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跳傘飛行員掏手槍自衛,4槍擊落日軍戰鬥機?這不是抗日神劇

在所有熱兵器中,手槍是體量最輕巧的武器,威力弱,射程短,只有在50米以內的近距離才能發揮作用,通常作為自衛武器使用。面對手槍彈的攻擊,穿著防彈衣就能起到一定的防護效果,而對於車輛、坦克、飛機一類的大目標,手槍基本上是無能為力的。那麼,用手槍擊落戰鬥機這種事聽起來有點像侮辱觀眾智商的抗日神劇橋段,但是,事實上相比"手撕鬼子"、"褲襠藏雷"、"包子雷"之類的噁心設定,用手槍擊落飛機並非完全虛構誇張,在現實中是有跡可循的。

"
跳傘飛行員掏手槍自衛,4槍擊落日軍戰鬥機?這不是抗日神劇

在所有熱兵器中,手槍是體量最輕巧的武器,威力弱,射程短,只有在50米以內的近距離才能發揮作用,通常作為自衛武器使用。面對手槍彈的攻擊,穿著防彈衣就能起到一定的防護效果,而對於車輛、坦克、飛機一類的大目標,手槍基本上是無能為力的。那麼,用手槍擊落戰鬥機這種事聽起來有點像侮辱觀眾智商的抗日神劇橋段,但是,事實上相比"手撕鬼子"、"褲襠藏雷"、"包子雷"之類的噁心設定,用手槍擊落飛機並非完全虛構誇張,在現實中是有跡可循的。

跳傘飛行員掏手槍自衛,4槍擊落日軍戰鬥機?這不是抗日神劇

■"手榴彈炸飛機"是抗日神劇裡經典的雷人橋段之一。

在世界空戰史上,手槍曾經是最初的空戰武器之一。在一戰初期,當時交戰雙方的飛機都沒有裝備武器,主要執行偵察任務,剛開始相遇時還頗有紳士風度地相互問候。但是到後來為了阻止對方的行動,飛行員們也開始兵戎相見,使用從漁網到鐵鏈,從板磚到槍械等各式傢伙展開原始的空戰,而當時最常見的戰鬥場面就是飛行員們像決鬥一樣拔出手槍互射。雖然沒有確切記錄當時是否有飛機被手槍擊落,但可以肯定手槍在空戰歷史上佔有一席之地。

"
跳傘飛行員掏手槍自衛,4槍擊落日軍戰鬥機?這不是抗日神劇

在所有熱兵器中,手槍是體量最輕巧的武器,威力弱,射程短,只有在50米以內的近距離才能發揮作用,通常作為自衛武器使用。面對手槍彈的攻擊,穿著防彈衣就能起到一定的防護效果,而對於車輛、坦克、飛機一類的大目標,手槍基本上是無能為力的。那麼,用手槍擊落戰鬥機這種事聽起來有點像侮辱觀眾智商的抗日神劇橋段,但是,事實上相比"手撕鬼子"、"褲襠藏雷"、"包子雷"之類的噁心設定,用手槍擊落飛機並非完全虛構誇張,在現實中是有跡可循的。

跳傘飛行員掏手槍自衛,4槍擊落日軍戰鬥機?這不是抗日神劇

■"手榴彈炸飛機"是抗日神劇裡經典的雷人橋段之一。

在世界空戰史上,手槍曾經是最初的空戰武器之一。在一戰初期,當時交戰雙方的飛機都沒有裝備武器,主要執行偵察任務,剛開始相遇時還頗有紳士風度地相互問候。但是到後來為了阻止對方的行動,飛行員們也開始兵戎相見,使用從漁網到鐵鏈,從板磚到槍械等各式傢伙展開原始的空戰,而當時最常見的戰鬥場面就是飛行員們像決鬥一樣拔出手槍互射。雖然沒有確切記錄當時是否有飛機被手槍擊落,但可以肯定手槍在空戰歷史上佔有一席之地。

跳傘飛行員掏手槍自衛,4槍擊落日軍戰鬥機?這不是抗日神劇

■描繪一戰初期飛行員用手槍進行空戰的畫作。

到二戰時期,空戰武器已經進化為各種機載槍炮,手槍依然作為自衛武器被飛行員帶上天,但在空中基本沒有開火的機會。說起用手槍打飛機,筆者印象比較深的是電影《巴頓將軍》中,滿嘴髒話的巴頓用手槍向俯衝掃射的德軍飛機射擊,滿滿的牛仔既視感。不過,凡事無絕對,在空中用手槍擊落敵機雖然是極小概率事件,但確實發生過。有資料稱,在二戰歐洲戰事結束前夕,1架美軍L-4觀測機在執行任務時與1架德軍Fi-156相遇,美軍飛行員靠近敵機後用隨身配槍開火,竟然將目標擊落,據說這是歐洲戰場上最後一架被擊落的德軍飛機。相比這個戰例,美國陸軍航空兵少尉歐文·伯格特的經歷更加令人難以置信,當他在1943年3月用手槍向一架日軍戰鬥機射擊時,他本人還吊在降落傘下,飄蕩在千米高空中!

"
跳傘飛行員掏手槍自衛,4槍擊落日軍戰鬥機?這不是抗日神劇

在所有熱兵器中,手槍是體量最輕巧的武器,威力弱,射程短,只有在50米以內的近距離才能發揮作用,通常作為自衛武器使用。面對手槍彈的攻擊,穿著防彈衣就能起到一定的防護效果,而對於車輛、坦克、飛機一類的大目標,手槍基本上是無能為力的。那麼,用手槍擊落戰鬥機這種事聽起來有點像侮辱觀眾智商的抗日神劇橋段,但是,事實上相比"手撕鬼子"、"褲襠藏雷"、"包子雷"之類的噁心設定,用手槍擊落飛機並非完全虛構誇張,在現實中是有跡可循的。

跳傘飛行員掏手槍自衛,4槍擊落日軍戰鬥機?這不是抗日神劇

■"手榴彈炸飛機"是抗日神劇裡經典的雷人橋段之一。

在世界空戰史上,手槍曾經是最初的空戰武器之一。在一戰初期,當時交戰雙方的飛機都沒有裝備武器,主要執行偵察任務,剛開始相遇時還頗有紳士風度地相互問候。但是到後來為了阻止對方的行動,飛行員們也開始兵戎相見,使用從漁網到鐵鏈,從板磚到槍械等各式傢伙展開原始的空戰,而當時最常見的戰鬥場面就是飛行員們像決鬥一樣拔出手槍互射。雖然沒有確切記錄當時是否有飛機被手槍擊落,但可以肯定手槍在空戰歷史上佔有一席之地。

跳傘飛行員掏手槍自衛,4槍擊落日軍戰鬥機?這不是抗日神劇

■描繪一戰初期飛行員用手槍進行空戰的畫作。

到二戰時期,空戰武器已經進化為各種機載槍炮,手槍依然作為自衛武器被飛行員帶上天,但在空中基本沒有開火的機會。說起用手槍打飛機,筆者印象比較深的是電影《巴頓將軍》中,滿嘴髒話的巴頓用手槍向俯衝掃射的德軍飛機射擊,滿滿的牛仔既視感。不過,凡事無絕對,在空中用手槍擊落敵機雖然是極小概率事件,但確實發生過。有資料稱,在二戰歐洲戰事結束前夕,1架美軍L-4觀測機在執行任務時與1架德軍Fi-156相遇,美軍飛行員靠近敵機後用隨身配槍開火,竟然將目標擊落,據說這是歐洲戰場上最後一架被擊落的德軍飛機。相比這個戰例,美國陸軍航空兵少尉歐文·伯格特的經歷更加令人難以置信,當他在1943年3月用手槍向一架日軍戰鬥機射擊時,他本人還吊在降落傘下,飄蕩在千米高空中!

