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大總醫院院長被查 曾參與決定千餘職工入股民營醫院

投資 反腐倡廉 社會 財新網 財新網 2017-08-29

【財新網】(記者 劉佳英)近日,因1591名在編、在崗職工入股民營醫院一事,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下稱寧大總醫院)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8月25日下午,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發消息稱,寧大總醫院院長楊銀學涉嫌嚴重違紀,正接受組織審查。

目前尚無法確定楊銀學被查,與其醫院職工集體入股民營醫院——寧夏慈濟老年病醫院(下稱慈濟醫院)有直接關聯(詳情參見財新網8月23日報道《寧醫大總醫院千餘公職人員集資入股民營醫院 寧夏衛計委責令整改》)。根據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的資料,楊銀學從2012年12月起,任寧夏醫科大學黨委委員、副校長、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院長,後又於2014年1月起,擔任寧夏醫科大學黨委常委。

而此前寧夏衛計委的調查報告顯示,在楊銀學擔任寧醫大總院院長、常委期間,從2012年12月至2015年7月,寧醫大總醫院曾7次召開院長辦公會議,研究慈濟醫院事宜,並最終同意在編、在崗職工以委託投資的形式,參與民營醫院即慈濟醫院的股金募集活動。2016年2月29日,寧醫大總醫院黨委還任命該院消化內科原主任楊力,為慈濟醫院院長。

擔任寧醫大總醫院院長前,楊銀學曾任過寧夏醫學院附屬醫院院長、黨委副書記。而據寧醫大官網介紹,在其職業生涯中,更多次獲得政府或業界表彰,比如獲得寧夏“全區防治非典優秀共產黨員”、“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等稱號。2016年11月,在中國醫院大會上,楊銀學獲得了由中國醫院協會頒發的“突出貢獻獎”,全國僅有五位專家獲此榮譽。

但最近一次讓楊銀學廣受關注的事件,頗具爭議性。今年5月,有媒體報道稱多名患者在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就診,結果被醫生推薦至另一家民營醫院重新掛號,還稱該民營醫院的醫生都來自寧醫大總醫院。

上述事件發生後,寧夏衛計委於8月21日公佈調查結論稱,慈濟醫院與寧醫大總醫院之間存在託管關係,總醫院1591名在編、在崗職工,以代持股方式,持有寧夏慈濟醫院有限公司80%股份(近8000萬元)的行為,屬“公職人員違規持有民營企業股份”。

調查人員表示,雖然沒有發現寧醫大總醫院醫師從引薦患者的行為中獲得“介紹提成費”,但慈濟醫院會給總醫院相關部門負責人發放勞務津貼,支付科室提成、手術勞務費分成、醫技勞務費提成等款項,科主任每月可得2000元勞務津貼。

在慈濟醫院現有的124名執業醫師中,有122名醫師來自寧醫大總醫院,且大多把慈濟醫院作為第二執業點。根據寧夏衛計委的調查,總醫院醫師在慈濟醫院的坐診次勞務費按職稱級別發放,主治、副主任、主任醫師分別為100元、200元、300元。

為提升各臨床科室工作效率,慈濟醫院還按月給予科室績效獎勵,把手術費中的50%返給科室,剩餘50%歸慈濟醫院收入。而在慈濟醫院的門診,均由寧醫大總醫院副主任醫師以上職稱專家坐診,住院部醫師則由寧醫大總醫院相應科室各級醫師組成。

寧夏衛計委得出結論稱,寧醫大總醫院為慈濟醫院的實際管理方,“利用公立醫療資源為職工謀福利”。對此,寧夏衛計委要求寧醫大總醫院應明確公立醫院的“公益性質”,立即終止與慈濟醫院的管理關係,涉事的民營醫院即慈濟醫院也需整改。

而央廣網援引寧醫大總醫院院長楊銀學的說法稱,2013年政策曾允許職工集資入股民營醫院,直到2015年不再允許,之後寧醫大醫院從2016年開始著手股權轉讓,只是8000萬元的股權沒有那麼容易一下轉出去。

財新記者查詢工商記錄發現,目前慈濟醫院已於2017年8月8日完成股權變更,原先寧醫大總醫院6位代持股人的名字,已被寧夏朔方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取代。但寧醫大總醫院原副院長徐克寧,仍是慈濟醫院的法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