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五大名窯丨皇室專供,帝王用瓷 “官窯”館藏珍品鑑賞

陶瓷 文物 考古 中國古代史 榮雅文化 2017-03-29

宋代官窯的名氣,遠遠大於人們對它的認知。臺北故宮收藏有一百餘件官窯作品,大多為清三代收入清宮的舊藏。隨著郊壇下和老虎洞窯址的發掘,人們對這批傳世官窯的認知也在不斷變化。比如年代的問題,臺北故宮已將一部分修改為南宋-元,顯然是受到老虎洞窯址發現的影響。再比如有些龍泉窯專家,一直認為其中一部分“官窯”實為“龍泉窯”。真相到底如何,還有待進一步探討。

相比汝窯的曇花一現,官窯的燒造時間要長很多。它是繼汝窯之後,青瓷的另一高峰。官窯追求的美學極致,不只是釉色,更是釉質。我們看到的大多數官窯作品,都是經過多次上釉而成。有的時候,釉子的厚度,甚至超過了胎的厚度。所以,形容它最合適的一個詞,是“玉質感”。

官窯一般分為北宋官窯和南宋官窯。北宋官窯據說在當時北宋的都城東京汴梁,也就是現在的開封。宋人記載說:“政和京師自置窯燒造,名曰“官窯””,但是由於汴梁遺址已經埋入深深的地下,窯址至今沒有發現。北宋官窯最大的特徵,是謂“紫口鐵足”。為什麼會出現紫口鐵足的特徵呢?原因很簡單,因為它的胎土是灰黑色的,比後來景德鎮高嶺土顏色深很多。灰黑色的胎土,外面罩上青釉,於是口沿釉汁稀薄處,就是紫色。底足露胎處,就氧化成黑色。這就是紫口鐵足說法的由來。窯址沒有找到,存世實物及其稀少,導致北宋官窯一直謎團重重。民間常有些人組織研究北宋官窯,我勸您還是省省腦力吧。世界上沒幾個人見過北宋官窯,故宮裡那幾件,是不可能對外展出的。光憑文獻記載,您覺得有幾成把握找到實物?

南宋官窯又分為修內司官窯和郊壇下官窯。修內司官窯位於杭州鳳凰山下,郊壇下官窯位於杭州烏龜山八卦田邊上,窯址都已發現。郊壇下官窯遺址上,建了一座非常出色的南宋官窯博物館。裡面有大量的出圖器物,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去看看,親身感受一下官窯的魅力。

廢話不多說,我們先欣賞幾件故宮藏品

走近五大名窯丨皇室專供,帝王用瓷 “官窯”館藏珍品鑑賞

走近五大名窯丨皇室專供,帝王用瓷 “官窯”館藏珍品鑑賞

走近五大名窯丨皇室專供,帝王用瓷 “官窯”館藏珍品鑑賞

走近五大名窯丨皇室專供,帝王用瓷 “官窯”館藏珍品鑑賞

走近五大名窯丨皇室專供,帝王用瓷 “官窯”館藏珍品鑑賞

走近五大名窯丨皇室專供,帝王用瓷 “官窯”館藏珍品鑑賞

走近五大名窯丨皇室專供,帝王用瓷 “官窯”館藏珍品鑑賞

官窯器型種類很多,大體上可分為日用器和陳設器。日用器包括盤、碗、碟、洗等,陳設器有瓶、爐、尊、爐、花盆等。仔細來看,我們會發現一些很有意思的現象。比如盤、碗、洗經常做成葵口,這從實用的角度看沒有多大意義,而從美學角度看,簡直是點睛妙筆,一瞬間彷彿有了金銀器的質感。又比如,很多陳設器模仿商周、漢代的青銅器,一方面是摹古,一方面是要滿足實際需要。

這不禁讓我們想到,宋人對美學的追求,並不是無端的創造。我們今天崇拜、模仿宋代藝術,須知宋人亦是或有意或無意地模仿著前人的藝術。宋瓷經歷了近千年的傳承,歲月在它身上,留下來了永遠無法複製的美。假如我們穿越回宋代,看到新出窯的、火氣十足的宋瓷,不知又會作何感想?

下面我們一起鑑賞一波臺北國立博物館的藏品

走近五大名窯丨皇室專供,帝王用瓷 “官窯”館藏珍品鑑賞

南宋 官窯 青瓷海棠式盆

走近五大名窯丨皇室專供,帝王用瓷 “官窯”館藏珍品鑑賞

南宋 官窯 青瓷八方弦紋盤口瓶

走近五大名窯丨皇室專供,帝王用瓷 “官窯”館藏珍品鑑賞

南宋 官窯 青瓷缽式碗

走近五大名窯丨皇室專供,帝王用瓷 “官窯”館藏珍品鑑賞

南宋 官窯 青瓷長方盆

走近五大名窯丨皇室專供,帝王用瓷 “官窯”館藏珍品鑑賞

南宋 官窯 青瓷琮式瓶

走近五大名窯丨皇室專供,帝王用瓷 “官窯”館藏珍品鑑賞

南宋 官窯 青瓷葫蘆瓶

走近五大名窯丨皇室專供,帝王用瓷 “官窯”館藏珍品鑑賞

南宋 官窯 青瓷花式洗

走近五大名窯丨皇室專供,帝王用瓷 “官窯”館藏珍品鑑賞

南宋 官窯 青瓷蓮瓣碗

走近五大名窯丨皇室專供,帝王用瓷 “官窯”館藏珍品鑑賞

南宋 官窯 青瓷三登方壺

走近五大名窯丨皇室專供,帝王用瓷 “官窯”館藏珍品鑑賞

南宋 官窯 青瓷盞

走近五大名窯丨皇室專供,帝王用瓷 “官窯”館藏珍品鑑賞

南宋 官窯 青瓷蔗段式洗

走近五大名窯丨皇室專供,帝王用瓷 “官窯”館藏珍品鑑賞

南宋 官窯 青瓷尊

走近五大名窯丨皇室專供,帝王用瓷 “官窯”館藏珍品鑑賞

南宋 官窯 青瓷簋

時尚從來都是由少數人引領。宋代人的審美,很大程度上受皇家左右。瓷器就是很好的例子。我們看到的宋代官窯,雖僅限宮廷使用,然而它的影響遍及南方諸省。比如異軍突起的龍泉窯,就是在宋室南遷後,突然創造出了湖水般的厚釉青瓷。很多人都相信,龍泉窯的技術進步,得益於隨朝廷南遷的官窯工匠。不管技術源自哪裡,對於厚釉青瓷的審美追求,顯然是與皇家一致。

我們生在這個年代是幸運的。從宋代到清代,宋官窯青瓷都主要由皇室收藏,百姓等閒難得一見。現在我們卻可以在各大博物館,欣賞到這千年的美色。在大拍賣行,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零星宋官窯上拍。杭州等地也常有官窯殘片出土,老百姓甚至都有了收藏官窯的機會,這在過去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最後,歡迎廣大藏友關注榮雅文化,留言點評,賞瓷陶情,與君共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