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羊毛黨、刷客、騙貸大軍雲集,互金平臺如何應對?

網絡安全 黑客 支付寶 軟件 一本財經 一本財經 2017-09-14

黑客、羊毛黨、刷客、騙貸大軍雲集,互金平臺如何應對?

整理 | 墨菲

互金平臺其實每時每刻都在對戰黑灰產。

黑客、羊毛黨、刷客和騙貸者,都緊盯互聯網金融這個多金的領域。

在一本財經學員的風控閉門訓練營中,中國傳奇黑客風寧,講述了面對龐大的黑灰產,平臺的應對之策。

01網絡安全法對風控的影響

6月1號,國家頒佈實施了網絡安全法,其中第40條、第41條,對互金業務風控影響非常大。

黑客、羊毛黨、刷客、騙貸大軍雲集,互金平臺如何應對?

附則解釋了幾個名詞:

第一,網絡運營者的概念,有提供APP、提供網站、提供網絡服務的統稱為網絡運營者。

第二,網絡數據的概念,手機號,快遞地址,名字,郵箱,只要能跟本人形成一個關聯,只要跟你的服務端有交互,甚至是淘寶的一個訂單信息,都屬於網絡數據。

第三,個人信息的概念,有個“包括不限於”的字樣,只要能反向追溯到一個人的信息都屬於個人信息。

網絡運營者收集信息也受到限制。

第一,合法正當,你得解釋為什麼要存儲、收集。

第二,公開收集,以前互金網貸,安卓端APP直接就收集信息,用戶完全不知情,但是現在必須要明示出來。

第三,不得收集與自身服務無關的信息,現在很多APP打開就會有定位要求,為什麼要定我的GPS位置?解釋不清的時候也屬於違反法律。

安全法出臺後,在互金領域影響最大的就是支付寶花唄關停風波。

馬雲說他能知道全國哪一個省的女性買的內衣是最大號的。用戶點了同意協議,但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的隱私信息被收來了,不知道被拿來做了什麼。安全法實施後,花唄新的合同被公示出來,導致用戶有了一個危機意識。花唄也在官微上解釋了收集用戶的信息原因。

今年6月份,廣東省警方開展了“颶風1號”專案行動,摧毀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團伙6個,搗毀犯罪窩點14個,抓獲犯罪嫌疑人138名,繳獲涉及全國公民個人信息近1億條,查扣銀行卡2000餘張和電腦、手機、存儲設備一批。

還有一個重要影響,8月1號重慶網警在公眾號發佈:重慶公安局網安總隊成功查處了一起案件:網絡運營者,提供網絡服務過程當中未依法留存用戶登錄網絡日誌。

這意味著,網絡運營得要留存用戶訪問日誌半年信息,方便執法機關審計,沒有存儲日誌的,直接就被依法查處。

我們可以總結一下,網絡安全法對網站的影響:第一,用戶信息收集要經過用戶同意;第二,做好日誌存儲,數據保全,保證信息不被洩露。

02現金貸業務身份欺詐

騙貸群體是怎麼誕生的?這個群體並不神祕,他們從信用卡時代過來。2013年餘額寶誕生後,中國的網貸時代到來了,他們也看到了這個風口。他們會通過一些論壇(比如我愛卡),貼吧(比如戒賭吧),微信公眾賬號,微信群、QQ群聚集,順便獲客。

他們攻擊邏輯:

1 集群攻擊。他們的技術迭代非常快,一旦有人發現一個技術,就會開始招代理,將技術擴大。如果在早期沒有遏制,很快就開始席捲整個互聯網圈。

2 反覆測試,拿著用戶的資料,反覆試各個平臺的風控規則。有一批人是專門靠騙貸教學為生。他們發現了平臺風控漏洞後,自己先擼,之後馬上把這個技術二次傳達,建立收費群,招收學員。

3 包裝資料,以假亂真。不管平臺風控制定了什麼規則,他會相應地去包裝一些資料出來。比如在黑市上購買身份證、銀行卡、手機號“三件套”,之前是30塊錢,現在已經漲到了1500。或者用“海馬玩”模擬器修改自己的定位,偽造銀行賬單等。

4 臥底,為了拿到一手的資料,他們會試圖混進公司。某家現金貸公司就曾被臥底打入過,男的用假學歷做了信審主管,他的媳婦是地下中介,兩個人內外勾結放錢。

對於騙貸中介的防守要點:

1 平臺對於騙貸群體的監控遠遠不夠,需要花時間精力監控他們的動作,關注論壇,打入QQ和微信群,瞭解他們最近有什麼技術,哪些風控規則已經被突破了。

2 做好內控,對於新招進來的信審員工做一些背景的調查,不能讓中介混進來。

3 及時修改風控規則。騙貸技術迭代速度非常快,甚至可以保證三天一迭代。

4 資料聯網查詢。

5 設置套現門檻,比如,醫美這個場景中,需要首付30%等。

03常見黑客攻擊常用手法

黑客主要會在三個體系中攻擊:

第一是賬戶體系。最直接的業務體現為註冊、登錄、找密三個主要入口。而黑產、灰產、“羊毛黨”會有撞庫攻擊、盜號洗號、驗證碼安全等攻擊行為。

第二是交易體系。交易體系安全主要在電商、金融類發生實際交易的場景下出現。

“羊毛黨”或者問題商家在交易體系中,存在大量虛擬交易,信息作弊及各類針對活動場景的攻擊,手段包括刷庫存、刷單、活動作弊等。活動做弊是最嚴峻的一塊,覺察到平臺活動後,一批中介會蜂擁而至。

第三是支付體系,在整個交易過程中,支付體系視為業務安全裡最重要的環節,也是各類風控體系發揮巨大功效的地方。

黑客、羊毛黨、刷客、騙貸大軍雲集,互金平臺如何應對?

