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鐵口捕撈錯過夜班車的人,用一次打車錢,換取窺探你家的故事

最近有一檔聚焦都市夜歸族的紀實短片引起了我的注意,它記錄著一座城市夜晚的故事:

《最後一班地鐵》
在地鐵口捕撈錯過夜班車的人,用一次打車錢,換取窺探你家的故事

《最後一班地鐵》別看它的名字帶著一股深夜欄目的恐怖味道,其實特別溫暖人心。

在地鐵口捕撈錯過夜班車的人,用一次打車錢,換取窺探你家的故事

它每集只有10分鐘左右, 4月15日上線,目前更新到第4集,至今豆瓣還沒有評分,在僅有的幾個短評裡,幾乎所有的網友都給出了“治癒”這樣的標籤。

《最後一班地鐵》的形式很簡單粗暴,深夜在杭州各個地鐵口等待,隨機“捕撈”錯過末班車地鐵的人,用回家的路費換取一次窺探對方家的機會。

和很多紀實類節目不同,《最後一班地鐵》沒有刻意煽情,沒有編造故事,沒有讓人心馳神往的世外桃源一搬的生活,也沒有看得讓人流口水的美食,它只是真實記錄了普通“杭漂”人最真實的家。

在地鐵口捕撈錯過夜班車的人,用一次打車錢,換取窺探你家的故事

第一集的主人公是一個30歲的空間設計師徐煒綺,她和節目組的緣分源於沒電的電瓶車,對於節目組的邀請,她爽快的答應了。

在地鐵口捕撈錯過夜班車的人,用一次打車錢,換取窺探你家的故事

一上車,她就先給節目組打了預防針。

“我住的地方沒有床,現在這個點回家,就跟進山一樣,周圍就是烏漆墨黑的。”

在地鐵口捕撈錯過夜班車的人,用一次打車錢,換取窺探你家的故事

和節目其他主人公不一樣,徐煒綺不是“杭漂”,她是杭州人。

但是因為工作關係經常加班,加上她現在自己開了一家花店,熬夜通宵更是常事,就索性搬到花店的倉庫住。

在地鐵口捕撈錯過夜班車的人,用一次打車錢,換取窺探你家的故事

而她之前提到的床就只是一張摺疊床,這張床從她在設計院就一直跟著她,到現在也有6.7年了。

“你睡這麼小的床?不會睡不著嗎?”

“不會啊,睡得可舒服了,可以分分鐘把這床打扮的很溫馨呢,你看,這是傳說中的ins風。”

在地鐵口捕撈錯過夜班車的人,用一次打車錢,換取窺探你家的故事

她住的地方雖然是倉庫,但裡面有各種各樣的植物、乾花、香薰蠟燭,全是她親手做的。

她是空間設計師,曾給《嚮往的生活》《創造101》擔任過現場景觀佈置。

在地鐵口捕撈錯過夜班車的人,用一次打車錢,換取窺探你家的故事

和所有設計師一樣,她喜歡有儀式感的生活,家裡擺著淘寶上買來的佛像,朋友從俄羅斯帶來的打字機。

就在和節目組聊天的間隙,她又做了檸檬茶飲料。

在地鐵口捕撈錯過夜班車的人,用一次打車錢,換取窺探你家的故事

開花店是很多女生羨慕的生活,插花,養狗,做手工,喝茶,聊天,看起來很愜意。

可是事實上,並沒有想象中的美好,愜意只是別人看到的表象,花店無法維持正常生活。

所以在日常設計工作之外,她還要做很多,油漆工、清潔工、保潔阿姨,她自稱斜槓青年。

在地鐵口捕撈錯過夜班車的人,用一次打車錢,換取窺探你家的故事

她笑著說,如果自己都過的很懶散,那麼怎麼養花店?怎麼交房租?怎麼養員工?怎麼出國留學?

