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19歲算出恆星不同命運,但全世界無人認可,五十多年後獲諾獎

天文 物理 諾貝爾物理學獎 楊振寧 宇宙萬能鏡 2017-04-17

有一位科學家,他小時候就非常喜歡天文學,十九歲的時候就計算出恆星的命運,但全世界竟無一人認可他的推論,直到五十多年後,他竟然憑著十九歲時的發現,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這個科學家就是蘇布拉馬尼揚·錢德拉·塞卡。

錢德拉.塞卡是一位印度裔美國籍物理學家和天體物理學家,於1910年出生在英屬印度旁遮普地區拉合爾(現在的巴基斯坦),從小就喜歡學習,在1930年7月畢業於印度馬德拉斯大學後,獲得印度政府的獎學金,於是前往英國劍橋大學深造。

他19歲算出恆星不同命運,但全世界無人認可,五十多年後獲諾獎

這時的錢德拉塞卡才19歲,他隻身乘船前往英國劍橋求學。在長達十幾天的漫長海上航行中,百無聊賴的他進行了一項關於恆星演化的計算,竟然奇蹟般地初步計算出一個結果——當恆星質量超過某一上限時(太陽質量的1.44倍),它的最終歸宿將不會是白矮星,並認為太陽在主序星階段過後,將會成為一顆白矮星。

在當時,恆星的白矮星階段被認為是一切恆星演化過程的最終階段。這一推論被天文學界廣泛接受,但是錢德拉塞卡的計算表明,這一推論是不對的。

在劍橋的學習期間,錢德拉塞卡又逐步完善了自己的發現。於是在1935年英國皇家天文學會的會議上,這個24歲的青年終於得到將自己的研究成果公之於眾的機會。

然而讓人沒有想到的是,當錢德拉塞卡在會上宣讀完自己的論文後,當時天體物理學界的權威愛丁頓走上講臺,竟然當眾把錢德拉塞卡的講稿撕成兩半,宣稱其理論全盤皆錯,原因是它得出了一個"非常古怪的結論"。

由於大家對錢德拉塞卡的研究並不瞭解,以至於這次會議的主席甚至沒有給這位年輕人答辯的機會。

但是錢德拉塞卡相信自己的推論沒有錯,會議結束後,他與愛丁頓的爭論持續了幾年,但遺憾的是,沒有一個權威科學家願意站出來支持錢德拉塞卡。最後,他不得不放棄這個研究課題。

1937年時,錢德拉塞卡來到了美國芝加哥大學任教,不久後他把自己的理論寫進了一本書裡,然後不再去理會它。

錢德拉塞卡還是華人中首獲諾貝爾獎的楊振寧和李政道的老師,有一次他往返200英里去為他的學生上課,可是由於暴風雪,當他趕到教室的時候發現只有2名學生在等待他的出現。這兩人正是於1957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李政道和楊振寧。

他19歲算出恆星不同命運,但全世界無人認可,五十多年後獲諾獎

後來人們逐漸發現了錢德拉塞卡當年就恆星演變得出的推論的正確性,認為恆星在主序星死亡後的歸宿除了白矮星之外,還會有中子星和黑洞,於是在等待了將近三十年後,錢德拉塞卡當年的推論被定義為一個物理學名詞,稱為"錢德拉塞卡極限(一顆白矮星能擁有的最大質量)",這也說明他十九歲時的發現得到了天體物理學界的公認。

然而對他的獎賞並沒有馬上到來,又過了20年,諾貝爾獎物理學評委會才找上了他,之後錢德拉塞卡獲得了諾貝爾獎。1983年,當他從瑞典國王手中接過諾貝爾獎章時,已經是兩鬢斑白。

他19歲算出恆星不同命運,但全世界無人認可,五十多年後獲諾獎

錢德拉塞卡在1995年因心臟衰竭去世於芝加哥,他一生中寫了約四百篇論文,曾任美國《天體物理學雜誌》主編,並出版物理學圖書多部,對於推動現代物理學的發展有重要的貢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