大人一聲斷喝,它便趴在地上,俯首帖耳,一動不動了。嘴裡還吱吱地叫著,做出羞愧的樣子,讓人覺得,又是可愛,又是可恨。其他人等,縱然手裡拿著棍棒和鞭子,氣勢洶洶,它也毫不畏懼。該抓抓,該咬咬,從不耽誤它搞破壞。

府衙周圍,長了很多槐樹、榆樹,還有其他叫不上名字來的雜木,郁郁青青,形成了一條林帶。離衙門不遠的地方,還有一所廟,是祭祀漢高祖劉邦的。古廟松柏掩映,上面有數不清的鳥巢。野賓脖子上的繩子解開以後,很快便找到這片樂土。

從此以後,它經常趁人不注意,跑到漢高祖廟的那片樹林裡去。在樹梢上飛縱跳逸,如同大俠一般,高來高去,以破巢取卵為樂。收取的鳥卵,它也不吃,而是隨手扔在地上,聽響兒玩。

日子長了,那些鳥兒不幹了。讓野賓這麼瘋下去,估計它們得絕種。鳥們也頗有靈性,當時州衙門前有懸掛鈴鐺的架子,苦大仇深的鳥們,紛紛齊集於這個架子上,用嘴去啄栓鈴鐺的繩子,鈴聲響起,讓州官聽見了,派人看看這些鳥兒有什麼冤屈。

鳥兒在前面飛,吏卒們在下面跟著,走到漢高祖廟前,正好看見野賓往下擲鳥蛋呢,這下好,抓了個現形。吏卒們在下面招呼它,野賓做了幾個鬼臉,有觀眾看著,它玩得更歡了。這些人無奈,只得動用武力解決,瓦片和石塊齊飛,劈頭蓋腦地往它身上砸去,怎奈野賓身手不凡,所有的攻擊,都被它輕輕化解。

這場人與猿的大戰從早晨一直持續到晚上,直到炊煙升起,野賓飢腸轆轆,才跳下樹梢,伸手就縛。

王仁裕聽說此事之後,很是生氣。野賓一天天長大,留在身邊,野性難馴,以後還指不定幹出什麼事呢。現在,它造成的損失還不是很大,不如就把它送走,免得以後愈發的難以收拾。而且,縱逸山林,才是一頭野獸的終極追求吧。

第二天,王仁裕就叫府裡的家丁,把野賓帶走,送到巴山深處,離府衙有一百多裡的溪洞裡去,那裡有很多猿群,與同類在一起,也許,野賓才會得到真正的快樂。

沒了這隻山大王,家裡是清淨了不少,也沒有人上門告狀了。王仁裕卻覺得若有所失,門外有腳步聲的時候,他總是條件反射般地喊一聲:野賓。當然,他心裡知道,野賓已經叫人送走了,再也不會回來……

兩三天以後,家丁回來覆命了。王仁裕在書房裡,問起他們路上的情形,家丁張開嘴,剛要說話,忽聽得廚房裡傳來一陣噪擾聲,大家都被這聲音吸引過去,推開廚房的門,只見一隻大猿,正在那裡到處找吃的。——那不是野賓,卻又是誰!

原來,野賓記得來時的路,而且,比他們走得還快。先家丁一步,回到王府了。

失而復得,王仁裕也是百感交集。為了避免它再出去闖禍,特意叫人拿粗大的繩索,套在脖子上,栓在家裡。

誰承想,過了幾天,野賓不知道用什麼辦法把繩子解開了,重獲自由,它更加無法無天。竟然跑到主帥家的後廚,吃得肚子滾圓。這還不算,吃飽之後,又把人家的杯盤碗碟掀了一地,在上面踩了踩去,弄得汙穢不堪。然後,跳上房頂,擲瓦拆磚,主帥一見家裡這狼藉的場面,差點昏過去,當下勃然大怒,調集了一隊弓箭手,埋伏起來,往房頂射箭。