跳傘飛行員掏手槍自衛,4槍擊落日軍戰鬥機?這不是抗日神劇

■電影《巴頓將軍》裡的經典鏡頭:巴頓將軍用手槍向低空掃射的德軍飛機開火。

歐文·伯格特於1920年8月29日出生在得克薩斯州格拉漢姆,1941年大學畢業後他前往紐約華爾街就職。同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伯格特和許多充滿愛國熱忱的美國年輕人一樣,放棄優厚的工作,穿上軍裝為國效力。伯格特選擇加入美國陸軍航空隊,在新哥倫比亞陸軍飛行學校接受訓練,於1942年7月26日獲得了飛行員資格,順利畢業,被授予少尉軍銜,前往太平洋戰場的中緬印戰區參戰。

"
跳傘飛行員掏手槍自衛,4槍擊落日軍戰鬥機?這不是抗日神劇

在所有熱兵器中,手槍是體量最輕巧的武器,威力弱,射程短,只有在50米以內的近距離才能發揮作用,通常作為自衛武器使用。面對手槍彈的攻擊,穿著防彈衣就能起到一定的防護效果,而對於車輛、坦克、飛機一類的大目標,手槍基本上是無能為力的。那麼,用手槍擊落戰鬥機這種事聽起來有點像侮辱觀眾智商的抗日神劇橋段,但是,事實上相比"手撕鬼子"、"褲襠藏雷"、"包子雷"之類的噁心設定,用手槍擊落飛機並非完全虛構誇張,在現實中是有跡可循的。

跳傘飛行員掏手槍自衛,4槍擊落日軍戰鬥機?這不是抗日神劇

■"手榴彈炸飛機"是抗日神劇裡經典的雷人橋段之一。

在世界空戰史上,手槍曾經是最初的空戰武器之一。在一戰初期,當時交戰雙方的飛機都沒有裝備武器,主要執行偵察任務,剛開始相遇時還頗有紳士風度地相互問候。但是到後來為了阻止對方的行動,飛行員們也開始兵戎相見,使用從漁網到鐵鏈,從板磚到槍械等各式傢伙展開原始的空戰,而當時最常見的戰鬥場面就是飛行員們像決鬥一樣拔出手槍互射。雖然沒有確切記錄當時是否有飛機被手槍擊落,但可以肯定手槍在空戰歷史上佔有一席之地。

跳傘飛行員掏手槍自衛,4槍擊落日軍戰鬥機?這不是抗日神劇

■描繪一戰初期飛行員用手槍進行空戰的畫作。

到二戰時期,空戰武器已經進化為各種機載槍炮,手槍依然作為自衛武器被飛行員帶上天,但在空中基本沒有開火的機會。說起用手槍打飛機,筆者印象比較深的是電影《巴頓將軍》中,滿嘴髒話的巴頓用手槍向俯衝掃射的德軍飛機射擊,滿滿的牛仔既視感。不過,凡事無絕對,在空中用手槍擊落敵機雖然是極小概率事件,但確實發生過。有資料稱,在二戰歐洲戰事結束前夕,1架美軍L-4觀測機在執行任務時與1架德軍Fi-156相遇,美軍飛行員靠近敵機後用隨身配槍開火,竟然將目標擊落,據說這是歐洲戰場上最後一架被擊落的德軍飛機。相比這個戰例,美國陸軍航空兵少尉歐文·伯格特的經歷更加令人難以置信,當他在1943年3月用手槍向一架日軍戰鬥機射擊時,他本人還吊在降落傘下,飄蕩在千米高空中!

跳傘飛行員掏手槍自衛,4槍擊落日軍戰鬥機?這不是抗日神劇

■電影《巴頓將軍》裡的經典鏡頭:巴頓將軍用手槍向低空掃射的德軍飛機開火。

歐文·伯格特於1920年8月29日出生在得克薩斯州格拉漢姆,1941年大學畢業後他前往紐約華爾街就職。同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伯格特和許多充滿愛國熱忱的美國年輕人一樣,放棄優厚的工作,穿上軍裝為國效力。伯格特選擇加入美國陸軍航空隊,在新哥倫比亞陸軍飛行學校接受訓練,於1942年7月26日獲得了飛行員資格,順利畢業,被授予少尉軍銜,前往太平洋戰場的中緬印戰區參戰。

跳傘飛行員掏手槍自衛,4槍擊落日軍戰鬥機?這不是抗日神劇

■歐文·伯格特在美國陸航服役時的留影,當時他剛從航校畢業,獲得了少尉軍銜。

伯格特被分配到駐印度的美國陸航第10航空隊第7轟炸機大隊第9中隊。第10航空隊駐紮在加爾各答西北方的旁達維斯瓦基地,該部的任務是保衛從印度東北部阿薩姆邦至中國雲南的空中運輸線,也就是著名的"駝峰"航線,同時支援印緬前線的盟軍作戰,攻擊緬甸境內的日軍目標,尤其是破壞由仰光通往緬甸北部的日軍交通線。1943年3月31日,第7大隊的12架B-24"解放者"轟炸機奉命對緬甸中部彬文那的一座鐵路橋及附近的2座日軍機場實施空襲,由大隊指揮官康拉德·尼克拉森上校親自帶隊。伯格特作為一架B-24的副駕駛參加此次行動,他的機長是勞埃德·詹森中尉。

"
跳傘飛行員掏手槍自衛,4槍擊落日軍戰鬥機?這不是抗日神劇

在所有熱兵器中,手槍是體量最輕巧的武器,威力弱,射程短,只有在50米以內的近距離才能發揮作用,通常作為自衛武器使用。面對手槍彈的攻擊,穿著防彈衣就能起到一定的防護效果,而對於車輛、坦克、飛機一類的大目標,手槍基本上是無能為力的。那麼,用手槍擊落戰鬥機這種事聽起來有點像侮辱觀眾智商的抗日神劇橋段,但是,事實上相比"手撕鬼子"、"褲襠藏雷"、"包子雷"之類的噁心設定,用手槍擊落飛機並非完全虛構誇張,在現實中是有跡可循的。

跳傘飛行員掏手槍自衛,4槍擊落日軍戰鬥機?這不是抗日神劇

■"手榴彈炸飛機"是抗日神劇裡經典的雷人橋段之一。

在世界空戰史上,手槍曾經是最初的空戰武器之一。在一戰初期,當時交戰雙方的飛機都沒有裝備武器,主要執行偵察任務,剛開始相遇時還頗有紳士風度地相互問候。但是到後來為了阻止對方的行動,飛行員們也開始兵戎相見,使用從漁網到鐵鏈,從板磚到槍械等各式傢伙展開原始的空戰,而當時最常見的戰鬥場面就是飛行員們像決鬥一樣拔出手槍互射。雖然沒有確切記錄當時是否有飛機被手槍擊落,但可以肯定手槍在空戰歷史上佔有一席之地。

跳傘飛行員掏手槍自衛,4槍擊落日軍戰鬥機?這不是抗日神劇

■描繪一戰初期飛行員用手槍進行空戰的畫作。

到二戰時期,空戰武器已經進化為各種機載槍炮,手槍依然作為自衛武器被飛行員帶上天,但在空中基本沒有開火的機會。說起用手槍打飛機,筆者印象比較深的是電影《巴頓將軍》中,滿嘴髒話的巴頓用手槍向俯衝掃射的德軍飛機射擊,滿滿的牛仔既視感。不過,凡事無絕對,在空中用手槍擊落敵機雖然是極小概率事件,但確實發生過。有資料稱,在二戰歐洲戰事結束前夕,1架美軍L-4觀測機在執行任務時與1架德軍Fi-156相遇,美軍飛行員靠近敵機後用隨身配槍開火,竟然將目標擊落,據說這是歐洲戰場上最後一架被擊落的德軍飛機。相比這個戰例,美國陸軍航空兵少尉歐文·伯格特的經歷更加令人難以置信,當他在1943年3月用手槍向一架日軍戰鬥機射擊時,他本人還吊在降落傘下,飄蕩在千米高空中!

