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刀貴一割,夢想騁良圖——寫在人生四十時'

"

昨天,我在這個世界上活了整整四十個年頭。我很想寫點東西,但萬千感慨,不知從何說起。

"

昨天,我在這個世界上活了整整四十個年頭。我很想寫點東西,但萬千感慨,不知從何說起。

鉛刀貴一割,夢想騁良圖——寫在人生四十時

歲月的確如歌,但歌有悲有欣

有一點可以確認,父母已經為我操心超過四十年了。他們替我操的心已如無窮無盡的“灌愁之海”,我也不知該從其中的哪一滴水說起。

但是,十多年前的那個夜晚已成夢魘,即便真有來生,恐怕也無法忘懷。

職業生涯的第一年,我大病一場,差點結束了生命的旅程。除了醫生、親人,還有幾個好友、長者,很多人都在看笑話。疾病、流言、不懷好意的笑讓我徹底絕望。

那個夜晚,我突發高燒,三床被子下的我仍然在顫抖。已經50出頭的父親鑽進被子,一把抱住20出頭的我。

“乖,爸抱著你…………”

父親對於我教育向來嚴厲,內心深處對他或多或少有點排斥。從哪個夜晚起,我才算真正明白他既是嚴父,也是慈父。

母親的眼睛因為我的病看東西模糊了。

好在老天有眼,我終於戰勝了疾病,我終於用行動狠狠地回擊了那些看我笑話的人。母親的眼睛也不再模糊。但是多年後我帶她去眼科醫院,醫生說:“沒辦法了,只能緩解,根治不了了。如果你10多年前來,或許能根治。”十多年前病癒的我只顧著努力工作,只顧著反擊看我笑話的人,卻忘記了帶母親去看眼睛。她的眼睛是為我而病的。

"

昨天,我在這個世界上活了整整四十個年頭。我很想寫點東西,但萬千感慨,不知從何說起。

鉛刀貴一割,夢想騁良圖——寫在人生四十時

歲月的確如歌,但歌有悲有欣

有一點可以確認,父母已經為我操心超過四十年了。他們替我操的心已如無窮無盡的“灌愁之海”,我也不知該從其中的哪一滴水說起。

但是,十多年前的那個夜晚已成夢魘,即便真有來生,恐怕也無法忘懷。

職業生涯的第一年,我大病一場,差點結束了生命的旅程。除了醫生、親人,還有幾個好友、長者,很多人都在看笑話。疾病、流言、不懷好意的笑讓我徹底絕望。

那個夜晚,我突發高燒,三床被子下的我仍然在顫抖。已經50出頭的父親鑽進被子,一把抱住20出頭的我。

“乖,爸抱著你…………”

父親對於我教育向來嚴厲,內心深處對他或多或少有點排斥。從哪個夜晚起,我才算真正明白他既是嚴父,也是慈父。

母親的眼睛因為我的病看東西模糊了。

好在老天有眼,我終於戰勝了疾病,我終於用行動狠狠地回擊了那些看我笑話的人。母親的眼睛也不再模糊。但是多年後我帶她去眼科醫院,醫生說:“沒辦法了,只能緩解,根治不了了。如果你10多年前來,或許能根治。”十多年前病癒的我只顧著努力工作,只顧著反擊看我笑話的人,卻忘記了帶母親去看眼睛。她的眼睛是為我而病的。

鉛刀貴一割,夢想騁良圖——寫在人生四十時

我們看到了笑容,但背後的艱辛卻被忽略

2011年,我的女兒誕生了,他們又開始替我操心孩子。不過妻說:“相比清清(孩子小名),你父母還是更疼你。”妻說的沒錯。

有一點可以確認,四十歲的我步入生命的清秋,父母已步入生命的初冬。儘管他們已經力不從心,但是,只要他們一息尚存,他們還會繼續為我操心到底。

個人認為,生日是應該快快樂樂地過,畢竟一年只有一次。但是快樂之餘,對逝去的歲月做個盤點或許更有意義。

首先要盤點是別人,尤其是親人對自己的付出。於是有了上面的一點文字。

西方人講懺悔,只有懺悔過的靈魂才離上帝更近。盤點親人的付出,勢必會引來懺悔。我相信,多數國人都是如此。我相信,在內心深處,多數國人都會認為生命中最對不起的人就是給我們最多的父母,我們很可能為之懺悔一生。

