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老城裡北門富東門貴,南門貧西門賤,這種格局是如何形成的?

天津老城裡北門富東門貴,南門貧西門賤,這種格局是如何形成的?

老天津地圖

天津城建於明永樂二年(1404)。任何城區都有地段差別,清代的天津城,有一種說法,叫做“北門富,東門貴,南門貧,西門賤”,不過隨著八國聯軍的入侵,九國租界的迅速發展,以及各種戰事頻發,這一定論也就不復存在。

為什麼是北門富?因為北門是通往京師的必經之路,從天津城進京,從北京來天津,都要從北門出入,城門曾命名為“北拱神京”。明代“天津八景”中,第一景就是“拱北遙岑”。還有一條規矩,百姓家的喪事儀仗、棺槨,以及刑犯,都不得由北門出入,否則以大不敬論處。

清咸豐至光緒年間,北門裡有長源銀樓,三義、天興德、義湧等金店。清末民初,又有天寶、鳳祥、恆利、世華、鴻源、同豐、同義、天成、美豐、正陽等金店。還有銀號、包金局、銀器鋪、琢玉作坊。另有茶樓、澡堂、木材廠、槓房、刻字店、羊肉鋪、藥店、理髮店、畫店、按摩所、油漆店、扎彩鋪、成衣鋪、豆腐房、雜貨鋪等。

天津老城裡北門富東門貴,南門貧西門賤,這種格局是如何形成的?

天津老城裡北門富東門貴,南門貧西門賤,這種格局是如何形成的?

老天津

從北門進城到鼓樓,這段區域以青磚瓦房為主,多是二層中式樓房,磨磚對縫,起脊瓦頂,屋頂有歇山、懸山,“天津八大家”中的義德王家和鄉祠卞家就住在北門裡。

北門外針市街、估衣街、竹竿巷的商業形態形成於乾隆年間,經營中藥、顏料、海貨、瓷器、首飾的店鋪,以及酒樓、茶肆、會館、行莊一家挨一家。附近還有多處鹽商的私家園林。

位於北門外竹竿巷的天津衛最老的中和煙鋪,曾懸掛“煙魁”招幌,被贊為“天津第一幌子”。正興德茶莊最早也在竹竿巷,一個五間平房的門臉座商,專賣湖南、湖北青茶及皖北六安大葉等名茶,發展起來後遷址到東北角四面鐘三層樓。八大祥之一的瑞蚨祥,早年也在竹竿巷創業,1922年遷址倒估衣街。

天津老城裡北門富東門貴,南門貧西門賤,這種格局是如何形成的?

天津老城裡北門富東門貴,南門貧西門賤,這種格局是如何形成的?

老天津

清代北門外最多的是錢鋪。因為運河中來往船隻交稅的鈔關,就設在北門外,名為“北大關”。每年四百萬噸漕糧和閩粵商船、江浙沙船都彙集在三岔河口,尤其是春秋二季,南方漕、商各船乘季風南來北返,挾帶大量南方特產來津京交易。天津流通“制錢”,也就是銅錢,外來商人要用銀子、銀票兌換銅錢。北門外是水路客商首選登岸點,所以岸邊錢鋪林立。這種錢鋪陳設簡單,店內迎門就是櫃檯,店外屋簷上高懸用硬木雕刻的兩串大銅錢,塗著黃油漆,繫著紅綢,叫做“錢幌子”。北門內外發達的商業形態,造就了北門的富,因此天津的上風口,一定是北門。

東門貴,因為官衙、文廟、倉廒都集中於此,東門外還有鹽務機構和許多鹽商家宅,鹽商在康乾時期是天津乃至直隸最強大的經濟勢力,他們屬於官商,自然比普通商人要尊貴。就連皇帝駐蹕天津,對鹽商都常有賞賜或召以飲宴。

傳說明末李自成起義軍進入天津城,就是從東門進來的,隨後把倉廒打開,百姓隨意搬取一空,放了一把火燒光了。到了清末,袁世凱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衙門搬到河北新區,此時鹽商實力逐漸衰弱,東門也就失去了延續幾百年的貴氣。

天津老城裡北門富東門貴,南門貧西門賤,這種格局是如何形成的?

天津老城裡北門富東門貴,南門貧西門賤,這種格局是如何形成的?

天津老城裡

南門貧,因為南門多水,城裡就有幾處大水坑,城外更是大片沼澤地,居民少,商業更少,僅在南城牆附近搭著一些窩鋪,住著若干貧民。西門賤,因那裡土娼比較多,早年住戶比較少,西門外又是亂葬崗子和刑場,明代以來天津所有被判斬首的犯人,都是從西門出的天津城,西門的地位,還不如南門。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天津,越是繁華的商業區,越是聯軍燒殺搶掠的重點。1912年,壬子兵變,城廂內外商業街又遭洗劫,北門裡的富戶、金店、銀樓、銀號損失尤其慘重。1925年,軍閥李景林被國民軍擊敗,敗兵大肆搶掠,老城內外周圍商家大部分倒閉,少數遷入租界。天津的商業中心轉移,“北門富,東門貴,南門貧,西門賤”這句民諺失去了實際意義。

天津老城裡北門富東門貴,南門貧西門賤,這種格局是如何形成的?

老天津

當年老城廂的很多大家族,也逐漸沒落。比如在北大關靠鈔關稅收發跡、被稱為“大關丁”的丁家,丁伯鈺丁大少爺居然淪落到要靠賣糖堆兒為生。

丁大少爺曾是典型的富家公子,揮金如土,喜歡新奇玩意兒,自行車剛剛傳入中國時價格奇高,丁大少爺專門託人從英國買了一輛,車技還沒練熟,就迫不及待騎車上街,一頭衝進租界,在大街上橫衝直撞,結果被外國巡捕罰了一百塊大洋。

後來丁大少丁不但失去鈔關的差事,家財也被亂兵掠奪一空。被逼無奈,想起自己唯一的本事——當初他最愛吃北京糖葫蘆,把一位曾在御膳房當差的師傅請到家裡,為他作糖葫蘆,丁大少爺在一旁看會了。於是,為了養活一大家子人,他放下架子賣起了糖堆兒,很快打出了名氣,人稱“丁大少糖堆兒”,紅遍天津衛。(文:何玉新)

天津老城裡北門富東門貴,南門貧西門賤,這種格局是如何形成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