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承諾“擔當作為、創爭一流”任務目標

投資 國企改革 經濟 能源 濰坊新聞網 2017-05-17

市委政法委“擔當作為、創爭一流”任務目標

1、對標一流、爭創一流。省內對標青島市委政法委,國內對標杭州市委政法委,推動全市政法綜治維穩工作全面上檔升級。

2、在全省率先推行縣級政法隊伍評議機制。通過“三評三查”制度建設,構建網絡、社會評查員、兩代表一委員和檢查、督查、調查等多方位的評議評價體系,對政法工作、政法單位、政法幹部實施全方位監督,確保走在全省前列。

3、開展“兩轉變兩提升”作風建設活動。建立政法系統幹部“下訪基層、化解矛盾”常態化機制,健全政法領導班子成員基層聯繫點制度、政法幹警聯繫困難群眾制度、基層政法單位幹警定期走訪制度、涉法涉訴信訪案件集中解決制度,推動政法幹警下訪基層、解決問題、化解矛盾。

4、深入推進司法體制改革,確保試點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全面深化司法責任制改革,在黨的十九大召開前基本完成。推進全國家事審判改革試點、公益訴訟省級試點等重點工作,確保試點工作走在全國、全省前列。

5、開展案件評查,提高政法幹警辦案質量。通過案件評查,發現和解決普遍性、傾向性的執法問題,改進執法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努力減少涉法涉訴信訪案件的發生,進一步提高政法隊伍整體辦案質量和執法水平。

6、綜治中心標準化建設走在全省前列。完成市級綜治中心標準化建設,80%的縣(市、區)、60%的鎮街、50%的村(社區)綜治中心完成標準化改造任務,將綜治中心打造成為平安建設的重要平臺和有效載體。

7、“平安指數”引領平安建設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國前列。創新完善“平安指數”評價體系,建立社會發布機制,精準指導打防管控,以“平安指數”引領平安濰坊建設。

8、確保政法調研信息宣傳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整合縣級政法委、市政法部門和電視臺、報社等媒體力量,加強濰坊長安網站群等平臺建設,運用《法制日報》《長安》雜誌等中央級和省級主流媒體開展宣傳工作,努力提升我市政法工作影響力。

9、綜治責任制落實走在全省前列。按照中辦、國辦《健全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責任制規定》和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山東省健全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責任制實施辦法》,建立健全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領導責任制有關制度。

10、運用公開聽證法化解基層複雜疑難矛盾在全省、全國推廣。健全完善公開聽證法的操作流程和拓展延伸,使公開聽證法在化解基層複雜疑難矛盾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11、社會矛盾化解工作平臺建設走在全省前列。建立縣市區(市屬開發區)、鎮(街道)社會矛盾調處中心,作為縣市區(市屬開發區)、鎮(街道)社會矛盾化解的工作平臺,負責調處轄區內的重大疑難矛盾糾紛。

市科技局“擔當作為、創爭一流”任務目標

1、對標一流,主動爭先。省內對標青島市科技局,國內對標蘇州市科技局。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研發投入、科技進步貢獻率等各項指標大幅提升,城市綜合創新能力繼續保持全省前列。

2、爭創濰坊(壽光)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做好農高區“一核四區一帶”建設和創新平臺的創建工作,建成國家現代蔬菜產業發展引領區、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蔬菜產業創新中心。

3、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繼續保持領先態勢。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50家以上,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達到4500億元以上,總量居全省前列。佔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34%以上,比年初提高1個百分點以上,增幅在全省產值總量較大的地市中位居前列。

4、科技孵化載體建設位居全省前列。新增和改造提升市級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10家以上,新增孵化面積20萬平方米。新增眾創空間5家,創客團隊80家。

5、深度推進產學研合作。深化與國內知名高校院所的科技合作交流,舉辦國內國際對接洽談會6次,推動150家以上企業與高校院所建立務實合作關係。建設5家以上研發分支機構,達成國際科技合作項目4項以上。

6、技術合同交易額居全省前列。完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支撐平臺,發佈科技成果1000項,企業技術需求200項,引進技術轉移機構10家,培育20家科技中介機構,組織技術交易對接活動5場,實現技術合同交易額48億元以上。

7、全社會研發投入持續增長。落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政策,推動企業成為創新投入的主體,全社會研發投入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2.65%,居全省前列。

8、推動高端創新平臺建設。高水平建設工業研究院,建設3家以上重點行業研究院。依託雷沃重工建設山東省智能農機技術創新中心。扶持培育龍頭科技企業和高校院所組建科技研發創新平臺,新建成省級以上創新平臺10家。

9、生物醫藥產業快速發展。組織生物醫藥企業與高校院所開展科技合作,壯大生物醫藥產業規模,年內完成產業產值360億元。建設壽光富康製劑國際化產業園,提升全市醫藥品牌國際知名度。

