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炭胎是北宋官窯的踹門證據(從蘇拍通往北官窯址 之四)

陶瓷 北宋 文物 考古 公子斜 公子斜 2017-11-01

比起“流動成胎”,在對“北宋官窯”作品的識別上,“夾炭胎”更具有排他性,和直觀性。夾炭制胎是黃河沖積平原上北宋官窯窯場在瓷器製作中的一種獨一無二地工藝,正因為如此,九百年後,它成了我們辨認北宋官窯作品的胎記。

北宋官窯作品大都隱匿於其他瓷種之中,過去,一直無人辨識出來。夾炭胎,這個北宋官窯獨一無二的工藝特徵一直是我們長期尋找和收集北宋官窯作品的重要依據。

夾炭胎是北宋官窯的踹門證據(從蘇拍通往北官窯址 之四)

臺北博物院館藏汝瓷盤口沿釉薄處可見胎上微細夾炭顆粒群

北宋官窯作品胎中的夾炭應該是經過精細磨碎篩選的焦炭顆粒。焦炭,是指經高溫乾餾後的煤炭。兩宋時期,焦炭的製作已臻成熟,並已得到廣泛地應用。遠古時代夾炭陶的炭質來源是植物,主要是稻殼及莖葉,夾炭陶的製作十分粗陋,其炭色、陶色相互侵染,灰度變化、色斑形狀混沌無矩,而在疑似北宋官窯夾炭胎瓷器中的炭色斑點極其明晰,顆粒大小有致,留痕皆呈黑色點狀,黑點黑度很高,灰度變化很小,在胎泥中的分佈十分均勻,無團聚現象,雖然不同作品之間相較,疏密也有區別。“夾炭胎”中的黑點之素淨,和高溫乾餾後焦炭中原有的油脂、硫等礦物質被去除,炭質更純淨有關,也跟焦炭比煤硬度高得多,顆粒更易保持完整有關。在高溫缺氧燒製環境中,有相當一部分焦炭顆粒受到熱解,與周圍物質形成物理滲透變成一個個別具特色的灰色小圓點。

夾炭胎是北宋官窯的踹門證據(從蘇拍通往北官窯址 之四)

黃河土質埋過的青瓷胎中顯露的夾炭點

確鑿的,年代經得起檢測的,有官窯特徵的,以碎片掩埋,後又完整無缺粘接的瓷器現身於世,幾乎就是官窯瓷器瘞埋地點被暴露的象徵。

考古界一些學者認為,可能存在瘞埋方式處理殘次品的窯口可能只有老虎洞、珠山(洪武至宣德)、或未發掘的北宋官窯。

瘞埋瓷片的發現比之窯具的發現要重要的多,瘞埋瓷片和窯具的發現都存在窯址發現的象徵,但瘞埋瓷片的發現代表的是官窯窯址的發現。

民間“夾炭胎”瘞埋瓷是我們發現北宋官窯存在的重要開端,它們的“流動成胎”,“夾炭胎”,“細刷紋”,“鬆糕璺”,“赭衣”(胎裸燒表面色澤)等獨有特徵,在與傳世汝瓷、館藏鈞瓷及私人收藏的“柴窯”瓷之間的數據對接中,也使北宋官窯窯址的位置分析十分獲益。數據證明一些存世的北宋精品汝瓷、鈞瓷及個別所謂柴窯瓷,皆是北宋官窯作品。日本對中如雲先生收藏,自稱柴窯的青百合花瓶,即應為北宋官窯作品。它的熱釋光鑑定年代為700至1100年,中間值恰為徽宗政和年間。

夾炭胎是北宋官窯的踹門證據(從蘇拍通往北官窯址 之四)

日本對中如雲先生收藏,自稱柴窯的青百合花瓶,應為北宋官窯作品

《辭源》“北宋官窯”條中有述:“其土取自汴東陽翟”,此中所述“汴東陽翟”應指汴東,陽翟兩個地方,而非許多人考據的一個叫汴東陽翟的地方。汴東圈章河(古稱伊水河)南北流向區域,今開封市祥符區東鄰約3、4公里處最有可能是“北宋官窯”遺址所在地,該處地勢相比開封城要高,古代為了開封的洩洪及水運,曾人工開過幾條河道穿過這片土地。今天的淤泥河據說就是北宋年間人工開掘,洩洪兼作水運河道的。在淤泥河流經汴東的西畔至今還有疑似內官營駐紮過的歷史印記。北宋的京城在地下6至8米,並不等於京師自置窯窯址也在6至8米的地下。做一個黃河氾濫的沖積淤模型很容易理解這一點。當黃河水退之後,泥沙的積淤並不會在地勢起伏的地表留下均厚的一層。在黃河裹卷的泥沙沉積、淤積、沖積過程中,地勢高低的變量和泥沙沉積厚度的變量有其複雜的關聯。地勢越低泥沙衝淤沉積越厚,地勢越高泥沙衝淤沉積越薄。

夾炭胎是北宋官窯的踹門證據(從蘇拍通往北官窯址 之四)

泥溝鄉(網絡圖片)

“北宋官窯”遺址並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在地下很深的地方,也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很小的規模,可以存在於皇城裡面。從“夾炭胎”研究顯露的豐富信息看,“北宋官窯”比南宋單純生產禮器的老虎洞窯場要大的多,南宋內窯窯址處於相對封閉的鳳凰山與九華山之間的一條狹長溪溝山嶴平地處,沒有任何窯業基礎的京郊之地。“北宋官窯”存在荒涼,沒有任何窯業基礎的汴東黃河沖積平原上有什麼不可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