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還不懂為您的愛車挑選機油,就進來看看這篇機油的最全知識..

體育 穿越火線 石油 美國汽車 英語 小肖說修車 2019-04-05

相信很多車主都不懂機油,都是車子提醒該保養了就去修理廠或4S店保養,保養人員說用什麼機油好相信不懂的車主都會隨著保養人說什麼機油好就用什麼機油,今天就分享關於機油的知識。

機油的作用

發動機是汽車的心臟,發動機內有許多相互摩擦運動的金屬表面,這些運動速度快,環境差,溫度可達400℃至600℃,在這樣惡劣的工況下面,只有合格的潤滑油才可降低發動機零件的磨損,延長使用壽命,那麼合格的潤滑油要滿足哪些要求呢?也就是說潤滑油的六大作用是什麼?

1、潤滑減磨:活塞和氣缸之間,主軸和軸瓦之間均存在著快速的相對滑動,要防止零件過快的磨損,則需要在兩個滑動表面間建立油膜。有足夠厚度的油膜將相對滑動的零件表面隔開,從而達到減少磨損的目的。

2、冷卻降溫:機油能夠將熱量帶回機油箱再散發至空氣中幫助水箱冷卻發動機。

3、清洗清潔:好的機油能夠將發動機零件上的碳化物、油泥、磨損金屬顆粒通循環帶回機油箱,通過潤滑油的流動,沖洗了零件工作面上產生的髒物。

4、密封防漏:機油可以在活塞環與活塞之間形成一個密封圈,減少氣體的洩漏和防止外界的汙染物進入

5、防鏽防蝕:潤滑油能吸咐在零件表面防止水、空氣、酸性物質及有害氣體與零件的接觸。

6、減震緩衝:當發動機氣缸口壓力急劇上升,突然加劇活塞、活塞屑、連桿和曲軸軸承上的負荷很大,這個負荷經過軸承的傳遞潤滑,使承受的衝擊負荷起到緩衝的作用。

如果還不懂為您的愛車挑選機油,就進來看看這篇機油的最全知識..

機油標號通常表示粘度和品質,解讀如下:

一、粘度表示

潤滑油的黏度多使用SAE等級別標識,SAE是英文“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的縮寫。例如SAE40,SAE50 或SAE15W-40、SAE5W-40,“W”表示winter(冬季),其前面的數字越小說明機油的低溫流動性越好,代表可供使用的環境溫度越低,在冷啟動時對發動機的保護能力越好;“W”後面(一橫後面)的數字則是機油耐高溫性的指標,數值越大說明機油在高溫下的保護性能越好。較高黏度的機油對運動系的阻力也相對較高,不但耗費功率、增加油耗,而且機油溫度會升高,容易氧化、影響冷啟動的保護。 象SAE40,SAE50這樣只有一組數值的是單級機油,不能在寒冷的冬季使用。象SAE15W-40、SAE 5W-40這樣兩組數值都有,15表示冬天時,機油黏度為15號,40表示夏天機油時相當於40號機油的黏度。這就代表這種機油是先進的"多級機油",適合從低溫到高溫的廣泛區域,黏度值會隨溫度的變化給予發動機全面的保護。

(SAE) 適用的環境溫度(°C)

5w -30°C

10w -25°C

15w -20°C

20w -15°C

30 30°C

40 40°C

50 50°C

市場中現有的機油按SAE法分類,單級機油:冬季用油有6種,夏季用油有4種,多級機油:冬夏通用油有16種。冬季用油牌號分別為:0W、5W、10W、15W、20W、25W;夏季用油牌號分別為:20、30、40、50;冬夏通用油牌號分別為:5W-20、5W-30、5W-40、5W-50、10W-20、10W-30、10W-40、10W-50、15W-20、15W-30、15W-40、15W-50、20W-20、20W-30、20W-40、20W-50。

二、品質的表示

SL/SL:表示汽油引擎車使用

CF/CG:表示柴油引擎車使用

具體如下:API(American Petroleum Institute)是美國石油學會的英文縮寫,API等級代表發動機油質量的等級。它採用簡單的代碼來描述發動機機油的工作能力。

API發動機油分為兩類:"S"開頭系列代表汽油發動機用油,規格有:API SA, SB, SC, SD, SE, SF, SG, SH, SJ,SL 。"C"開頭系列代表柴油發動機用油,規格有:API CA, CB, CC, CD, CE, CF, CF-2, CF-4,CG-4, CH-4, CI-4。當"S"和"C"兩個字母同時存在,則表示此機油為汽柴通用型。