然而,多數人都是念念不忘陌生人的一次幫助,而淡忘無處不在的父母的心。

李白在《宿五松山下荀媼家》寫道:“令人慚漂母,三謝不能餐”,以感激農家給自己的一碗米飯。李白的母親不知道給年幼的他多少碗米飯,但似乎李白並沒有記住,在他的詩文裡很難看到對母親的感情。

"

昨天,我在這個世界上活了整整四十個年頭。我很想寫點東西,但萬千感慨,不知從何說起。

鉛刀貴一割,夢想騁良圖——寫在人生四十時

歲月的確如歌,但歌有悲有欣

有一點可以確認,父母已經為我操心超過四十年了。他們替我操的心已如無窮無盡的“灌愁之海”,我也不知該從其中的哪一滴水說起。

但是,十多年前的那個夜晚已成夢魘,即便真有來生,恐怕也無法忘懷。

職業生涯的第一年,我大病一場,差點結束了生命的旅程。除了醫生、親人,還有幾個好友、長者,很多人都在看笑話。疾病、流言、不懷好意的笑讓我徹底絕望。

那個夜晚,我突發高燒,三床被子下的我仍然在顫抖。已經50出頭的父親鑽進被子,一把抱住20出頭的我。

“乖,爸抱著你…………”

父親對於我教育向來嚴厲,內心深處對他或多或少有點排斥。從哪個夜晚起,我才算真正明白他既是嚴父,也是慈父。

母親的眼睛因為我的病看東西模糊了。

好在老天有眼,我終於戰勝了疾病,我終於用行動狠狠地回擊了那些看我笑話的人。母親的眼睛也不再模糊。但是多年後我帶她去眼科醫院,醫生說:“沒辦法了,只能緩解,根治不了了。如果你10多年前來,或許能根治。”十多年前病癒的我只顧著努力工作,只顧著反擊看我笑話的人,卻忘記了帶母親去看眼睛。她的眼睛是為我而病的。

鉛刀貴一割,夢想騁良圖——寫在人生四十時

我們看到了笑容,但背後的艱辛卻被忽略

2011年,我的女兒誕生了,他們又開始替我操心孩子。不過妻說:“相比清清(孩子小名),你父母還是更疼你。”妻說的沒錯。

有一點可以確認,四十歲的我步入生命的清秋,父母已步入生命的初冬。儘管他們已經力不從心,但是,只要他們一息尚存,他們還會繼續為我操心到底。

個人認為,生日是應該快快樂樂地過,畢竟一年只有一次。但是快樂之餘,對逝去的歲月做個盤點或許更有意義。

首先要盤點是別人,尤其是親人對自己的付出。於是有了上面的一點文字。

西方人講懺悔,只有懺悔過的靈魂才離上帝更近。盤點親人的付出,勢必會引來懺悔。我相信,多數國人都是如此。我相信,在內心深處,多數國人都會認為生命中最對不起的人就是給我們最多的父母,我們很可能為之懺悔一生。

然而,多數人都是念念不忘陌生人的一次幫助,而淡忘無處不在的父母的心。

李白在《宿五松山下荀媼家》寫道:“令人慚漂母,三謝不能餐”,以感激農家給自己的一碗米飯。李白的母親不知道給年幼的他多少碗米飯,但似乎李白並沒有記住,在他的詩文裡很難看到對母親的感情。

鉛刀貴一割,夢想騁良圖——寫在人生四十時

李白畫像

大詩人尚且如此,何況我等。我覺得,最不能饒恕的是對年邁父母的不耐心和無數次懟。在外,無論是對領導,對同事,對學生,對任何陌生人,我們都儘可能地保持禮貌、理性和剋制,唯有在父母面前是完全的自我,絲毫不考慮他們的內心。他們似乎成了我們天然的情緒發洩口。

從今天起,從現在起,我要努力做到溫和地和父母交流一切,我要保持最大的耐心和剋制,讓他們在生命的初冬中感受到來自骨肉的溫暖。他們操心了40餘年的骨肉,從今以後不給他們操心的機會。如果,我還算是人的話,我就應該努力做到。

現在來回首盤點一下逝去歲月中的其它。

人短暫的生命在萬古的時空中不過是一剎那。但是這一剎那對於個體而言就是一切,就是整個宇宙。到底應該怎樣活著,如何活著才是幸福地活、有意義地話,這是古今所有哲學家、文學家、藝術家和所有宗教都在嘗試回答,而又給不出終極答案的課題。雖然如此,還是有一些思考和探索已經為多數人所認可。司湯達說:“活過,愛過,寫過,人生足矣!”,何為“活過”?大概就是心理學家馬斯洛所說的人性需要的最高層次:自我實現。