跳傘飛行員掏手槍自衛,4槍擊落日軍戰鬥機?這不是抗日神劇

■電影《巴頓將軍》裡的經典鏡頭:巴頓將軍用手槍向低空掃射的德軍飛機開火。

歐文·伯格特於1920年8月29日出生在得克薩斯州格拉漢姆,1941年大學畢業後他前往紐約華爾街就職。同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伯格特和許多充滿愛國熱忱的美國年輕人一樣,放棄優厚的工作,穿上軍裝為國效力。伯格特選擇加入美國陸軍航空隊,在新哥倫比亞陸軍飛行學校接受訓練,於1942年7月26日獲得了飛行員資格,順利畢業,被授予少尉軍銜,前往太平洋戰場的中緬印戰區參戰。

跳傘飛行員掏手槍自衛,4槍擊落日軍戰鬥機?這不是抗日神劇

■歐文·伯格特在美國陸航服役時的留影,當時他剛從航校畢業,獲得了少尉軍銜。

伯格特被分配到駐印度的美國陸航第10航空隊第7轟炸機大隊第9中隊。第10航空隊駐紮在加爾各答西北方的旁達維斯瓦基地,該部的任務是保衛從印度東北部阿薩姆邦至中國雲南的空中運輸線,也就是著名的"駝峰"航線,同時支援印緬前線的盟軍作戰,攻擊緬甸境內的日軍目標,尤其是破壞由仰光通往緬甸北部的日軍交通線。1943年3月31日,第7大隊的12架B-24"解放者"轟炸機奉命對緬甸中部彬文那的一座鐵路橋及附近的2座日軍機場實施空襲,由大隊指揮官康拉德·尼克拉森上校親自帶隊。伯格特作為一架B-24的副駕駛參加此次行動,他的機長是勞埃德·詹森中尉。

跳傘飛行員掏手槍自衛,4槍擊落日軍戰鬥機?這不是抗日神劇

■美軍陸航的B-24"解放者"轟炸機編隊,伯格特是一架B-24的副駕駛員。

在轟炸機群抵達目標前,遭到日本陸航第64飛行戰隊的13架一式"隼"戰鬥機的攔截。美軍機組成員操起機槍奮力抵抗,但是凶狠好鬥的日軍飛行員駕駛輕巧靈活的"隼"輪番攻擊,編隊長機首當其中,連連中彈,尼克拉森上校身負重傷。詹森中尉的B-24也遭遇數架日軍戰鬥機的圍攻,機槍子彈穿透了機身蒙皮,打碎了駕駛艙內的氧氣瓶,並引發火災。頂部炮塔機槍手塞繆爾·克洛斯迪克中士看到情況危急,從炮塔中鑽出,手持滅火器滅火,伯格特則離開駕駛席,接替克洛斯迪克操縱頂部機槍向逼近的日軍戰鬥機開火。

"
跳傘飛行員掏手槍自衛,4槍擊落日軍戰鬥機?這不是抗日神劇

在所有熱兵器中,手槍是體量最輕巧的武器,威力弱,射程短,只有在50米以內的近距離才能發揮作用,通常作為自衛武器使用。面對手槍彈的攻擊,穿著防彈衣就能起到一定的防護效果,而對於車輛、坦克、飛機一類的大目標,手槍基本上是無能為力的。那麼,用手槍擊落戰鬥機這種事聽起來有點像侮辱觀眾智商的抗日神劇橋段,但是,事實上相比"手撕鬼子"、"褲襠藏雷"、"包子雷"之類的噁心設定,用手槍擊落飛機並非完全虛構誇張,在現實中是有跡可循的。

跳傘飛行員掏手槍自衛,4槍擊落日軍戰鬥機?這不是抗日神劇

■"手榴彈炸飛機"是抗日神劇裡經典的雷人橋段之一。

在世界空戰史上,手槍曾經是最初的空戰武器之一。在一戰初期,當時交戰雙方的飛機都沒有裝備武器,主要執行偵察任務,剛開始相遇時還頗有紳士風度地相互問候。但是到後來為了阻止對方的行動,飛行員們也開始兵戎相見,使用從漁網到鐵鏈,從板磚到槍械等各式傢伙展開原始的空戰,而當時最常見的戰鬥場面就是飛行員們像決鬥一樣拔出手槍互射。雖然沒有確切記錄當時是否有飛機被手槍擊落,但可以肯定手槍在空戰歷史上佔有一席之地。

跳傘飛行員掏手槍自衛,4槍擊落日軍戰鬥機?這不是抗日神劇

■描繪一戰初期飛行員用手槍進行空戰的畫作。

到二戰時期,空戰武器已經進化為各種機載槍炮,手槍依然作為自衛武器被飛行員帶上天,但在空中基本沒有開火的機會。說起用手槍打飛機,筆者印象比較深的是電影《巴頓將軍》中,滿嘴髒話的巴頓用手槍向俯衝掃射的德軍飛機射擊,滿滿的牛仔既視感。不過,凡事無絕對,在空中用手槍擊落敵機雖然是極小概率事件,但確實發生過。有資料稱,在二戰歐洲戰事結束前夕,1架美軍L-4觀測機在執行任務時與1架德軍Fi-156相遇,美軍飛行員靠近敵機後用隨身配槍開火,竟然將目標擊落,據說這是歐洲戰場上最後一架被擊落的德軍飛機。相比這個戰例,美國陸軍航空兵少尉歐文·伯格特的經歷更加令人難以置信,當他在1943年3月用手槍向一架日軍戰鬥機射擊時,他本人還吊在降落傘下,飄蕩在千米高空中!

跳傘飛行員掏手槍自衛,4槍擊落日軍戰鬥機?這不是抗日神劇

■電影《巴頓將軍》裡的經典鏡頭:巴頓將軍用手槍向低空掃射的德軍飛機開火。

歐文·伯格特於1920年8月29日出生在得克薩斯州格拉漢姆,1941年大學畢業後他前往紐約華爾街就職。同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伯格特和許多充滿愛國熱忱的美國年輕人一樣,放棄優厚的工作,穿上軍裝為國效力。伯格特選擇加入美國陸軍航空隊,在新哥倫比亞陸軍飛行學校接受訓練,於1942年7月26日獲得了飛行員資格,順利畢業,被授予少尉軍銜,前往太平洋戰場的中緬印戰區參戰。

跳傘飛行員掏手槍自衛,4槍擊落日軍戰鬥機?這不是抗日神劇

■歐文·伯格特在美國陸航服役時的留影,當時他剛從航校畢業,獲得了少尉軍銜。

伯格特被分配到駐印度的美國陸航第10航空隊第7轟炸機大隊第9中隊。第10航空隊駐紮在加爾各答西北方的旁達維斯瓦基地,該部的任務是保衛從印度東北部阿薩姆邦至中國雲南的空中運輸線,也就是著名的"駝峰"航線,同時支援印緬前線的盟軍作戰,攻擊緬甸境內的日軍目標,尤其是破壞由仰光通往緬甸北部的日軍交通線。1943年3月31日,第7大隊的12架B-24"解放者"轟炸機奉命對緬甸中部彬文那的一座鐵路橋及附近的2座日軍機場實施空襲,由大隊指揮官康拉德·尼克拉森上校親自帶隊。伯格特作為一架B-24的副駕駛參加此次行動,他的機長是勞埃德·詹森中尉。

