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戰老兵和列兵兒子的家書,有些話是否擊中你的心?

王奇 美文 軍視界 2017-07-20

家書,是目送時的凝望,是歸來時的等待;家書,是志當高遠的教誨,是煙雨歲月的陪伴;家書,是守得雲開見月明的動力,是字裡行間簡簡單單的幸福;

文 | 項恵彥、王奇超

圖 | 弓蘇靖、朱愷航

家書,是疲憊生活裡的英雄夢想,是不經意間淚流滿面的一首歌。

“赤子是不知道孤獨的,赤子孤獨了,會創造一個世界,創造許多心靈的朋友。”這是傅雷寫給兒子傅聰的家書。《付雷家書》最早出版於1981年,曾轟動一時;

“希望你替我圓了未能圓的夢想,那就是隻要有中國軍人在,祖國的萬家燈火永遠不滅。”這是一名參加過邊境作戰的老兵寫給列兵兒子的家書。讀完能鼓舞人心、激發前行。

參戰老兵和列兵兒子的家書,有些話是否擊中你的心?

今天,前線哥向親們推薦這封家書,看看一位老兵對黨的忠、對祖國的情、對家人的愛,以及他對兒子的期望。全文忠心赤誠、真實質樸,讀罷令人感動。

參戰老兵和列兵兒子的家書,有些話是否擊中你的心?

參戰老兵和列兵兒子的家書,有些話是否擊中你的心?

參戰老兵和列兵兒子的家書,有些話是否擊中你的心?

參戰老兵和列兵兒子的家書,有些話是否擊中你的心?

參戰老兵和列兵兒子的家書,有些話是否擊中你的心?

參戰老兵寫給列兵兒子的信

來自人民前線

00:0004:13

航兒:

見字如面。

兒參軍離家雖僅一月有餘,父母思兒總是人之常情,但為父所關注是吾兒在部隊的每一個微小進步。2016年11月1日,是你值得紀念的成人日,從這天起你真正進入了成人的年齡,從此你有權作出任何涉及你個人的決定,並去履行屬於你的權利和義務,我這個監護人從此下崗啦。唯一的遺憾就是不能在此時給你舉行一個成人儀式,但臭小子,這形式好像也不太重要吧。總之記住今天以後你不是小孩了,而且你還是個肩負著保家衛國重任的中國軍人。

前不久我在戰友圈晒了我兒參軍的信息,戰友們一片溢美之聲,因為這幫老兵都有一份家國情懷。憶當年,爸的戰友不少都參加過對越自衛還擊戰及兩山保衛戰,還有人流過血,立過功。所以老爸希望你明白這次我們把你送到部隊,除了讓你接受鍛鍊外,實際上還有我的一份私心,那就是希望你替我圓了未能圓的夢想,只要有中國軍人在,祖國的萬家燈火永遠不滅。中國的土地和海洋絕不會丟失一寸!你和我從軍的時間差了40多年,我也深知如今的高科技裝備與我當兵時已不可同日而語,但請你記住:決定戰爭勝負的最終因素是人而不是武器。

航兒,這次給你寄了點茶葉,還有零食,重要的是給你寄了本新黨章,這並不是要求你去爭黨票,只是讓你好好學習黨的知識,瞭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黨員的責任和義務,當有一天你符合一名黨員標準的時候,你再去向黨組織表明自己的願望,反正是如果入黨就要做一個合格黨員,徒有其名寧可不要。

新兵集訓是辛苦的,但對有理想的人來說,苦是一種磨練,我想這點應不需我多說了,當然科學的方式是必須的,還有在部隊服從命令聽指揮,這是鐵的紀律,望你嚴格執行。同志之間一定要搞好團結互助,不要搞小集團,要團結同志,服從大局。

夜已深,想囑事如泉湧,好在如今通信發達,還有直通電話的機會,就此擱筆。

父字

二零一六年十一月一日 凌晨

下面的這封家書寫於近日,時隔半年多,兒子再次寫信給自己的父親,回憶父親嚴厲的話語和有時近乎苛刻的要求以及深藏在心底的家國情懷。我們可以看到,是父親的言傳身教激勵著他茁壯成長。這是家書的意義,更是親情的力量,令人欣喜、讓人鼓舞。

參戰老兵和列兵兒子的家書,有些話是否擊中你的心?

參戰老兵和列兵兒子的家書,有些話是否擊中你的心?

參戰老兵和列兵兒子的家書,有些話是否擊中你的心?

參戰老兵和列兵兒子的家書,有些話是否擊中你的心?

參戰老兵和列兵兒子的家書,有些話是否擊中你的心?

