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儲首次披露年報:10年平均收益率3.68% 投資多元分散'

"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編者按:國家外匯管理局於7月28日公佈《國家外匯管理局年報(2018)》(以下簡稱“《年報》”),首次披露了我國外匯儲備經營業績、貨幣結構等數據。《年報》顯示,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金融市場,外匯儲備實施分散化投資,實現了穩定收益,2005年至2014年的10年平均收益率為3.68%。

分析認為,外匯儲備需要兼顧安全性、流動性,在這個基礎上實現了3.68%的年均收益率,已經相當不錯。

此外,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總經濟師王春英表示,我國外匯儲備始終堅持多元化、分散化的投資理念。這既符合我國對外經濟貿易發展及國際支付要求,也與國際上外匯儲備貨幣結構的多元化趨勢相一致,有助於降低我國外匯儲備的匯率風險。

10年平均收益率3.68%

據證券日報,《年報》中首次披露了我國外匯儲備經營業績、貨幣結構等數據。《年報》顯示,中國外匯儲備以實現資產“安全、流動、保值增值”為經營管理原則,以“規範化、專業化、國際化”為經營管理髮展方向。

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金融市場,外匯儲備實施分散化投資,實現了穩定收益,2005年至2014年的10年平均收益率為3.68%。2014年,被國際期刊《亞洲投資者》評為“最佳央行投資者”和“最佳中國投資者”。

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表示,2018年,我國跨境資金流動和國際收支呈現基本平衡。展望2019年,預計我國國際收支將延續基本平衡格局。

王春英表示,作為全球最大的外匯儲備持有國,我國一直致力於提升外匯儲備信息透明度。2015年7月份起,人民銀行、外匯局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數據公佈特殊標準(SDDS)定期披露外匯儲備規模。

同時,通過新聞發佈會、國家外匯管理局門戶網站、國家外匯管理局年報等多種形式對外發布外匯儲備相關信息。進一步披露外匯儲備經營管理情況,符合我國全方位擴大對外開放的需要,也有利於提升國際社會對我國經濟金融的信心。

投資日趨多元分散

據經濟參考報,王春英表示,我國外匯儲備始終堅持多元化、分散化的投資理念,根據市場情況靈活調整、持續優化貨幣和資產結構,利用不同貨幣、不同資產類別之間的此消彼長關係,控制總體投資風險,保障外匯儲備保值增值。

具體到貨幣結構方面,王春英表示,隨著我國經濟貿易不斷髮展,我國外匯儲備貨幣結構日趨多元,比全球外匯儲備的平均水平更加分散。這既符合我國對外經濟貿易發展及國際支付要求,也與國際上外匯儲備貨幣結構的多元化趨勢相一致,有助於降低我國外匯儲備的匯率風險。

她還表示,我國外匯儲備始終以“安全、流動、保值增值”為經營目標,核心職能是維護國際收支平衡和匯率穩定、維護國家金融安全,實現了長期、穩健的經營收益,收益率在全球外匯儲備管理機構中處於較好水平。

武漢大學經濟學博導管濤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國外匯儲備的多元化和分散化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幣種結構的分散化,非美元貨幣的比重正在逐步提升;其二則是儲備資產類別的多元化,外匯儲備除了投資傳統固定收益類產品之外,還進行一些另類投資,儲備資產配置組合正不斷優化,實現風險對衝,保障儲備資產總體安全和盈利。

處於全球較好水平

據經濟日報,“外匯儲備需要兼顧安全性、流動性,在這個基礎上實現了3.68%的年均收益率,已經相當不錯。”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表示,3.68%看起來不高,但評價投資業績要考慮約束條件,外匯儲備不以收益為主,更強調安全性和流動性。這樣來看,這個收益還是不錯的。

2008年後,國際金融危機、歐債危機接連爆發,主要發達國家資產收益率下滑,截至2014年底,G7國家政府債負利率佔比接近15%,全年平均收益率僅為0.97%。面對全球持續低利率甚至負利率環境的極大挑戰,我國外匯儲備實現了投資經營目標,收益率在全球外匯儲備管理機構中處於較好水平。

從《年報》披露的情況看,在我國外匯儲備貨幣結構中,美元佔比從1995年的79%下降至2014年的58%,非美元貨幣同期從21%上升至42%。外匯儲備貨幣結構日益分散,比全球平均水平更為多元。

謝亞軒認為,這有助於降低匯率風險,保障外匯儲備的保值增值。一方面,在過去幾十年我國對外貿易快速增長、貿易伙伴更趨多元的背景下,更多元的外匯儲備貨幣結構符合我國國際收支結構和國際支付需要;另一方面,貨幣結構多元化也是全球外匯儲備經營機構的共同選擇。

黃金儲備不斷增加

據第一財經,對於我國增持黃金儲備的主要原因,王春英表示,黃金儲備一直是各國國際儲備多元化構成的重要部分。黃金兼具金融和商品的多重屬性,有助於調節和優化國際儲備組合的整體風險收益特性。外匯局從長期和戰略的角度出發,根據需要動態調整國際儲備組合配置,保障國際儲備的安全、流動和保值增值。

《年報》顯示,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大黃金生產國,同時也是黃金消費大國。截至2018年末,我國黃金儲備規模達到1852噸,位居全球第六。

不過與其他國家相比,在官方儲備中我國黃金儲備佔比仍然相對較低。從世界黃金協會在2018年公佈的數據顯示,美國的官方黃金儲備量是世界第一,達8133.5噸,也是全球黃金儲備量佔據外匯儲備最多的一個國家。央行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黃金儲備達872.68億美元,環比增加33萬盎司,總計6194萬盎司,相當於1926噸左右。

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趙慶明對第一財經表示,從持有的噸數來說,我國黃金持有相比較少,在官方儲備中比重也相對較低。因此,適度增持黃金完全是可理解的。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