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場上球員們的“吐水”現象,蘊含什麼科學原理?

體育 ?? 足球 世界盃足球賽 大渣戰術講解 2019-04-29

不知道大家對2018年世界盃期間及其後的足球比賽中,球員們的“吐水”舉動有沒有印象呢?

足球場上球員們的“吐水”現象,蘊含什麼科學原理?

原來這並非純粹“沖洗一下口腔”或者“潤一潤口”這麼簡單。有專家指出,他們很可能是在使用近年運動營養科學界流行的糖水漱口法 (又稱 碳水化合物溶液漱口法,英文:Carb Rinsing)。

其科學原理是什麼?

足球場上球員們的“吐水”現象,蘊含什麼科學原理?

不少朋友在進行長時間劇烈運動時都會有飲用運動功能性飲料的習慣,而多年來大量研究也指出飲用這些含糖量在6-8%之間的飲料確實能幫助身體補充運動時消耗的糖分,從而提升身體機能。然而,很多競技項目節奏緊湊,比賽中間沒有太多空檔休息的時間進行補充,部分運動員若在短時間攝取太多糖分,則有可能會出現腸胃不適,影響發揮。另一方面,個別運動員有減重需要,不適宜在運動中途攝取過多熱量。故此,過往一直有人研究是否有更簡單、甚至不用把糖分攝進身體的替代方法。

足球場上球員們的“吐水”現象,蘊含什麼科學原理?

國際權威運動營養學者Asker Jeukendrup教授及其團隊,早在2004年便首先進行一項研究,招募了一批自行車運動員,每人進行兩次40公里的計時測試(約1小時)。其中一次需要每隔約8分鐘就用糖分飲料漱口5秒(然後吐出),另一次則只用清水漱口作對比。結果發現,以糖水漱口的一次測試平均比以清水涑口的測試快了超過1分鐘,效用顯著。

足球場上球員們的“吐水”現象,蘊含什麼科學原理?

團隊對該項發現提出了 “口腔腦部聯繫”(Mouth-Brain Connection)的解釋:

1、漱口時功能飲料內的糖分能刺激口腔內的神經感應器 (sensory receptor),使它傳遞信息到腦部中樞神經系統,讓其誤認為將要有食物進入消化系統。

2、腦部受到“欺騙”後會產生能量充沛的感覺,繼而降低運動員的自我感覺勞苦程度,保持專注力,延緩疲勞。

足球場上球員們的“吐水”現象,蘊含什麼科學原理?

這研究在當年引起極大反響,其後不少研究學者運用類似的漱口方法,發現它對跑步和球類等不同類型的運動表現也有相當功效,效果甚至跟直接飲用運動飲料相約。部分人曾質疑漱口法的成效僅僅是心理作用或飲料的味道所致,但腦部影像掃描顯示,運動飲料內的糖分確實能刺激腦內相關皮質,反之,用同等甜味的人工代糖則不能出現同樣的效果,此證明漱口法的神經傳導作用的確與糖分的化學結構有關。

這種方法在我們平時的運動中有什麼實踐建議?

足球場上球員們的“吐水”現象,蘊含什麼科學原理?

對上述方法有興趣的,可參考相關文獻最新的建議:

1、於運動期間每隔10-20分鐘利用含糖飲料漱口5-10秒,可改善持續30至70分鐘的高強度運動表現。

2、這種方法尤其適用於容易腸胃不適,或需要控制體重的運動員 (避免額外熱量攝取)。

3、漱口法雖然方便有效,但若運動超過90分鐘以上,仍建議攝取適量碳水化合物,以防止因長時間運動而導致血糖下降和糖原耗盡。

4、運動員在比賽中使用此方法前應先熟悉練習,減少出現不良反應機會 (如哽塞和干擾呼吸節奏),並應注意衛生。

5、有研究指出在空腹下進行漱口法成效會較為顯著,但為使肌肉糖原儲備處於理想水平使得體力更充沛,較佳的做法為於運動前2至3小時先進食適量碳水化合物,然後在運動中途考慮配合漱口法。

足球場上球員們的“吐水”現象,蘊含什麼科學原理?

運動科學發展日趨成熟,越來越多球隊和運動員積極實踐各種科學訓練。當然,沒有一套方法適合所有人,影響表現的因素眾多,效果因人而異。然而,我們相信認識更多新穎可行的方法將有助我們靈活變通,面對不同情況也能作出合適決策。

本文作者:大渣戰術講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