10、科技創新人才數量進入全省前列。爭取3人以上入選科技部創新人才計劃和國家“萬人計劃”,7人以上入圍泰山產業領軍人才。健全完善人才激勵政策,打造創新人才聚集高地。

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擔當作為、創爭一流”任務目標

1、對標一流、進位爭先。省內對標青島市、煙臺市,國內對標蘇州市,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保持全省第一方陣。

2、建設一流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紮實推進國家級濰水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出臺《濰水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管理辦法》,依法加強非遺保護利用,繼續保持非遺保護工作全省領先位次。

3、全面提升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標準化、規範化建設水平。實施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提升工程,提升110個農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達標率90%以上,超額完成省裡下達的年度任務指標,保持全省先進位次。

4、打造“市民文化節”品牌。組織舉辦第二屆濰坊市市民文化節,將“市民文化節”打造成為省內有影響力的區域文化活動品牌。

5、辦好文化惠民8件實事。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扶持省定貧困村建設綜合性文化活動室,扶持修繕4處鄉村記憶工程傳統特色民居,扶持非遺傳承人、民間藝人“收徒傳藝”,為農村(社區)免費送戲1500場,為鎮街綜合文化站配備多功能數字服務終端,為農家書屋補充更新出版物,為全市每個行政村每月放映一場公益電影,為社區、福利機構免費送電影3000場,增強群眾文化“獲得感”。

6、大力推進文化改革創新。完成文化部基層公共數字文化服務推廣試點和新形態試點,爭創全國優秀試點項目。組織開展縣域圖書館、文化館總分館一體化服務、全民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一人一藝”試點。組織好第三屆山東省“文化創新獎”申報評選,力爭新突破。

7、保持省級以上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園區)數量全省先進。爭創山東省第四批文化產業示範園區、第六批文化產業示範基地,爭創國家級版權示範園區(基地)、單位,創建國家文化與金融合作試驗區。

8、提升文化開放發展水平。廣泛開展對外文化交流合作,講好濰坊故事,擴大濰坊城市影響力。全面啟動聯合國手工藝與民間藝術之都創建工作。加大“三招三引”力度,全面完成年度任務目標。

9、爭取上級文化政策性資金。爭取省、國家文物保護專項資金1000萬元以上,省、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項資金500萬元以上,“三館一站”免費開放資金1000萬元以上。

10、綜合提升文化市場監管和服務水平。加大簡政放權力度,向社會公開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和服務承諾,打造全省最優審批服務。推進文化執法體制改革,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擔當作為、創爭一流”任務目標

1、對標一流、進位爭先。省內對標青島市質監局,國內對標杭州市質監局,在質量、標準、計量、檢驗檢測等方面趕超標杆。

2、質量品牌培育建設走在全省前列。指導濰柴爭創中國質量獎,爭創山東名牌產品(山東省服務名牌)10個以上,山東省優質產品生產基地數量累計居全省一流水平,地理標誌保護產品保有量居全省一流水平。

3、標準化改革成效居全省前列。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年底企業標準自我聲明數量居全省前列;團體標準制定居全省前列;年內創建標準“領跑者”企業數量省內一流。

4、國家標準化示範項目建設爭創全省前列。推進8個在建國家級、省級標準化試點項目的建設工作,年內爭取2個項目建設完成並通過驗收,爭取2個項目在國家標準委、省質監局立項。

5、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工作達到全省領先水平。擴大監督抽查的覆蓋面和代表性,抽查產品種類和批次數量達到或趕超目前排名全省第一的青島市。實現監督抽查結果全面公開,倒逼企業提升質量意識。

6、加強計量檢測能力建設。市級計量建標數量達到240項,力爭全省第一。加快推進我省唯一能源計量中心“山東省能源效能計量評估中心”建設,積極籌建全省第一家產業計量中心“山東省測繪產業計量測試中心”。

7、提高審批服務效能。確保“按時辦結、準確無誤、優質服務”,實現行政許可事項按時辦結率、建檔率、信息公示率“三個一百”目標。

8、檢驗能力建設提質、提效爭創省內一流。落實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爭取國家內燃機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山東)落戶濰坊。

9、深化質監執法技術能力創新。繼續提高加油機計量作弊行政執法水平,爭取在全國質檢系統總結推廣。

10、計量惠民、服務民生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打造濰坊市計量服務品牌,組織成立濰坊市計量惠民服務隊,以計量檢測進社區、進學校、進市場、進醫院為抓手,使計量免費檢測惠及面更廣、受益人群更大。

市國資委 “擔當作為、創爭一流”任務目標

1、市內爭先進、省內創一流、國內要知名。市內對標市財政局,省內對標煙臺市國資委,國內對標寧波市國資委。在市科學發展綜合考核中爭取優秀,在全省國有資產監管工作中走在前列。

2、推進現代企業制度建設。完善權責清晰、職責分明、合理制衡的法人治理結構,發揮好黨委會、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作用,把黨建寫入公司章程,推進重大決策科學化。進一步完善外派董事和外派監事制度,增強監督的有效性和時效性。

