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錶維修之:個性十足的三十年代,拆了個西馬錶,機芯很不簡單!

腕錶 積家 奢侈品 名錶通網站 名錶通網站 2017-10-05

原標題:個性十足的三十年代

作者:shuijiao

拆了個西馬,發現很不簡單,一拆不可收拾!!

三十年代,手錶剛剛開始流行不久,還沒有形成某種固有形勢,那時的手錶最有個性。看這個三十年代的西馬,外觀略有點積家翻轉的韻味,更難得的是同樣古味十足的錶帶。

最有特點的還是機芯,西馬335,72小時動力儲存,在今天也算長動力了,在動力儲存普遍停留在30小時的三十年代,當時佩戴這款表的人一定很享受三天上一次鏈的“科技感”。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是名錶通網(watchlead.com)作者:shuijiao

鐘錶維修之:個性十足的三十年代,拆了個西馬錶,機芯很不簡單!

鐘錶維修之:個性十足的三十年代,拆了個西馬錶,機芯很不簡單!

鐘錶維修之:個性十足的三十年代,拆了個西馬錶,機芯很不簡單!

接下來細說幾個打動人心的設計特點

1:獨特的帶減震功能的快慢針與擺輪蓋石綜合體

在 “Incabloc” 減震被大規模應用之前,各種形式的減震器可謂形形色色,比如著名的降落傘。

這個西馬的減震十分獨特,蓋石鑲在快慢針上,這本就很罕見,而更神奇的是,快慢針上竟然有個槽,可以被一個卡簧卡住,從而由卡簧的彈性提供了減震功能。

這個設計深深的打動了我,為了彌補我語言上的表達缺陷,我很認真的畫了個模型圖,希望大家能看懂。

鐘錶維修之:個性十足的三十年代,拆了個西馬錶,機芯很不簡單!

親自畫的圖,希望有用!

鐘錶維修之:個性十足的三十年代,拆了個西馬錶,機芯很不簡單!

鐘錶維修之:個性十足的三十年代,拆了個西馬錶,機芯很不簡單!

2,獨特的把杆機構。

首先,錶盤背面沒有腿,錶盤靠兩顆螺絲固定

取下表盤,看到把杆上弦和調時並不是通過常見的立輪與柱輪的離合,而是通過一個槓桿兩頭的兩個齒輪,分別傳動給發條和錶針的輪系。

我實在說不行,大家看圖中的箭頭,按箭頭運動,機芯就會從上弦狀態變為調時狀態。

鐘錶維修之:個性十足的三十年代,拆了個西馬錶,機芯很不簡單!

鐘錶維修之:個性十足的三十年代,拆了個西馬錶,機芯很不簡單!

3,兩套輪系!!!

我研究了半天,才終於搞清了原理,這個西馬機芯從發條盒開始分成了兩套輪系在運行!

發條盒齒直接驅動一輪二輪擒縱輪,發條盒上的深色齒輪直接驅動錶盤下面的錶針的輪系。

注意,深色齒輪通過一個卡簧被壓在發條盒上,運行時,發條盒能直接傳動給深色齒輪,深色齒輪於是驅動錶針。調時時,深色齒輪又能在一定的外力下與發條盒“打滑”,從而錶針輪系可以被自由轉動。這個離合性在現在的機芯中是通過分輪與一輪的“半套緊”來實現的,而這個西馬的“半套緊”是由發條盒與深色齒輪配合完成的,於是分輪被解放了,只是簡單地套在一個光軸上。

鐘錶維修之:個性十足的三十年代,拆了個西馬錶,機芯很不簡單!

鐘錶維修之:個性十足的三十年代,拆了個西馬錶,機芯很不簡單!

4,超大的發條盒與超長的發條

發條盒很大,幾乎佔到了機芯體積的一半,與上海7120的發條盒對比,明顯大一圈。

鐘錶維修之:個性十足的三十年代,拆了個西馬錶,機芯很不簡單!

鐘錶維修之:個性十足的三十年代,拆了個西馬錶,機芯很不簡單!

鐘錶維修之:個性十足的三十年代,拆了個西馬錶,機芯很不簡單!

免責聲明:本文由名錶通網站的作者撰寫,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名錶通網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