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競價新政下 小微工商業光伏電站如何早日實現平價上網?

2019年5月30日,經過數次徵求意見和反覆討論後,國家能源局公佈了《關於2019年風電、光伏發電建設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以及附件《2019年光伏發電項目建設工作方案》。

按照通知要求,對需要補貼的光伏發電項目(除光伏扶貧、戶用光伏外)進行競爭性配置並參加全國統一電價排序,小微工商業屋頂電站也將和其他分佈式電站一起競爭0.1元每度的補貼。

隨著光伏補貼的陸續退坡,工商業屋頂光伏電站因本身具備的自用屬性,逐漸成為光伏市場投資的熱點。從投資角度看,工商業屋頂電站設計使用壽命可達25年,即使沒有補貼,若自用消納達到80%及以上,一般電站項目投資在5-7年內即可回本。

據彭博新能源財經的分析報告,當前中國工商業屋頂光伏市場的可安裝規模已超過200GW。隨著城市化的不斷推進,這一數字極有可能在2040年達到300GW。如此大的一塊“蛋糕”,在政府新的競價政策指導下,將如何早日實現平價上網?小微工商業光伏電站開發面臨的痛點問題又如何解決?

小微工商業屋頂光伏電站如何早日實現平價?

工商業屋頂光伏電站大多安裝在工業、科技園區,商業綜合體等建築體的屋頂,業主白天用電量較大且用電價格較高。目前,裝機規模在100千瓦到1兆瓦之間的小微工商業自發自用電站,是市場潛在存量最多的。

小微工商業光伏電站的用電主體,主要是中小工商企業主,且主要是民營企業。該類業主大多享受一般工商業電價,即使按照今年兩會“一般工商業電價再下降10%”的要求,也比大工業用電價格高。根據全國各省市一般工商業電價水平下的投資收益率簡易測算分析,除重慶市外其他地區的電站靜態投資回報期都在4到6年間(見下圖)。

排序競價新政下 小微工商業光伏電站如何早日實現平價上網?

隨著電站建設成本的持續降低,小微工商業電站的收益率還是蠻可觀的,有望率先實現平價上網。奔著這一目標出發,發展小微工商業屋頂光伏電站應從以下幾方面出發來降低度電成本:

首先,要追求項目投資收益率最大化。小微工商業電站的裝機容量不求做大,要算收益率,如何保證收益率呢?首先要看用電業主的電費清單,看最近六個月到一年的電費數據,結合業主的生產作息時間畫出企業白天的用電曲線。接著看企業的變壓器容量大小和併網接入點分佈,最後再看屋頂無遮擋可安裝的有效面積。在這三個條件當中,綜合核算出最佳消納比且安裝成本較低的裝機容量。一般小微工商業電站若業主白天峰平的加權電價達到0.70元左右或以上,綜合用電消納比在80%及以上,儘量選擇在單點或多點低壓側併網,那收益率就很可觀了,基本靜態投資可以在四年左右回本。

其次,要通過技術手段提升單位面積發電量。有部分小微工商業項目,業主用電量很大且電價也較高,如綜合商超,醫院,酒店等,但屋頂可安裝的有效面積有限,這就需要設計排布方案,儘量選擇高效組件,設計安裝角度,實現安裝規模的最大化,力求屋頂單位麵價發電量的最大化。單位面積發電量的提高也相當於降低了單體度電成本,達到收益的最大化。在成本可控的情況下,還可以通過設計光伏車棚或陽光棚來增加安裝規模,提升整體發電量,提升電站項目的綜合收益水平。例如利用支架固定可調、平單軸跟蹤技術,目前可以讓電站發電量提高10%,度電成本下降約11%。

再次,要提高項目EPC集採、設計、施工的能力,降本提效。在做小微工商業項目時,要提高整體EPC設計和建設水平,通過集團統一採購原材料的優勢,降低主要部件的採購成本及整體工程造價成本。在這個環節上,目前大多數企業都沒有注重品牌和品質的提高,只是一味聚焦採購成本的降低。例如通過對電站系統陣列間距和傾角的優化設計,通過智能化設計軟件的使用,各種線纜、鋼材的使用量可以得到更加準確的計算,減少了工程的冗餘量,從而節省輔材成本。隨著平價上網業主對長期穩定收益的追求,投資方對電站EPC方的設計及施工水平和集採能力會提出更高的要求,會更多關注電站的品質和運營的質量,持續長時間的運維發電將會大大提高項目的綜合收益率。