"

昨天,我在這個世界上活了整整四十個年頭。我很想寫點東西,但萬千感慨,不知從何說起。

鉛刀貴一割,夢想騁良圖——寫在人生四十時

歲月的確如歌,但歌有悲有欣

有一點可以確認,父母已經為我操心超過四十年了。他們替我操的心已如無窮無盡的“灌愁之海”,我也不知該從其中的哪一滴水說起。

但是,十多年前的那個夜晚已成夢魘,即便真有來生,恐怕也無法忘懷。

職業生涯的第一年,我大病一場,差點結束了生命的旅程。除了醫生、親人,還有幾個好友、長者,很多人都在看笑話。疾病、流言、不懷好意的笑讓我徹底絕望。

那個夜晚,我突發高燒,三床被子下的我仍然在顫抖。已經50出頭的父親鑽進被子,一把抱住20出頭的我。

“乖,爸抱著你…………”

父親對於我教育向來嚴厲,內心深處對他或多或少有點排斥。從哪個夜晚起,我才算真正明白他既是嚴父,也是慈父。

母親的眼睛因為我的病看東西模糊了。

好在老天有眼,我終於戰勝了疾病,我終於用行動狠狠地回擊了那些看我笑話的人。母親的眼睛也不再模糊。但是多年後我帶她去眼科醫院,醫生說:“沒辦法了,只能緩解,根治不了了。如果你10多年前來,或許能根治。”十多年前病癒的我只顧著努力工作,只顧著反擊看我笑話的人,卻忘記了帶母親去看眼睛。她的眼睛是為我而病的。

鉛刀貴一割,夢想騁良圖——寫在人生四十時

我們看到了笑容,但背後的艱辛卻被忽略

2011年,我的女兒誕生了,他們又開始替我操心孩子。不過妻說:“相比清清(孩子小名),你父母還是更疼你。”妻說的沒錯。

有一點可以確認,四十歲的我步入生命的清秋,父母已步入生命的初冬。儘管他們已經力不從心,但是,只要他們一息尚存,他們還會繼續為我操心到底。

個人認為,生日是應該快快樂樂地過,畢竟一年只有一次。但是快樂之餘,對逝去的歲月做個盤點或許更有意義。

首先要盤點是別人,尤其是親人對自己的付出。於是有了上面的一點文字。

西方人講懺悔,只有懺悔過的靈魂才離上帝更近。盤點親人的付出,勢必會引來懺悔。我相信,多數國人都是如此。我相信,在內心深處,多數國人都會認為生命中最對不起的人就是給我們最多的父母,我們很可能為之懺悔一生。

然而,多數人都是念念不忘陌生人的一次幫助,而淡忘無處不在的父母的心。

李白在《宿五松山下荀媼家》寫道:“令人慚漂母,三謝不能餐”,以感激農家給自己的一碗米飯。李白的母親不知道給年幼的他多少碗米飯,但似乎李白並沒有記住,在他的詩文裡很難看到對母親的感情。

鉛刀貴一割,夢想騁良圖——寫在人生四十時

李白畫像

大詩人尚且如此,何況我等。我覺得,最不能饒恕的是對年邁父母的不耐心和無數次懟。在外,無論是對領導,對同事,對學生,對任何陌生人,我們都儘可能地保持禮貌、理性和剋制,唯有在父母面前是完全的自我,絲毫不考慮他們的內心。他們似乎成了我們天然的情緒發洩口。

從今天起,從現在起,我要努力做到溫和地和父母交流一切,我要保持最大的耐心和剋制,讓他們在生命的初冬中感受到來自骨肉的溫暖。他們操心了40餘年的骨肉,從今以後不給他們操心的機會。如果,我還算是人的話,我就應該努力做到。

現在來回首盤點一下逝去歲月中的其它。

人短暫的生命在萬古的時空中不過是一剎那。但是這一剎那對於個體而言就是一切,就是整個宇宙。到底應該怎樣活著,如何活著才是幸福地活、有意義地話,這是古今所有哲學家、文學家、藝術家和所有宗教都在嘗試回答,而又給不出終極答案的課題。雖然如此,還是有一些思考和探索已經為多數人所認可。司湯達說:“活過,愛過,寫過,人生足矣!”,何為“活過”?大概就是心理學家馬斯洛所說的人性需要的最高層次:自我實現。

