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樹高光效樹形“雪松形”的整形與修剪

整形 水果 桃產業聯盟 2019-07-07

多年來桃樹高密度栽培的樹形像2x1米、3x1米,大都採用的是鄭凱旋老師研發的“主幹形”。主幹形的最大特點是成形快、好管理,產量來的更快,品種更新容易。頭年栽樹,第二年畝產就可達到2000斤左右,管理好的能達到3000~4000斤,第三年即可進入盛果期,該樹形多年來一直深受廣大桃農的喜愛,也給大家帶來了很好的經濟效益,應該說鄭凱旋老師理論學說的創立“主幹形”,為我們解決了桃樹密植栽培中出現的操作難度大、通風透光差、最終導致全園密閉,結果部位外移,產量低、品質差、沒效益的一大難題。鄭凱旋老師桃樹“主幹形”理論學說的創立及成功的經驗,為我國桃樹產業的貢獻是巨大的,這是不可否認的。然而事物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隨著樹齡的增長,新的矛盾又會出現,主幹形桃樹有一個特點,管理不好,容易出現上強下弱現象,嚴重的上部會形成一把傘,把樹搞成倒傘形,嚴重影響樹的產量和品質,針對“主幹形”桃樹出現的上強下弱問題,多年來我們也一直在實踐中不斷地摸索、不斷總結、不斷改進,使上強問題得到了緩解,雖有一定效果,但最終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桃樹高光效樹形“雪松形”的整形與修剪

因“主幹形”桃樹的修剪辦法是“去大留小,去直留斜,去老留新,去強留弱”,無形中就造就了樹體養分向中幹上部迴流,從而逐漸形成了上強,針對這一修剪特點,通過實踐,我們在原“主幹形”修剪理論的基礎上又做了一些改進,演變出一種新的樹形“雪松形”,雖然目前我們還沒有一個標準的“雪松形”桃園,但從個例上我們已經有了雛形,從理論上來講是完全行的通的。

何為“雪松形”,顧名思義桃樹成形後,就像公路兩邊栽的雪松樹一樣,下部大、上部小、枝條平展。把密植栽植的桃整成這樣的樹形更利於光照的入射,由於上部枝短小、遮光率小,使下部的枝葉都能見到陽光,既提高了下部葉片的光合作用,又利於果實的著色和含糖量的提高,從理論上講,下部的枝葉如果能得到充足的光照,它就不會衰弱,加之下部的枝相對中上部的枝條來說,它長、大,樹體供應給它的養分也就多,它消耗的養分多了,那麼中上部得到的養分就少,它長的就慢。又因中下部的枝葉量大,它相對應的中幹也就粗,這樣中幹本身就會形一個下粗、上細的中幹,尖削度特別好。尖削度越大,上強越好控制。下部枝粗大,上部枝細小,它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作用“牽制作用”。所謂的“牽制作用”,就像拔河比賽一樣,你拽我我拽你,看誰能拽過誰。在桃樹上來說道理是一樣的,如果下部的枝大枝多上部就弱,反之上部枝大,枝多下部就會弱,明白了這些道理我們在實踐中就要努力去改進它、實踐它,最終造就一個比較完美的樹形“雪松形”。

桃樹高光效樹形“雪松形”的整形與修剪

現就“雪松形”的樹體結果及整形辦法給大家作以簡單介紹。

成形後的“雪松形”樹,樹體高度2x1米,應控制在2米~2.5米,3x1米的控制在2.5米左右,不宜過高,樹體過高一不便於田間作業,二容易影響相臨行間的入射光照,樹體的寬度主要指下部枝的長度,隨行間寬度而決定,2x1米的枝組長度不能超過50釐米行間保持1米的作業,3x1米伸向行間的枝組長度不能超過90釐米,行間最少要保證1.2米以上的作業道。3.5米的行距可以放到1.1米,3米以上的行距適宜機械化作業,所以下部的枝展要控制在適宜的範圍內。下部枝離地面的高度50釐米左右,枝組與主幹的夾角限制在80度左右。成形後主幹上同方向枝組間距30~40釐米之間,建造階段同方向間距20~30釐米,多以中長枝為主。

桃樹高光效樹形“雪松形”的整形與修剪

“雪松形”樹形的建造步驟:

一、以芽苗為例,定植當年的芽苗或坐地苗,在苗木長到30釐米以上時要扶幹、綁縮芽苗,防止大風颳劈或人為的損壞。大面積栽培最好用2.5米以上的竹竿扶幹。

二、到五月中旬以後的苗木,很快進入快速生長期,低海拔地區和坐地芽苗進入快速生長期略早,高海拔的略晚。此期就要對新栽的小樹進行夏剪,夏剪的主要目的是調整中干與橫向枝之間的從屬關係和結果枝的培養。夏剪方法主要以疏、截為主,配合適度的轉枝。

桃樹高光效樹形“雪松形”的整形與修剪

一、疏枝:中幹上50釐米以下的分枝全部疏除。50釐米以上角度小的粗枝在枝夠用的情況下疏除,不夠用時人工轉枝,加大至水平狀或稍下垂。對中幹上過密的枝條,適量疏去一部分,重點疏夾角小的及部分粗枝。