3、優化國有資本佈局結構。明確集團公司發展戰略,突出不同集團發展主業,推進內部業務資產優化重組,提高市場競爭力。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實施“四新”促“四化”發展戰略,提高企業活力。堅持國有資本有進有退,膨脹壯大市級投資集團規模。對2-3家企業進行優化重組,退出非主業資產和低效、無效資產,做強做優做大國企,助推“四個城市”建設。

4、服務保障市級重點項目建設。通過支持企業發行公司債、創投債等方式,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降低融資成本。重點服務高鐵新片區、火車站南廣場改造等重點項目建設,為疏港鐵路融資2.5億元,為重點項目建設提供服務保障。

5、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在集團公司選擇1-2家子公司優質資產進行混改。圍繞重點項目、重點園區建設,通過招商引資等多種方式,吸引非國有資本參與項目建設。根據國有經濟發展產業鏈需要,國有資本入股發展潛力大的非國有企業,實現國有、民營共同發展。

6、開展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工作。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選擇1—2家國有獨資企業進行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構建起國資委—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市管企業三級管理體制,推進以“管資本為主”職能轉變。

7、推進經營業績考核和薪酬管理改革。根據企業分類,優化業績考核指標體系,科學合理設置分類考核指標及權重。加大企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創新驅動考核力度,發揮考核導向作用,確保國資監管再上新臺階,國企發展再上新水平。

8、提高風險防控能力。構建內部與外部審計相結合的審計監督體系。探索建立企業財務稽查制度。加強國企經濟運行情況連續性監控,及時掌握企業經濟運行態勢。指導市管企業建立內部控制、全面預算管理,推進企業降本增效。建立風險預警機制,及時發現化解風險,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風險。

9、國企黨建走在全省前列。召開市管企業黨建會議,強化國有企業黨組織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全面加強國有企業黨的建設。以黨支部建設為重點,規範黨內組織生活制度,強化黨員幹部教育,加強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探索創新企業黨組織發揮作用的有效途徑,全面推進國資國企改革發展。

市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擔當作為、創爭一流”任務目標

1、確立比學趕超目標。省內對標學訪山東魯信、青島國信集團,省外對標學訪南京紫金、合肥產業投資集團,在體制機制創新、資產結構調整、業務快速發展、管理基礎提升等重點領域,創建主業突出、結構合理、資產優良、治理科學、管理先進、運營高效的區域性一流國有綜合性投資控股集團公司。

2、高質量完成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試點。推動集團公司改建成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在集團公司層面推進股權多元化改革。

3、加快推進市重點項目管理提升。十笏園文化街區以打造“世界風箏都大客廳·中國畫都新地標”為目標,建設成為特色鮮明、功能完備、富有活力、效益明顯的文化旅遊產業園區;推動濰坊文化產權交易中心業務和管理創新,實現社會和經濟效益雙贏,在推進產融融合、文化成果轉化和我市傳統文化藝術產業宣傳推廣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4、加快推進新業務拓展和投資佈局調整優化。圍繞“四新”“四化”,加大對我市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力度,支持有發展前景企業做大做強,積極推動企業上市;加快推進充電樁、分佈式光伏發電、合同能源管理等新能源領域的投資,穩步推進融資租賃公司、保險公司等金融服務業務發展;積極推動市保安服務總公司做大做強,打造全國一流、省內領先的“昌威”安保品牌。

5、推進融資創新,保障資金需求。拓寬融資渠道、優化債務結構、降低融資成本、提高資金效率,全年實現融資16億元。加快推進規模12億元、10年期創投債券的發行工作。積極探索運用“PPP+資產證券化”模式,盤活十笏園文化街區公益性資產。

6、加強股權管理,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對現有資產和股權進行整合重組,按照產業、基礎設施、金融服務三大屬性,由集團三個權屬公司實施專業化管理;對現有股權進行分析研究,積極探索資產盤活途徑;加快推進對山東海化集團、亞星集團、市自來水公司等國有股權劃轉工作。

7、推動集團公司轉型發展。以戰略管理為導向,以價值管理為中心,以資本運營為手段,做強做大創業投資、實業投資、金融服務等業務,推進內部資源整合,到“十三五”末,實現集團公司資產總額230億元目標。

8、加強制度建設,提升管理水平。對集團公司現有制度進行全面梳理,建立健全科學規範、合規高效、精準有效、符合市場化競爭需要的完整的現代企業制度體系,推動集團公司在制度創新、體制創新、理念創新、管理創新上走在市屬國有企業前列。

9、加強全面從嚴治黨,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對關係集團公司發展的重大問題,堅持黨委事先研究。加強黨風廉潔建設和反腐敗工作,認真落實黨委主體責任、紀委監督責任和“一崗雙責”,打造政治堅定、作風優良、敢於擔當、勇於創新、爭創一流,讓市委放心、人民滿意的幹部職工隊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