鉛刀貴一割,夢想騁良圖——寫在人生四十時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

自我實現的需要是最高層次的需要,是指實現個人理想、抱負,發揮個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達到自我實現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決問題能力增強,自覺性提高,善於獨立處事,要求不受打擾地獨處,完成與自己的能力相稱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也就是說,人必須幹稱職的工作,這樣才會使他們感到最大的快樂。馬斯洛提出,為滿足自我實現需要所採取的途徑是因人而異的。自我實現的需要是在努力實現自己的潛力,使自己越來越成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來自百度百科)

一言蔽之,自我實現就是實現了理想。就是陶淵明的“世外桃源”變成“世內桃源”。

我的理想是什麼?人生四十意味著如無意外,人生的上半場已經過去了。這個時候我要盤點反思一下我的理想是什麼,它實現到何種程度了,以便於展望人生的下半場能不能自我實現。

工作之前的理想就不說了,那時做了太多的夢,走上工作崗位,所有的夢都破滅了。工作之初,我的理想就是要回擊那些在我人生最困難的時期嘲笑我、看輕我的人,如今這個理想大概算基本實現了。

從2012年開始,現在的理想大概初步定型。從那時起,我幾乎回到了學生時代的勤奮。無數個孤獨的夜晚,無數個無暇的週末,寒暑假幾乎消失……時至今日,總算老天有眼,終於有了一些小小的回報。理想還很遠很遠,但畢竟向它靠近了一小步。

然而,四十歲的今天,我不可避免地感到力不從心,意志品質不可避免地遭遇前所未有的考驗。我很想歇一歇,慢下來,讓生活多一點悠閒。可是我又不甘心如此。我的性格決定了我一定要走到路的盡頭。

但是,我最終決定順從天命,順從自然。

從今天起,我不盡量不再夜晚12點後還勞作

從今天起,我不再刻意地追求目標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才有可能遇見“桃花源”

左思說:“鉛刀貴一割,夢想騁良圖。”我畢竟比左思幸運,我這把“鉛刀”畢竟在“割”,至於“割”到何種程度,至於能否“騁良圖”就看天命了。畢竟能自我實現的人是少數。

陶淵明說:“託身已得所,千載不相違”,但願我可以在自己的世界裡“不相違”!

人生的下半場已經開始,但願最後一天我的眼前是“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

昨天,我在這個世界上活了整整四十個年頭。我很想寫點東西,但萬千感慨,不知從何說起。

鉛刀貴一割,夢想騁良圖——寫在人生四十時

歲月的確如歌,但歌有悲有欣

有一點可以確認,父母已經為我操心超過四十年了。他們替我操的心已如無窮無盡的“灌愁之海”,我也不知該從其中的哪一滴水說起。

但是,十多年前的那個夜晚已成夢魘,即便真有來生,恐怕也無法忘懷。

職業生涯的第一年,我大病一場,差點結束了生命的旅程。除了醫生、親人,還有幾個好友、長者,很多人都在看笑話。疾病、流言、不懷好意的笑讓我徹底絕望。

那個夜晚,我突發高燒,三床被子下的我仍然在顫抖。已經50出頭的父親鑽進被子,一把抱住20出頭的我。

“乖,爸抱著你…………”

父親對於我教育向來嚴厲,內心深處對他或多或少有點排斥。從哪個夜晚起,我才算真正明白他既是嚴父,也是慈父。

母親的眼睛因為我的病看東西模糊了。

好在老天有眼,我終於戰勝了疾病,我終於用行動狠狠地回擊了那些看我笑話的人。母親的眼睛也不再模糊。但是多年後我帶她去眼科醫院,醫生說:“沒辦法了,只能緩解,根治不了了。如果你10多年前來,或許能根治。”十多年前病癒的我只顧著努力工作,只顧著反擊看我笑話的人,卻忘記了帶母親去看眼睛。她的眼睛是為我而病的。

鉛刀貴一割,夢想騁良圖——寫在人生四十時

我們看到了笑容,但背後的艱辛卻被忽略

2011年,我的女兒誕生了,他們又開始替我操心孩子。不過妻說:“相比清清(孩子小名),你父母還是更疼你。”妻說的沒錯。

有一點可以確認,四十歲的我步入生命的清秋,父母已步入生命的初冬。儘管他們已經力不從心,但是,只要他們一息尚存,他們還會繼續為我操心到底。

個人認為,生日是應該快快樂樂地過,畢竟一年只有一次。但是快樂之餘,對逝去的歲月做個盤點或許更有意義。

首先要盤點是別人,尤其是親人對自己的付出。於是有了上面的一點文字。

西方人講懺悔,只有懺悔過的靈魂才離上帝更近。盤點親人的付出,勢必會引來懺悔。我相信,多數國人都是如此。我相信,在內心深處,多數國人都會認為生命中最對不起的人就是給我們最多的父母,我們很可能為之懺悔一生。

