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體育精神鋪築人生跑道 ——記錦州市著名足球教練、原錦州師專體育系教師樸松山'

體育 錦州 足球 田徑 足球小將 短跑 錦州政法 2019-09-13
"


本報記者 王超

我們熟知他、瞭解他、尊敬他、採訪他,並不僅僅是因為他培養了國家足球運動健將,而是他那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的赤膽紅心,他一輩子奉獻體育事業的忘我工作精神,一直在教育著我們,激勵著我們。

見到樸松山老師的時候,他正在觀看央視體育頻道的足球賽事,難以想象眼前這位精神矍鑠、耳聰目明的老先生今年已是84歲高齡。和樸老師的交談中,你常常會忘記了他的年齡,只要聊起體育的話題,就會感覺他身上仍舊充滿著在賽場上衝刺的那股勁頭兒。

樸松山在當教師之前,是一名頗具名氣的運動員。在上世紀50年代末,樸松山就已經是瀋陽體育學院的“明星”,百米成績跑進11秒。從運動員轉身成為老師,是在1971年,他調到北鎮市體委業餘體校任田徑和足球教練。擔任田徑教練期間,培養出了省、市、國家級田徑運動員,亞洲短跑冠軍葛志敏就是樸松山在北鎮執教的最後一批學生。

1979年,在錦州市第一師範學校成立之後,樸松山受聘擔任體育班(田徑和足球)老師。懷著美好的憧憬,帶著培育更多體育人才的決心,他來到了這裡。然而,世上之事總是難盡人意。到這裡,他看到的都是坑坑窪窪的荒地,雨天便是泥水窪,幾乎沒有任何體育器材。“對於搞體育的人來說,操場就是‘眼珠兒’!”先甭提體育器材,就連個像樣的操場都沒有,學生都是在馬路上跑步運動,一想到這樣的窘境,樸松山夜不能寐。怎麼辦?學校經費不足,一切都要從零開始,即便困難重重,但這是自己的職責所在。他毅然提出要帶動學生自己動手修建操場,得到了學校領導和師生的大力支持。這裡沒有壓路機器,全憑著雙肩和雙手,他帶領著學生利用課餘時間挖土、運土、採爐灰渣子……歷時半個多月的奮戰,終於將荒地修整成平整的200米運動操場。

操場有了,置備器材又成了難題。學校經費短缺,能用在體育投入上的更是無從談起。還是老辦法,自己動手。樸松山到親朋好友那蒐集材料,自己焊了足球門、籃球筐、過杆架……就連運送鐵餅、鉛球等沉重器材的推車都是自己組裝的。為了提高學生們的訓練技能和水平,樸松山不滿足於當下的簡單教學用具,他查書籍、搞研究、寫設計、做試驗,自制了一臺可以同時供7人使用的可推、抗、臥推等循環式力量訓練架,可以說,這是中國第一代聯合健身器械,在當時引起了轟動和影響,並登上了1984年的《中國體育報》。

為了學生上好體育課,樸松山的付出遠不止這些。1979年,學校開設了滑冰課,樸松山主動承擔了夜間澆水的重任。因為在居民用水量高的時候,水流太小無法工作,樸松山只能選擇晚些時候出來澆水,一般都是晚上11點之後,一個人扛著幾十米的水管,一趟趟在操場上澆水,結一層冰再澆灌一次,每次都要三四個小時才能澆成上課用的冰場。澆水的管子即使不通水時也異常沉重,在夜間零下20幾攝氏度的氣溫下,樸松山常常是澆到後來拖著水管踉蹌地走,這一澆就是三年……

“培養足球后備人才要從娃娃抓起。”這是樸松山堅持的理念。1999年,退休後的樸松山成立了少兒業餘足球隊,在20餘年間,培育了一大批有足球愛好和天賦的足球小將,並輸送至全國各專業球隊,尹路、劉尚坤、趙泓旭等國足健將都師從於他,可謂“桃李滿天下”。

“樸老師是上課嚴肅認真的嚴師,是下課與我們打成一片的益友。他真正教給我們的,不光是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他身上的正氣、執著,對體育事業的熱愛與奉獻,是他的體育精神、為人品格,他是影響我一生的榜樣。”市第八中學體育教師馮有權提及恩師心懷感激,他是樸松山在錦州師專體育系教的第一批學生,“傳承師德、以身立教,方能無愧於老師的教誨!”馮有權說。

見證了錦州體育事業不斷向更高、更廣、更深的維度發展,看到了全市的校園特色足球教育健康有序發展,樸松山欣喜於此、欣慰於此,“體育的發展,是一代代體育人的奮鬥與傳承下來的,我希望越來越多的人關心和參與體育,希望我們的足球事業發揚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