二、短截:在五月中旬至六月中上旬對中幹上的橫向枝過粗的及重短截。具體粗度可參考像一次性筷子那麼粗,就可短截。短截的目的是促發二次枝,培養明年的結桃枝,對五月中旬就長到筷子粗的枝條,如果不短截,落葉時很可能長到手指那麼粗,結不成桃,冬剪時又得疏掉,不僅白長了一年,還影響周圍枝條的生長,對這類枝沒有空間的疏除,有空間的重短截。短截的長度按8、5、3去截,即下部留8寸長短截,中部留5寸長短截,上部留3寸長短截。中上部不留增粗枝,留增粗枝雖然中幹加粗快,但易造成上強。弱樹儘量少疏、少截,旺樹可分2~3次短截,7~10天截一次。為什麼要分2~3次短截,因第一次短截的時候,中幹上長出來的新枝早晚不一樣,長出來晚的新梢,顯的有點細達不到短截的粗度,因細枝短截後發枝困難,等長粗後再截容易發生分枝,所以達到一批截一批,到六月底就不要再截了,因短截過晚,發出來的二次枝難成花,或成花後花芽質量差。況細枝不用截就是很好的結桃枝。對下部的粗枝,短截時要注意一點,如果被截的粗枝基部30釐米以內有2個以上的二次枝,就不必短截,因粗枝上的二次枝來年就是很好的結桃枝,同時不短截對中幹上部的牽制作用會更大。

三、轉枝:中幹上保留下來的細枝,如果角度小,可通過轉枝的辦法加大其角度,轉枝時要避開颳風天。在風多地區可在被轉枝的梢部加些樹枝或草類植物壓低角度,防止因風力的作用又使角度變小。轉枝辦法,一般在枝條基部2寸以上的地方,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捏住枝條,同時手掌下部壓住枝條,輕輕一轉(半圈)即可使新梢枝頭達水平或稍朝下就行,絕對不允許扭枝,若扭的狠,枝條朝下有三個不利因素:一是朝下的枝條容易遮光,影響下部枝的生長;二是遇颳風易折壞;三是來年結的桃個頭小。栽後第一年冬季修剪。當年栽植的桃樹冬剪目的,主要是平衡樹勢,調整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之間的矛盾。既要保證來年的掛果量,又要促發足量的新枝生長,還要考慮到樹勢的穩定性,達到生長結果,兩不誤。冬剪的方法主要是以疏為主,很少短截,部分枝回縮。總的修剪原則是“去大留小,去強留弱,去直留斜,去老留新”。

一、疏枝對象。①對中幹中上部超過“筷頭”粗的枝從其基部疏去,疏枝時要注意,必須保留被疏枝條下部輪痕處的芽眼,沒芽眼的要在該枝的基部留樁選芽短截,確保被疏枝的部位能發出新枝,這一條很關鍵,否則被疏枝部位很難發枝,容易形成光禿帶。②過密處疏枝後,同方位要保持30釐米左右的間距,以長度40釐米左右的枝條作為結桃枝最好,頂部50釐米左右不留結桃枝,以防結果後壓彎枝條。

二、短截。按長枝修剪法冬剪時很少運用,需要短截的對象主要指被疏枝條基部輪痕處沒有芽眼時,留2個芽眼重短截,促發新枝。

三、回縮。在枝條中後部有分枝的地方,剪去前端留後部。剪留長短,根據栽植密度靈活掌握。2x1米的下部留50釐米長,保留4~6個結桃枝,中部留20釐米左右,保留1~2個結桃枝,上部留10釐米左右,保留1~2個結桃枝。上部多數情況下是以疏為主。3x1米的,回縮後下部留80釐米左右,保留8~10個結桃枝,中部40釐米左右,保留3~4個結桃枝,上部留20釐米左右,保留2~3個分枝。枝組間距,同方位單軸的要超過20釐米,培養成枝組的要保持40釐米左右。回縮後的角度調整,一律用裡芽外蹬法加大角度,對角度小的儘量疏去,如果缺枝,必須用撐拉的辦法加大角度。栽後第二年的夏剪主要以疏截為主。

①疏枝。疏枝後同方位要保留20釐米以上的距離。短截主要截中幹上筷頭粗的枝,截的辦法同第一年。

②轉枝。對角度小的枝通過轉枝手法加大角度,辦法同第一年。

③回縮。對沒有坐住桃的結桃枝,此期分枝量會偏大,會影響到周圍枝的生長,對此類枝應回縮到外圍角度較大的分枝處,既加大了角度,解決了光照,又促進了後部發生新枝。

第三年、第四年以後的夏剪辦法同第二年。

第三年、第四年以後的冬剪任務,主要是結果枝組的更新,每年堅持“去老留新,去大留小,去強留弱,去直留斜”。保證中幹上年年會有新枝,樹老枝不老,結果部位永不外移,確保連年豐產、高產。

樹高的控制,從栽後第三年冬剪開始,就要注意控制樹的高度。一般四年後樹高控制在2~2.5米之間。2x1米的2米左右,3x1米的2.5米左右,成形後樹冠,應培養成上小下大,像雪松一樣的“雪松形”樹形。

作者:中農樂果業科學研究院講師 鄭群亮

桃品種更新換代是大勢所趨

天氣大旱,果樹水肥的均衡需求需隔行供給

極早熟桃價啟示:同樣管桃樹,收益差距太大

桃樹六月用肥要區別對待,用藥要高度重視

二年生桃樹啥時化控,怎樣化控效果好?

6月早、中、晚熟桃管理各有重點

桃樹落果有三個時期,該如何解決?

相關推薦

推薦中...