跳傘飛行員掏手槍自衛,4槍擊落日軍戰鬥機?這不是抗日神劇

■美軍陸航的B-24"解放者"轟炸機編隊,伯格特是一架B-24的副駕駛員。

在轟炸機群抵達目標前,遭到日本陸航第64飛行戰隊的13架一式"隼"戰鬥機的攔截。美軍機組成員操起機槍奮力抵抗,但是凶狠好鬥的日軍飛行員駕駛輕巧靈活的"隼"輪番攻擊,編隊長機首當其中,連連中彈,尼克拉森上校身負重傷。詹森中尉的B-24也遭遇數架日軍戰鬥機的圍攻,機槍子彈穿透了機身蒙皮,打碎了駕駛艙內的氧氣瓶,並引發火災。頂部炮塔機槍手塞繆爾·克洛斯迪克中士看到情況危急,從炮塔中鑽出,手持滅火器滅火,伯格特則離開駕駛席,接替克洛斯迪克操縱頂部機槍向逼近的日軍戰鬥機開火。

跳傘飛行員掏手槍自衛,4槍擊落日軍戰鬥機?這不是抗日神劇

■這幅彩繪表現了日本陸航第64飛行戰隊的一式"隼"戰鬥機雙機編隊。

儘管美軍飛行員們竭盡全力還擊,但這架B-24的命運已經註定了,機身上佈滿彈孔,座艙內濃煙瀰漫,引擎相繼失靈,詹森意識到無法挽救飛機,於是下令機組棄機跳傘。由於內部通訊系統已被破壞,伯格特和克洛斯迪克只能透過煙霧用手勢傳遞命令。就在伯格特躍入空中後不久,那架B-24就凌空爆炸,包括伯格特在內只有5名機組成員成功跳傘。然而,死神並未離去。在戰場上空徘徊的日軍戰鬥機注意到空中飄浮的幾頂降落傘,不顧國際公法實施了最卑劣的行徑,駕機射殺美軍跳傘飛行員。詹森目睹了兩位戰友慘死在日軍的槍口下,他的手臂也被擊傷,既絕望又無助。

"
跳傘飛行員掏手槍自衛,4槍擊落日軍戰鬥機?這不是抗日神劇

在所有熱兵器中,手槍是體量最輕巧的武器,威力弱,射程短,只有在50米以內的近距離才能發揮作用,通常作為自衛武器使用。面對手槍彈的攻擊,穿著防彈衣就能起到一定的防護效果,而對於車輛、坦克、飛機一類的大目標,手槍基本上是無能為力的。那麼,用手槍擊落戰鬥機這種事聽起來有點像侮辱觀眾智商的抗日神劇橋段,但是,事實上相比"手撕鬼子"、"褲襠藏雷"、"包子雷"之類的噁心設定,用手槍擊落飛機並非完全虛構誇張,在現實中是有跡可循的。

跳傘飛行員掏手槍自衛,4槍擊落日軍戰鬥機?這不是抗日神劇

■"手榴彈炸飛機"是抗日神劇裡經典的雷人橋段之一。

在世界空戰史上,手槍曾經是最初的空戰武器之一。在一戰初期,當時交戰雙方的飛機都沒有裝備武器,主要執行偵察任務,剛開始相遇時還頗有紳士風度地相互問候。但是到後來為了阻止對方的行動,飛行員們也開始兵戎相見,使用從漁網到鐵鏈,從板磚到槍械等各式傢伙展開原始的空戰,而當時最常見的戰鬥場面就是飛行員們像決鬥一樣拔出手槍互射。雖然沒有確切記錄當時是否有飛機被手槍擊落,但可以肯定手槍在空戰歷史上佔有一席之地。

跳傘飛行員掏手槍自衛,4槍擊落日軍戰鬥機?這不是抗日神劇

■描繪一戰初期飛行員用手槍進行空戰的畫作。

到二戰時期,空戰武器已經進化為各種機載槍炮,手槍依然作為自衛武器被飛行員帶上天,但在空中基本沒有開火的機會。說起用手槍打飛機,筆者印象比較深的是電影《巴頓將軍》中,滿嘴髒話的巴頓用手槍向俯衝掃射的德軍飛機射擊,滿滿的牛仔既視感。不過,凡事無絕對,在空中用手槍擊落敵機雖然是極小概率事件,但確實發生過。有資料稱,在二戰歐洲戰事結束前夕,1架美軍L-4觀測機在執行任務時與1架德軍Fi-156相遇,美軍飛行員靠近敵機後用隨身配槍開火,竟然將目標擊落,據說這是歐洲戰場上最後一架被擊落的德軍飛機。相比這個戰例,美國陸軍航空兵少尉歐文·伯格特的經歷更加令人難以置信,當他在1943年3月用手槍向一架日軍戰鬥機射擊時,他本人還吊在降落傘下,飄蕩在千米高空中!

跳傘飛行員掏手槍自衛,4槍擊落日軍戰鬥機?這不是抗日神劇

■電影《巴頓將軍》裡的經典鏡頭:巴頓將軍用手槍向低空掃射的德軍飛機開火。

歐文·伯格特於1920年8月29日出生在得克薩斯州格拉漢姆,1941年大學畢業後他前往紐約華爾街就職。同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伯格特和許多充滿愛國熱忱的美國年輕人一樣,放棄優厚的工作,穿上軍裝為國效力。伯格特選擇加入美國陸軍航空隊,在新哥倫比亞陸軍飛行學校接受訓練,於1942年7月26日獲得了飛行員資格,順利畢業,被授予少尉軍銜,前往太平洋戰場的中緬印戰區參戰。

跳傘飛行員掏手槍自衛,4槍擊落日軍戰鬥機?這不是抗日神劇

■歐文·伯格特在美國陸航服役時的留影,當時他剛從航校畢業,獲得了少尉軍銜。

伯格特被分配到駐印度的美國陸航第10航空隊第7轟炸機大隊第9中隊。第10航空隊駐紮在加爾各答西北方的旁達維斯瓦基地,該部的任務是保衛從印度東北部阿薩姆邦至中國雲南的空中運輸線,也就是著名的"駝峰"航線,同時支援印緬前線的盟軍作戰,攻擊緬甸境內的日軍目標,尤其是破壞由仰光通往緬甸北部的日軍交通線。1943年3月31日,第7大隊的12架B-24"解放者"轟炸機奉命對緬甸中部彬文那的一座鐵路橋及附近的2座日軍機場實施空襲,由大隊指揮官康拉德·尼克拉森上校親自帶隊。伯格特作為一架B-24的副駕駛參加此次行動,他的機長是勞埃德·詹森中尉。

跳傘飛行員掏手槍自衛,4槍擊落日軍戰鬥機?這不是抗日神劇

■美軍陸航的B-24"解放者"轟炸機編隊,伯格特是一架B-24的副駕駛員。

在轟炸機群抵達目標前,遭到日本陸航第64飛行戰隊的13架一式"隼"戰鬥機的攔截。美軍機組成員操起機槍奮力抵抗,但是凶狠好鬥的日軍飛行員駕駛輕巧靈活的"隼"輪番攻擊,編隊長機首當其中,連連中彈,尼克拉森上校身負重傷。詹森中尉的B-24也遭遇數架日軍戰鬥機的圍攻,機槍子彈穿透了機身蒙皮,打碎了駕駛艙內的氧氣瓶,並引發火災。頂部炮塔機槍手塞繆爾·克洛斯迪克中士看到情況危急,從炮塔中鑽出,手持滅火器滅火,伯格特則離開駕駛席,接替克洛斯迪克操縱頂部機槍向逼近的日軍戰鬥機開火。

