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訓》:其過於厚者常獲福,過於薄者常近禍'

跳槽那些事兒 釋印光 大學 孝親尊師 2019-07-24
"

《了凡四訓》:其過於厚者常獲福,過於薄者常近禍。

何謂厚?時時處處、行行念念都為別人、為眾生著想。何謂薄?刻薄啊!傷害別人、算計別人、踩別人。我們現代很多人學習國外的知識,沒有一個過濾,統統接收。怎麼讓員工聽自己的話?怎麼留住員工?卻不說,員工需要啥,我能不能給他?怎麼能讓員工在我們公司有進步和成長。出發點不同,所收穫的結果也千差萬別。

"

《了凡四訓》:其過於厚者常獲福,過於薄者常近禍。

何謂厚?時時處處、行行念念都為別人、為眾生著想。何謂薄?刻薄啊!傷害別人、算計別人、踩別人。我們現代很多人學習國外的知識,沒有一個過濾,統統接收。怎麼讓員工聽自己的話?怎麼留住員工?卻不說,員工需要啥,我能不能給他?怎麼能讓員工在我們公司有進步和成長。出發點不同,所收穫的結果也千差萬別。

《了凡四訓》:其過於厚者常獲福,過於薄者常近禍

人一定要養成一個習慣:在做任何事情之前,先想一下是否會傷害到別人,自己是否有私心。若沒有,就可以做,不管事情成不成功,自己都有收穫。如果沒有養成經常反思自己的習慣,即使學富五車,也不見得比別人過得好一點。原因是什麼?為眾人就是為天,只要是為眾人做事,就會有收穫,不一定是錢,可能比錢還貴重。

"

《了凡四訓》:其過於厚者常獲福,過於薄者常近禍。

何謂厚?時時處處、行行念念都為別人、為眾生著想。何謂薄?刻薄啊!傷害別人、算計別人、踩別人。我們現代很多人學習國外的知識,沒有一個過濾,統統接收。怎麼讓員工聽自己的話?怎麼留住員工?卻不說,員工需要啥,我能不能給他?怎麼能讓員工在我們公司有進步和成長。出發點不同,所收穫的結果也千差萬別。

《了凡四訓》:其過於厚者常獲福,過於薄者常近禍

人一定要養成一個習慣:在做任何事情之前,先想一下是否會傷害到別人,自己是否有私心。若沒有,就可以做,不管事情成不成功,自己都有收穫。如果沒有養成經常反思自己的習慣,即使學富五車,也不見得比別人過得好一點。原因是什麼?為眾人就是為天,只要是為眾人做事,就會有收穫,不一定是錢,可能比錢還貴重。

《了凡四訓》:其過於厚者常獲福,過於薄者常近禍

印光大師雲:"聖賢之道,唯誠與明。"

大家都想讓自己獲福,希望自己健康、長壽、智慧,所以,怎麼做能得到呢?學習聖賢之人,看他們怎麼做,只要自己跟著他們做,怎麼得都不會錯,而且學習熟練以後,收益無窮無盡。

"聖賢之道,唯誠與明",誠就是真誠,明就是內心光明。只有真誠心,才能洞察日月星辰,山河大地所變化的規律,也能覺察人心變動所產生的微妙感情。

"

《了凡四訓》:其過於厚者常獲福,過於薄者常近禍。

何謂厚?時時處處、行行念念都為別人、為眾生著想。何謂薄?刻薄啊!傷害別人、算計別人、踩別人。我們現代很多人學習國外的知識,沒有一個過濾,統統接收。怎麼讓員工聽自己的話?怎麼留住員工?卻不說,員工需要啥,我能不能給他?怎麼能讓員工在我們公司有進步和成長。出發點不同,所收穫的結果也千差萬別。

《了凡四訓》:其過於厚者常獲福,過於薄者常近禍

人一定要養成一個習慣:在做任何事情之前,先想一下是否會傷害到別人,自己是否有私心。若沒有,就可以做,不管事情成不成功,自己都有收穫。如果沒有養成經常反思自己的習慣,即使學富五車,也不見得比別人過得好一點。原因是什麼?為眾人就是為天,只要是為眾人做事,就會有收穫,不一定是錢,可能比錢還貴重。

《了凡四訓》:其過於厚者常獲福,過於薄者常近禍

印光大師雲:"聖賢之道,唯誠與明。"

