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散記|我姐曾在王蒙家做保姆「永慶酒樓特約」

米公祠

▓ 陳修強

生活散記|我姐曾在王蒙家做保姆「永慶酒樓特約」

說起米公祠,可能是我最早玩過的文保單位了,雖然少時每天都能看到離家並不太遠的黃金塔,特別是夕陽西下時,聳立的塔身顯然分外清晰雄偉,只是在那交通不便的歲月,十幾裡的路途已算遙遠,所以一直沒有機會親身登臨。而相對便利的縣城則方便許多,大概是初中某個春節,我在去過縣城的叔外公家後,就先信步來到位於西大街的新華書店。

其實在此之前,我並不知道無為還有個米公祠這樣的建築存在,後來不記得從哪個渠道看到了《無為文藝》這本雜誌,得知它的題名者就是離我們家不遠同屬陡溝區的張愷帆青天,所以假裝文藝少年的我,就更喜歡這本雜誌了,雖然它的裝幀非常樸素,但我仍然非常熱愛它,那時我經常看在無為師範讀書的哥哥給我訂閱的全國發行的《少年文藝》《兒童文學》,就常白日夢想,要是哪天能在《無為文藝》這樣的雜誌上把我的名字變成鉛字就已經足夠。

也正是在這本薄薄的雜誌上,我第一次得知在無城的西邊還有這樣一座古老的建築,於是便產生了探看的想法。

同樣新華書店也是來縣城必經之地,哪怕不買書,去翻翻那溢出書香的書也能過過書癮。當我想看看書店裡有無《無為文藝》雜誌售賣時,卻發現櫥窗裡擺著一本新出版的《王蒙選集》,我不禁眼前一亮:我的姐姐不就在王蒙家裡做著保姆嗎?他當老師的愛人崔瑞芳得知我喜歡語文時,還把家中的《語文報》讓我姐寄給我呢,我的哥哥還曾給王蒙寫信,請他多擔待姐姐的年幼,後來姐姐回信說,王蒙曾當著姐姐的面說哥是個好教員……既然是他的書,那我就一定要看了,好在叔外公給了我回去的路費,於是我就毫不猶豫地把手指向了它。

接待我的是個漂亮的姐姐,大約二十來歲。雖然穿著統一的制服,但仍然掩不住她渾身散發出來的內秀氣質,她先是在櫃檯裡找了下,發現沒有,接著又給庫房打了個電話,仍是沒貨,就抱歉地對我說:

“只有這本樣書了,要不下次到貨時你再來吧。”

“可我住在鄉下呢,離縣城十幾里路,來一趟要花不少錢,也沒那個機會,要不你就把這樣本書賣給我吧。”

她望著我渴望的眼神,猶豫了一下,白裡透紅的臉上,兩個大大的眼睛裡充滿了純淨,並沒有一般城裡人的那種居高臨下:

“可是樣品櫥窗的鑰匙不在我手裡,要不,這樣吧,你等我一會,我去幫你找鑰匙。”接著她就邁著輕快的步子上樓去了,過了好一會,才見她拿著一串鑰匙急匆匆地回到櫥窗前:

“領導說櫥窗裡的樣品不賣,我好說歹說,把你的情況講了,還騙他說你是我鄉下來的表弟,他才勉強答應了。”

“那我就真當你是我表姐了,謝謝姐姐,謝謝姐姐。”我感動地道謝。

“不客氣,我也是文學愛好者。”

那個純真的年代,人們之間是可以大方地自稱文學愛好者的,不像如今卻要藏著掖著,號稱金錢愛好者沒人打擊,自稱文藝愛好者卻要被稱作2B了。

於是,我和這個姐姐的親近感又近了一層,於是我順勢問道:

“姐姐,我想去米公祠,你能告訴我怎麼走嗎?”

“那邊我常去,喜歡那裡的鬧中取靜,你出門這樣走……”

就這樣,我一手拿著《王蒙選集》,一邊穿過熱鬧的西門菜市,不多一會,就來到了米公祠邊。不記得記憶中的印象是否有誤,門前依稀還是鵝卵石鋪就的甬路,大門是傳統的徽式建築,青磚黛瓦,一個很幽靜的場所。好像門前還掛著“無為縣文保所”的牌子。走進門便可看到一個亭子,而亭子就處在墨池的中央,園中自然是沒有遊客的,看著池中的水,也確實不夠乾淨,只是這並不墨水浸染的原因,而是死水一潭,加上幾枝零亂的枯荷,與漂零的落葉,也真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墨池了。於是轉過身來,穿過門洞,倒是看到很多奇形怪狀的石頭,這大概就是書上介紹的拜石了,走廊上還堆放著很多或完整或殘缺的石頭,蹲下仔細看來,倒與米芾無關,而是文保所從各處收集來的各種有字的石碑。好在當時的人們文物意識都不是很強,否則這裡面如有有價值的文物,如此堆放肯定逃不過摸金校尉的手,根本用不著洛陽鏟,也用不著偷偷摸摸,直接挖出抬走就是。

當然,這話似乎也有點過於絕對了,對於從事文保專業的工作人員,他們還是知道文物的分量,比如我看到一間屋子的牆壁裡就鑲嵌著很多石碑,只是不認識幾個繁體字的我,沒法細讀下去,透過門縫或窗戶,還能看到屋子裡同樣擺放著很多石碑。只是不知道,把碑砌在牆裡是不是一種良好的保護方法,對於防盜好像意義並不大。

回看墨池,我心中想到的並不是勤學苦練或洗墨流清的典故,而只是感慨,我的家鄉無為,竟然守著如此寶貝在要飯,一聲嘆息中黯然離去。

直到前幾年,才又風聞米公祠重修開發的事情,於是春節假期,我和妻女開車來到這裡,一切還是那麼的熟悉,又是那麼的陌生,重修沒有做到修舊如舊,開發卻總是千篇一律地充滿商業氣息,如此理解文創,未免拉低了創意。不過讓我眼前一亮的是,我在這裡發現了杏花泉古井,不知多年前是沒有納入米公祠範圍,還是我當時根本沒有涉及,當我看著井沿上深深的繩跡時,我不禁感嘆,過去的時光全在這無言的溝壑裡。只是擔心這同樣是不是人為的雕琢,類似的事例不止聽過一次。唉,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呢,也埋進牆裡還是鎖在屋裡了嗎,還不如過去公開堆在走廊裡。

襄陽的米公祠雖然佔著原籍的光,但成為國保也就是06年的事,如今門票都已要50元,才能進去一覽米芾的痴顛與狡黠,領略他以假亂真的超強模仿能力。

不過如今,把墨池與杏花清泉放在一起,我倒覺得是個不錯的創意,無論外在的清濁,貴在內心的堅守,衝著這清泉,我還會再去。無為人正因為米芾的清廉,才給他立祠紀念,這也是他作為一個書畫家以外的身份留給咱無為人的記憶。

只是,當年為我指路的姐姐,書店裡我已再看不到你美麗的身影;

如今引我回家的米公祠,卻再也找不到我兒時的回憶。

柴米油鹽,吃喝拉撒,盡在生活散記。讀生活散記,聚永慶酒樓。憑老年卡或有效證件,菜餚一律八折優惠。唐山路277號,世茂外灘新城西門,餐飲棋牌,大小包間,特色菜餚。有預約找劉老闆,邀三六四五邀吃就要吃吃,破解電話號碼“密碼”也是一大樂趣啊,哈哈!

生活散記|我姐曾在王蒙家做保姆「永慶酒樓特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