跳傘飛行員掏手槍自衛,4槍擊落日軍戰鬥機?這不是抗日神劇

■這幅彩繪表現了日本陸航第64飛行戰隊的一式"隼"戰鬥機雙機編隊。

儘管美軍飛行員們竭盡全力還擊,但這架B-24的命運已經註定了,機身上佈滿彈孔,座艙內濃煙瀰漫,引擎相繼失靈,詹森意識到無法挽救飛機,於是下令機組棄機跳傘。由於內部通訊系統已被破壞,伯格特和克洛斯迪克只能透過煙霧用手勢傳遞命令。就在伯格特躍入空中後不久,那架B-24就凌空爆炸,包括伯格特在內只有5名機組成員成功跳傘。然而,死神並未離去。在戰場上空徘徊的日軍戰鬥機注意到空中飄浮的幾頂降落傘,不顧國際公法實施了最卑劣的行徑,駕機射殺美軍跳傘飛行員。詹森目睹了兩位戰友慘死在日軍的槍口下,他的手臂也被擊傷,既絕望又無助。

跳傘飛行員掏手槍自衛,4槍擊落日軍戰鬥機?這不是抗日神劇

■一架凌空爆炸的B-24轟炸機,機尾與機身分離,墜向地面。

伯格特不想坐以待斃,頭腦中快速思考著逃生之策,他決定裝死以迷惑這些凶殘的劊子手,同時將自己的配槍——11.43毫米口徑的柯爾特M1911A1手槍——從槍套裡取出,打開保險,緊貼在大腿側面,等待著反擊的機會。果然,一架日軍戰鬥機向伯格特靠近,為了確認他的死活,日軍飛行員將速度減小到接近失速,還打開了座艙風擋以便於更好的觀察,這是他犯下的致命錯誤。在日軍戰鬥機接近到足夠距離時,伯格特突然抬槍出手,朝著日機連開四槍,在當時的情況下精確瞄準是不可能的,只能做概略射擊,他的舉動很大程度上是出於對日軍暴行的憤慨和反抗。然而,槍響過後,那架日軍戰鬥機突然陷入了盤旋,失去高度向地面墜落,最終消失在伯格特的視野中。

"
跳傘飛行員掏手槍自衛,4槍擊落日軍戰鬥機?這不是抗日神劇

在所有熱兵器中,手槍是體量最輕巧的武器,威力弱,射程短,只有在50米以內的近距離才能發揮作用,通常作為自衛武器使用。面對手槍彈的攻擊,穿著防彈衣就能起到一定的防護效果,而對於車輛、坦克、飛機一類的大目標,手槍基本上是無能為力的。那麼,用手槍擊落戰鬥機這種事聽起來有點像侮辱觀眾智商的抗日神劇橋段,但是,事實上相比"手撕鬼子"、"褲襠藏雷"、"包子雷"之類的噁心設定,用手槍擊落飛機並非完全虛構誇張,在現實中是有跡可循的。

跳傘飛行員掏手槍自衛,4槍擊落日軍戰鬥機?這不是抗日神劇

■"手榴彈炸飛機"是抗日神劇裡經典的雷人橋段之一。

在世界空戰史上,手槍曾經是最初的空戰武器之一。在一戰初期,當時交戰雙方的飛機都沒有裝備武器,主要執行偵察任務,剛開始相遇時還頗有紳士風度地相互問候。但是到後來為了阻止對方的行動,飛行員們也開始兵戎相見,使用從漁網到鐵鏈,從板磚到槍械等各式傢伙展開原始的空戰,而當時最常見的戰鬥場面就是飛行員們像決鬥一樣拔出手槍互射。雖然沒有確切記錄當時是否有飛機被手槍擊落,但可以肯定手槍在空戰歷史上佔有一席之地。

跳傘飛行員掏手槍自衛,4槍擊落日軍戰鬥機?這不是抗日神劇

■描繪一戰初期飛行員用手槍進行空戰的畫作。

到二戰時期,空戰武器已經進化為各種機載槍炮,手槍依然作為自衛武器被飛行員帶上天,但在空中基本沒有開火的機會。說起用手槍打飛機,筆者印象比較深的是電影《巴頓將軍》中,滿嘴髒話的巴頓用手槍向俯衝掃射的德軍飛機射擊,滿滿的牛仔既視感。不過,凡事無絕對,在空中用手槍擊落敵機雖然是極小概率事件,但確實發生過。有資料稱,在二戰歐洲戰事結束前夕,1架美軍L-4觀測機在執行任務時與1架德軍Fi-156相遇,美軍飛行員靠近敵機後用隨身配槍開火,竟然將目標擊落,據說這是歐洲戰場上最後一架被擊落的德軍飛機。相比這個戰例,美國陸軍航空兵少尉歐文·伯格特的經歷更加令人難以置信,當他在1943年3月用手槍向一架日軍戰鬥機射擊時,他本人還吊在降落傘下,飄蕩在千米高空中!

跳傘飛行員掏手槍自衛,4槍擊落日軍戰鬥機?這不是抗日神劇

■電影《巴頓將軍》裡的經典鏡頭:巴頓將軍用手槍向低空掃射的德軍飛機開火。

歐文·伯格特於1920年8月29日出生在得克薩斯州格拉漢姆,1941年大學畢業後他前往紐約華爾街就職。同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伯格特和許多充滿愛國熱忱的美國年輕人一樣,放棄優厚的工作,穿上軍裝為國效力。伯格特選擇加入美國陸軍航空隊,在新哥倫比亞陸軍飛行學校接受訓練,於1942年7月26日獲得了飛行員資格,順利畢業,被授予少尉軍銜,前往太平洋戰場的中緬印戰區參戰。

跳傘飛行員掏手槍自衛,4槍擊落日軍戰鬥機?這不是抗日神劇

■歐文·伯格特在美國陸航服役時的留影,當時他剛從航校畢業,獲得了少尉軍銜。

伯格特被分配到駐印度的美國陸航第10航空隊第7轟炸機大隊第9中隊。第10航空隊駐紮在加爾各答西北方的旁達維斯瓦基地,該部的任務是保衛從印度東北部阿薩姆邦至中國雲南的空中運輸線,也就是著名的"駝峰"航線,同時支援印緬前線的盟軍作戰,攻擊緬甸境內的日軍目標,尤其是破壞由仰光通往緬甸北部的日軍交通線。1943年3月31日,第7大隊的12架B-24"解放者"轟炸機奉命對緬甸中部彬文那的一座鐵路橋及附近的2座日軍機場實施空襲,由大隊指揮官康拉德·尼克拉森上校親自帶隊。伯格特作為一架B-24的副駕駛參加此次行動,他的機長是勞埃德·詹森中尉。

跳傘飛行員掏手槍自衛,4槍擊落日軍戰鬥機?這不是抗日神劇

■美軍陸航的B-24"解放者"轟炸機編隊,伯格特是一架B-24的副駕駛員。

在轟炸機群抵達目標前,遭到日本陸航第64飛行戰隊的13架一式"隼"戰鬥機的攔截。美軍機組成員操起機槍奮力抵抗,但是凶狠好鬥的日軍飛行員駕駛輕巧靈活的"隼"輪番攻擊,編隊長機首當其中,連連中彈,尼克拉森上校身負重傷。詹森中尉的B-24也遭遇數架日軍戰鬥機的圍攻,機槍子彈穿透了機身蒙皮,打碎了駕駛艙內的氧氣瓶,並引發火災。頂部炮塔機槍手塞繆爾·克洛斯迪克中士看到情況危急,從炮塔中鑽出,手持滅火器滅火,伯格特則離開駕駛席,接替克洛斯迪克操縱頂部機槍向逼近的日軍戰鬥機開火。

跳傘飛行員掏手槍自衛,4槍擊落日軍戰鬥機?這不是抗日神劇

■這幅彩繪表現了日本陸航第64飛行戰隊的一式"隼"戰鬥機雙機編隊。

儘管美軍飛行員們竭盡全力還擊,但這架B-24的命運已經註定了,機身上佈滿彈孔,座艙內濃煙瀰漫,引擎相繼失靈,詹森意識到無法挽救飛機,於是下令機組棄機跳傘。由於內部通訊系統已被破壞,伯格特和克洛斯迪克只能透過煙霧用手勢傳遞命令。就在伯格特躍入空中後不久,那架B-24就凌空爆炸,包括伯格特在內只有5名機組成員成功跳傘。然而,死神並未離去。在戰場上空徘徊的日軍戰鬥機注意到空中飄浮的幾頂降落傘,不顧國際公法實施了最卑劣的行徑,駕機射殺美軍跳傘飛行員。詹森目睹了兩位戰友慘死在日軍的槍口下,他的手臂也被擊傷,既絕望又無助。

