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人被抓!1800人炒股被騙1個億:最狠33人微信群,只有1個不是騙子

投資 微信 銀行 武漢 上海 電腦 21財聞匯 2019-06-24

炒股真不容易,不僅要防止各種“黑天鵝”,還要防騙子詐騙。

近日,武漢警方又破獲一起特大薦股詐騙案,共抓獲92名涉案人員,涉案金額近1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要不是被警方提前破獲,1800多名受害人都不知道自己被騙了。受害人劉先生在做完筆錄後表示:“真沒想到,整個群裡33個人,除了我自己其他全都是騙子。

又一起薦股詐騙!

涉案金額近億元

6月19日,武漢市公安局江岸區分局通報,警方歷經近兩個月偵查,近日破獲一起特大薦股詐騙案。共抓獲包括韋某、詹某、王某等3名主要嫌疑人在內的涉案人員92名,涉案金額達9000餘萬元。

該團伙以炒股交流、投資理財為名,誘騙受害人進入虛假網上股票交易平臺,再以“內幕消息”、“名師薦股”為由,伺機詐騙。

據悉,該詐騙團伙位於武漢市洪山區、武昌區共有12個藏匿窩點,6月4日下午,江岸區公安分局組織刑偵、技偵、網安、法制及15個派出所共100餘名警力,採取刑偵、技偵、網偵民警混編,法制民警現場跟蹤指導的方式,分為12個抓捕小組同時趕赴12處窩點,現場抓獲涉案人員92人,查扣涉案電腦103臺、手機145部及大量銀行卡、賬本。

警方收集的證據顯示,受害人遍及全國各地,達1800餘人。警方已刑事拘留65名涉案人員,凍結涉案資金3700餘萬元。案件仍在進一步調查中。

除了受害人整個群裡全是騙子

受害人劉先生在接到警方電話後才發現炒股群裡除了自己全是騙子。

6月18日,市民劉先生展示了他與詐騙團伙的“老師”“群友”溝通股票交易的聊天記錄。

92人被抓!1800人炒股被騙1個億:最狠33人微信群,只有1個不是騙子

劉先生表示,他是今年剛入市的新股民,4月底,他通過一條手機薦股短信加入了一個炒股微信群,被群主邀請進入一個自媒體直播平臺,隨後被拉入一個只有30幾個人的小微信群,除了他以外的整個群裡33個人,全是騙子!

在群裡“老師”會時不時晒出自己的“盈利數百萬的賬戶”截圖,而“群友”則會不停鼓吹“感謝老師帶著賺錢”之類的話。劉先生徹底信服了,於是按照“群主”發的鏈接下載了一個名為“東方在線”的手機小程序,開通了“股票賬戶”,轉入15萬元後,按“老師”的指令買了一隻股票,沒想到第二天就虧了5000元,隨後幾天,虧損不斷擴大,可“老師”卻要求他繼續持股等待。到6月初,平臺已無法登錄了。“老師”仍在直播間裡忽悠,平臺正在維護,過兩天就好。

直到6月15日,劉先生接到江岸警方打來的電話,才知道自己受騙了。

1800餘名受害人鮮有報案者

據悉,這個“股票交易平臺”其實是詐騙團伙偽造的虛假平臺,表面上看,受害人可以通過該平臺自由買賣股票,但實際並沒有接入到真實的證券市場,受害人的資金也沒有進入正規的第三方存管銀行賬戶,而是直接轉入騙子的私人賬戶。

詐騙團伙通過“推薦股票”,令受害人不斷“虧損”,“虧損”的錢都流入了詐騙團伙的腰包。由於欺騙性強,受害人往往以為自己的錢虧進了股市,只好自認倒黴,所以,鮮有報案者。

為了掩人耳目,逃避打擊,該團伙還頻繁更換平臺的“馬甲”,僅從3月份警方偵查以來,先後使用“陽光在線”、“天元策略”、“東方在線”等名頭。受害人即使事後發現被騙,也很難找到證據。

那是怎麼破獲這起薦股詐騙案?江岸區公安分局刑偵大隊教導員許奎介紹,此案起初並沒有人報案,全由警方分析研判,層層深挖最終破獲。

今年3月,江岸區公安分局在梳理2017年辦理的一起電信網絡詐騙案時發現,該團伙中曾被處理過的一名底層話務員楊某,現在搖身一變,成了某互聯網證券投資公司的“高管”。警方圍繞楊某展開調查,發現了一個專門誘騙他人進入虛假股票交易平臺伺機詐騙的犯罪團伙。該團伙以炒股交流、投資理財為名,誘騙受害人進入虛假網上股票交易平臺,再以“內幕消息”、“名師薦股”為由,伺機詐騙。