登陸攻擊是最嚴重的,最常見的方式是撞庫攻擊,簡單來說,就是使用他人在A網站的賬號密碼,去B網站嘗試登陸。

黑客、羊毛黨、刷客、騙貸大軍雲集,互金平臺如何應對?

撞庫攻擊有多嚴峻?有報道稱,黑客獲取的9900萬條淘寶賬戶信息,其中2059萬條存在並且密碼吻合。還有一個報道,支付寶賬號密碼2元/個就能購買,花幾百塊買一兩百個,最後盜刷,獲得了32萬收益。

即使被吐槽最難的12306驗證碼,我們嘗試的識別率是98.7%,雖然達不到100%,但基本上能一次通過。

驗證碼,也存在幾種繞過的手段。

第一是設備偽造。6月份,一個遊戲工作室,用100臺越獄的iPhone5C,登錄王者榮耀,掛機遊戲,導致騰訊損失了1000萬。

第二是身份偽造,身份證、手機卡、銀行卡等偽造。

第三是行為特徵偽造。行為特徵就是我的工作單位,日常的活動範圍,日常消費習慣等,這都屬於一個人的消費行為,但是這些都是可以偽造的。

第四是虛假手機號偽造,我們檢測到,羊毛黨批量手機號有兩三千萬左右。

第五是銀行卡號、CVV、金融賬戶偽造,如果嚴格按照支付標準,CVV只能由銀行存儲的,但有些第三方支付平臺、比較大的旅遊公司也在存儲CVV賬號,很容易被黑客攻擊。

俗語常說的“四大件”,是指U盾、手機卡、銀行卡,身份證,這些也在漲價,兩年前一套價格650塊錢,現在漲到了1500左右。

有一幫人專門會去偏遠山區收身份證,20塊錢一張,拿到銀行辦理銀行卡。偏遠山區開卡、存款等業務量很低,為了多辦卡提升業績,審核也不會太嚴格。

另外一批人,清潔工、營業員,甚至扒手,也會蒐集手機號、身份證來進行買賣。

現在國家實名制要求嚴格了,有些人會200塊錢僱一大批民工,等在銀行去辦卡。他們沒有隱私意識,辦好拿錢就走人。

黑客、羊毛黨、刷客、騙貸大軍雲集,互金平臺如何應對?

對於一個操作者身份真實性、有效性、一致性的驗證,有不少確認手段,但也存在漏洞。

傳統驗證方式,比如密碼、郵箱等,信息洩漏嚴重,聲紋、指紋、九宮格等,無法確定是本人;人工電話審核,成本太高。

現在比較流行的活體識別,也存在漏洞。

315晚會上已經曝光了,藉助人臉關鍵點定位和自動化人臉動效技術,可以將自拍照由靜態改為動態。

破解方法不止這一種,最簡單的是在淘寶上,花50塊錢買一個人頭模型,將正臉照片貼在模型前面,將側臉照片貼在模型兩邊,在活體檢測提示搖頭時轉動模型可通過部分活體檢測。

有一批人,會拿一堆洗衣粉、充電寶等小禮物,去偏遠地區找人錄製驗證視頻。

04結合網絡安全技術做好風控

烏雲網數量統計顯示,2014年至2015年8月份,P2P行業高危漏洞佔56%,已經成為網絡安全的重災區。

我們曾經隨機下載網貸平臺APP,測試發現:75%無任何加固,代碼直接可以拿到;40% 任意用戶密碼修改,修改發送4位驗證碼,1分40秒就能破解,而改掉密碼可以直接登錄,手機號等信息可以直接拿到;50%任意手機號註冊;50%用戶信息可以直接遍歷,包括手機號、微信、QQ號等。

如何做好技術風控?

第一,在設計開發時,就要做好架構規劃,包括邏輯流程和系統的安全性等。網站規劃最重要的是信息存儲的機密性,比如日誌信息、用戶信息、網站代碼等。

比如,之前紅嶺官網被黑的事件,如果做好了結構優化,可以起一個副站,再做一個二次跳轉,就不會對業務構成非常大的影響。

還有一個,要冗餘備份,勒索病毒把網貸平臺數據加密,給錢才能打開。如果沒有備份,這筆錢是給還是不給呢?

第二,在業務上線之前,做好防D準備,比如服務器高防、冗餘切換,多線路分流;做好安全檢測,滲透測試、移動端加殼加固、數據洩漏等。

有統計數據顯示, 80%左右的現金貸、P2P曾被敲詐勒索過,小到700塊,大到幾百萬都有。

第三,是運營推廣環節:

域名:相似度域名釣魚;

關鍵字劫持:百度關鍵字購買(競爭對手購買品牌關鍵字);

輿情:微博、網絡論壇、自媒體等負面信息應對;

註冊環節:職業羊毛黨刷註冊(號安手機號角度專注解決羊毛黨SecID人機識別角度);

活動推廣:推廣業務邏輯、流量劫持應對、重放劫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