跳傘飛行員掏手槍自衛,4槍擊落日軍戰鬥機?這不是抗日神劇

■一架凌空爆炸的B-24轟炸機,機尾與機身分離,墜向地面。

伯格特不想坐以待斃,頭腦中快速思考著逃生之策,他決定裝死以迷惑這些凶殘的劊子手,同時將自己的配槍——11.43毫米口徑的柯爾特M1911A1手槍——從槍套裡取出,打開保險,緊貼在大腿側面,等待著反擊的機會。果然,一架日軍戰鬥機向伯格特靠近,為了確認他的死活,日軍飛行員將速度減小到接近失速,還打開了座艙風擋以便於更好的觀察,這是他犯下的致命錯誤。在日軍戰鬥機接近到足夠距離時,伯格特突然抬槍出手,朝著日機連開四槍,在當時的情況下精確瞄準是不可能的,只能做概略射擊,他的舉動很大程度上是出於對日軍暴行的憤慨和反抗。然而,槍響過後,那架日軍戰鬥機突然陷入了盤旋,失去高度向地面墜落,最終消失在伯格特的視野中。

跳傘飛行員掏手槍自衛,4槍擊落日軍戰鬥機?這不是抗日神劇

■伯格特的配槍柯爾特M1911A1型手槍,這是一款經典名槍。

伯格特不清楚那架日軍戰鬥機發生了什麼狀況,但至少他獲得了暫時的安全,成功著陸,並與機長詹森和機槍手克洛斯迪克會合。他們躲進一片樹林裡試圖逃避日軍搜捕,不幸的是被緬甸人抓住,然後被移交給日軍。伯格特等人隨後被送往新加坡的一處戰俘營關押,開始了長達兩年半的囚徒生活,在惡劣的生活條件和日軍看守非人的折磨下,體重由90公斤減少到45公斤。戰爭臨近結束時,伯格特和另外37名戰俘被空降到新加坡的8名美國OSS特工解救。

"
跳傘飛行員掏手槍自衛,4槍擊落日軍戰鬥機?這不是抗日神劇

在所有熱兵器中,手槍是體量最輕巧的武器,威力弱,射程短,只有在50米以內的近距離才能發揮作用,通常作為自衛武器使用。面對手槍彈的攻擊,穿著防彈衣就能起到一定的防護效果,而對於車輛、坦克、飛機一類的大目標,手槍基本上是無能為力的。那麼,用手槍擊落戰鬥機這種事聽起來有點像侮辱觀眾智商的抗日神劇橋段,但是,事實上相比"手撕鬼子"、"褲襠藏雷"、"包子雷"之類的噁心設定,用手槍擊落飛機並非完全虛構誇張,在現實中是有跡可循的。

跳傘飛行員掏手槍自衛,4槍擊落日軍戰鬥機?這不是抗日神劇

■"手榴彈炸飛機"是抗日神劇裡經典的雷人橋段之一。

在世界空戰史上,手槍曾經是最初的空戰武器之一。在一戰初期,當時交戰雙方的飛機都沒有裝備武器,主要執行偵察任務,剛開始相遇時還頗有紳士風度地相互問候。但是到後來為了阻止對方的行動,飛行員們也開始兵戎相見,使用從漁網到鐵鏈,從板磚到槍械等各式傢伙展開原始的空戰,而當時最常見的戰鬥場面就是飛行員們像決鬥一樣拔出手槍互射。雖然沒有確切記錄當時是否有飛機被手槍擊落,但可以肯定手槍在空戰歷史上佔有一席之地。

跳傘飛行員掏手槍自衛,4槍擊落日軍戰鬥機?這不是抗日神劇

■描繪一戰初期飛行員用手槍進行空戰的畫作。

到二戰時期,空戰武器已經進化為各種機載槍炮,手槍依然作為自衛武器被飛行員帶上天,但在空中基本沒有開火的機會。說起用手槍打飛機,筆者印象比較深的是電影《巴頓將軍》中,滿嘴髒話的巴頓用手槍向俯衝掃射的德軍飛機射擊,滿滿的牛仔既視感。不過,凡事無絕對,在空中用手槍擊落敵機雖然是極小概率事件,但確實發生過。有資料稱,在二戰歐洲戰事結束前夕,1架美軍L-4觀測機在執行任務時與1架德軍Fi-156相遇,美軍飛行員靠近敵機後用隨身配槍開火,竟然將目標擊落,據說這是歐洲戰場上最後一架被擊落的德軍飛機。相比這個戰例,美國陸軍航空兵少尉歐文·伯格特的經歷更加令人難以置信,當他在1943年3月用手槍向一架日軍戰鬥機射擊時,他本人還吊在降落傘下,飄蕩在千米高空中!

跳傘飛行員掏手槍自衛,4槍擊落日軍戰鬥機?這不是抗日神劇

■電影《巴頓將軍》裡的經典鏡頭:巴頓將軍用手槍向低空掃射的德軍飛機開火。

歐文·伯格特於1920年8月29日出生在得克薩斯州格拉漢姆,1941年大學畢業後他前往紐約華爾街就職。同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伯格特和許多充滿愛國熱忱的美國年輕人一樣,放棄優厚的工作,穿上軍裝為國效力。伯格特選擇加入美國陸軍航空隊,在新哥倫比亞陸軍飛行學校接受訓練,於1942年7月26日獲得了飛行員資格,順利畢業,被授予少尉軍銜,前往太平洋戰場的中緬印戰區參戰。

跳傘飛行員掏手槍自衛,4槍擊落日軍戰鬥機?這不是抗日神劇

■歐文·伯格特在美國陸航服役時的留影,當時他剛從航校畢業,獲得了少尉軍銜。

伯格特被分配到駐印度的美國陸航第10航空隊第7轟炸機大隊第9中隊。第10航空隊駐紮在加爾各答西北方的旁達維斯瓦基地,該部的任務是保衛從印度東北部阿薩姆邦至中國雲南的空中運輸線,也就是著名的"駝峰"航線,同時支援印緬前線的盟軍作戰,攻擊緬甸境內的日軍目標,尤其是破壞由仰光通往緬甸北部的日軍交通線。1943年3月31日,第7大隊的12架B-24"解放者"轟炸機奉命對緬甸中部彬文那的一座鐵路橋及附近的2座日軍機場實施空襲,由大隊指揮官康拉德·尼克拉森上校親自帶隊。伯格特作為一架B-24的副駕駛參加此次行動,他的機長是勞埃德·詹森中尉。

跳傘飛行員掏手槍自衛,4槍擊落日軍戰鬥機?這不是抗日神劇

■美軍陸航的B-24"解放者"轟炸機編隊,伯格特是一架B-24的副駕駛員。

在轟炸機群抵達目標前,遭到日本陸航第64飛行戰隊的13架一式"隼"戰鬥機的攔截。美軍機組成員操起機槍奮力抵抗,但是凶狠好鬥的日軍飛行員駕駛輕巧靈活的"隼"輪番攻擊,編隊長機首當其中,連連中彈,尼克拉森上校身負重傷。詹森中尉的B-24也遭遇數架日軍戰鬥機的圍攻,機槍子彈穿透了機身蒙皮,打碎了駕駛艙內的氧氣瓶,並引發火災。頂部炮塔機槍手塞繆爾·克洛斯迪克中士看到情況危急,從炮塔中鑽出,手持滅火器滅火,伯格特則離開駕駛席,接替克洛斯迪克操縱頂部機槍向逼近的日軍戰鬥機開火。