休養生息之後,野賓又長了不少本事。它騎在屋脊上,拆掉房上的磚瓦,不斷朝那些人埋伏的地點投擲。這些人都是訓練有素的神箭手,一時間,飛篁如雨,紛紛朝野賓射去。野賓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只見它嘴裡呼喝有聲,手腳並用,手拈足擲,忽左忽右,行跡飄忽,下面的人射了半天,竟然沒能損傷它一分一毫。

眼見主帥愁眉不展,有一個老將獻計說:

“聽說集市上有個耍猴子的,善弄猢猻,眾猿猴見了此人,無不懾服。不如就把他找來,看有沒有辦法。”

主帥點了點頭。不一會兒,那耍猴人便來到帥府,身後,還跟著一隻健壯無比的猢猻。在主帥說明了請他來的意圖之後,那人回過身去,指了指猢猻,大聲道:

“速速將那隻野猿擒來!”

猢猻聽了之後,嗖的一聲躍上屋頂,朝野賓撲去。野賓一見對方來勢洶洶,知道自己不是對手,此地不宜久留,它轉身就跑,一猿一猴,在屋頂和牆頭上縱來跳去,一會兒的功夫,就沒影了。

不知道過了多久,兩個青色的影子再次出現在屋簷上,那隻猢猻押著野賓從房頂跳了下來。

此番逃跑,野賓消耗很大,汗流浹背,好像剛在水裡面撈出來的。猢猻把它押到主帥跟前,野賓瞅了瞅,當即跪倒,叩頭服罪。

主帥一見它那可憐巴巴的樣子,不禁莞爾。圍觀的人也跟著哈哈大笑。

王仁裕覺得,這猿猴是不能再留了,他一個小小的文官,因此得罪主帥,以後也別想再混了。殺掉他是捨不得。這一次,無論如何,要把它送走。此番生離死別,他心裡也很不是滋味。叫人拿了一縷紅綃,系在野賓的脖子上,在上面題詩曰:

放爾丁寧復故林,舊來行處好追尋。

月明巫峽堪憐靜,路隔巴山莫厭深。

棲宿免勞青嶂夢,躋攀應愜白雲心。

三秋果熟鬆梢健,任抱高枝徹曉吟。

從此以後,你走你的路,我走我的,兩不相干了。

為了避免野賓象以前一樣,循著舊路回來,這一次送得更遠,一直到孤雲兩角山,寄放在一個山民家裡。栓了十來天之後,才放它離去。從此,野賓果然不再回來了。

多年以後,王仁裕罷官入蜀,途經漢江之濱,正好路過嶓冢祠,只見一群猿猴,於懸崖峭壁之間,手聯著手,倒掛下來,去飲江裡的水。這樣的奇景難得一見,眾人都目不轉睛地看著。

正在這個時候,有一隻巨猿,離開猿群,跳到路邊的古木之上,垂首下顧。王仁裕的隨從被這隻巨猿吸引了視線,盯了一會兒,忽然喊道:

“看,看,紅綃!那是野賓,那是野賓啊!”

眾人應聲轉頭,可不是嗎,只見巨猿脖子上纏著一段絲織品,雖然櫛風沐雨,顏色已經褪了不少,但是,隱隱還能看出一抹粉紅的影子。

“野賓——野賓——”王仁裕如同在他鄉遇見了故知一般,大喜過望,聲聲呼喚著野賓的名字。他怎麼也沒有想到,有生之年,還能見這猿猴一面。

野賓還記著自己以前的名字,聲聲迴應。

王仁裕在江邊立馬移時,不覺惻然。

前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趕,他們紛紛上馬,王仁裕一狠心,揮動馬鞭。縱轡之際,只聽得野賓哀叫數聲,極是戀戀。

在山路上行走,每當峰迴路轉之際,都能聽到野賓的嗚咽。山野空曠,那鳴聲傳得很遠,很遠……

眾人“疑其腸斷矣”!

在客棧打尖兒的時候,王仁裕所要紙筆,寫下了本文開篇的那首詩。

此時,曉月初升,萬籟俱寂,往事一幕幕,湧上詩人的心頭……

全文完

出《王氏見聞》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