然而,多數人都是念念不忘陌生人的一次幫助,而淡忘無處不在的父母的心。

李白在《宿五松山下荀媼家》寫道:“令人慚漂母,三謝不能餐”,以感激農家給自己的一碗米飯。李白的母親不知道給年幼的他多少碗米飯,但似乎李白並沒有記住,在他的詩文裡很難看到對母親的感情。

鉛刀貴一割,夢想騁良圖——寫在人生四十時

李白畫像

大詩人尚且如此,何況我等。我覺得,最不能饒恕的是對年邁父母的不耐心和無數次懟。在外,無論是對領導,對同事,對學生,對任何陌生人,我們都儘可能地保持禮貌、理性和剋制,唯有在父母面前是完全的自我,絲毫不考慮他們的內心。他們似乎成了我們天然的情緒發洩口。

從今天起,從現在起,我要努力做到溫和地和父母交流一切,我要保持最大的耐心和剋制,讓他們在生命的初冬中感受到來自骨肉的溫暖。他們操心了40餘年的骨肉,從今以後不給他們操心的機會。如果,我還算是人的話,我就應該努力做到。

現在來回首盤點一下逝去歲月中的其它。

人短暫的生命在萬古的時空中不過是一剎那。但是這一剎那對於個體而言就是一切,就是整個宇宙。到底應該怎樣活著,如何活著才是幸福地活、有意義地話,這是古今所有哲學家、文學家、藝術家和所有宗教都在嘗試回答,而又給不出終極答案的課題。雖然如此,還是有一些思考和探索已經為多數人所認可。司湯達說:“活過,愛過,寫過,人生足矣!”,何為“活過”?大概就是心理學家馬斯洛所說的人性需要的最高層次:自我實現。

鉛刀貴一割,夢想騁良圖——寫在人生四十時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

自我實現的需要是最高層次的需要,是指實現個人理想、抱負,發揮個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達到自我實現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決問題能力增強,自覺性提高,善於獨立處事,要求不受打擾地獨處,完成與自己的能力相稱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也就是說,人必須幹稱職的工作,這樣才會使他們感到最大的快樂。馬斯洛提出,為滿足自我實現需要所採取的途徑是因人而異的。自我實現的需要是在努力實現自己的潛力,使自己越來越成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來自百度百科)

一言蔽之,自我實現就是實現了理想。就是陶淵明的“世外桃源”變成“世內桃源”。

我的理想是什麼?人生四十意味著如無意外,人生的上半場已經過去了。這個時候我要盤點反思一下我的理想是什麼,它實現到何種程度了,以便於展望人生的下半場能不能自我實現。

工作之前的理想就不說了,那時做了太多的夢,走上工作崗位,所有的夢都破滅了。工作之初,我的理想就是要回擊那些在我人生最困難的時期嘲笑我、看輕我的人,如今這個理想大概算基本實現了。

從2012年開始,現在的理想大概初步定型。從那時起,我幾乎回到了學生時代的勤奮。無數個孤獨的夜晚,無數個無暇的週末,寒暑假幾乎消失……時至今日,總算老天有眼,終於有了一些小小的回報。理想還很遠很遠,但畢竟向它靠近了一小步。

然而,四十歲的今天,我不可避免地感到力不從心,意志品質不可避免地遭遇前所未有的考驗。我很想歇一歇,慢下來,讓生活多一點悠閒。可是我又不甘心如此。我的性格決定了我一定要走到路的盡頭。

但是,我最終決定順從天命,順從自然。

從今天起,我不盡量不再夜晚12點後還勞作

從今天起,我不再刻意地追求目標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才有可能遇見“桃花源”

左思說:“鉛刀貴一割,夢想騁良圖。”我畢竟比左思幸運,我這把“鉛刀”畢竟在“割”,至於“割”到何種程度,至於能否“騁良圖”就看天命了。畢竟能自我實現的人是少數。

陶淵明說:“託身已得所,千載不相違”,但願我可以在自己的世界裡“不相違”!

人生的下半場已經開始,但願最後一天我的眼前是“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鉛刀貴一割,夢想騁良圖——寫在人生四十時

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