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縣諾水河鎮碗廠溝村村醫文聯科二三事'

通江 不完美媽媽 檔案 人生第一份工作 巴中本地資訊 2019-08-29
"

開門便見山,走路就爬山,爬過這山又那山……在離通江縣城100多公里的諾水河鎮碗廠溝村,從1994年起,文聯科便是村裡的村醫。20多年來,他總是揹著藥箱走村串戶送醫送藥。“村子不大,住戶不多,住得又分散。村裡凡年老體弱或病重的需要看病,不管下雨下雪、白天黑夜,都要及時出診才行。”文聯科說。

碗廠溝村屬於典型的高寒邊遠山區,全村125戶525人,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有83戶311人。“以前村裡一條近20公里、基本不能行車的泥濘路是通往外面世界的唯一通道,一座破廟、三間垮房,就是村小學和村委會,根本沒有村衛生室。”文聯科說,作為村民的“健康助手”,哪家的老人或孩子身體有不適了,都會第一時間想到他,“出一次診經常要用6—7個小時在路上……”。

儘管困難重重,但文聯科從沒有放棄。2006年7月的一個晚上,文聯科接到患者家屬電話,請他出診。當時文聯科不小心摔傷,行走十分困難,聽到患者情況緊急,他想,如果到鎮上找醫生,一來一回耗時更多,影響患者病情。於是,文聯科忍者疼痛,一瘸一拐挪到患者家裡,原本只需1小時的路花了3個小時才走到,診療結束後回家已是深夜。

“以前行醫條件差,現在有標準的村衛生室,誰家有個頭疼腦熱,出診看診都方便,摩托車基本都能到達。”文聯科說,為了更好地瞭解村民的健康狀況、開展慢性病和常見病防治工作,村民們都有了健康檔案,哪個孩子抵抗力差、哪位村民血壓偏高、哪位老人行動不便……他都瞭如指掌。

除了是一名村醫,文聯科還是一名村幹部,他2017年當選村主任,今年又當選村支部書記。“除了要為老百姓治癒身體上的病痛,還要從思想上治癒‘窮病’。”文聯科說,為此,村裡強基礎、興產業、樹文明新風,貧困落後的面貌逐步改善,群眾乾癟的錢包逐漸豐滿,苦幹實幹改變命運的信心慢慢深入人心。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