在地鐵口捕撈錯過夜班車的人,用一次打車錢,換取窺探你家的故事

家人也會勸說她把花店關了,按照普通人的生活軌跡,結婚生子。

可對未來,她卻又自己明確的想法和目標。

在地鐵口捕撈錯過夜班車的人,用一次打車錢,換取窺探你家的故事

在地鐵口捕撈錯過夜班車的人,用一次打車錢,換取窺探你家的故事

和第一集的徐煒綺不同,第二集的主人公林子住在一個150平米的豪宅裡。

在地鐵口捕撈錯過夜班車的人,用一次打車錢,換取窺探你家的故事

家裡有4只貓和1只狗,4室一廳,和另外兩個室友一起住,還有一間給貓住。聽起來房子還真是不錯,可是一進門,就打臉了。

在地鐵口捕撈錯過夜班車的人,用一次打車錢,換取窺探你家的故事

從一進門開始,家裡就透露出一種蕭瑟的味道,比起徐煒綺貨真價實的倉庫,反而更像是倉庫,滿滿的東西,或者說“垃圾”。

在地鐵口捕撈錯過夜班車的人,用一次打車錢,換取窺探你家的故事

林子是一個家居設計師,這套房子租來的時候是毛坯,全是他一手裝修的。

他從上海來杭州,因為資金的關係,家裡的傢俱基本都是撿來的。

在地鐵口捕撈錯過夜班車的人,用一次打車錢,換取窺探你家的故事

他的床,樓下撿的;

茶桌,朋友茶室倒閉送的,桌子椅子,從快拆遷的房子裡撿的;

他們家最舒服的沙發,也是隔壁老奶奶搬家丟掉,他們撿回來的。

就連兩個室友和貓,也是他撿回來的。

在地鐵口捕撈錯過夜班車的人,用一次打車錢,換取窺探你家的故事

室友當時沒地方住,家裡也有空房,加上聊得來,就這樣住在一起了。而貓咪是朋友沒辦法養,他收養的。

家裡最古老的的“垃圾”還是他從上海帶來的,是他撿的第一個東西——一個漂亮的皮箱。

在地鐵口捕撈錯過夜班車的人,用一次打車錢,換取窺探你家的故事

而家裡唯一一個不是撿來的東西,是窗簾,那是前女友走的時候留下的。

林子不僅愛撿東西,還不喜歡扔東西,家裡所有的東西,他都捨不得扔,還笑稱自己是日劇《我的房子空無一物》的女主第一個階段,囤物癖。

在地鐵口捕撈錯過夜班車的人,用一次打車錢,換取窺探你家的故事

雖然說著“我的家裡都是垃圾”,但還給自己狡辯說“這是勤儉持家男人的代表。”

最後,談起家的設想,林子說要溫暖,家人的互動性要高一些,如果可能他想把這套房子買下了,這樣又可以和這些喜歡的人住在一起了。

在地鐵口捕撈錯過夜班車的人,用一次打車錢,換取窺探你家的故事

說這個節目是神仙節目,不僅是它遇到的人都很特別,接下來還將看到微博網紅、B站阿婆主的“家”,還因為它的出發點清奇的很。

一次回家的路費,換一個故事。

在地鐵口捕撈錯過夜班車的人,用一次打車錢,換取窺探你家的故事

2014年,日本出了一檔綜藝節目叫《可以跟著你去你家嗎?》也是這樣的設定,現在已經播到第三季了。它在豆瓣上收穫了9.5的高分,近80%的人給出了5星好評。

在地鐵口捕撈錯過夜班車的人,用一次打車錢,換取窺探你家的故事

為什麼會有這麼高的評價?

因為真實!

住在倉庫的徐煒綺不會因為自己過往的經歷就覺得自己多厲害,她會直言開花店很辛苦,那些懷抱夢想的女生不要想象的過分美好,她也會說她努力工作為了養花店養員工。

在地鐵口捕撈錯過夜班車的人,用一次打車錢,換取窺探你家的故事

囤物癖的林子,家裡非常凌亂,舍友也豪氣:“反正也來不及收拾了,就不收拾了吧。”但是外人看起來是髒亂差,他們自己卻過得開心。

在地鐵口捕撈錯過夜班車的人,用一次打車錢,換取窺探你家的故事

生活不僅僅是看物化的生活方式,而更重要的是內心的滿足和快樂。和聊得來的朋友住在一起,對他們來說就是很幸福的事了。

《最後一班地鐵》鏡頭下的都是真實的人生,髒亂差也好,倉庫垃圾堆也好,雖然沒有很圓滿,但是都過的很自在。

在地鐵口捕撈錯過夜班車的人,用一次打車錢,換取窺探你家的故事

“你見過一座城市的深夜嗎?”

這句話和科比曾說過的“你見過凌晨4點的洛杉磯嗎?”相似,可仔細琢磨,卻又不一樣。

深夜的城市,沒有晨起的勵志和昂揚,只有滿身的疲憊和故事。

深夜的魅力,還在於它能安靜到讓人把心裡想說的話都說出來。

如果錯過最後一班地鐵,或許你也會願意分享自己的故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