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是中國書法第一山,雄壯景象,也是文化與自然相結合的遊覽勝地
泰山是中國書法第一山,雄壯景象,也是文化與自然相結合的遊覽勝地
泰山是中國書法第一山,雄壯景象,也是文化與自然相結合的遊覽勝地
泰山是中國書法第一山,雄壯景象,也是文化與自然相結合的遊覽勝地
泰山是中國書法第一山,雄壯景象,也是文化與自然相結合的遊覽勝地
泰山是中國書法第一山,雄壯景象,也是文化與自然相結合的遊覽勝地
泰山是中國書法第一山,雄壯景象,也是文化與自然相結合的遊覽勝地
泰山是中國書法第一山,雄壯景象,也是文化與自然相結合的遊覽勝地
泰山是中國書法第一山,雄壯景象,也是文化與自然相結合的遊覽勝地
愛運動的小豆豆
1/8 泰山風景名勝區(Mount tai scenic spot):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華國山,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中國書法第一山。
2/8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嶽、東嶽、泰嶽,位於山東省中部,隸屬於泰安市,綿亙於泰安、濟南、淄博三市之間,總面積24200公頃。主峰玉皇頂海拔1545米,氣勢雄偉磅礴,有“五嶽之首”、“五嶽之長”、“天下第一山”之稱。
3/8 泰山被古人視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自秦始皇開始到清代,先後有13代帝王引次親登泰山封禪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泰山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是燦爛東方文化的縮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託之地,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家園。
4/8 泰山擁有交橫重疊的山勢,堆疊厚重的形體,輔以蒼松、巨石和環繞的煙雲,形成了肅穆與奇秀交織的雄壯景象。這裡出產的靈芝、何首烏、板栗及核桃等特產享譽全國。而分佈於山體各處的20餘處古建築群和2200餘處碑碣石刻,使泰山成為世界少有的歷史文化與自然相結合的遊覽勝地。
5/8 泰山風景區以泰山日出、雲海玉盤、晚霞夕照和黃河金帶四景最為出名,現分為幽區、曠區、奧區、妙區、秀區、麗區六大部分,遊客可乘坐以岱頂為中心的三條索道上山,或是背起行囊親近自然,徒步進行攀爬。泰山是唯一受過皇帝封禪的名山,除此之外,在中國擁有悠久傳統的佛、道兩教亦在此興盛。登高望蓬瀛,萬里清風來,泰山以其獨特的景緻及人文內涵吸引著許多國內外遊客,正可謂登泰山而小天下。
6/8 泰山的前寒武紀地質構造發育以多期的褶皺、斷裂以及韌性剪切帶為其主要特徵。它們彼此疊加相互改造,構成了極其複雜的構造面貌,對它們的成因機制研究是前寒武紀地質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另外,中元古代輝綠玢岩發育的國內外罕見的“桶狀構造”,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
7/8 從區域構造看,太平洋板塊以近東西方向對歐亞板塊的強烈俯衝,使泰山地區在近南北向伸展作用下,北東東向泰前斷裂發生強烈掀斜活動,泰山大幅度抬升,致使泰山的新構造運動表現得十分普遍和強烈,它們對泰山的形成及地貌格局起著主導性的控制作用。泰山周圍的下古生界和前寒武紀結晶基底不整合面上形成的重力滑動構造也與新構造運動有密切的關係。
8/8 聳立在海平面上的古泰山,經過長期風化剝蝕,地勢浙趨平緩。古生代初期,華北廣大地區大幅度下降,古泰山亦隨之沉沒到海平面以下,在古老變質雜巖的基底剝蝕面上,沉積了一套近兩千米厚的寒武—奧陶紀的石灰岩。中奧陶世末,在加里東運動的影響下,華北地區整體上升為陸,經歷了一個相當長期的沉積間斷。
2017-07-16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