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只有10個員工的公司來打臉:濃縮的不是精華!

萬福生科 *ST川化 香梨股份 *ST廈華 讀懂上市公司 2017-05-12

截至2016年年末,中石油有員工50.8787萬人,數量之龐大秒殺A股其它公司;有最大便有最小,創興資源因其員工僅有10人,榮膺A股最袖珍企業的稱號。數據顯示,A股員工總數≤50人的企業共有20家,包括廊坊發展、造假上市的萬福生科,還有申通地鐵。

本文選了3個角度對這20家企業進行分析:首發上市時間;行業與城市分佈;以及財務特徵與職工薪酬。

A股只有10個員工的公司來打臉:濃縮的不是精華!

一、袖珍企業IPO時間:多是90後

從首發上市時間來看,A股3000多家企業中,在2000以前(不含2000年)上市的企業有843家,世紀星源於1990年12月10日上市,是國家首批上市的中外合資股份制企業,截至2016年末公司人數尚有618人,排在第567名。

但是,下面這些90後比較慘淡。走過20多年的風風雨雨,到頭來食盡鳥投林,落了個員工幾十人倒也乾淨。然而,00後川化又該怎樣講,特別是2011年造假上市的萬福生科,員工只剩下了26人。

A股只有10個員工的公司來打臉:濃縮的不是精華!

上市以後,如上20家企業中,有19家企業的名字幾經變更,變更的原因多與業績虧損有關,比如*ST新億,*ST宏盛,*ST川化,以及聒噪一時的*ST匹凸。不怕它們換名字,就怕換了名字後我們就不認識它們了。

匹凸匹是賣房的;

東方銀星的前身是賣建材的冰熊股份;

同達創業最初是叫新亞快餐,現在雖有“創業”之名卻無創業之實,除了傳統代理商品貿易,又投了房地產。

A股只有10個員工的公司來打臉:濃縮的不是精華!

從壽命看,如上20家企業可稱為長壽,就是生命的質量差了點。因為中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僅2.5年,集團企業的平均壽命僅7~8年,與歐美企業平均壽命40年相比相距甚遠。

我國最老的企業是成立於1538年的六必居,之後是1663年的剪刀老字號張小泉,再加上陳李濟、同仁堂藥業以及王老吉三家企業,中國現存的超過150年曆史的老店僅此5家。

希望這些股市的老前輩,不僅可以延展生命的長度,還可以拓展生命的寬度。

二、袖珍企業行業與區域特徵分析

沒有人能夠脫離他所在的時代安身立命,企業也是。這20家袖珍企業都處在傳統行業,特別以房地產業以及與之相關的建材、木材和裝飾行業居多。如果企業不能隨著行業的發展而調整產品結構滿足消費者新的需求,新興企業起來了後浪推前浪,老一輩的資歷並不值錢。

A股只有10個員工的公司來打臉:濃縮的不是精華!

從袖珍企業城市分佈來看,上海最多,河北、四川以及新疆次之,其它省份零散分佈;

從上市地點看,20家企業中有15家是在上交所上市的;

從公司成立日期與上市日期的比對看,這些老企業上市要容易得多,市場不規範。不同於現在的企業,要熬上十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登陸資本市場。比如說廈華電子,1995年1月28日成立,次月28日便能掛牌了;更有東方銀星,也就是原來的冰熊股份最奇葩,公司的成立時間是1996年10月11日,而上市時間竟然是1996年9月27日。

那些年都發生了什麼。

A股只有10個員工的公司來打臉:濃縮的不是精華!

三、袖珍企業財務特徵與職工薪酬

這些公司用極少的人數,平均撬動了10.85億的資產,創造了2個億的收入,平均盈利2036.17萬,以及創造了48.42億的市值。

A股只有10個員工的公司來打臉:濃縮的不是精華!

①資產規模最大的是廣東明珠,有約58個億的資產,員工數量也最多;規模最小的是廈華電子,總資產只有5300萬;

②盈利能力方面,營業收入最多的是ST川化,18個億的收入,淨利潤也最多,市盈率也最高,有130倍;但營收最少的ST前鋒一年只有537萬的收入;而喜歡更名的ST匹凸虧損了5.65億,成了20家公司中的虧損王。

③總市值最低的是香梨股份,就是新疆做果品深加工的香梨,只有26個億的市值。為改善經營狀況,企業正積極推進子公司房產項目的開發建設。

A股只有10個員工的公司來打臉:濃縮的不是精華!

這20家公司雖然人數少,但人均薪資並不低。

企業某年度支付的職工薪酬

=應付職工薪酬期末數—應付職工薪酬期初數+本期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現金流量表)。

以萬福生科為例,企業2016年發放的薪資總額

=196,056.79 —194,118.55+2,064,713.58

=2,066,651.82

由於2016年末員工總數只有26人,所以萬福生科的人均薪資約等於80萬。

A股只有10個員工的公司來打臉:濃縮的不是精華!

從員工構成結構看,行政人員最多,公司業績虧損也沒關係,管理人員的薪資可不能少。另外公司涉及到關聯交易的關鍵管理人員報酬,便有88.92萬。

A股只有10個員工的公司來打臉:濃縮的不是精華!

四、總結

潘長江說,濃縮的全是精華,但越小越有生產力並不具有普適性。這20家公司員工極少,多屬於上市時間較早的90後,多處於傳統制造行業,得益於出生時間好,上市也容易;然而,上帝給了它一副好牌,它卻沒有打好,這20多年裡經歷了戴帽摘帽的過程,活在保殼的路上。

可是,這些瀕危企業的員工薪酬並不低呢。

A股只有10個員工的公司來打臉:濃縮的不是精華!

如果您想讀懂上市公司基本面,

想要讀懂財務報表,

歡迎微信搜索公眾號“讀懂上市公司”,

我們一起探討!

A股只有10個員工的公司來打臉:濃縮的不是精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