尊敬的父親:

見字如面。

此時,我在祖國的東南一線給您寫下這封信,祝您父親節快樂!

如您所言,我們雖然每天都通電話,但有些話用言語說出終覺太淺,藉此機會,我想給您講一講自己這半年來經歷的事兒,講一講自己的改變。

我曾經十分畏懼您,也曾十分懷疑您的決定,說一千道一萬,那時的我太過貪玩,當你對我說起希望我參軍入伍時,我的內心是反感和恐懼的,“部隊出來的都是你這樣的‘老幹部’、‘老古董’,根本不符合現代社會的發展要求。”這是我當時對你的片面看法。

在家裡時,您總像以前教育部下一般教育我,在我犯錯時讓我寫許多的檢查,由您親自批閱,不合格還得重寫。對我的生活作風也是管理甚嚴,還老給我上政治課。記得有一次,我無意說了一句:“為什麼課本里要寫那麼多英雄,背來背去煩死了!”您聽後勃然大怒,指著我訓斥:“錯!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接著和我講了許多道理,有些話我已不記得。但那一句:“你是一名黨員的兒子!別人說這些我沒權利管,但你不行!”在我的腦海裡不僅沒有隨時間流逝而淡忘,反而歷久彌堅。我第一次知道,在我身邊,還有一個把“黨員”身份看得比任何事都重的老爸。

後來,您像送我大哥一樣,把我也送進了部隊。你很驕傲,逢人便說:“自從我二兒子入伍後,我家就有三塊‘光榮之家’的牌子了。”那時的我難以理解您的這種想法,難以理解您對“榮譽”的追求,不得不說,您比我更像一個兵。

“大門是宏偉的,進去是後悔的。”記得有一次,我因為單槓二練習未能及格而被班長叫去加練,這讓我十分不滿,於是打電話給您發牢騷,意想不到的是,您沒有安慰我,反而狠狠地批評了我一頓:“您活該!在部隊,訓練上沒有人可以是‘個別人’!你作為一名戰士,就是要把訓練搞上去,不然別人給你加練無可厚非。”我聽了很不是滋味,當後來我的器械能做到“優秀”的標準時,我才明白您的深意。只有自身過硬,才能讓別人無話可說。這是入伍後您給我上的第一堂課,以一名老兵的名義。

我沒有經歷過您的時代,不能體會您那時“防美帝、盯蘇修”的緊張局勢,也沒有您“從拉犧牲戰友遺體的卡車中,仔細翻找辨認自己帶過兵”時的絕望。您對我說過,我出生在最好的時代,是幸運的一代軍人,但絕不能成為“少爺兵”,要向紅軍學習長征精神,這些,我都銘記在心,我不敢忘記我是吃著“百家飯”的軍人,更不能忘記肩上的神聖使命,放心吧老爸,我一定會讓父輩的旗幟高高飄揚!

爸,看到現在的部隊,您會很開心的。您說您那時最想吃的就是炊事班“麵條加雞蛋”的病號飯,我們現在天天都是五菜一湯。您說1975年的全軍檢驗性大演習中,你們步兵只能用炸藥包和血肉之軀阻擋“敵軍”的坦克,現在我們的步兵,已經有了先進的兩棲步戰車!智能手機、燒烤大餐、聯歡晚會,我們的生活也和你那時的“白天兵看兵,晚上數星星”大有不同。但我們依然有著共同點,我們都經歷了一次大軍改,您在1985年脫下了心愛的軍裝,但您“服從命令,組織讓去哪就去哪”的做法也在這次軍改中深深影響著我。本次改革,我經歷了幾次崗位調整,但是我向您保證,無論去哪,我都會努力加油幹!不負您的重託和我的夢想!

最後我想對您說:雖然我的各項素質和您還有差距,但我一定會迎頭趕上!

祝萬事如意!

兒子 朱愷航

二○一七年六月十六日

戰友們,讀完這兩封家書,你有何感想?會想起什麼?是兒時的趣事,還是成長的故事,是父親的嚴厲,還是溫暖的背影?

你是不是已很久沒有提筆給父母、朋友寫過信了?閒暇之時,不妨攤開一箋信紙,在一橫一豎、一筆一劃中重拾書寫的力量,感悟親情的美好,靜享家人的溫情,在讀家書、思鄉音中撫平生活的傷痛,尋找心靈的歸宿。

我們相信,溫暖的家書,會給你前行的力量。

致敬軍人父親!祝福天下父親健康平安幸福!

來源:人民前線 文 | 項恵彥、王奇超 圖 | 弓蘇靖、朱愷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