最後,要聚焦核心工業片區或產業集聚區,集中開發建設。小微工商業電站因為單個體量太小,投資機構暫時不感興趣,如果在一個片區,園區或產業集聚區能開發數十個乃至上百個單體幾百千瓦的電站,且每個電站的綜合收益都很好,再把這些項目打包進行電站資產證券化,很多能源投資機構將會很感興趣,畢竟大的屋頂、消納好的屋頂越來越稀少。

目前在長三角地區,一些投資機構已經開始降低單體項目的安裝規模,追求項目收益的穩定性和連續性,對同一地區集中的分佈式電站也有相應的投融資政策。小微工商業電站分佈分散,其實投資風險也隨之分散,通過集中成片區建設降低了眾多小微電站的綜合運維成本。隨著國家電改政策的深入,電力交易化平臺的運營,隔牆售電政策的試點推廣,集中片區的小微工商業電站也將備受投資機構的青睞。

有電站運維經驗和數據採集基礎的光伏企業,可以聚焦電站運維和數據監控,提升電站運行發電水平。單箇中小工商業屋頂電站的運維成本較高,隨著該區域內分佈式光伏電站保有量的不斷增加,其他電站持有方也會需要藉助第三方專業運維平臺,降低電站的長期運維成本。電站後市場運維服務的完善也會加速中小工商業光伏電站市場的拓展,小微電站的市場做大了,電站保有量就多了,電站的綜合運維成本就會不斷下降,作為長期依賴運維產生現金流的電站資產的保障度就會越高。

小微工商業光伏電站開發痛點如何解決?

小微工商業光伏電站雖然潛力巨大,但開發起來也並不容易,面臨的困難和難題很多。對此,我們有針對性的提出以下建議:

從業者首先要做樣板示範電站,解決電站投資信任度痛點。外界投資群體對小微工商業電站的投資收益不清楚,但光伏從業人士是可以算清楚投資收益的。隨著光伏政策的逐漸明朗,平價上網是大勢所趨,小微工商業電站因為單體裝機規模小,投資額不大,現有光伏從業者或合作伙伴有志在該行業長期發展的,可以先自持投資建設一個小微工商業樣板電站。隨著樣板電站的併網發電及收益的可視化帶動,其他如共享、共建電站等合作模式就會興起。如同2015年的戶用光伏電站推廣,正是有第一批戶用經銷商發動親朋好友的帶頭示範,才帶動了一個新的細分產業市場的火熱發展。

樣板電站的收益展示,可以激活周邊朋友的多套房產等沉睡資產。房產稅的即將開徵,對於手持數套房產的房主來說,房屋的持有成本越來越高,短期拋售房產的變現機會也較少。如何讓手頭的不動房產流動起來,保持資產的保值及增值?投資小型工商業電站無疑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房產投資人可以將房產抵押給金融機構,獲得流動性資金與當地的新能源電站運維服務企業共同持有一個穩妥的電站項目,通過收取業主電費進行還本付息,4到5年就可以實現項目回本,未來還有10多年乃至20年的穩定收益,抵押期間的房產可租可住,不影響租住功能。目前有部分銀行和融資租賃公司已開通了房產抵押業務,年限短則五六年,長則20年。相信隨著小微工商業電站的安裝示範越來越多,將會有更多的多套房產業主加入進來。

金融機構和光伏企業聯合投融資或基金合作模式開發。中小工商業企業目前大多沒有富餘的資金進行電站項目的投資,有融資資源的光伏企業可以通過合作建設或融資租賃方式與業主一起共建工商業屋頂電站,共享電站的發電收益,後期再通過電站股權轉讓等形式退出初始投資。

金融機構也可以結合綠色金融進行市場業務創新,圍繞融資賦能來設計工商業光伏電站金融配套產品,通過對投融資電站和業主設置一定的風控措施,如保險或擔保措施等,最大限度的減少電站的投融資風險。當光伏產業和金融行業能夠有效結合,小微工商業光伏電站市場將會迎來更大的發展。

光伏平價上網大勢已來,小微工商業電站的平價上網之路在當下雖然還有些困難,還需要各個參與方持續努力,但令人高興的是,部分金融機構和光伏企業、光伏從業者已經積極行動起來了。

道路是曲折的,前景是光明的,國家調整能源結構、大力推廣清潔能源的決心是不變的。相信隨著國家電力改革的持續深入,小微工商業屋頂電站資產將會得到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和投資機構的認可。面對變化,擁抱變革,迎難而上,小微工商業屋頂電站一定能夠開啟新的發展階段。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