此案引起警方的高度關注,江岸區公安分局在市局刑偵、技偵、網安等部門的支持下,成立專案組攻堅。專班民警圍繞涉案重點人員,以資金流、信息流為突破口,綜合運用信息化手段一路追查,逐步掌握了該團伙的組織架構、人員結構、活動規律和作案手法,先後摸清了該詐騙團伙位於武漢市洪山區、武昌區的12個藏匿窩點,並製作了每個涉案窩點方位指引圖及抓捕工作方案。

6月初,警方獲悉該團伙主要頭目已經出境踩點,準備將整個詐騙團伙轉移至境外以逃避打擊。專案組果斷下達收網指令,隨後將其抓獲。

“炒黃金”詐騙案

微信群50個人,49個是騙子!

無獨有偶,去年,上海奉賢警方成功破獲網絡“炒黃金”詐騙案,一舉抓獲以龐某為首的涉嫌詐騙團伙成員24人,當場查獲作案用手機60餘部、電腦20餘臺、銀行卡10餘張,涉案金額高達近千萬元。

被害人夏女士表示:

“突然之間進入一個股票群,他們有(群內)上課的,就是上午10點,下午2點,晚上8點也上課。”

夏女士還介紹,平日自己炒股票,就莫名進入一個股票微信群,沒過幾天,群主就留言說最近股市行情不好,推薦大家炒黃金。

到案後的犯罪嫌疑人張某坦言:

“群裡面有50幾個人,其他人就是小號,被害人就一個人,群裡面就只有她。其他人在裡面有什麼分工。就是直播間老師有操作,大家就買進這個單,在這裡說。”

92人被抓!1800人炒股被騙1個億:最狠33人微信群,只有1個不是騙子

原來這個群內50多人只有被害人一人為投資者,其餘的都是犯罪團伙操縱的小號,目的就是造成假象,鼓動被害人大金額投資。

據瞭解,這個團伙還自私設計製作“炒黃金”的軟件,併發送給被害人下載鏈接,等被害人下載後,就讓被害人將投資款轉入軟件附帶的賬戶,這個賬戶完全被犯罪團伙操控;為騙取客戶的投資金,龐某等人分別在網上冒充投資分析師、受益客戶群體來誘騙他人蔘與網絡“炒黃金”。

等到被害人大金額轉賬後,這個群就是立即解散,銷聲匿跡。

在其提供的虛假網絡黃金交易平臺,不到3個月的時間裡,被害人夏女士先後被騙100多萬元。

92人被抓!1800人炒股被騙1個億:最狠33人微信群,只有1個不是騙子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非法薦股中的七大陷阱

此前,北京證監局就七種非法證券投資諮詢行為進行了警示,投資者還需要提高警惕,不要輕信,避免掉進了非法投資諮詢機構的陷阱。

1、通過微信、博客、QQ招收會員

QQ、微信、社交網站上總有不少人發佈大盤分析、免費薦股文章,樹立起網絡薦股“專家”、“財經大V”的形象,誘騙投資者加入微信群或QQ群,以繳納會員費、開通VIP權限費等名義,向投資者推薦股票、收取費用。一旦投資者上鉤,繳納數千元會員費後,買的股票卻持續下跌,想退回會員費時卻發現已被對方QQ拉黑。

監管部門提醒:投資者不可輕信免費薦股、免費診股等誇大過往薦股業績、直接或變相承諾收益、公開招收會員的非法證券節目和廣告,不要輕易洩露個人電話號碼和個人資料,對陌生薦股來電要保持高度警惕。

此外,投資者接受證券期貨投資諮詢服務一定要通過經中國證監會批准的具有證券經營業務資質的合法機構進行。合法證券經營機構名錄可通過中國證監會網站“監管對象”欄目、中國證券業協會網站“信息公示”欄目查詢,或電話諮詢證監會有關部門。

2、賣炒股軟件號稱穩賺不賠

“親,XX炒股軟件要不要試試?提示的買點賣點絕對準確。”這時候就要提高警惕了,不法分子在銷售炒股軟件的過程中,往往會誇大宣傳軟件的薦股能力,騙取高額的服務費。

李某花5000元購買了號稱穩賺不賠的炒股軟件,使用期為3個月。但不久,李某發現該軟件的實際效果與宣稱內容大相徑庭,遂向公司提出退款。公司則稱可以免費給李某展期服務3個月,並推薦有內幕信息的股票。隨後,李某每次都是高買低賣,不僅沒有賺到錢,反而陷入重度虧損的境地。經查,該公司無證券投資諮詢資格,實際是以銷售薦股軟件的方式從事非法投資諮詢活動。

