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造天眼 “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病逝

天文 天眼 日本 大學 數碼科技的星空 數碼科技的星空 2017-09-20

 中國郵政《科技創新》紀念郵票“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17日在貴州首發,然而成就了“中國天眼”的他卻與世長辭了。

15日夜,“中國天眼”首席科學家兼總工程師、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南仁東因罹患肺癌、病情惡化搶救無效逝世,享年72歲。

二十年造天眼 “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病逝

2016年9月25日,“中國天眼”在貴州正式啟用,而這一切都要歸功於一個人,沒有他就沒有“中國天眼”。

“中國天眼”簡稱FAST,作為世界最大口徑的射電望遠,在理論上來說,FAST能接收到137億光年以外的電磁信號。有望彌補中國天文研究一直落後於國際的頹勢,另外天文領域的諾貝爾獎有10項,FAST的投入使用,將助力我國科學家衝刺天文學領域的諾貝爾獎。此外歷史上射電望遠鏡所觀測的數據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FSAT的出現,也為我國的火星探測奠定了基礎。

二十年造天眼 “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病逝

從壯年到遲暮 20餘年只做了一件事

1993年,日本東京召開國際無線電科學聯盟大會,南仁東獲悉,科學家們希望能在全球電波環境繼續惡化之前建造新一代射電望遠鏡,以便接收更多來自外太空訊息。自此時起,南仁東的科研生涯就只有一個一件事,那就是建造中國自己的新一代射電望遠鏡。

但是要把想法變成現實,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為了選址,南仁東帶著團隊不辭勞苦徒步入貴州深林,考察那裡的地形地貌。據他的學生回憶,他幾乎踏遍了那裡的所有窪地。最終,歷時12年,對1000多個窪地進行比較,又實地走遍上百個窩凼後,大窩凼窪地被選中作為臺址。12年如一日的辛苦跋涉,其中的心酸又有幾人知?

選址結束後,為了尋求技術合作,他坐火車從哈爾濱工業大學到同濟大學,再從同濟大學到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他還設法多參加國家會議,逢人就推銷項目。“我開始拍全世界的馬屁,讓全世界來支持我們”他自嘲道。經歷了艱辛的10多年,FAST 項目總算漸漸有了名氣。

2006年,中國科學院召開各院長會議,聽取各個“十一五”大科學工程的立項申請彙報,南仁東在會上為FAST申請立項得到通過。

2007年,國家批覆FAST立項。2011年3月,村民搬遷完畢,FAST工程正式動工建設。開工那天,南仁東在窪地上,默默看著工人們砍樹平地,他對身旁的工作人員說:“造不好,怎麼對得起人家?”

從1994年開始主持FAST項目的選址、立項、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設計,負責編訂FAST科學目標,全面指導FAST工程建設,並主持攻克了索疲勞、動光纜等一系列技術難題,歷時22年,最終在2016年9月,“中國天眼”成功建成。他是當之無愧的“中國天眼”之父。

二十年造天眼 “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病逝

曾舍高薪回國 只因國家需要

1945年出生的南仁東,一生極富傳奇色彩。他經歷“文革”動亂,從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畢業後,在東北的一個無線電廠一干就是十年。改革開放後,他代表中國天文臺的專家曾在國外著名大學當過客座教授,做過訪問學者,還參加過十國大射電望遠鏡計劃。

這位馳騁於國際天文界的科學家,曾得到美國、日本天文界的青睞,卻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毅然捨棄高薪,只因北京天文臺需要他,他立刻就回來了。回國就任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臺副臺長。當時他一年的工資,只等於國外一天的工資。

拼命、執著、簡樸 眾人眼中的南仁東

在眾人眼中,他無疑是不要命的。2016年9月,已罹患肺癌,並在手術中傷及聲帶的南仁東,不顧舟車勞頓,從北京飛赴貴州,在遠處默默目睹經歷了漫長成長歲月的“中國天眼”正式啟用。

為了建造一個屬於中國的大型射電望遠鏡,12年夜以繼日的走訪、10餘年奔波各地的推銷、22年艱苦卓絕的永恆堅守,南仁東無疑是執著的。

他時常一身工作服、十分簡樸、一點都沒有架子,眾人眼裡的南仁東親切和藹。

“我特別怕虧欠別人,國家投了那麼多錢,國際上又有人說你在吹牛皮,我就得負點責任。”他把建造這項雄偉的工程的責任一肩扛,他總說,“造不好,怎麼對得起他們?”

從壯年到遲暮,他把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中國天眼”,他實現了所有中國天文學界人士長久以來的建設世界一流水平遠望深空望遠鏡的夢想。斯人已逝,但他的精神將永垂不朽、萬古長青!而他畢生心血所成的“中國天眼”會替他看遍浩瀚星空,無垠宇宙。

智玩派

在紛繁複雜的世界裡抽絲剝繭,智玩派努力為您提供所認同的觀點以及缺乏的資源。

智玩派公眾號內容同步推送今日頭條 搜狐 騰訊快報 網易 鳳凰等新聞客戶端

網站:www.zhiwp.com

商務合作微信:dc_289466629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