跳傘飛行員掏手槍自衛,4槍擊落日軍戰鬥機?這不是抗日神劇

■這幅彩繪表現了日本陸航第64飛行戰隊的一式"隼"戰鬥機雙機編隊。

儘管美軍飛行員們竭盡全力還擊,但這架B-24的命運已經註定了,機身上佈滿彈孔,座艙內濃煙瀰漫,引擎相繼失靈,詹森意識到無法挽救飛機,於是下令機組棄機跳傘。由於內部通訊系統已被破壞,伯格特和克洛斯迪克只能透過煙霧用手勢傳遞命令。就在伯格特躍入空中後不久,那架B-24就凌空爆炸,包括伯格特在內只有5名機組成員成功跳傘。然而,死神並未離去。在戰場上空徘徊的日軍戰鬥機注意到空中飄浮的幾頂降落傘,不顧國際公法實施了最卑劣的行徑,駕機射殺美軍跳傘飛行員。詹森目睹了兩位戰友慘死在日軍的槍口下,他的手臂也被擊傷,既絕望又無助。

跳傘飛行員掏手槍自衛,4槍擊落日軍戰鬥機?這不是抗日神劇

■一架凌空爆炸的B-24轟炸機,機尾與機身分離,墜向地面。

伯格特不想坐以待斃,頭腦中快速思考著逃生之策,他決定裝死以迷惑這些凶殘的劊子手,同時將自己的配槍——11.43毫米口徑的柯爾特M1911A1手槍——從槍套裡取出,打開保險,緊貼在大腿側面,等待著反擊的機會。果然,一架日軍戰鬥機向伯格特靠近,為了確認他的死活,日軍飛行員將速度減小到接近失速,還打開了座艙風擋以便於更好的觀察,這是他犯下的致命錯誤。在日軍戰鬥機接近到足夠距離時,伯格特突然抬槍出手,朝著日機連開四槍,在當時的情況下精確瞄準是不可能的,只能做概略射擊,他的舉動很大程度上是出於對日軍暴行的憤慨和反抗。然而,槍響過後,那架日軍戰鬥機突然陷入了盤旋,失去高度向地面墜落,最終消失在伯格特的視野中。

跳傘飛行員掏手槍自衛,4槍擊落日軍戰鬥機?這不是抗日神劇

■伯格特的配槍柯爾特M1911A1型手槍,這是一款經典名槍。

伯格特不清楚那架日軍戰鬥機發生了什麼狀況,但至少他獲得了暫時的安全,成功著陸,並與機長詹森和機槍手克洛斯迪克會合。他們躲進一片樹林裡試圖逃避日軍搜捕,不幸的是被緬甸人抓住,然後被移交給日軍。伯格特等人隨後被送往新加坡的一處戰俘營關押,開始了長達兩年半的囚徒生活,在惡劣的生活條件和日軍看守非人的折磨下,體重由90公斤減少到45公斤。戰爭臨近結束時,伯格特和另外37名戰俘被空降到新加坡的8名美國OSS特工解救。

跳傘飛行員掏手槍自衛,4槍擊落日軍戰鬥機?這不是抗日神劇

■描繪伯格特在降落傘下用手槍向日軍戰鬥機射擊的畫作。

在戰俘營的日子裡,伯格特常常回想起那次死裡逃生的經歷,由於他沒有親眼看到敵機墜毀,也沒法到現場查證,甚至找不到旁觀證人,所以他也不能肯定自己是否用手槍擊落了那架"隼"。在日軍的作戰記錄中,第64飛行戰隊當天沒有飛機損失,也沒有飛行員受傷。

某日,伯格特偶遇第311戰鬥機大隊指揮官哈里·麥爾登上校,談及此事,上校透露了一個信息:一位日軍大佐曾告訴麥爾登,他手下的一個飛行員墜機身亡,屍體被拋出座艙,事後檢查發現其頭部有一個手槍子彈留下的彈孔,顯然他在空中就已經斃命了。從時間、地點上看很可能是伯格特遭遇的那位日軍飛行員。麥爾登同意就此事為伯格特作證,並打算書寫正式報告待日後提交上級。然而,麥爾登後來乘坐戰俘運輸船被押往日本,途中遭遇潛艇襲擊沉沒身死,伯格特失去了唯一的旁證。由於缺乏足夠的證據,伯格特的這個獨一無二的空戰戰果沒有得到官方的確認。

"
跳傘飛行員掏手槍自衛,4槍擊落日軍戰鬥機?這不是抗日神劇

在所有熱兵器中,手槍是體量最輕巧的武器,威力弱,射程短,只有在50米以內的近距離才能發揮作用,通常作為自衛武器使用。面對手槍彈的攻擊,穿著防彈衣就能起到一定的防護效果,而對於車輛、坦克、飛機一類的大目標,手槍基本上是無能為力的。那麼,用手槍擊落戰鬥機這種事聽起來有點像侮辱觀眾智商的抗日神劇橋段,但是,事實上相比"手撕鬼子"、"褲襠藏雷"、"包子雷"之類的噁心設定,用手槍擊落飛機並非完全虛構誇張,在現實中是有跡可循的。

跳傘飛行員掏手槍自衛,4槍擊落日軍戰鬥機?這不是抗日神劇

■"手榴彈炸飛機"是抗日神劇裡經典的雷人橋段之一。

在世界空戰史上,手槍曾經是最初的空戰武器之一。在一戰初期,當時交戰雙方的飛機都沒有裝備武器,主要執行偵察任務,剛開始相遇時還頗有紳士風度地相互問候。但是到後來為了阻止對方的行動,飛行員們也開始兵戎相見,使用從漁網到鐵鏈,從板磚到槍械等各式傢伙展開原始的空戰,而當時最常見的戰鬥場面就是飛行員們像決鬥一樣拔出手槍互射。雖然沒有確切記錄當時是否有飛機被手槍擊落,但可以肯定手槍在空戰歷史上佔有一席之地。

跳傘飛行員掏手槍自衛,4槍擊落日軍戰鬥機?這不是抗日神劇

■描繪一戰初期飛行員用手槍進行空戰的畫作。

到二戰時期,空戰武器已經進化為各種機載槍炮,手槍依然作為自衛武器被飛行員帶上天,但在空中基本沒有開火的機會。說起用手槍打飛機,筆者印象比較深的是電影《巴頓將軍》中,滿嘴髒話的巴頓用手槍向俯衝掃射的德軍飛機射擊,滿滿的牛仔既視感。不過,凡事無絕對,在空中用手槍擊落敵機雖然是極小概率事件,但確實發生過。有資料稱,在二戰歐洲戰事結束前夕,1架美軍L-4觀測機在執行任務時與1架德軍Fi-156相遇,美軍飛行員靠近敵機後用隨身配槍開火,竟然將目標擊落,據說這是歐洲戰場上最後一架被擊落的德軍飛機。相比這個戰例,美國陸軍航空兵少尉歐文·伯格特的經歷更加令人難以置信,當他在1943年3月用手槍向一架日軍戰鬥機射擊時,他本人還吊在降落傘下,飄蕩在千米高空中!

