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95後小夥子年賺百萬:因為靠譜,客戶一次介紹6個朋友給他

跳槽那些事兒 深圳 鏈家地產 深圳樓市聚焦 2019-04-25


深圳95後小夥子年賺百萬:因為靠譜,客戶一次介紹6個朋友給他

文丨左左

不同於精英社前幾名的成員,林佳慶是95後,大學正式畢業後就加入了房產經紀人的團隊,入職時間不滿3年,但業績已經衝到了華僑城第三。人們總是以為年輕人的代名詞就是「衝動」,如果你認為95後的他也是這樣,那就大錯特錯了。

入職第一年,林佳慶幾乎都是通過鏈家網成交的。之後迎來成交爆發的2018年,最多一個月成交5單,基本上是靠第一年積累的客戶轉介紹。去年更以183萬的業績勇奪大區第三,稅前收入過百萬。

從「月入過萬」到「年入百萬」

據調查顯示,95後群體的第一份工作平均在職時長只有7個月,「說辭就辭」更成為了這個群體頭上揮之不去的標籤,而林佳慶卻不以為然。他認為,如果興趣能與職業結合,那麼堅持下去就不成問題。「辭職不是衝動,反而是敢於直面自己想要什麼」。

當談到為什麼在這個行業待了這麼久也沒換過工作,而一起來的同齡人都離開了時,他笑道:“不是安於現狀,而是蠻享受這樣的狀態:能與人打交道,不斷認識新的朋友,富有挑戰,每天走來走去挺好的。”

林佳慶大學時學的是服裝質檢專業,實習期間按部就班的工作讓他心生煩惱,人生彷彿在被消磨。偶然機會下朋友一句“月入過萬”的職業介紹吸引了他,他便辭職踏入了這個行業。

成為經紀人後,使得原本靦腆的他健談了不少,性格上也開朗了許多,雖然見到陌生的女孩子仍然會臉紅到耳後根。可一旦聊到熟悉的房產,他就滔滔不絕,彷彿香山裡店負責的所有在售戶型浮現在眼前。

在鏈家網上,可以看到用戶們對林佳慶的印象大致是這樣:「專業、講解細緻、認真」。

深圳95後小夥子年賺百萬:因為靠譜,客戶一次介紹6個朋友給他


曾經有人覺得他年輕,或閱歷不足,可能不會談價。面對這樣的質疑,林佳慶用實際行動讓客戶感受到他的專業,只要提到負責小區的某個戶型的面積、價格,他就知道這套房子具體在哪個樓層,業主是誰,同戶型歷史成交價等等

談到百萬業績,林佳慶很謙虛,他總是笑著說:“其實還好,我還不夠勤奮,更多靠的是運氣吧。”殊不知,每次運氣的背後,都有著不可忽視的努力。

最快5天賣一套千萬豪宅

回憶起第一套成交的房子,從帶看到簽約,只花了5天時間不到。

2017年4月1日,林佳慶從租賃轉買賣業務,第五天便成交了一套香山裡1060萬元的房子。說來既是巧合,也得益於他認真負責的態度。

一年之前,這位客戶曾經找他租過房子,後來因私人原因毀約,而林佳慶一直幫忙與房東協調,最後房東才答應不起訴這位客戶。事情結束之後,客戶去了美國,由於時差因,兩人也並未過多聯繫。

一年之後,這位客戶重新找到林佳慶,雖然剛轉買賣的他已經不負責租賃業務,但仍舊帶這位客戶看了幾套租賃房源。客戶看了後,突然決定不租了,而是選擇買下來,直接找林佳慶成交了。

這筆買賣,來得偶然,也來得波折。

換做其他經紀人,可能不會花這麼多時間和精力去為客戶協調,畢竟自己的本職工作已經完成。但林佳慶認為,「自己的工作並不是在合同簽訂後就結束了,對客戶負責就該去善後所有的事情」。

聊到這裡,我大概明白了:不到3年時間,他從一個職場新人走到M9,沒有什麼捷徑,只不過把普通該做的事情做到了極致。

因為靠譜,購房者一次性介紹6個朋友給他

如果說林佳慶的第一單靠的是運氣,那麼後面接憧而來的成交是因為靠譜。有一位像“貴人”一樣的客戶給他介紹了6個朋友,3位已經成交,現在彼此已成為了好朋友。

林佳慶回憶到,這位“貴人”當時是通過400電話找到自己的,一聊就聊了將近1個小時。通過聊天得知,他堅定地想要某個樓層、某種戶型的房子,可是目前沒有在售的房源。

林佳慶沒有做其他推薦,而是回家翻出筆記,一頁一頁地“洗戶型”,終於找到一位很久之前有意向出售該房源的業主。經過3個月不斷地與業主溝通,最後在一週之內成交了這套房源。

他解釋道,在總價較高的情況下,客戶更看重的是房子本身。“換做我是客戶,沒買到喜歡的樓層,心裡總感覺有疙瘩,就算住進去也不舒服,畢竟“家”是不能將就的。”雖然也會因此錯過一些成交機會,但他從未後悔。

為人處事,他比同齡人多了一分冷靜與穩重。

不愛打電話,卻能記住每位購房者的生日

如果說林佳慶還不夠努力,那他可能是花更多心思在經營與客戶的關係上,除了不讓客戶將就,也會像普通朋友般約飯、出遊、幫忙拿快遞.....

不同於其他經紀人,林佳慶不會每天打很多通電話訪客,但是他能像朋友一樣記住認識客戶的生日,還會記在本子上。每逢誰的生日,他都會準備一句祝福或一個小禮物,看似不起眼,但是收到的人都覺得暖心。可能有的人會覺得這過於刻意,「但誰會嫌棄祝福多呢」,這個習慣他堅持至今。

談到最近的小目標,他表示自己今年7月1日就要入職滿3週年了,希望到時候從M9升到M10。「與其總是給自己立長遠的flag,不如實在一點,活在當下,捋清楚這小半年的方向才是最重要的。」

END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