大家都想讓自己獲福,希望自己健康、長壽、智慧,所以,怎麼做能得到呢?學習聖賢之人,看他們怎麼做,只要自己跟著他們做,怎麼得都不會錯,而且學習熟練以後,收益無窮無盡。

"聖賢之道,唯誠與明",誠就是真誠,明就是內心光明。只有真誠心,才能洞察日月星辰,山河大地所變化的規律,也能覺察人心變動所產生的微妙感情。

《了凡四訓》:其過於厚者常獲福,過於薄者常近禍

《大學》上說,所謂真誠,就是不要欺騙自己。要像厭惡腐臭的氣味一樣,要像喜愛美麗的女人一樣,一切都發自內心。所以,君子哪怕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也要謹慎。小人私下裡無惡不作,看到君子就把自己不善掩藏起來,而展示自己善的一面。其實,別人看自己,就像看他的肝肺一樣清楚,有什麼好隱瞞的呢?心裡有什麼事,一定會顯現在外面,所以,君子就要"慎獨"啊!

所謂明,就是要讓我們內心光明正大,沒有什麼遮遮掩掩,沒有什麼黑暗、見不得人的地方。要做到這點,就要學王陽明先生的"致良知",憑藉良心去做事。去掉私慾,去掉為名、為利的心,我們的心就能時時處於自性光明之中。

"

《了凡四訓》:其過於厚者常獲福,過於薄者常近禍。

何謂厚?時時處處、行行念念都為別人、為眾生著想。何謂薄?刻薄啊!傷害別人、算計別人、踩別人。我們現代很多人學習國外的知識,沒有一個過濾,統統接收。怎麼讓員工聽自己的話?怎麼留住員工?卻不說,員工需要啥,我能不能給他?怎麼能讓員工在我們公司有進步和成長。出發點不同,所收穫的結果也千差萬別。

《了凡四訓》:其過於厚者常獲福,過於薄者常近禍

人一定要養成一個習慣:在做任何事情之前,先想一下是否會傷害到別人,自己是否有私心。若沒有,就可以做,不管事情成不成功,自己都有收穫。如果沒有養成經常反思自己的習慣,即使學富五車,也不見得比別人過得好一點。原因是什麼?為眾人就是為天,只要是為眾人做事,就會有收穫,不一定是錢,可能比錢還貴重。

《了凡四訓》:其過於厚者常獲福,過於薄者常近禍

印光大師雲:"聖賢之道,唯誠與明。"

大家都想讓自己獲福,希望自己健康、長壽、智慧,所以,怎麼做能得到呢?學習聖賢之人,看他們怎麼做,只要自己跟著他們做,怎麼得都不會錯,而且學習熟練以後,收益無窮無盡。

"聖賢之道,唯誠與明",誠就是真誠,明就是內心光明。只有真誠心,才能洞察日月星辰,山河大地所變化的規律,也能覺察人心變動所產生的微妙感情。

《了凡四訓》:其過於厚者常獲福,過於薄者常近禍

《大學》上說,所謂真誠,就是不要欺騙自己。要像厭惡腐臭的氣味一樣,要像喜愛美麗的女人一樣,一切都發自內心。所以,君子哪怕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也要謹慎。小人私下裡無惡不作,看到君子就把自己不善掩藏起來,而展示自己善的一面。其實,別人看自己,就像看他的肝肺一樣清楚,有什麼好隱瞞的呢?心裡有什麼事,一定會顯現在外面,所以,君子就要"慎獨"啊!

所謂明,就是要讓我們內心光明正大,沒有什麼遮遮掩掩,沒有什麼黑暗、見不得人的地方。要做到這點,就要學王陽明先生的"致良知",憑藉良心去做事。去掉私慾,去掉為名、為利的心,我們的心就能時時處於自性光明之中。

《了凡四訓》:其過於厚者常獲福,過於薄者常近禍

有人個子很高,其實還不如三歲小孩,因為小孩"私慾"比較小,一個處處都在為自己著想的人,痛苦就比小孩多。聖賢教育,有理論,有方法,有經驗,有實證,如果我們依照古聖先賢的話去做。只有陽光照進來,心裡的陰霾才會無處可逃。起心動念、言語造作、為人處事,都能為大家、為眾人著想,人生必定幸福美滿,修養自身,沒有不成就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