在S或C後面的字母表示的意義是;從“SA”一直到“SL”,每遞增一個字母,機油的性能都會優於前一種,機油中會有更多用來保護髮動機的添加劑。字母越靠後,質量等級越高,國際品牌中機油級別多是SF級別以上的。

三、機油的基礎分類

目前市場上的機油因其基礎油之不同可簡分為礦物油及合成油兩種(植物油因產量稀少故不計)。最高檔的油屬合成油。

二者最大差別在於:合成油使用的溫度更廣,使用期限更長,以及成本更高;同樣的油膜要求,合成油可用較低的黏度就可達成,而礦物油就需用相對於合成油較濃的黏度才可達到如此要求。在相同的工作環境裡,合成油因為使用期限比礦物油長很多,因此成本較高,但是比較換油次數之後,並不比礦物油高多少。

機油的識別

機油的識別有質量等級(API)和粘度(SAE)兩種標準。質量等級一般從SC、SD直至SM級,級別越高,品質越好。現代汽車尤其是轎車多為高轉速發動機,對油品的要求較高。一般來講,SF級以上的機油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抗磨性、清淨分散性和高溫高剪切下的粘度穩定性,對發動機能提供可靠的保護,品質穩定性長時間不變,正常情況下完全能滿足5000公里的換油週期。而部分車主,以出租車車主居多,為圖省錢,使用SD甚至SC級機油,這樣就不宜再遵循5000公里的換油要求。因為低級別的機油在苛刻的工況下的穩定性較差,變質快,而且容易生成積碳。從愛護車輛的角度出發,如果使用這類機油,應將換油週期縮短為3000公里甚至更短。最好還是使用隨車手冊推薦的機油,否則由於換油週期的縮短也未必省錢。

換油週期

按一般的說法,車用機油的換油週期為5000公里。許多車主朋友將此作為一種固定的認識。其實每輛車因發動機狀況、所用機油和使用環境不同,其合理的換油週期也應有一定的差別,不能一概而論。新車發動機內部請潔,很少有積碳等雜質,因而換油週期可以適當延長。但也不應該超過7500公里,再好的機油使用一定里程後,其化學性質也會發生變化,尤其是其中的添加劑成分也會逐漸失效,起不到保護髮動機的作用。舊發動機,特別是缺乏保養的發動機內部積碳膠質較多,新機油加入後很容易被汙染,引起色變和質變,因此換油週期應適當縮短。當然有條件的話對發動機內部進行徹底的清洗最好。

如何分辨真假機油

第一:注意機油的品牌

選購的時候並不一定要選擇高檔的機油。低檔車用高檔機油不僅是一種浪費,而且對機器有害。因為,這些車子的發動機配合間隙較大,而高檔機油的粘稠度又相對較低,在這種情況下,機油很容易大量進入燃燒室,機器會出現燒機油、冒藍煙的故障。

第二:看機油質量等級

我們可以參考車輛使用手冊中有關API質量級別的推薦。API等級代表發動機油質量的等級。“字母越靠後,質量越好”以汽油機油為例,其分為SM、SL、SJ、SH、SG、SF等級別。S後面的字母按英文字母排序,越往後代表級別越高、機油的質量越好。

第三:看機油的包裝外觀

新油包裝外觀乾淨漂亮,無油汙塵跡,封口蓋是一次性蓋子,缺口處有封口錫紙,錫紙上均有廠家特殊標記,無這些特點,有可能是假油。另外名牌油為防假冒,從標籤貼紙,罐底,罐蓋內側,把手等不顯眼處均有特殊標記,如果不法分子自訂包裝造假,只要對比一下真假兩個外包裝就可分辨。

第四:觀察油外觀

將機油倒出來觀察,真油色淺透明,無雜質,無懸浮物,無沉澱物,味淡,晃動時流動性較好。假油或油色較深,或有雜質沉澱物,或味濃有刺激性,晃動時流動性較差,或用手摸有拉絲現象。

第五:根據車輛使用環境選擇合適的機油

級別越高的機油未必一定就適合不同的汽車。還應根據車輛使用環境選擇合適黏度的機油如15W-40或5W-40,“W”前面的數字越小說明機油的低溫流動性越好、可供使用的環境溫度越低、在冷啟動時對發動機的保護能力越好;“W”後面的數字則是機油耐高溫性的指標,數值越大說明機油在高溫下的保護性能越好。簡而言之,就是如果在炎熱的南方地區,得選擇W後面數字更大的;如果在冬季寒冷的北方地區,就得選擇W前面數字更小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