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平山一烈士墓無人掃墓 龍豐街道熱心人士千里尋親

天平山一烈士墓無人掃墓 龍豐街道熱心人士千里尋親

林六妹烈士的侄子帶著25名親屬從汕頭澄海前來祭拜

這是一個跨越千里的尋親故事。

3位烈士長眠於惠州市天平山,但一直沒有親人祭掃,他們的親人在何方?為了讓烈士與親人“相聚”,從惠州到廣西、汕頭、上海,再到澳大利亞,熱心人士開啟為烈士尋親之路。

近年來,在惠州人陳偉文、黎金勝、鍾蔚、周元生、林可華和張日昇的四處奔走下,再加上汕頭老兵許瑞強的積極聯絡、上海人施小鴻和鍾茂生等人的愛心接力,一個個為烈士尋親成功的好消息紛至沓來。

烈士墓易地重修

在廣東省惠州市惠城區龍豐街道的天平山上,有一座烈士墓,安葬著周永孝(廣西籍)、韓建篪(上海籍)、林六妹(廣東澄海籍)3位烈士。

這3位烈士的墓碑均建於上世紀50年代。1986年以前,這些烈士墓還零散安放在各處,惠州市林場職工樑師傅在天平山腳下發現周永孝烈士的墓後,將其移至天平山山腰,另外兩處烈士墓也陸續被樑師傅發現並安放至一起。每年清明節,樑師傅風雨無阻地祭拜3位烈士,一堅持就是幾十年,直至2014年離世。

2013年3月中旬,應惠城區民政局要求,龍豐街道辦民政辦在天平山尋找航空烈士墓碑,原民政辦主任黎金勝、街政辦副主任鍾蔚以及“兩參”老兵張日昇在尋找過程中,發現了這3位烈士的墓碑。惠城區民政局計劃將烈士墓維修一新,並修築一條山路。

2013年8月,天平山因大雨發生山體滑坡,烈士墓受損嚴重,差0.5米就滑至山下。為保護烈士墓,龍豐街道黨工委副書記陳偉文、街道辦副主任陳天鉻以及黎金勝、鍾蔚等人馬上行動,與惠州市林場協商,在天平山選址重修烈士墓,並聯絡惠州市民政局撥款。在樑師傅的幫忙下,烈士墓於2013年12月底建好。

此後,每逢清明節,龍豐街道辦都要組織“兩參”老兵前來祭奠英靈。今年清明節的祭掃活動,龍豐街道辦還組織了現役和退役軍人與“兩參”老兵一起參加。大家在灌木叢生的山林裡開闢出一條山路方便祭掃。

烈士與親人遲來的“相聚”

3處烈士墓從零散安放到被聚齊,雖不再孤寂,卻讓人倍感遺憾,因為從無親人前來祭掃。

記者瞭解到,他們因公犧牲時僅20歲左右,沒有後代,再加上年代久遠且相關事蹟沒有檔案記載,當地民政部門尋找家屬多年未果。當越來越多老兵參與清明祭掃後,這3座無親人祭掃的烈士墓開始廣為人知。

惠州市民政局原副局長周元生得知後備受觸動,2015年清明節開始和老兵一起參與祭掃。周元生意外發現,周永孝烈士墓碑上的地址離自己家鄉不到200米。隨後,周元生通過多方聯繫,並親自回到家鄉廣西崇左市扶綏縣,在那裡找到了周永孝烈士的弟弟周永存。2016年3月31日,周永存帶著親屬驅車1000公里來到天平山祭拜。時隔60年,終於有一位烈士與親人“相聚”,英魂不再漂泊。

2015年12月底,林可華任龍豐街道街政辦主任,開始“接棒”為烈士尋親。在龍豐街道辦事處領導的重視和支持下,林可華通過整理信息、查找資料、實地探訪後,多次發函至兩位烈士戶籍所在地的民政部門和服役單位,請求協助尋親,但未得到實質性的進展。

林可華通過龍豐街道退役聯誼會會長張日昇,聯繫上林六妹烈士同籍的汕頭老兵許瑞強幫忙尋親。許瑞強請汕頭的戰友、老鄉、同學幫忙轉發關於林六妹烈士的尋親消息。時隔半個月,幾經周折,許瑞強找到了林六妹烈士在汕頭的侄子。

林六妹烈士的侄子已年過古稀,卻親自帶著25名親屬前來祭拜,並給龍豐街道辦送來“民政好楷模 軍屬貼心人”的錦旗。“在汕頭澄海,我們也為大伯(林六妹)立了烈士碑,一直想找到他屍骨安葬的地方。自從在惠州找到了他的烈士墓,這3年的清明掃墓,我們都有過來。”林六妹侄子說。

尋親背後的愛心接力

相比之下,另一位烈士韓建篪因原籍地遙遠、信息匱乏等,尋親之路就顯得更為曲折。韓建篪烈士的侄子韓家澍感慨道:“我以為這樣感人的故事只有電視上才能看得到!”

2016年以來,林可華堅持不懈地發動上海網友通過朋友圈、微信群、電視臺、報紙、微博等途徑為韓建篪烈士尋親。張日昇也不斷髮動戰友們幫忙尋找。

2018年5月,林可華聯繫上一名上海熱心人士施小鴻。施小鴻在上海積極尋找了近兩年,按老地址查詢線索,無奈時代變遷、環境改變,最終無果。接下來幾個月,林可華開始發函至上海市民政局、澳大利亞駐上海總領事館和黃浦區民政局,請求幫助尋找韓建篪烈士的家屬。黃浦區民政局一週內就給林可華回函了。

據當地民政部門走訪,韓建篪烈士墓碑上的戶籍地址——上海太倉路237號已拆遷,現已建成上海著名景點新天地。這裡曾住有30多戶人家,只有一家是韓姓,初步確定韓仲舒有可能是韓建篪烈士的家屬。但該老人目前定居澳大利亞,無法取得聯繫,其妻子陽愛華也於2017年11月去世。

2019年1月,林可華偶然結識了每年都要從上海來惠州“避寒”的鐘茂生。鍾茂生住在原盧灣區,對太倉路也比較熟悉。林可華不放過任何一絲希望和可能,拜託鍾茂生幫忙打聽。鍾茂生欣然為之,回上海後主動在網上發帖為烈士尋親。2019年3月,這一尋親帖子得到上海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新聞坊》的關注,欄目組隨即展開追蹤報道和滾屏播報。在眾多網友的熱心轉發和愛心接力之下,遠在澳大利亞的韓家澍收到了這個尋親信息。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2019年6月6日,林可華接到一個來自澳大利亞的認親電話,韓家澍說:“聽到這個消息,我不禁熱淚盈眶,沒想到今日能夠知道伯父的長眠之處。更感動的是,這背後竟是這麼多好心人付出如此多的心血和精力。”

原來,韓家澍一直都在打聽韓建篪烈士的下落,但一直遍尋無果,尋找他的安葬地成為韓家人的一樁心事。因85歲高齡的父親生病正在住院治療,韓家澍一家計劃明年清明節再回國祭掃,並當面對這群幫忙尋親的熱心人說聲“謝謝”。

來源:南方日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