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鵜鶘喜提三少後輪換深度爆炸,三少和球隊兼容性成大難題?'

"
"
鵜鶘喜提三少後輪換深度爆炸,三少和球隊兼容性成大難題?

今天鵜鶘舉行了四名新援的見面會,分別是自由市場簽約的內線費沃斯,以及濃眉大交易從湖人換回的三少:英格拉姆、鮑爾和哈特。這三名球員都在處在新秀合同期間,講道理是屬於有潛力可挖的年輕人,加上鵜鶘今年手氣爆表,狀元籤摘下了多年一遇的天才錫安-威廉姆森,似乎球隊已經可以和前景光明掛鉤了。事實真的如此嗎?我們就簡單分析一下鵜鶘下賽季的陣容情況。

翻開鵜鶘球員簿,外線三個位置已經快人滿為患了。控衛位置有霍勒迪、鮑爾和弗蘭克-傑克遜;得分後衛有雷迪克(另一名新援)、摩爾、哈特和剛剛在夏季聯賽大放異彩的新秀亞歷山大-沃克;小前鋒有英格拉姆和達柳斯-米勒。

相比後場,前場鵜鶘可用之人會稍微少一些:大前鋒是狀元威廉姆森,中鋒有費沃斯、奧卡福和新秀賈克森-海耶斯。

於是粗略算一下,就算除開錫安以外的兩名新秀不能太早適應職業賽場,鵜鶘穩定能用的輪換球員也達到了11人,可能是聯盟深度最充足的球隊之一。但籃球是5人運動,而且要求的是兼顧進攻和防守,鵜鶘棘手的問題就來了:哪些球員應該得到更多時間?球隊的終極陣容是什麼?

不同於後場,前場的輪換情況會更清晰一些,新賽季的預計首發應該是威廉姆森和費沃斯。錫安的大學投籃履歷和費沃斯在爵士時期的打法就決定了,這是一對缺乏射程,更偏終結型的內線組合。所以在確定前場人員之後來反推後場,誰最適合這兩名球員呢?答案肯定是具備三威脅的持球手,外加一群有投射牽制力的球員。

這時候,原湖人三少瞬間就尷尬了。按說鵜鶘下了血本,從湖人換回來這幾個年輕人,不重用是不可能的,但他們適合作為核心建隊嗎?或者降一檔說,他們適合充當準全明星朱-霍勒迪和天之驕子錫安身邊的合格輔助?答案可能偏悲觀。

鮑爾,兩年NBA生涯的三分命中率是31.5%,上賽季連罰球命中率都跌到41.7%,屬於投射完全不合格的控衛,進攻類型非常怪異,除了推快攻有一手,有無球都不是強項的他,落陣地戰就是拖累球隊空間的存在。

英格拉姆,生涯三年進步幅度非常有限,上賽季報銷前的小樣本時間內打出了逆天的中距離準心。先不說能否保持住這種準心,而且這種持球中距離打法的效率上限太低了,加上傳控能力一般,打核心位對團隊的收益很低。不過他也不能徹底轉無球,上賽季三分頻率在小前鋒是墊底水平,2017-18賽季的三分神準證明了只是超常,況且產量也偏低,定點投籃根本不能當做常規武器。

可能和球隊最無縫兼容的就是哈特了,但以3D定位出道的他,上賽季3只是有名無實,命中率33.6%大大低於平均水平。他的防守是不錯,但打得分後衛的體型也就是平均水準,防守位置彈性和多樣性的上限也是有限的。

這還只是分析他們三人本人,結合鵜鶘球隊競爭環境,情況就更加讓人難以判斷了。球隊外線有雷迪克、摩爾和米勒三名成名射手,無疑是更適合霍勒迪+錫安+費沃斯這套組合的。球隊可能為了“鍛鍊年輕人”,犧牲一些打法的適配性,把三少的出場次序安排在摩爾和米勒兩名配角之前。但兩年高薪簽下雷迪克,而且他本來就是水平遠高於三少的球員,關鍵時刻坐板凳席甩毛巾也不夠合理吧?

所以難題已經擺在金特里面前了,濃眉換回的資產,應該用到什麼程度?下賽季到底是追求最佳兼容性,衝一下戰績,還是在深度充足的情況下吃吃大鍋飯,把所有能上場的球員的時間儘量平均分配?前兩年湖人球迷對四少寄予厚望,甚至有聲音覺得詹皇影響了年輕人成長(這點實在無法理解),現在三少已經遠離聚光燈,場外因素可以被調到最小值了,能否更好融入新球隊,能否承擔更大的球隊角色,或者做到更加高效,就要看他們的造化了。下賽季是三少的關鍵一年。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