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戀到底是不是心理問題?

同性戀 不孕不育 瑪尼 美國 志林老師 志林老師 2017-11-02

週末和一個前前同事閒聊,得到一個讓人震驚的消息,某前男同事居然是同性戀!而且這個同事還爆料了公司裡另外兩個男同!!!當然,得知了這個消息之後,八卦的大家七嘴八舌,什麼0,1,0.5就開始科普了。

很多人給同性戀貼上的標籤是:心理變態?不正常?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同性戀的產生?同性戀是天生的還是後天影響?同性戀算是疾病嗎?

學術界曾有一種聲音說,同性戀是一種習得行為,他們認為性取向不是天生而是後天建構的。這裡小康從網上找到一個案例,跟大家分享一下:

1965年加拿大的溫尼伯·雷默家一模一樣的雙生子布魯斯和布萊恩進行包皮切割手術。但是發生了可怕的醫療事故,布魯斯的陰莖嚴重燒傷已經完全無法修復。而當時著名的美國專家約翰·瑪尼(John Money)相信“社會性別”是一種可以習得行為,是可以通過環境造就的。瑪尼認為兩歲的布魯斯是性別再造的完美人選。

於是給布魯斯實行了性別再造手術,睪丸被移除,並持續補充雌性激素以確保維持再造的“社會性別”,從此雷默一家開始將布魯斯當做女孩來撫養,給他取了個新名字“布蘭達”,給“她”穿帶花邊的裙子、留長頭髮、買洋娃娃。

此後的十三年,約翰·瑪尼博士將布魯斯的性別再造,作為成功案例四處吹捧。

但是,當布魯斯15歲的時候,他認為自己是個男孩,最終決定要變回一個男孩,他先後接受了4次手術,努力重新塑造男性生殖器,並給自己起名“大衛”,之後一直以男性身份活著,直至38歲那年死於自殺。

所以人們將約翰·瑪尼博士(John Money)也取了個女孩名字——瓊Joan,稱這個案例為“約翰/瓊(John/Joan)”

這是一個悲劇的故事,也證明了性取向無法通過後天習得而改變。

所以不用擔心在工作或者生活環境中接觸同性戀,自己也會受影響。要相信自己的大腦,大腦區格是你當年在母親肚子裡,與母親共同努力的結果。

隨著食品健康問題的嚴重化,不只是出現了不孕不育增加的情況,就連同性戀人數也呈現了逐年遞增的趨勢。有一項數據,小康並不知道是不是真實,說目前美國陰陽人出生比例為1/2000,在1993年還專門成立了北美陰陽人學會,主要幫助成年陰陽人合理選擇自己的性別,並進行性別再造手術。

有理論指出,不是女性性激素“雌激素”的出現,產生了生物性別,而是睪酮的缺乏導致了女人的創造。

所以,有聽聞一些傳說的民間偏方,鼓吹想生男孩可以吃高睪酮含量的食物或藥物;還有一些孕期女性為了避免產生妊娠紋、提高皮膚彈性,或者只是以為單純補一下而食用一些高雌激素含量的食品、藥物,這對於胎兒來說是非常危險的,說不定會影響到孩子的性取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