跳傘飛行員掏手槍自衛,4槍擊落日軍戰鬥機?這不是抗日神劇

■電影《巴頓將軍》裡的經典鏡頭:巴頓將軍用手槍向低空掃射的德軍飛機開火。

歐文·伯格特於1920年8月29日出生在得克薩斯州格拉漢姆,1941年大學畢業後他前往紐約華爾街就職。同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伯格特和許多充滿愛國熱忱的美國年輕人一樣,放棄優厚的工作,穿上軍裝為國效力。伯格特選擇加入美國陸軍航空隊,在新哥倫比亞陸軍飛行學校接受訓練,於1942年7月26日獲得了飛行員資格,順利畢業,被授予少尉軍銜,前往太平洋戰場的中緬印戰區參戰。

跳傘飛行員掏手槍自衛,4槍擊落日軍戰鬥機?這不是抗日神劇

■歐文·伯格特在美國陸航服役時的留影,當時他剛從航校畢業,獲得了少尉軍銜。

伯格特被分配到駐印度的美國陸航第10航空隊第7轟炸機大隊第9中隊。第10航空隊駐紮在加爾各答西北方的旁達維斯瓦基地,該部的任務是保衛從印度東北部阿薩姆邦至中國雲南的空中運輸線,也就是著名的"駝峰"航線,同時支援印緬前線的盟軍作戰,攻擊緬甸境內的日軍目標,尤其是破壞由仰光通往緬甸北部的日軍交通線。1943年3月31日,第7大隊的12架B-24"解放者"轟炸機奉命對緬甸中部彬文那的一座鐵路橋及附近的2座日軍機場實施空襲,由大隊指揮官康拉德·尼克拉森上校親自帶隊。伯格特作為一架B-24的副駕駛參加此次行動,他的機長是勞埃德·詹森中尉。

跳傘飛行員掏手槍自衛,4槍擊落日軍戰鬥機?這不是抗日神劇

■美軍陸航的B-24"解放者"轟炸機編隊,伯格特是一架B-24的副駕駛員。

在轟炸機群抵達目標前,遭到日本陸航第64飛行戰隊的13架一式"隼"戰鬥機的攔截。美軍機組成員操起機槍奮力抵抗,但是凶狠好鬥的日軍飛行員駕駛輕巧靈活的"隼"輪番攻擊,編隊長機首當其中,連連中彈,尼克拉森上校身負重傷。詹森中尉的B-24也遭遇數架日軍戰鬥機的圍攻,機槍子彈穿透了機身蒙皮,打碎了駕駛艙內的氧氣瓶,並引發火災。頂部炮塔機槍手塞繆爾·克洛斯迪克中士看到情況危急,從炮塔中鑽出,手持滅火器滅火,伯格特則離開駕駛席,接替克洛斯迪克操縱頂部機槍向逼近的日軍戰鬥機開火。

跳傘飛行員掏手槍自衛,4槍擊落日軍戰鬥機?這不是抗日神劇

■這幅彩繪表現了日本陸航第64飛行戰隊的一式"隼"戰鬥機雙機編隊。

儘管美軍飛行員們竭盡全力還擊,但這架B-24的命運已經註定了,機身上佈滿彈孔,座艙內濃煙瀰漫,引擎相繼失靈,詹森意識到無法挽救飛機,於是下令機組棄機跳傘。由於內部通訊系統已被破壞,伯格特和克洛斯迪克只能透過煙霧用手勢傳遞命令。就在伯格特躍入空中後不久,那架B-24就凌空爆炸,包括伯格特在內只有5名機組成員成功跳傘。然而,死神並未離去。在戰場上空徘徊的日軍戰鬥機注意到空中飄浮的幾頂降落傘,不顧國際公法實施了最卑劣的行徑,駕機射殺美軍跳傘飛行員。詹森目睹了兩位戰友慘死在日軍的槍口下,他的手臂也被擊傷,既絕望又無助。

跳傘飛行員掏手槍自衛,4槍擊落日軍戰鬥機?這不是抗日神劇

■一架凌空爆炸的B-24轟炸機,機尾與機身分離,墜向地面。

伯格特不想坐以待斃,頭腦中快速思考著逃生之策,他決定裝死以迷惑這些凶殘的劊子手,同時將自己的配槍——11.43毫米口徑的柯爾特M1911A1手槍——從槍套裡取出,打開保險,緊貼在大腿側面,等待著反擊的機會。果然,一架日軍戰鬥機向伯格特靠近,為了確認他的死活,日軍飛行員將速度減小到接近失速,還打開了座艙風擋以便於更好的觀察,這是他犯下的致命錯誤。在日軍戰鬥機接近到足夠距離時,伯格特突然抬槍出手,朝著日機連開四槍,在當時的情況下精確瞄準是不可能的,只能做概略射擊,他的舉動很大程度上是出於對日軍暴行的憤慨和反抗。然而,槍響過後,那架日軍戰鬥機突然陷入了盤旋,失去高度向地面墜落,最終消失在伯格特的視野中。

跳傘飛行員掏手槍自衛,4槍擊落日軍戰鬥機?這不是抗日神劇

■伯格特的配槍柯爾特M1911A1型手槍,這是一款經典名槍。

伯格特不清楚那架日軍戰鬥機發生了什麼狀況,但至少他獲得了暫時的安全,成功著陸,並與機長詹森和機槍手克洛斯迪克會合。他們躲進一片樹林裡試圖逃避日軍搜捕,不幸的是被緬甸人抓住,然後被移交給日軍。伯格特等人隨後被送往新加坡的一處戰俘營關押,開始了長達兩年半的囚徒生活,在惡劣的生活條件和日軍看守非人的折磨下,體重由90公斤減少到45公斤。戰爭臨近結束時,伯格特和另外37名戰俘被空降到新加坡的8名美國OSS特工解救。

跳傘飛行員掏手槍自衛,4槍擊落日軍戰鬥機?這不是抗日神劇

■描繪伯格特在降落傘下用手槍向日軍戰鬥機射擊的畫作。

在戰俘營的日子裡,伯格特常常回想起那次死裡逃生的經歷,由於他沒有親眼看到敵機墜毀,也沒法到現場查證,甚至找不到旁觀證人,所以他也不能肯定自己是否用手槍擊落了那架"隼"。在日軍的作戰記錄中,第64飛行戰隊當天沒有飛機損失,也沒有飛行員受傷。

某日,伯格特偶遇第311戰鬥機大隊指揮官哈里·麥爾登上校,談及此事,上校透露了一個信息:一位日軍大佐曾告訴麥爾登,他手下的一個飛行員墜機身亡,屍體被拋出座艙,事後檢查發現其頭部有一個手槍子彈留下的彈孔,顯然他在空中就已經斃命了。從時間、地點上看很可能是伯格特遭遇的那位日軍飛行員。麥爾登同意就此事為伯格特作證,並打算書寫正式報告待日後提交上級。然而,麥爾登後來乘坐戰俘運輸船被押往日本,途中遭遇潛艇襲擊沉沒身死,伯格特失去了唯一的旁證。由於缺乏足夠的證據,伯格特的這個獨一無二的空戰戰果沒有得到官方的確認。

跳傘飛行員掏手槍自衛,4槍擊落日軍戰鬥機?這不是抗日神劇

■一架墜毀的日軍一式戰鬥機,儘管伯格特的戰績得不到確認,但他用手槍射擊敵機的壯舉仍值得欽佩。

後來,有人對此事的可能性進行了分析,如果麥爾登提到的那位日軍大佐的話屬實,那麼那架日軍戰鬥機極可能是被伯格特用手槍擊落的。首先,在事發當時沒有其他盟軍飛機在場,也沒有盟軍單位聲稱擊落敵機;其次,這次戰鬥發生在1200米到1500米的空中,如果那架日軍戰鬥機因為操縱失誤而陷入失速狀態,飛行員也有足夠的時間改出,安全脫離,但他沒有做到,最大的可能就是在空中已經被伯格特一槍爆頭而亡。

戰爭結束後,伯格特回到美國,繼續在美國空軍中服役,最終以上校軍銜退役,之後重返華爾街成為一名防務承包商。2006年7月27日,伯格特因病去世,享年85歲,但他當年用手槍擊落日軍戰鬥機的神奇經歷依然在世間流傳著。

本鏟史官已開通微信公眾號,更多軍事歷史內容請關注同名微信公眾號——裝甲鏟史官(ID:PanzerCSG)。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