監管部門提醒:向投資者銷售或者提供“薦股軟件”,並直接或者間接獲取經濟利益的,屬於從事證券投資諮詢業務,應當經中國證監會許可,取得證券投資諮詢業務資格。未取得證券投資諮詢業務資格,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利用“薦股軟件”從事證券投資諮詢業務。

3、銷售炒股課程指導快速賺錢

買個炒股課程就能學會炒股快速賺錢?殊不知不法分子往往以銷售炒股培訓課程為名,宣稱通過課程可以學到各種炒股技術和戰法,許多學員在聽過該課程後都有不同程度的獲利,但要繳納360元、3600元不等的聽課費。實際上以推薦股票為誘餌,投資者根據其建議購買股票均造成了損失,要求退款未果。

監管部門提醒:不論銷售的是培訓課程還是交易技巧,只要向投資者推薦了股票或提供了股票投資建議,並直接或者間接獲取經濟利益的,均屬於從事證券投資諮詢業務,需要取得證監會批准的證券投資諮詢業務資格。

4、冒稱知名私募基金、有內幕消息

號稱是知名私募,掌握內幕信息,有高手負責操盤,要為你提供諮詢服務,但可能其的辦公場所往往就是租用一個幾十平米的小房間,甚至隱藏在居民樓中,並僱用一些對證券市場一無所知的業務人員通過事先準備好的“話術”對投資者進行欺詐,騙取上千元的服務費。

監管部門提醒:不要盲目輕信所謂的“專業機構”和“內幕消息”。接受投資諮詢服務時一定要核實對方的資格,明確對方身份,選擇合法機構和有執業資格的專業人員。

5、代客理財、坐莊操盤、收益分成

“承諾收益”、“利潤分成”、“坐莊操盤”,按照一定比例進行利潤分成,但往往在第一隻股票賺錢之後,推薦的股票連續下跌,給投資者造成虧損,卻再也聯繫不上公司或者業務員,致使許多不明真相的投資者上當受騙。

監管部門提醒:“承諾收益”、“利潤分成”、“坐莊操盤”均屬於違法違規證券活動,根據規定,即使是合法的證券投資諮詢機構及其員工,也不得與客戶約定利潤分成,不得以任何方式對客戶證券買賣的收益或者損失作出承諾。

6、假冒或仿冒合法證券經營服務機構

不少不法分子為實施詐騙,用與合法證券公司、基金公司等市場專業機構近似的名稱矇騙投資者,或者直接假冒合法證券公司、基金公司的名義來實施詐騙。

出於對專業機構的信任,投資者往往繳納會員費,獲得薦股,但卻出現虧損,最終發現自己上當。

監管部門提醒:投資者對於主動上門電話、來訪一定要提高警惕,要通過查詢工商執照、證券投資諮詢資格證書或向證券監管部門諮詢等途徑核實對方身份,防止上當受騙。

7、“會員升級”“補款退賠”“維權收費”

不法分子推薦股票造成投資者虧損後,也並不是都聯繫不上,有些公司給投資者造成虧損還能聯繫上,面對投資者的投訴,卻是蠱惑投資者參加更高級別的會員組,繳納更多的“會員費”。為了挽回之前的損失,投資者往往繳納更多會員費希望挽回損失,造成股票虧損越來越大,被非法機構一騙再騙。

監管部門提醒:投資者要保持高度警惕,一旦發現有非法證券投資諮詢活動,應保留好證據,及時向證券監管部門舉報或向公安機關報案。

網友評論:

“49個人伺候1個人,超級VIP啊92人被抓!1800人炒股被騙1個億:最狠33人微信群,只有1個不是騙子

“由此可推算騙子工資應該在一萬元左右?”

“市場開始缺傻子了92人被抓!1800人炒股被騙1個億:最狠33人微信群,只有1個不是騙子

“唉,騙人也不易啊”

“現在騙子的陣仗也是不得了”

“記住一點:別人如果真的能賺大錢,他為什麼要帶你,他是你親爹嗎”

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文中投資建議僅供參考。

來源:中國基金報(chinafundnews) 記者 吳羽、央視新聞、武漢市公安局、楚天都市報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